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开门:把鲶鱼放进一池鱼塘
马斯克跟万钢第一次握手的十年后,他终于深度绑定上了这个全球最强大的制造王国。
2018年5月10日,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7 月份签署了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确认将在临港地区建设特斯拉超级工厂 。10 月宣布拿地,12 月基本完成土地平整,2019 年 1 月 7 日超级工厂正式开工建设。
第二年1月,马斯克再度造访紫光阁,跟他一起去的还有3辆不同型号的特斯拉,这次他握手的对象,已是共和国总理。
特斯拉拿到了梦寐以求的“中国绿卡”——国产化的Model 3将同样地获得国家补贴。李想直接上微博哭喊:马斯克都要打到家门口了啊!各位汽车行的前辈和大哥们,咱们能不能不要再搞这些丢人的宣传手段自嗨了。
李斌则“宣战”马斯克:特斯拉是温室里的花朵,胜利属于中国车企。他直接放话:保时捷的工厂肯定比不上江淮的工厂。相比之下,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稍显稳重,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觉得国家的考虑是有智慧的[20]。
从产业保护,到开放特斯拉入华,国家的意图非常清晰:利用特斯拉,再造当年苹果产业链的辉煌。
2009年,苹果基于成本和平衡供应商的考虑,开始扶持中国产业链,造就了一个个波澜壮阔的传奇。打工妹周群思带领蓝思科技打入苹果供应链,实现财富暴增。港股上市的舜宇光学10年涨了100倍,公司厨师和清洁工都变成了百万富翁。
但苹果产业链并非只是一个造富故事,它将中国消费电子零配件企业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后面华为、小米、OV等手机巨头充分受益了苹果的供应商资源和技术外溢效应,并在残酷的拼杀中淬炼出核心竞争力,最终拉近了跟苹果的距离。
特斯拉被誉为“汽车界的苹果”,和苹果在商业模式、公司风格上有极强的相似性。创始人同为科技英雄,都牢牢掌握核心竞争力、对供应商极强的控制能力,从高端到低端,自上而下的精品打造模式、自建闭环的生态链系统。
苹果的故事,可能会再次上演。目前,在特斯拉的供应商体系中,三电核心供应商仍全部是外资企业。中国厂商目前集中在汽车零部件和智能电子两大领域。无论是从规模还是技术上,都尚未触碰到特斯拉产业链的核心。
两个全球新能源领域的主角,终于开始了最后的较量:一个想要对方的广阔市场,一个想要对方的产业外溢。四次握手之后,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
06. 尾声:制造业霸主的最后闯关
对于产业政策的讨论,这两年日渐消声,最后一次碰撞,发生在2016年11月9日的北大朗润园。
在这里,林毅夫和张维迎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林毅夫认为不用产业政策就能成功追赶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根本不存在;张维迎则认为产业政策是披着马甲的计划经济,没有一次能够成功。两人各执一词,难分胜负。
单就从新能源汽车的领域来看,从补贴大战培育一个新赛道,到产业保护扶持三电企业,再到打开国门接受“鲶鱼”加大竞争,环环相扣,我们可以大胆的下结论:尽管有种种非议,但在某些领域,中国新能源政策已经获得了成功。
目前,在国际新能源汽车的竞赛格局上,中国部分产业链已经具备了进入决赛的资格。而对表现差强人意的整车厂来说,不管是正在发力的上汽、北汽等传统势力还是瑟瑟发抖的造车新势力,他们都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
一方面,以通用、大众、丰田等代表的传统汽车厂商,正在携强大的资金和研发能力发力新能源;另一方面,特斯拉入华后,随着对整个产业链的刺激和竞争的加剧,这个赛道一定会催生一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华为和小米。
这两方强敌的围攻下,当下这批玩家再不努力,最终只能被埋进历史的垃圾堆。
强大的汽车工业也是现代工业强国的标志之一。美国的崛起伴随着通用、福特等一批汽车企业的崛起;二战后德国、日本工业的复兴,也伴随着大众、丰田等顶级企业的发展壮大,最终登顶全球之巅,成就了两个工业强国[21]。
而造车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集中体现。新能源领域的这场超车战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需要二代甚至几代人持续不懈的努力。在汽车领域憋屈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太需要一个能够引领世界的新汽车行业,一批引以为傲的中国车企。
66岁的万钢于2018年3月卸任,前美国能源部顾问、《伟大的竞赛:对未来汽车的全球追逐》一书作者Levi Tillemann这样评价[27]:“他是中国的电动车之父。没有他,中国汽车产业不太可能驱动自己来弯道超越,这是他的主意。”
补贴给了,政策给了,人才有了,又把全校成绩第一的学霸引进来当你的同桌,如果再实现不了赶超,就不仅是数代产业人的遗憾,也将是我们这个全球第一制造大国的遗憾。
全文完。本文的撰写,得到了来自特斯拉(中国)、科技部、工信部、上汽集团、比亚迪、松下(中国)等机构人士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天风证券汽车团队邓学、娄周鑫,兴业证券汽车团队戴畅等朋友为文章提供了部分数据支持,特此表示感谢。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顺祝周末快乐,请顺手点个"在看"吧~
参考资料: [1]. 新华网,万钢:欢迎各国的电动汽车都到中国市场来[N]. [2]. 周恒星:马斯克的中国64小时[N]. [3]. TechCrunch:特斯拉发展史[N]. [4]. 招商银行,新能源汽车之整车制造篇[R] [5]. 网络资料 [6]. 中国企业家,这家公司上市后,福建首富就换人了[N]. [7]. 吴晓波频道:马斯克的中国工厂VS曹德旺的美国工厂 [8]. Business Insider: The 'absolute worst thing' SpaceX employees can say to Elon Musk [N]. [9]. 招商银行:新能源汽车行业之整车制造篇:激流归大海,淘沙见真金[R] [10]. Wired:Dr. Elon & Mr. Musk: Life Inside Tesla's Production Hell[ N]. [11]. 新浪汽车:特斯拉再遭做空被指毫无价值 [12]. Rolling Stone:Elon Musk: The Architect of Tomorrow[N]. [13]. 杨藻,杨星宇,宁德时代,改变全球十万亿汽车供应链格局的大国重器[R]. 天风证券 [14]. 戴畅,国产Model 3,中国供应商的机会[R] .兴业证券 [15]. 棱镜,乐视的颠与覆:独家还原贾跃亭造车的逆行之路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特斯拉停在紫光阁外,李克强开年外事会见别开生面[N]. [17]. 川财证券,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影响的量化分析[R]. [18]. 纽约时报中文网,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加州的繁荣与痛苦[N]. [19]. CBS60分钟, 专访李斌 [20]. 兽楼处:国产杀手 [21]. 网络资料,自主车企的未来 [22]. 邓学、张程航、娄周鑫,特斯拉产业链迎来新一轮配套机会[R] .天风证券 [23]. 黄博,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影响的量化分析[R].川财证券 [24]. 开文明,特斯拉拐点显现,催生产业链扩张机会[R].新时代证券 [25]. 特斯拉传:实现不可能[M].北京:中信出版社 [26]. 任泽平,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2019 [R].恒大研究院 [27]. Father of China’s Electric-Car Industry Says His Friend Elon Musk Will Challenge Local Automakers,Bloomberg,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