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39|回复: 1

故宫奔驰事件何长工家族出面致歉 披露内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 05: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宫奔驰事件何长工家族出面致歉 披露内情

文章来源: 多维
于 2020-01-21 22:05:00 -

宫奔驰事件持续发酵,在涉事女主高露被扒系中共红色家族成员后,引发舆论对这一群体的聚焦。最新消息指,何长工家族通过代发声明,就这一事件向公众致歉。


f573.jpg

f574.jpg

f575.jpg

f576.jpg

f577.jpg

f578.jpg

f579.jpg

1月19日22时左右,实名认证为铁原大血战名将蔡长元之子,同样是中共红二代的蔡小心在个人微博发布代转声明。

声明全文如下,何家女儿何光瑨发声给开国少将龙飞虎之女龙铮的回复:小瑜姐姐好!感谢你为了维护我家而发言,但是,高露的确是何刚的老婆,他们结婚都没告诉我们,我们都不知道,结婚后微信发了他们的结婚登记照片,我们几个姑姑和舅舅才知道刚刚已经结婚了。这次都是我哥嫂管教不严,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对不起,在此,我深深地表示道歉。

声明显示,中共军队原高级将领何长工之女何光瑨向龙飞虎之女龙铮讲述事件原委,并代其胞兄何光暐夫妇向公众致歉,称是哥嫂管教不严,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这则声明也证实故宫奔驰事件当事人高露自称系何长工孙媳妇,何刚妻子的真实性,高露的确是何刚老婆,两人结婚未告知亲友。

不过,蔡小心随后删除这则代转声明,原因不详。

这一事件在短短数日内引爆舆论,也导致中共红色后代受到冲击。代转声明的蔡小心在微博亦发牢骚,在1月17日暗批高露是猪队友,称做人最痛苦的莫过于有猪队友 。

蔡小心还在1月19日19时发微博称,娶妻娶贤不娶色,嫁夫嫁心不嫁财,认为有门当户非常对,彼此有共同语言、共同相近生活环境、互相恋爱,彼此生活环境不要相差太大等。

不过,中共党政媒体在故宫奔驰女事件中皆发文聚焦规则。1月18日,《人民日报》发文强调,规则面前没有撒欢儿的特权,并称如果规则失守,只会衍生破窗效应,最终形成难以挽回的信任危机和形象危机。

资料显示,何长工原系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曾任第五届中国政协副主席,育有三儿三女,分别为何光晔、何光暐、何光瑨、何婧、何妍、何为荣。

其中,何光瑨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大学学历,是中国社会活动家,其子汪龙是电影导演。何刚之父何光暐,曾任国家旅游局局长、党组书记。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 06: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最好的东西”被“最肮脏的东西”践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1-22 06:29 AM 编辑

大白菜被猪拱——故宫“红三代奔驰女”事件

观风闻  改个名字好难
01-19 11:34

f585.jpg

(本文转载自tuzhuxi,微博:兔主席;公众号:tuzhuxi)

兔主席 20200118

本博一般不太参与评价社会热点事件,发现故宫奔驰女事件有极高社会关注度,还发现有网友希望本博也参与点评,遂随便说几句。

(以下故宫博物院均简称“故宫”)

首先我觉得@胡锡进 凌晨这篇写得可以,评价这个网络上爆发的事件时,他的主要落脚点是公众对“特权”的反感,网络舆论正义的表达等。

微博链接:https://m.weibo.cn/1989660417/4461901579262069

这些点的把握是比较准确的。

笔者以为在故宫很多地方驾驶机动车的情况可能一直系统性存在,只不过这次事件才被关注。这次事件比较特殊,除了故宫这个非常敏感的地点(文化价值及历史尊严感),又配上了一些特定的元素——如奔驰、小美女、“撒欢儿”(轻佻话语)、“红三代”、奢靡生活方式及物质主义价值观等,使其刺激了公众的神经,引发极大的反感,在网络间迅速爆发。

一方面,公众发现,故宫里居然能够存在这样不为人知的安排,视这种安排为“特权”,并且是不可理解、不可接受的,另一方面,认为奔驰女的特定身份(“红三代”及财富)是获得这种特权的条件。

公众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极大热爱,对国宝级文物的巨大尊重及爱护之情,再加上对特权、“特权阶层”、“权贵”的极度抵触甚至憎恨,使得人们有一种“最好的东西”被“最肮脏的东西”践踏的感觉。

特别是,过去几年故宫做了大量有特色的的文创宣传,使得它与公众的距离极大拉近。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们)燃起了对故宫的热爱:它不再是高高在上、超然的、遥远的历史文物,而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一件更加“可及的”,感觉与我们同在、让我们颇感亲切感的文化瑰宝。

所以,最最亲爱的“大白菜”被最最憎恨的“猪”拱了。

从精神和文化角度讲,公众可能经历了某种文化“创伤”(traumatization)。

故宫的管理层确实应当以非常严肃的形式对全国人民道歉。

具体而言,笔者怀疑(仅仅是怀疑)这次事件背后有可能是:

1、故宫在闭馆期间可能一直如此管理,或者说管理“不严格”、“比较松散”——机动车在一些平时游客购票才能进入的区域出入的情况是系统存在的,而且还能够开到一些标志性的、文化上比较“敏感”的区域——例如太和门前。

2、故宫一直有在利用里面的场所搞商业化活动,比如在特定时间把某些区域变成会所。有可能在这段时间里,为了方便活动参加者,车辆就可以进入。这一点纯粹是猜测。

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就是国宝级历史文化场所应不应该或是否可以搞商业化活动。

笔者在国外也有幸参加过一些在国宝级历史文化场所举办的商业活动。譬如在伦敦,有很多场所居然都可以开放给私人派对。例如:

National Gallery国家画廊 https://www.nationalgallery.org.uk/venue-hire

专门的营销手册https://www.nationalgallery.org. ... aining-brochure.pdf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国家肖像画廊 https://www.npg.org.uk/business/venuehire/venue-hire-dinner

参加的派对人可以在世界级名画前吃大餐,喝高档红酒,极近距离、不受任何干扰地观赏名画。此时,派对参与者享受的是绝对的特权。这种活动开销昂贵,只有小众能够获得。因为小众,以至于这种服务虽然公开的存在,但公众对此可能仍然全然不知。

还有一些:

伦敦塔桥 https://prestigiousvenues.com/venue/tower-bridge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VA)博物馆 https://www.vam.ac.uk/info/venue-hire

帝国军事博物馆 https://www.iwm.org.uk/commercial/venue-hire

科学博物馆 https://hirespace.com/Spaces/Lon ... nton-Gallery/Dining

英国大多数博物馆都会做商业化运作,在非正常运营时间把空间租出去搞活动,这些活动能够给博物馆带来一定的额外收入,反过来支持文化保护。但也存在几个前提:

1、 这些服务不能偷偷存在,必须公之于众。如上可见,公众很容易从官方网页及机构获得服务指南,也可以商业化的购得相关服务;

2、 博物馆机构都制定了保护收藏品的措施,搞商业活动不应导致藏品暴露在更大的风险下;

3、 商业活动的形式与范畴应当限定在一个社会法律及社会文化及价值观念所能接受的边界之内。

但在实际操作中,博物馆往往有可能越界。譬如国家画廊,允许在名画前近距离吃大餐喝酒。哪个人喝多了,一不小心把酒洒在名画上是完全有可能的。这就会损害作品(笔者近距离观察过)。另外,如有派对参与者在现场把酒言欢、不尊重展出品的画面被上传到社交网络,相信也会在英国乃至全球造成不小的波澜,甚至会是一场丑闻。这时,公众一样会提出批评:这些服务虽然公开存在,但服务的具体组织形式并不公开,纳税人并不完全知情,包括对收藏品/文化品的保护是否充分,以及服务提供的形式是否真正能够为公众所接受。

回到故宫。早在2011年,故宫就有个会所门(“建福宫花园”指被作为顶级富豪会所)的丑闻,后关闭整改。当时新浪的新闻专题报道:

故宫陷豪华私人会所风波

http://985.so/hqGZ

当时,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表示:

——“如果建福宫成为私人会所,有企业在那里举办宴会,则严重违反《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博物馆是公共教育机构,该为公众服务而决不能为私人服务。若果真如此,这与全世界的博物馆职业道德相违背,‘我想故宫应该不至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做这种事。’”

结合前文可以看到,中国文物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公共博物馆的管理标准是非常严格的,并不接受博物馆对场所及使用进行商业化(这和国外的博物馆的实践是不同的)。

另外,国人从精神、文化、道义等理念上均不能接受故宫利用场所做任何的商业化活动。这说明故宫不是一个普通的博物馆和历史场所,还在中国人心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是某种历史文化尊严和国格的象征。

在经历了一系列问题及丑闻之后,单院长上任,重塑故宫形象。在维护故宫历史文化尊严、保护历史文物(例如禁车举动)的前提下,让故宫更加亲民,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播的力量。故宫的场所商业化在中国是不能被接受的,但通过文创产品,则即可以起到文化宣传,又能获得额外经济收入,是一个非常正确的举动。

最后回到故宫奔驰女事件。这是故宫面临的一场重大公关危机:故宫的管理层是不是还能够维护历史文化尊严,保护历史文物?例如对机动车的管理政策是否存在严重问题。公众看到的是不是冰山一角。另外,从故宫推出的各种形式的文创可以看出故宫商业化的动力,但只要商业化就有“过界”危险,例如利用场所搞商业化或类商业化的社会活动。

为了向全国人民问责,解决故宫遭遇的公关危机,故宫可能需要向公众回答以下问题,形式可以是记者招待会):

1、 涉事者当日参加的是什么性质和主题的活动,在具体哪个区域举行,受邀群体是什么,多少人参加

2、 当事人被邀请参加的原因背景(两名涉事女性显然不是相关历史文化领域的工作者)

3、 当日奔驰车的通行情况。从什么区域进入,行使到什么区域。动线情况

4、 故宫的机动车的管理政策是什么(什么样的车辆可以在什么时候进入哪些区域),制定的依据以及确保实施的手段(保安?)

5、 如果奔驰车当日的行使符合规定,需进一步评估该奔驰车是否可能对文物造成破坏、如何保障该奔驰车不对文物造成破坏(例如出现驾驶失误撞到东西)及如果出现事故,事后措施是什么

6、 如果当日该机动车是违规进入相关区域的,那么管理上出了什么问题,谁要承担责任,如何避免类似事情发生

7、 故宫还需要说明在非参观日(周一)及平时(公共开放时间以外)都会组织哪些主题和性质的社会活动,面向什么人群,涉及故宫内部的哪些区域

8、 向公众解释故宫围绕文物保护及社会/商业活动组织管理的相关问题,如何维护历史文化尊严、更好的保护历史文物

同时,故宫管理层需就本次事件向公众郑重道歉,对管理失职人员进行惩戒,并说明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的具体措施。

最后,关于当事人“红三代”这个身份。首先,这个具体的人并不是“红三代”,只是家属。其次,笔者不太相信这个人因为其特殊身份(都不是现任,只是某某某第三代的家属)就能够在故宫获得其他人所无法获得的特权。事情归根到底还是故宫的问题。如果故宫不组织相关活动(或为活动提供场所),制定合理的机动车政策或严格执行机动车政策,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笔者以为需要对故宫进行追责,通过故宫获得事件真相。

但涉事者所谓的“红三代”身份虽然可能与事情本身没有必然联系,反而容易带偏舆论,却又特别能够解释公众情绪,为什么呢,因为笔者以为这个身份带有某种神秘感,特别能够激发公众的想象。这个神秘感当然不是正面的,而是负面的,很多人认为“红三代”已经不是一般的“特权”、“腐败”、“富”,而因为其与体制关系更深,裙带脉络更广,时间更长,积累更深,且还傲慢地自以为是体制的“所有者”(“老子打的天下”),所以是权力与财富经过不断历史叠加的升级产物,是“罪上加罪”。且由于三代积累了对体制的丰富经验,相比富一代/富二代/官一代/官二代而言,他们可能更加隐形、更加深不可测,更加狡猾,也更加危险。

故宫是代表旧中国皇权的尊贵而隐秘的象征,当它与“看不见的”“老权贵”联系到了一起,就彻底激发了人们的想象。阴谋论可以无边无际。

但这些都只是公众的想象。由于过去几十年中国发展所经历的问题,有这种想象是正常的。这次事件里,人们有对中华文化遗产的热爱(“大白菜”),但根本的刺激点还是对权贵(“猪”)的抵触与反感。这种抵触与反感才是最大的主导情绪。每每这样的事件,都可以一窥我们社会平日隐藏的种种情绪与矛盾。

最后还是希望撞到舆论风口浪尖上的故宫能够吸取教训,深刻检讨,还原事件真相,并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8 10:40 AM , Processed in 0.03642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