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6|回复: 0

[军事] 《出鞘》2020-04-02:草树知春不久归:摇摆炮塔在今天是否还有应用价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 07: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草树知春不久归:摇摆炮塔在今天是否还有应用价值?
新浪军事  2020年04月02日


1.png
在坦克的发展历史上,有一种曾经应用甚广,如今也饱受诟病的设计——摇摆炮塔。现在一般认为摇摆炮塔是时代背景下,军队对坦克性能的需求和军工部门设计、制造能力相妥协的产物。那么现实情况究竟如何?摇摆炮塔这一设计在今天又是否还能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呢?



2.png
摇摆炮塔在今天是否还有应用价值?



3.png
后座行程其实还并不是唯一的问题,因为当考虑到射速时,还要为炮尾后留下足够的装弹空间。这些要求在火炮水平射击时还好解决,使用较大的炮塔座圈便能解决。但是一旦火炮进行俯角或仰角射击时,火炮的高低射界与炮塔的高度就成了一个需要慎之又慎进行取舍的矛盾。而且如果说俯角还好解决,大不了加高炮塔;那么大仰角射击情况下,如果不想让炮尾直接打到地板,那么就得有一个较高的耳轴高度。而且很显然的是,过高或过低的火炮角度都会严重影响再装填。



4.png
设计师们很快就想到了第一个问题也就是高低射界的解决方法——既然左右的射界可以用绕着中心轴旋转来解决,那么把高低射界上也设置一个旋转轴让炮塔绕着旋转不就行了?只不过这种设计最初并不是用在坦克上,而是用在轰炸机上的。



5.png
这种设计并没有在陆军中引起多大的兴趣,原因也是很简单的,其无法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容纳下哪怕一门最低级的反坦克炮。而且陆军对提升火炮的高低射界也没有太大的兴趣——毕竟炮管高高扬起是打飞机还是打阳台?俯角太大是学大象用鼻子喝水?因此,在坦克整体设计领域遥遥领先的苏联直接就pass掉了这种诡异设计。然而整体设计一塌糊涂,只会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纳粹德国,却基于类似的设计搞出了一个创新——“球形闪电”防空坦克。



6-compressed.jpg
某种角度上说,“球形闪电”防空坦克算是陆地武装对“摇摆炮塔”这种精神理论的开山之作。而“球形闪电”防空坦克的诞生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纳粹德国在作战中发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传统的自行高炮严重的缺乏对射手的保护,射手最多仅仅拥有正前方的一块钢板。而我们又知道在进行对地攻击时,这些缺乏火控的“自行高炮”基本会成为重点目标。因此,学习轰炸机的自卫炮塔设计一个全向的可随火炮俯仰的装甲炮塔成了一个相对明智的选择。



7.png
这种设计虽然随着纳粹帝国的一起完蛋了,但却因为另外一种原因而在大洋对岸卷土重来。之前我们说到坦克的大俯仰角不仅对炮塔空间和结构产生了致命影响,还严重影响装填。而二战结束后,特别是冷战开始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中,自认为要面对苏联装甲洪流冲击的美国陆军认为,坦克炮的射速地位应当进一步提升。毕竟装甲救不了美国,但是高射速可以让陆军马鹿在坦克被毁之前与苏联坦克极限一换多。而在西方国家常用的防御“HULL DOWN”战术的坦克上,此时如果为俯角射击的坦克炮进行装填,要么就老老实实摇下炮管进行装填,要么只能期望装填手力气和腰足够好,能将接近40斤的炮弹举到头顶进行装填。很显然,稍有常识的设计师都知道即使黑叔叔人肉装弹机也是做不到这些的。因此,坦克设计师很明智的把装填手开除出了人籍,决定使用自动装弹机。



8.png
不过这个时间点是上世纪50年代,上世纪50年代的自动化程度大家都应当心知肚明,在当年的技术条件下,想做出任意角度都可装填还可靠性极高同时成本较低的装弹机只是设计师们熬夜是才能幻想的事情。因此只剩下了一条路,那就是定角度装填,定角度装填的话,只需要简单的推弹机构就可以解决了,可是大口径坦克炮的高低机显然速度不可能太快,这又与对射速和可靠性的追求相矛盾。而在这种背景下,某个设计人员便灵机一动想出了解决方案——让自动装弹机和火炮一起俯仰不就解决了吗?



9.png
于是,某世界和某雷霆玩家的最爱和最头疼的坦克——弹夹炮就此出现,而细心的玩家也大多能发现弹夹炮和摇摆炮塔之间基本是共存的关系。这种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上下塔体和耳轴。下部炮塔以座圈进行横向旋转,而上部炮塔通过耳轴与下塔体链接的同时进行竖直方向旋转从而完成坦克的瞄准。这种设计除了解决了射速问题,还有着其他的好处:一个是由于没有了顶装甲的束缚,火炮高低射界的潜力有所上升;另一方面,由于主炮的后座部分位于上炮塔,因此炮塔座圈并不是必须如同传统坦克那样直径要能容纳下主炮炮尾和后座,因此相对来说能用较小的座圈实现更大口径主炮的搭载。而这种较小座圈反过来又能降低车重,降低车重就能在坦克的机动或者防御上做更多的加法。



10.png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摇摆炮塔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但是美国人并没有最终将其付诸实际,其结果最有意义的似乎是为21世纪的电子游戏提供了大量素材。而将这种设计的发扬光大又回到了大洋对岸的欧洲。法国人在二战后出于对自己安全的恐惧和自己工业残缺的因素,急需一种又能执行弹性防御又能在殖民地击退起义军的装甲车辆。在法国重坦难产的情况下,法国科研人员一拍脑袋管不得为什么美国人放弃了试验那么久的摇摆炮塔,拿出了10吨级的AMX13系列。



11.png
客观来说,在火力和机动与成本上来说,AMX13还是很优秀的,能用10吨级车体安装上了德国人在40吨级的黑豹上使用的75炮。在火力强劲的同时还有较低的炮塔投影和极高的射速。而正也是因为这点,以AMX13为基础的后续法国车辆在某游戏中得到了“流氓”的外号。也算是某种角度缓解了法国人二战投降耻辱带来的伤痛。而同时其的瑞典人也基于同样的技术理论设计了KRV重型坦克,不过KRV最终的结局是下马。



12.png
但是游戏毕竟是游戏,游戏里的确展示出了摇摆式炮塔的优点,但正如游戏里的虎王老鼠也能大杀一方而从不用担心悬挂报废和陷入泥里一样,为了游戏性忽视的很多平常微不足道的东西反而成了致命的。如果摇摆炮塔那么好,为什么只有法国人用了,自己造了那么多试验车的美国人不用,有着当时最好坦克炮的英国人不用,装弹机爱好者苏联不用,甚至同样工业基础极差的我国也在研究摇摆式炮塔后也完全不加理睬?这就是因为摇摆式炮塔的特殊的先天缺陷带来的“一票否决”。



13.png
这个先天缺陷就是不密封,上炮塔和下炮塔通过耳轴相连接并且上炮塔围绕耳轴进行俯仰,那么很显然的,上下炮塔之间是没有什么刚性或者气密性的密封可能。其他的如垂稳损耗大、尾舱再装填麻烦反而都不是什么致命缺点。而密封性不好可是切切实实的会要了坦克兵小命的问题。要知道自从上世纪50年代后,所有坦克甚至装甲车的最基本要求不是炮有多好,不是有没有装弹机,而是有三防系统。在核大战背景下,没有三防系统的装甲车连上战场的资格都没有,也就是说法国人的AMX13系列和他的炮塔,在其他大国看来不过是精巧的玩具而已。当然,法国人自己也知道这个问题,不然不会在之后尽可能把这玩意甩卖给小国。



14.png
不过这个缺陷就真的终结了这一独特设计的命运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既然前线装甲车不能用,不代表别的不能用。瑞典人在冷战时认为未来炮战射速和转移能力是关键(当然也有资料显示瑞典人是觉得高射速榴弹炮可以省下自行火炮钱),瑞典的“班德卡农” 155毫米自行火炮便是同样的类似摇摆炮塔的设计,将155毫米榴弹做成定装弹,然后在炮尾设计了一个弹舱和自动装弹机,让155火炮达到了45秒15发的极限射速。而这还不是结束,在进入21世纪后,瑞典人还有精神续作——弓箭手自行火炮,虽然这次没有了下炮塔,但仍然是整个炮塔尾舱跟着火炮俯仰。



15-compressed.jpg
而且,摇摆式炮塔的精髓其实是这种火炮与炮塔主体的相对独立设计。如果我们把条件放宽一点,我们会发现,其实现代的“防空坦克”还是有着类似的精神续作——将防空炮外挂在中间炮塔的侧面,让火炮独立在炮塔外以获得更大的俯角。只不过,这次摇摆的不是上炮塔,而是“侧炮塔了”。




此外,在自动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的今天,摇摆炮塔仍不失为一种降低车重的有效方法。比如美国的LAV III、M1128等轮式突击炮也用回了摇摆炮塔。只不过,这次美国人把摇摆炮塔的上炮塔做成了无人炮塔,可以采用全封闭的结构来应对核生化威胁。
16.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7 10:45 PM , Processed in 0.06512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