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2|回复: 1

远川科技评论|“云服务”系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8 07: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20-4-16 11:13 PM 编辑

用友网络:谁说丫鬟就不能当大小姐

 高雅 远川科技评论 2020-03-28

5915F88A-21DA-4B00-8A03-82CB5CAD3563.png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作者:高雅

数据支持:远川研究所科技组

这是云服务系列的第1篇。


最近,有着32年历史的国产老牌软件公司“用友网络”,股价超越了股灾高点、市值突破了1000亿元。分析师们喜不自胜。
 
千亿,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可能只是个开胃小菜。但是,对于软件公司而言,这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里程碑。
 
国内软件行业可以算是个舶来品,底层技术、产品形态、应用思路,都是从海外引进的。一出生,前面就站着一批海外优秀产品。比如,办公有office、操作系统有微软、浏览器有网景等等。
 
国内公司产品拼不过,就只能堆人头拼服务、搞集成当包工头、做代理替人打工。而被海外产品直接干掉的也不计其数。因此,国内软件公司可以说是丫鬟的身子,丫鬟的命。
 
但成立于1988年的用友,不仅没有被海外巨头击垮,反而还混到了国内ERP领域第一,而且也率先走出股灾阴霾,突破千亿市值。
 
一个转身,从丫鬟变成了大小姐。

那么,改变用友这个“丫鬟”命运的机遇,都有哪些呢?

我们来捋一捋。

Part 1. 变革大浪


用友的诞生,从王文京离开公务员铁饭碗开始。
 
1988年8月,王文京参加了“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的成立活动,听着各种政策,心动了。于是,辞职和好友苏启强一起在海淀南路一间9平米的房间里创办了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
 
用友的启动资金有5万元,如果失败,那么月工资仅139元的王文京不吃不喝要还30年。这次创业可谓是一笔高杠杆启动。但是,王文京下海并不是一时冲动鲁莽。
 
首先,他已经在机关工作了5年,而且是先进工作者,工作经验和能力都有了不错的积累。
 
其次,他不是孤胆英雄,而是“一个好汉三个帮”。比如苏启强是技术高手,而公司启动资金也多亏了同学吴政平的帮助;随后加入的吴铁,是做渠道分销的高手,而且他们都在财政机关拥有不错的人脉。
 
最重要的一点,在机关工作的经历,使得王文京和苏启强敏锐地意识到,行业正在迎来依次大变革:会计统一化、信息化的大浪潮。
 
当时国内会计制度并不规范,各个部门、公司,采用的会计标准不一。这显然不利于业务开展和监管,甚至无法和海外做融资交易。因此,会计改革一直在推进。而用友当年开发的UFO软件,可以高效完成会计报表科目转换,省了不少人力成本,市场大为追捧,成为了用友的第一大桶金。
 
而1993年开启的“会计风暴”,更是加速了国产财务软件的发展。而且由于国内会计准则的特殊性,海外公司几乎没有插手这个领域。因此,用友、金蝶等国产财务公司如鱼得水。
 
而当年主导这场变革的领导,还称赞用友“用大众的技术、优惠的价格、高质量的服务,赢得了市场,为新会计制度作出了贡献。”
 
国内会计准则变革,这是用友的第一次机遇,避开了海外巨头,也让用友得名又赚利。

Part 2. 蓝领突围


1996年,欧美跨国公司开始将生产制造的多个环节向珠三角转移。与此同时,也把ERP管理软件带到了中国。
 
ERP领域,海外公司林立,最强的是德国的SAP。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德国制造,世界一流。而其管理理念、制造经验也是领先的。
 
与此同时,由于会计准则改革接近尾声,加之财务软件的单一性,在ERP面前开始衰败。王文京也感受到行业变化,发起了用友的第一次变革。
 
但是,开发ERP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幸运的是,用友的第二次机遇来临:上市。
 
2001年用友上市,资金充沛。随后便开启了并购热潮。2001年收购台湾汉康、安易软件等ERP软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研发团队;2007年再次发起并购,先后耗资金5意愿,切入房地产、税务管理等领域。
 
而用友的第三次机遇,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浪潮。面对国外高大上的ERP,用友选择了中小企业。而且,中小企业需要大量人力贴身服务,这是海外企业不愿意做的事情,被称为软件蓝领。
 
因此,用友深扎中小企业,做好“蓝领”的工作,又一次避开了海外巨头,推出了自己的ERP软件,完成了转型。

Part 3. 国产春风


用友进入了ERP领域,但收入利润不能靠中小企业。毕竟,付费意愿和能力都还很弱。因此,用友需要正面硬刚海外ERP公司。
 
用友首先充分发挥了国产软件本地化资源的优势。依靠着在财政机关拥有的认可,以及在烟草等领域的突破,用友ERP软件迈向高端市场。
 
而在2013年,公司迎来了第四次机遇。斯诺登爆料的“棱镜门”事件,让国产化受到重视。国有企业开始减少SAP采购,将橄榄枝伸向了用友等国产ERP公司。
 
因此,依靠着本土化+国产化,用友在ERP领域卡住了位,可以和SAP等公司进行抗衡。
 
AB438738-1D54-44D4-A26E-153DBBCB8D2A.jpeg
中国整体及高端ERP市场格局
 
但是遗憾的是,面临着宏观压力,中小企业的付费意愿持续下降,而高端市场的开拓也是十分艰难,用友收入增速在2012年大幅下降,随后持续在0附近徘徊,陷入丫鬟的困境。
 
8F496B54-723E-45AB-BFDF-3205F293891D.jpeg
用友和国内软件行业收入增速状况

Part 4. 腾云而起


2006年,亚马逊、2009年,阿里都相继投入重金研发云服务。云服务,能够减少客户硬件成本、同时将一次性支付的高额订单,拆分为按次数、按期限支付的低额订单。
 
这种模式有效提升了中小企业客户们的支付意愿。而巨头微软也正是在云战略下,实现了收入、市值双提升,堪为“大象奔跑”。而云服务,也成为用友的第五次机遇。
 
早在2010~2011年,用友、金蝶等企业已经开始筹划云战略,而在2016年用友更是大力推动云平台发展,相继推出了云EPR、领域云、行业云、云平台等“四大金刚”。

ABCA4DC2-6EFE-4B7B-9369-59849A8D6635.jpeg


用友云战略
 
用友为什么可以实施云战略?

这和公司在垂直领域积累的蓝领经历、“know-how”经验分不开。而这也是不容易被互联网企业所复制的。同时,以此类推,当前国内许多垂直领域的软件公司,也都具备业务转型的契机和可能性。
 
用友的云战略,再次用“合适的价格、大众的技术”,盘活了公司的中小企业资产。终于,在2016年用友收入重新增长,而且突破了持续4年的“50亿”大关。

Part 5. 用友经验


一个有趣的现象,2011年用友扣非后净利润就达到了5亿元,而8年后,也仅增长为6.77亿元,增长速度都赶不上CPI,但市值却踏踏实实增长了近8倍。
 

F35ECACB-8A94-411A-9BE9-FB444FEE60E0.jpeg

用友扣非后净利润状况
 
所以,用友的千亿市值,到底值不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不能排除韭菜们的热情,也不能排除期货大佬们的buff加成。当然,也不能忽略的,就是用友云战略带来的效果。
 
而回顾用友的发展来看,历史机遇很重要,用友的一些主动选择也很关键,其中有四个方面经验可以学习:
 
(1)明智的上市计划。用友的上市时机、地点,事后看都非常明智。而同一时间、具有同样实力的金蝶软件,就选择去了H股。如今,收入仅为用友的40%,市值也仅为30%。
 
(2)独立的发展之路。微软曾经多次想收购用友,但都被拒绝了。这种态度,反而迫使微软打破了不投资其他企业的惯例,和用友进行了股权、业务、技术等多层次的合作。
 
(3)合理并购、谨慎多元化。用友发展过程中发起了十几次并购,但几乎都是沿着主营业务发展。或增加新市场、或赢得新技术。即使金融业务的开展,也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实施。
反观国内不少企业,动辄从木质加工扩展到游戏,再从游戏延伸到IDC,几乎什么火就并什么、做什么。而结果也很显然,在2018年、2019年,A股不少企业都苦吞商誉计提的恶果。
 
(4)深扎领域,做好知识壁垒。用友干了不少蓝领的活,相比较高大上的互联网业务而言,可谓是苦逼。但是,坚持下去,行业经验就会像陈年老酒一样,越来越有味道。Know-how壁垒+新兴技术,虽然不能让投资者一夜浪到天,但是,却可以带来稳稳的小确幸。
 
因此,靠着“行业变革窗口、上市并购利器、中小企业发展浪潮、国产化、以及云战略”,用友软件这个丫鬟,终于熬成了大小姐,也改成了“用友网络”这么高大上的名字。
 
然而,和海外巨头尤其万亿美元微软相比,用友这个大小姐还远不到开始享福的时刻,前方的道路,依然需要阔步稳重、踏实前行。


远川研究所科技组


董指导(科技组组长):科技,驱使我的脚步,在月光下摩擦。


陈帅(科技组高级分析师):不想当分析师的财经编辑不是一个好记者。


龚方毅(科技组高级分析师):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刘芮(科技组高级分析师):还请多指教。



-END-
(本公众号部分图片由图虫创意提供正版图片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金蝶,有多难

 高雅、董指导 远川科技评论 2020-04-15
CBB3D569-0DE5-4018-AF9C-5CCB22559969.png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作者:高雅、董指导

支持:远川研究所科技组


这是“云服务系列”的第二篇,上一篇回顾:
《用友网络:谁说丫鬟就不能当大小姐》

在中国财务软件的江湖,素有“北用友、南金蝶”之称。金蝶创立于深圳,得益于沿海工业的快速发展,始于南、也兴于南。而当2001年,金蝶上市的时候,不同于用友登陆A股,金蝶选择南下,去了港交所。

“南上加南”的金蝶,虽然股价创出了历史新高,但在收入、利润、市值等方面,和用友的差距都是越来越大,几乎为1/3

19382F71-4A6C-4E63-9F90-9C93E49F6802.png

这个状况,颇有小说中“南慕容”的境遇。而这个“南”,却也像玄学一般,让“难”成为金蝶发展中的关键词。


Part 1. 追求国际范儿



金蝶创立于改革桥头堡,迎改革开放春风,踩着国际贸易的热浪,因此,创始人徐少春一直对“国际化”心有所属。金蝶的投资人是国际范儿IDG,而在2001年上市的时候,金蝶也选择了外资更多的香港交易所。

而随后金蝶的国际化,大概分为了几个步骤:

首先,在管理层方面,向国际化调整。

金蝶邀请了职业经理人何经华来担任CEO。而这是徐少春创业16年来,第一次离开金蝶CEO的位置。何经华不是普通人,他在Sybase、Oracle等公司都有着丰富的高管经验,视野、执行力都可见一斑。

其次,何经华到位后,便开始将公司治理结构向国际化调整。简单说,就是找到海外股东。金蝶引进了雷曼兄弟、IBM、欧洲基金等国际化股东,引入的股价比市场低了45%,可谓诚意满满。

同时,业务也开始更加国际化。当时国内的ERP依然偏向于卖软件、做实施,而对比IBM、甲骨文等公司早已拓展了咨询业务。而何经华到位后,也开始推动咨询业务,对Tony、Jack的重视度开始高于张工、李工。

2007年,金蝶的团队、股东、业务、战略,锣鼓喧天,迈向国际化。然而,却都撞到了“南墙”上。

2009年初,原计划先干4年的何经华,仅坚持了两年后就仓促离职;有舆论分析金蝶“家庭式管理”的风格,和职业经理人产生了冲突。咨询业务,直到如今,也没有为公司带来可观收入。而当年那个被寄予重望的股东IBM,股票是赚了一些钱,业务上则和浪潮软件达成了更紧密的合作。

多年后,徐少春总结认为当时有些焦虑、有些崇洋,真正该探索的是中国式管理


Part 2. 业务转型难



2001年,金蝶开始了第二次战略大调整:向云业务转型

为此,公司一些部门甚至裁员达到25%,顶着很大的舆论压力。重新当回CEO的徐少春直言,“转型是找死,不转型是等死, 等死只有死路一条,找死还能找生的机会。”而如他所言,这条路,也是难关重重:

首先,用户对云并不认可

云业务始于美国,亚马逊在2005年重金投入,算是吃螃蟹的第一人,而且也长期是唯一一人。巨头微软也才到2013年才开始发力,而谷歌就要更晚。而在国内,也几乎也只有阿里云在苦苦支撑,许多互联网大佬对云计算并不看好。

对于客户而言,大家也习惯了软件销售的“一锤子”买卖,对于这种按需付费的模式,内心也有存疑,甚至有人担心会不会遭遇“养肥了再杀”,等使用习惯了,后面突然提出涨价等要求。

而且,那个时候移动终端也不发达,甚至一些用户就是单机使用,网络都不具备,谈何而来的云。

其次,人才对云并不感冒

2011年,正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开始。优质码农们一毕业,就几乎都去了互联网公司、或者自己开发APP,愿意来软件公司的并不多。而且,即使去了家大业大的阿里,云业务也是在集体摸索中。

对于ERP云软件而言,需要的不仅是写代码的能力,更要对业务有所了解。这个要求,又将人才门槛拔高了。

再次,左右互搏困境

从软件销售到云模式,是商业模式的改变,也会对财务带来影响。传统销售,收入更集中,而云模式,相当于薄利多销、小步快跑,这必然会导致产品收入出现短暂下滑。也会牵扯到两种模式带来的利益冲突。

哪怕是微软,也是如此,新业务总被老业务阻挠。一直到2013年,新总裁上任后,雷厉风行,才推动了云业务发展。

当然,微软有的是财力。而金蝶就不行了,2011年利润就开始下滑,2012年更是出现了亏损。在最困难的时候,金蝶不得不向银行抵押了总部办公楼,后来在市政府的帮助下,引来了和华为的合作,算是给公司救了急。

金蝶在2011年启动的云转型,可以说是空街吆喝,无人回应。


Part 3. 资本之难



如果可以再来,不知道金蝶是否依然会选择在香港上市。这里的资本太理性

在上市之初,金蝶的募资资金就远远输于用友在A股的9亿元,这影响了公司扩张的底气。随后,再融资方面,也远远低于用友。

资本们冷眼相看不捧场就算了,还是“落井下石、故意碰瓷”的高手。

2012年,金蝶转型困难重重,资本市场给予回应:股价砸到低位,被港交所预警为垃圾股。2019年,金蝶熬过了转型痛苦,云业务颇具规模,股价跃跃欲上的时候,却又迎来了当头棒喝:做空报告

3月,一份做空报告认为金蝶是泡沫股,其关联贷款方、所得税减免、减持等方面存在问题,而且估值太高。

报告发布当天金蝶股价就大跌了12%。金蝶事后对指责事项都一一进行了解释,但仍扛不住股价7月份创出了新低。

报告指责的事儿,其实放在A股都不叫事儿。估值高?估值不就是看胆量么。伺候H股投资者真是太难了


Part 4. 难经



金蝶股价已经创了新高,做空指责也都无人再问。金蝶已经走在成功的道路上,也留下了不少经验教训供国内软件公司参考:

首先,转型的姿势很关键。就如打仗,未知之地,先派小股部队探索,确定安全后才大军进入。对应而言,企业转型新业务,应该在新业务萌芽期小幅探索、发展期逐步转入,从而享受成熟期的红利。

甚至有时候就是:活下去,等风来。

其次,找到本地化模式。金蝶的转型是对IBM商业模式的复制,但IBM面对的是一个全球高端市场,而国内则不然。

最后,行的正才能不怕做空的来。做空是个老行当了,当年新东方被做空,股价暴跌,但如今早已翻了七八倍,而瑞幸被做空后却一蹶不振。差异就是有没有认真做企业的底色。

如今,被做空的中概股越来越多,庆幸的是,A股还没放开


Part 5. 研报精选



本文对金蝶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而对于公司未来业务展望方面,也推荐一些研报供大家了解:

国信证券(#1)对SaaS行业在2019-2021年的新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并对金蝶EAS Cloud、云星空、云苍穹等产品进行了细致梳理分析。

国信证券(#5)对比了SAAS企业在中国和全球的不同状态。以美国SAAS的发展路径为启示,分析了国内SAAS的未来路径。

广发证券(#2/#3)讲述了金蝶云产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备的优势和面对的挑战,并对金蝶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和产品网络进行了分析。

东兴证券(#4)对国内ERP市场竞争格局做出全面概览,对比了四大ERP巨头的发展路径。


远川研究所科技组

 

董指导(科技组组长):科技,驱使我的脚步,在月光下摩擦。

 

陈帅(科技组高级分析师):不想当分析师的财经编辑不是一个好记者。

 

龚方毅(科技组高级分析师):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刘芮(科技组高级分析师):还请多指教。



END -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5 07:09 PM , Processed in 0.0714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