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9|回复: 0

[哲史艺丛] 聊聊建筑圈那些真正的跨界达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7 1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聊聊建筑圈那些真正的跨界达人

2019-10-28  十一贝子
原名贾珺,工学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史》丛刊主编。


导读

从行外跨界进入建筑圈的例子极为罕见,可是建筑人士向其他领域跨界的情况却层出不穷。




1. 获得建筑奖的演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演艺圈热衷于玩跨界,越来越多的明星努力塑造“跨界达人”的个人形象,不少演员除了演戏之外,纷纷涉足主持、唱歌、器乐、作曲、相声等等领域,热门节目“跨界喜剧王”和“跨界歌王”都举办过不止一期。这些跨界好歹都还在演艺范围之内,更有一些厉害人物完全跨出了界,比如徐静蕾擅长书法,刘若英文笔不凡,杨惠珊成为顶尖琉璃艺术家,吴彦祖领衔设计的草原星空图书馆“木兰坊”入围2018年度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奖……还有一位,就是近日因为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而喜提热搜的江一燕女士。

10.png
江一燕晒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的微博

我很少看电影电视,不太清楚江女士演过什么作品,却也耳闻她在很久以前就身兼摄影师和支教教师两大标签。这次跨到了建筑界,幅度未免太大,引起了建筑圈的强烈反弹,各种冷嘲热讽倾盆而下,质问她会不会画草图,CAD如何打开,是否明白基本的空间流线、力学原理、材料构造……

事情的来龙去脉很快就搞清楚了。实际上江女士是以业主的身份,委托一家德国建筑事务所主持自家一幢别墅(LJ Villa)的改建、装修设计,后来将自己的名字列入设计团队的名单之中,顺便得了一个商业气息浓厚、价值有限的普通建筑奖(据说一年要颁给200多个项目),最后在微博上高调晒了一下获奖照片而已。

吴彦祖毕业于俄勒冈大学建筑系,建筑设计原是他的本行,入围建筑奖凭的是真本事。而江女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从未接受过相关训练,不知道建筑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专业领域,甲方与设计者界限分明,绝对不是想跨就能跨的,否则每个自家盖造住房的农村人和搞过家庭装修的城里人都可以自称建筑师。生活中真正的建筑师群体的学习、工作状态都极为辛苦,远非行外所想象的那样轻松光鲜,常常满腹怨气,而且特别喜欢较真,江女士这次踏入他们的领地,迎头遭遇一顿乱棒,也是难免的事情。

11.jpg
曾经入围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奖的演员吴彦祖

在我看来,江女士也许一直秉持“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信念,其初衷不过是为了继续在生活中扮演跨界才女的角色,不小心玩过了,并没有要抢建筑师饭碗或者轻视这个行业的意思,广大建筑同行不必生气,只当是看戏就好。

2. 博学的中国古代巨匠

江女士获奖的事情估计很快就过去了,无须多说。由此联想到自古以来,建筑圈倒是有许多真正的跨界达人,值得专门聊一聊。

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专门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匠师,其中最出名的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鲁班。

12.jpg
鲁班画像

根据《墨子》《战国策》《礼记》等古籍记载,鲁班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生活在春秋时期的鲁国,姬姓,公输氏,名般,后世将之奉为建筑业的祖师——当今中国建筑施工的最高奖就叫“鲁班奖”。鲁班不但精于土木建筑之术,而且发明过大量的木工器具、农业用具和攻城器械,算是建筑圈中最早的跨界达人。

但早期文献并未提及他具体设计建造过哪些建筑,倒是隋唐以来民间传说很多著名的建筑工程都是鲁班所造,比如赵州安济桥、应县木塔、杭州西湖三潭印月石塔、芮城永乐宫、北京白塔寺、镇江甘露寺等等,明清一些与营造有关的典籍如《鲁班经》《鲁班营造正式》等书也号称是这位祖师爷所著。毫无疑问,那些建筑和书籍出现的年代远远晚于春秋时期,只是托名而已,鲁班跨界达人的形象几乎全部出自虚构,并无实际证据

中国历代主流的文人士大夫阶层相对轻视包含建筑在内的工程技术。很多文人可能同时是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但极少有人兼通建筑营造技艺。而从事建筑设计的匠师大多文化水平有限,社会地位不高,其专业建树常常被史籍忽略,跨界的业绩更是难得有记录留存。例如北魏时期主持洛阳永宁寺塔工程的郭兴安,隋代建造赵州安济桥的李春,北宋设计东京开宝寺塔的喻浩,以及清代长期主持皇家建筑设计事务的“样式雷”家族,都是了不起的建筑大师,但我们并不知道他们在建筑之外还擅长那些才艺。

历史上有一些主管建筑工程的官员堪称真正的跨界达人。

北魏蒋少游曾任前将军兼将作大匠,主持重修洛阳华林园。此人是杰出的建筑专家,精于设计城阙、宫殿、苑囿,同时也是著名的书画家,还会设计奇巧的船具。有人觉得他富有从政的才干,因为长期屈身于营造工程,不得出任更高的官职,为他抱屈。蒋少游本人却干得很高兴。

南朝刘宋时期的将作大匠张永出身于世家,受宋文帝委派主持建康(今江苏南京)华林园的扩建工程,殿堂美轮美奂。张永文武双全,擅长文章、书法,精通骑马、射箭,而且心思灵巧,特别喜欢亲手制作各种工艺品,连平时所用的纸墨都一定要自己来做。他每次给宋文帝上表章,皇帝都对其所呈的纸张爱不释手,感叹内廷所制的御纸远远不如。

除此之外,隋代宇文恺官至工部尚书,曾经主持大兴(长安)、洛阳两京规划和宫殿、明堂、长城设计,成就极高,《隋书》说他从小“博览书记,解属文,多伎艺,号为名父公子”。

13.jpg
宇文恺雕像

唐代阎立德、阎立本兄弟都曾经担任工部尚书,除了主持若干皇家工程而外,都精擅丹青和书法,在美术史上的名气更大。

明代名匠蒯祥继承父亲所传技艺,随明成祖北上,主持营建北京紫禁城,官至工部侍郎,据说善于绘画,其绝技是同时双手执笔画龙,画得一模一样。

中国古代跨界成就最高的,当属北宋李诫。

14.jpg
李诫画像

李诫字明仲,元祐七年(1092年)入将作监任主簿,绍圣三年(1096年)升监丞,崇宁元年(1102年)升少监,后继升为将作监,总管全监事务,其间主持过很多国家级的建筑工程,如五王邸、辟雍、尚书省、龙德宫、棣华宅、朱雀门、景龙门、九成殿、开封府廨、太庙、钦慈太后佛寺等,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博学多才,除编撰划时代的建筑巨著《营造法式》之外,还著有《马经》《续同姓名录》《续山海经》《古篆说文》《琵琶录》《六博经》等多种著作,分别涉及相马、历史人物、神话地理、古文字、音乐演奏、赌博游戏等不同门类,可惜均已失传。

15.jpg
《营造法式》中的插图

李诫同时也是宋代第一流的书法家和画家,篆草隶书无一不佳,曾经亲书《重修朱雀门记》小篆碑文,得到徽宗赏识,并且有学者考证旧题李公麟所绘的名画《五马图》也可能是李诫的作品。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中国古代文人虽然很少涉足建筑,却大多对园林营造抱有浓厚兴趣。南朝谢灵运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建山居庄园,唐代王维在蓝田山间建辋川别业,白居易在洛阳履道坊和江州庐山分别建造宅园和草堂,北宋司马光在洛阳集贤坊建造独乐园,都属于跨界的性质。

16.jpg
世摹画的王维《辋川图》

明代造园家计成也是文人出身,擅长诗文书画,因为科举不顺,转为职业园林设计师,设计了扬州影园、仪征寤园和常州东第园,撰写名著《园冶》,彪炳史册。

清代艺术家李渔在诗文、戏剧等方面有很高成就,却自负有造园之技,叹息无人聘请他去做设计,只好将自己关于建筑、园林的心得写入《一家言》。

中国历史上也有不少最高统治者跨界参与园林建筑设计的例子。比如宋徽宗亲自主持东京艮岳的营建工程,再如清朝的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指挥修建了大量的皇家宫苑。晚清时期一度重修圆明园,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都深度关注设计工作,慈禧本人画过草图,同治甚至还亲自做过建筑模型。

3. 全才的西方建筑大师

相比而言,西方古代建筑师的地位要比中国古代匠师高得多,很多富于学识的优秀人才投身这个行业,也出现了更多的跨界达人。

公元前1世纪,建筑师维特鲁威( Vitruvius)曾经先后为凯撒和奥古斯都两位统治者服务,积累了大量的工程经验,后来著成一部《建筑十书》,内容涉及建筑学中的城市规划原理、市政设施建设、建筑构图理论、古典建筑形制、各种类型建筑设计原理、环境控制、材料、构造、施工工艺、建筑经济等方面,从此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体系,地位极其崇高。此人出身于富裕家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和工程训练,懂得希腊语,通晓几何、物理、天文、历史、哲学、音乐等学科以及市政、机械、军工技术,为后世建筑师竖立了光辉的典范。

17.gif
维特鲁威设计的涡轮水车

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年代,很多建筑师都身兼多个门类的特长,号称“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伯鲁乃列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本是一名金匠和雕塑师,后来设计出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和育婴院、巴齐礼拜堂等杰作,被认为是第一位文艺复兴建筑大师。

18.jpg
伯鲁乃列斯基画像与佛罗伦萨主教堂

阿尔伯蒂(Leone Battista Alberti)是贵族出身,曾经担任罗马教廷的文职官员,同时开始对古罗马的建筑遗迹和维特鲁威《建筑十书》进行研究,成为一名著名的理论家,设计了一些精美的府邸和教堂,并撰写十卷《建筑论》。此人号称全才,不但在建筑设计和建筑理论上成就极高,同时也是重要的戏剧家、作曲家和画家,而且擅长骑马和跳高。

比阿尔伯蒂更全才的是达·芬奇,堪称古往今来无与伦比的超级跨界达人,几乎无所不会,无所不能,在绘画、建筑、音乐、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生物、解剖、气象等诸多域都达到匪夷所思的高度,一生发明了无数超越时代的器械。达·芬奇绘制过许多建筑手稿,特别提出穹顶大教堂的新模式,对后来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有重大启发。但是因为精力过于分散,他毕生没有设计建造出一座真正的房屋,也没有完成一部理论著作,留下了一丝遗憾。

19.jpg
达·芬奇画像与建筑手稿

与达·芬奇并称“文艺复兴三杰”的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同样也是建筑大师和跨界巨匠。两人都曾经出任圣彼得大教堂的总建筑师一职,并各自另有建筑作品传世。米开朗琪罗强调自己首先是雕塑家,因此其建筑往往体现强烈的雕塑感。拉斐尔更专注于绘画,被誉为“画圣”,其建筑也像他的画作一样具有温和典雅的气质。

20.jpg
拉斐尔画像

17世纪欧洲流行巴洛克艺术,最富盛名的两位建筑大师分别是贝尔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和波洛米尼(Francesco Borromini)。在建筑之外,两人都精于雕塑和绘画,而且都得到另一位建筑大师马德诺(Carlo Maderno)的传授,算是同门师兄弟,却又是一生的死敌。贝尔尼尼是圣彼得大教堂最后一任总建筑师,在教堂外面设计了椭圆形平面的柱廊广场,在大厅中设计了青铜天蓬并完成了大量的雕塑。波洛米尼仿佛是建筑界的梵高,有明显的精神病倾向,建筑设计手法极富想象力,常常将整座建筑的内外空间视为雕塑。

21.jpg
贝尔尼尼画像与雕塑作品

之后西方建筑界的分工日渐细化。法国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大型宫殿建设通常由建筑师、造园师和画家合作完成设计工作,如文艺复兴时期那般全才的建筑师难以再现,但跨界的情况仍在持续。

4. 当代跨界的建筑人士

20世纪以来,全世界的建筑教育和建筑设计制度都基本遵从西方模式,彼此大同小异。建筑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画法几何、建筑制图、阴影透视、工程测量、建筑力学、建筑设计基础、建筑构成、计算机绘图与表现、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中外建筑史、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概论、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法规与业务、城市设计、建筑施工、室内设计、建筑设备、建筑绘画技法、风景园林建筑、建筑项目管理等许多课程,比绝大多数专业更为繁重,其本科阶段大多为五年制,毕业后从事建筑设计工作,还得通过难度很高的专业考试,以取得注册建筑师的资格。

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一名建筑师需要掌握工程技术、艺术和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还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才能稍有成就。很多行业以外的人都喜欢了解一点建筑知识,参观建筑名作,评点优劣,或许不乏真知灼见,但距离专业水准仍有很远的距离——做一个建筑爱好者容易,要真想跨界,实在是千难万难。即便你是安藤忠雄那样的天才(从未上过建筑系,由拳击手转行成为建筑大师),也需要在建筑事务所中先打杂若干年——去西班牙参观几次高迪就实现华丽转身的精彩剧情,在现实生活中绝对不可能发生。

22.jpg
安藤忠雄

近百年来,从行外跨界进入建筑圈的例子极为罕见,可是建筑人士向其他领域跨界的情况却层出不穷。建筑系的学生都经受过严格的美术训练和工程训练,兼有艺术修养和技术思维,在建筑以外的很多行业都有机会大显身手。德国的包豪斯学校是现代建筑的发源地,注重全面的设计技能,培养的学生不但会设计建筑,还会设计家具、陶器和室内装修。著名女建筑师、普利茨克奖得主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在世界各地留下了很多建筑作品,其事务所还积极进军时尚界,从事风格独特的家具和服装设计,所推出的著名的帽子式样便源自扭曲的建筑造型。

23.jpg
哈迪德事务所设计的帽子

众所周知,现代中国最优秀的跨界建筑学家是一代才女林徽因先生。

林先生在少女时代就立志学习建筑,后来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囿于校方规定未能直接进入建筑系,却通过旁听学习了相关课程,成绩优异。回国后,林先生与梁思成先生一起四处测绘古建筑,参与设计了吉林大学校舍、北京大学地质学馆、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工程,先后协助创建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在建筑理论、建筑设计和建筑教育三个方面都卓有建树。

林先生是优秀的诗人、作家和画家,在工艺美术领域的成就同样极高,不但是国徽的主要设计人之一,还从事景泰蓝、丝织、服装和报刊装帧设计,佳作纷呈。特别应该强调的是,林徽因先生无论从事建筑本行,还是跨界,都始终勤奋踏实,并且充满家国情怀,绝非作秀和走捷径——假如现在有人也想自比为林徽因,抛开家世和天分不说,至少先得学学林先生呕心沥血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

24.jpg
林徽因先生像与景泰蓝设计

现代很多建筑师都在文学、绘画、音乐方面有精深造诣。比如张良皋先生、高介华先生都出版过诗集,刘家琨先生出版过好几部小说,杨廷宝先生、童寯先生和吴良镛先生的水彩画都曾得到美术界的赞誉。建筑专业人士转投演艺圈的例子也屡见不鲜,除了大家熟悉的吴彦祖和陈奕迅之外,还有老一代歌唱家朱逢博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水木年华”主唱卢庚戌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

无论古今中外,成功跨界确实都可以赢得世人的敬佩,但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不同行业之间依然存在巨大的鸿沟,隔行如隔山,没有特殊的天分,未经艰苦磨炼,强求跨界,必定难以如愿。归根结底,每个人还是先干好自己的本行为上——是演员,就去好好演戏;是建筑师,就认真设计房子——大家都不干正事,却憋着去掺和别人的行当,这个世界非乱套不可。

现代资讯发达,也许我们比古人更有机会去了解一些其他行业的知识,品头论足,甚至偶尔客串,过把瘾当回票友,都无伤大雅,可是还得明白专业与业余的区别,把握好分寸,如果随随便便就真拿自己当跨界专家,只能沦为笑柄,怨不得旁人刻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8 07:03 AM , Processed in 0.0995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