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52|回复: 3

实证佛教修行方法 连载38 真如三昧及其功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2 10: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0-4-15 09:08 AM 编辑

实证佛教修行方法 连载38 真如三昧及其功德(上)
原创 吕真观  实证的佛教  今天

微信图片_20200413114158.jpg


第三节 真如三昧及其功德


一大事因缘


      《法华经》讲:

      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诸佛世尊都只为了一件「大事因缘」而现于世间。这个「大事因缘」就是佛知见,「佛知见」就是般若波罗蜜,即是亲证自性清净心(又名第八识)的功能作用,通过这个正智,住于自性清净心的真如境界。「般若波罗蜜」的意思是「大智慧到彼岸」或「度一切法到彼岸」,这个「彼岸」就是涅槃。

      「开」「示」主要指说法人所用的方法:「开佛知见」相当于语言文字的教导;「示佛知见」则是直接指出清净本心(又名第八识)的所在,也就是教外别传的手法,例如中国禅师所用的机锋。佛菩萨「开」「示」,佛弟子「悟」「入」佛知见。「悟」「入」二者之间也有区别:「悟佛知见」,是知道清净本心是什么;「入佛知见」,是能够转依在清净本心的真如性上。所以必须先悟而后入,次序和层次不一样。

      菩萨悟佛知见,明白第八识如何出生三界万法,就懂得「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从而入于一真法界、不二法门,泯灭一切法相,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是入佛知见。用这个一直修,可以修到究竟佛,所以把菩萨的悟入称为「大乘见道」。

      大乘见道者「入佛知见」以后所修的法门就是真如三昧,也就是缘着般若波罗蜜成就定境。三昧,是一种定,这种定和外道的定不同,这是佛教特有的定,除了定还有慧,是定慧等持。


广义与狭义的真如


      真如是无为法,它有两个意义,一个是狭义的真心,也就是第八识能藏的心体,你知道这个的用处在哪里呢?能藏的心体不生不灭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生灭,有明显的对比,可以让你把无常法跟常住法分得清清楚楚,知道这种真如可以让你彻底断掉「五蕴是我」的邪见。

      要缘着真如而安住,你得要知道广义的真心,它就是「三界唯是一心」。整个三界都是一个心,「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整个统统都是,没有一个不是心的地方。你知道这个道理,安住在这里面,这样就是「度一切法到彼岸」。能够超越一切法的差别对待相,能够安住在这种没有相貌可得的境界里面,这个就是「转依真如」。

      有的人没有开悟,但是他可以缘着正教量(经教或开悟的人所开示的法语),引发身心轻安的觉受。悟前你必须靠着正教量,靠着对于经教很殊胜的理解,才能够缘在真如上面。而悟后正教量就变成现量了。以胜义谛与世俗谛的差别来讲,胜义谛不是闻思所得境界,真如是胜义谛,不是闻思所得,也不是闻思所行境界。悟前发起真如三昧靠的正教量,还是离不开闻思,所以这个真如三昧不是很地道,加上「相似」比较好。

      下面我们来看《大乘起信论》对真如的阐述: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以心本性不生不灭相,一切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境界差别之相,是故诸法从本已来性离语言,一切文字不能显说,离心攀缘无有诸相,究竟平等永无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说名真如。以真如故,从本已来不可言说、不可分别,一切言说唯假非实,但随妄念无所有故。言真如者,此亦无相,但是一切言说中极以言遣言,非其体性有少可遣有少可立。问曰:若如是者,众生云何随顺悟入?答曰:若知「虽说一切法而无能说所说,虽念一切法而无能念所念」,尔时随顺,妄念都尽,名为悟入。

      悟,就是开悟。入,就是入不二法门,也就是转依真如,安住在一真法界。开悟只是破参,知道第八识如何出生三界万法。必须转依真如,才是入不二法门。具足悟与入,才是大乘见道。

      「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就是一真法界。所有的法,统统都是第八识流注种子现起的功能差别,种子即是心的所藏义,能藏与所藏打成一片,便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三界中的蕴、处、界万法,实际上什么都不是。我们觉得好像有种种的法(现象)生起,它们就像电影、电视屏幕中现起的影像,只是假相而已,并不是真的曾经有那些法出生过。

      古代没有电影、电视,佛陀便用空花来譬喻。因为你的眼睛患病,抬头看见空中有花出现,其实空中本来没有花,只是因为你眼睛有病才会看到空中出现了花。后来你眼病好了,空中的花就消失了,你不能说「空中的花消灭了」,因为空中的花从来就没有出生过。三界万法其实都是第八识流注种子所现起的功能差别,必须有业力和妄想你才会知道它们是什么。要是没有业力和妄想,就什么都不是,一切寂灭,一切都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真观施设的「不是句」(一切的有为法都是第八识流注种子所现起的功能差别,若离业力与妄想,他们什么都不是)与《大乘起信论》是完全契合的。

      「以心本性不生不灭相」,第八识的本性不生不灭。那为什么又会有一切诸法呢?是因为「皆由妄念而有差别」,妄念就是妄想,妄想不断地熏习就变成业力。有了业力就会变生世间智者所认为的实体法。「若离妄念则无境界差别之相」,这与「不是句」的后半句是一样的,真观只是用了现代人可以听懂的白话文重新诠释了一次。

      「是故诸法从本已来性离语言」意思是说,三界的这些有为法其实根本什么都不是,你用一切的语言文字都没有办法去描述它。因为一旦使用语言文字,就算你没有业力,也一定会把妄想加上去。那要怎么办?——「离心攀缘」,如果七转识不去攀缘诸法,不去攀缘妄念,三界一切有为的法相其实是「无有诸相」,什么都不是。如果硬要说它是什么的话,勉强可以说它是种子、是功能差别。

      「究竟平等永无变异不可破坏」,因为统统都是种子,就好像我们去海边看到很多的波浪,波浪有生灭,但它们全部都是水,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我们看一切的有为法,你说「这是山河大地」,「这个是男人、女人」,「这个是房子、车子」,你讲出很多东西,但实际上它们就是种子所现起的功能差别。那种子又是什么?种子是心(第八识)的所藏义。所藏现起的功能差别还是所藏,所藏跟能藏打成一片,全部都是第八识,这样就是「唯是一心,说名真如」。这就是真如的道理!


上期内容:

      实证佛教修行方法 连载37 心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楼主| 发表于 2020-4-13 1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问:说离念之灵知是佛知见,即真如本性,是否落入两边?

      善知识答: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見无見,斯即涅槃、无漏真净。

      此问出自于指鬘头陀演义——《央掘魔罗经》略释(54):

      如来宣说的一乘中道不落二边,就是一真法界,全体都是第八识,没有差别对待相。你去观察外道,外道是什么?仍然是种子、第八识,安住在一真法界当中,没有内道跟外道的差别相可得。一乘中道离于二边,这个二边的范围非常大:外道、内道,凡、圣,善、恶,世间、出世间,只要能够举出二个相对的东西,都是「二边」。一真法界中没有相对待的法,这要在微细的地方观察,用语言文字去讲都只是方便。

      善知识回复出自于《愣严经》。

      南怀瑾师曾说改逗号位置试试: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网上可以找到这段经文的相关解说。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4 08: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证佛教修行方法 连载39 真如三昧及其功德(下)
原创 吕真观  实证的佛教  今天


修习真如三昧的方法


      真如三昧具体应该怎么下手修习呢?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讲到:

      其修止者,住寂静处,结跏趺坐,端身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虚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分别想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不生不灭皆无相故。前心依境,次舍于境,后念依心,复舍于心。以心驰外境,摄住内心,后复起心,不取心相,以离真如不可得故。行住坐卧,于一切时如是修行,恒不断绝,渐次得入真如三昧,究竟折伏一切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若心怀疑惑,诽谤不信,业障所缠,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复次,依此三昧证法界相,知一切如来法身与一切众生身平等无二皆是一相,是故说名一相三昧。若修习此三昧能生无量三昧,以真如是一切三昧根本处故。


      「其修止者,住寂静处,结跏趺坐,端身正意。」这是说,刚开始的时候用打坐去修习。不打坐也可以修,后面它会讲。

      「不依气息」,依气息而修,例如数息法,那是共外道的禅定。「不依形色」,像意守丹田、观想,或者看线香的火头,都算依于形色,这也是共外道的法门,可以修成禅定,但是没有办法见道。「不依虚空」,你也不要存想物理世界的虚空或观想的虚空。「不依地水火风」,也不要存想固体、液体、动能或热能。「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也不要缘觉知心去起修,例如有人叫你忽略「所取」而关注「能取」,能取就是觉知心,你要是这么修就不是真如三昧。

      「一切分别想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不生不灭皆无相故。」这是安住于胜义谛而修习的定境,离开一切的分别想念,也不把「离开一切的分别想念」的想法放在心里。为什么可以这样呢?因为一切法本来就是不生不灭,原本就是无相,这符合见道者的现量观察,所以不需要「想」,自然就会有这种如理作意。在大乘见道以前,必须依靠正教量修习真如三昧,即使没有语言文字相,也要保留那个意思,这也是「想」,因为这个缘故,所修的只是相似的真如三昧,必须等到大乘见道才有办法修习真正的真如三昧,但是对于未能现观的法,仍然要依靠「想」,所以在初地以前都是解行位,没有办法随时安住在真如三昧之中。

      「前心依境,次舍于境」,要是你觉得有境界的存在,马上要起作意「境界相也是第八识,也是空」,这样就把境界相给舍掉了。

      「后念依心,复舍于心」,这个心是指七转识(觉知心),接下来你要注意,如果自己以为七转识真实存在,马上要起作意「七转识也是空」,这样就把心相给舍掉了。

      「以心驰外境,摄住内心,后复起心,不取心相,以离真如不可得故。」这里是在总结前面的话,意思是说,当你察觉七转识正在攀缘外境,只要把「一切法不生不灭皆无相故」的般若正见提起来,就能让七转识不再攀缘外境,此时你仍然会察觉到七转识的心相,只要再把般若正见提起来,就可以把七转识的心相灭掉,因为全体都是一真法界,没有哪个东西能够离开真如。比方说你听到外面有一个声音,声音就是外境,你马上起一个念头「外境界就是空」,这样就把散乱心收摄回来。然后你再作意「我现在能够听到声音的这个心它也是空」,这样就把心相也舍掉了。

      这个地方讲的「真如」是指第八识跟三界万法都打成一片。胜义谛像是电影的银幕,世俗谛的一切法就像是银幕现起的影像,有哪个影像能够离开银幕?统统离不开。这个就是「离真如不可得故」。你看电影的时候可以说「我没有看到影像,只看到银幕」。电影只是一个譬喻哦,真如比这个譬喻更进一步。看电影的时候,还有一个看电影的人在银幕外面,但是真如却包括一切法,连能够了别的觉知心也是第八识所现起的功能差别,所以整个都是第八识,「唯是一心」,离开这个真如没有任何一法可得。

      真如三昧可以在打坐的时候修,但是更适合在日常生活当中去修。你仔细地思维大乘法,把义理全部贯通,能够用一句话(「诸法空相」「唯是一心」「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等)来总持,这样闻思成熟,就可以开始修真如三昧。例如你听到楼下讲话的声音,你就起作意:「讲话的声音就是空,就是第八识,就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作意是一种没有语言文字的世界观。现在为了让你听懂,必须把它讲出来,实际上修的时候,你只要把这个意思提起来就行了。刚开始的时候,心里会有语言文字冒出来,这没有关系,以后慢慢就会形成没有语言文字的作意。要是一直有语言文字相,就没有办法离开世俗谛,所以你只要知道这个意思就好了。听到声音,你的心里面知道「这个就是」,然后「能够了别声音的耳识跟意识也是」,你不用把「空、第八识、一真法界、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这些名词念出来,心里不要有语言文字,知道这个意思就好了。就这样,整个住在这种境界里面。人家来骂你也是一样,骂的人、被骂的人、骂的这件事情统统都是。吃饭也一样,吃饭的人、被你吃的食物、吃饭这件事统统都是。日常生活当中就是这么修,用这样来发起轻安的定境,这样叫做真如三昧。

      「行住坐卧,于一切时如是修行,恒不断绝」,它要求你一直这样修下去,当你这么修的时候,世俗谛的分别还是有。世俗谛的分别跟胜义谛的不分别同时存在,就好像电影的银幕从来不会动,但是上面的影像一直在起起灭灭,这两个完全不会互相妨碍。同样的道理,你可以在日常生活当中了别一切相,但是又同时住在真如三昧当中,《六祖坛经》说「无相者,于相而离相」,就是这个意思。

      你要是没有很重的邪见和慢心,很快就可以明白佛法的基础架构和修习方法,但是你不要以为佛法那么简单,因为在世俗谛去观察第八识如何出生万法,要三大阿僧祇劫,到究竟成佛的时候才能够把观行全部成就。三大阿僧祇劫是非常漫长的时间,因为要观察的法太多,必须渐次去成就。

      「究竟折伏一切烦恼」是讲真如三昧可以消灭一切烦恼,相当于《心经》的「度一切苦厄」。「信心增长,速成不退」,意思是说,修习真如三昧可以让你证果。未证果的人才有信心增长的问题,因为证果的人已经亲见,见地不会退转,不需要依靠信心。大乘见道以前修的真如三昧,是相似的真如三昧,但是相似的真如三昧也有降伏烦恼的效果。

     我以前修《金刚经》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那个时候不懂得实相般若,所以只观有为法,没有观无为法。如果有般若正见,它就可以跟真如三昧相通。境界相和觉知心都是有为法,都是第八识所现起的法相,现起以后虽然如梦幻泡影,但仍然是第八识,仍然是空。安住在这个作意里面,就会现起轻安,发起如梦如幻的觉受。曾有人问我:「如梦如幻不是很不实在吗?」我跟他讲:「不实在才好。难道你要很实在的痛苦吗?生活当中的烦恼那么多,觉得如梦如幻,你就不会很痛苦了。」修所成慧降伏烦恼的效果已经很好,一旦大乘见道,更不得了──你会知道「原来佛菩萨都没有欺骗我们,果然五阴和三界万法统统都是第八识所出生的」,马上就可以自知自作证。你会对未证的佛法产生无比的信心,知道自己一定可以究竟成佛。

      「若心怀疑惑,诽谤不信,业障所缠,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你要是怀疑、诽谤,就没有办法进入佛法的实证之门了。至少刚开始要稍微信一下,你可以说「你讲的好像有点道理,但跟我知道的佛法不一样」,不要一下子就整个把它否定掉,你要看看经教是不是这样写的,你再去观行看看:「说不定他讲的是有道理的。」另外,心高气傲的人和懒散的人也没有办法成就,所以你要降伏慢心,也要精进去修行。


真如三昧的功德


      修这个法门有什么益处呢?《大乘起信论》说:

      若不修行此三昧者,无有得入如来种性,以余三昧皆是有相,与外道共,不得值遇佛菩萨故。是故菩萨于此三昧当勤修习,令成就究竟。修此三昧,现身即得十种利益:一者,常为十方诸佛菩萨之所护念。二者,不为一切诸魔恶鬼之所恼乱。三者,不为一切邪道所惑。四者,令诽谤深法,重罪业障,皆悉微薄。五者,灭一切疑、诸恶觉观。六者,于如来境界,信得增长。七者,远离忧悔,于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远离憍慢,柔和忍辱,常为一切世间所敬。九者,设不住定,于一切时,一切境中,烦恼种薄,终不现起。十者,若住于定,不为一切音声等缘之所动乱。


      「若不修行此三昧者,无有得入如来种性」也就是说十方诸佛都是修真如三昧而成佛的,足见其重要性。其他还有十种附带的利益,文字不难,请大家自己看。对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第四条「令诽谤深法,重罪业障,皆悉微薄」,因为很多初学者都曾经毁谤三宝或者破戒,修习真如三昧可以让他们不再被重罪所遮障。

      真如三昧就是念法身佛,它是最高明的法门,一是因为它随时都可以修。二是因为一旦修成之后,它就永远跟着你,再也离不开它了。它是闻思成熟之后的结果,从闻思成熟之后,就自然而然地发起,根本不需要你多花一分力气。但是先决的条件是你必须要闻思成熟,如果你还没有闻思成熟,就要经常熏习了义经,或者是听闻了义佛法。


  相关链接: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4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补充一段关于作意的讲解,节录于泽韬《金刚经讲记》9-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实信的要求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你都不会觉得这件事会有问题,这需要“无间作意”。

      “无间作意”这个概念很重要。对佛法法义有无间作意,就是证果;没有,就只是一种知识。比如我们对“五蕴无常,真心常住”这个命题的认知,如果是无间作意,那就是初果人(须陀洹);如果只是一种你能够接受的知识,那你就还是凡夫(初果向)。那么,什么是无间作意呢?

      作意,定义为“没有语言文字的世界观”。... 因为这件事对您来说,是“理所当然”到根本无需语言文字的提醒。无间呢?没有间隔:不会因为任何情况导致您对这件事有其它意见而造成正确判断的中断。...

      比如“我是男的”,这就是一种无间作意。首先,这个认知完全不需要语言文字的提醒,除非在有人问你,否则你甚至察觉不到你心中有这么个认知。满足“没有语言文字”,属于作意。其次,这个正确的判断不会间断:任何情况下,你都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不会因错误判断使这个正确的作意被打断,这是“无间”。

      具备无间作意难不难?不难。无间作意为什么能让你证果?因为无间作意能让你安住于“胜义谛”。胜义谛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没有语言文字相,一旦有语言文字相,说到极致也是“世俗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8 10:11 AM , Processed in 0.06429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