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煤老板的狂欢往事
“在西安做生意奢侈品是刚需。出去见人不拿个好包,戴块好表,自己都没底气,别人也不会高看你一等。”老杨摇晃着普洱茶壶说。他是地道西安人,早年做和奢侈品有关的生意,如今做广告营销公司,这几年挺火。
七八年前老杨把不少奢侈品卖给了陕北煤老板们。陕西榆林是闻名全国的煤矿,下属的神木县更是超级富豪扎堆,人称“陕北科威特”。老杨当年的销售是沙龙式的,在五星级酒店里捧出不同成色大小的钻石,受邀出现的客人们买起来很爽快,老头老太太也大手笔下单。
令他吃惊的是一次昂贵的保健品专场,开幕第一天,就有个煤老板刷掉大几十万的卡。“煤老板火的时候,一天入账一百万轻轻松松,买起来痛快,说白了真叫钱多到没处花。”老杨语带怀念。
山西煤老板全国闻名,陕北煤老板也走出了相似的轨迹。上世纪末期,陕北大大小小、半死不活的煤矿被一些个人“承包”,那时煤价低,采矿根本不赚钱。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煤价曾经在三年时间里,从每吨60元暴涨至每吨500元。煤老板一夜暴富,与煤有关都能发财,就连运煤的车队老板们也分到了丰厚的蛋糕,几近癫狂。
陕北多砂石,植被糟糕,早年蔬菜都非常紧缺。曾经吃不饱肚子的煤老板们开始报复性挥霍,甚至杀到北京血拼。他们按“栋”买房子,神木县的街道上,法拉利、兰博基尼招摇过市,几十万的名表买起来不眨眼。
近在咫尺的西安是他们奢侈品狂欢的第一站。
煤老板们把家眷送往西安定居,为的是安逸的生活和优越的教育资源。他们在家人和煤矿之间往返,消费力在西安释放。“那时候奢侈品销售都知道,一旦有说陕北话的客人进店,就要迅速抖擞精神,他们是豪气爽快的超级金主。”一位西安奢侈品销售回忆说。
2011年,有家金融机构发布了一份报告,称榆林下属神木县资产过亿的富豪达2000人,另一个叫府谷的县水平相当,而整个榆林市,身家过亿的富豪多达7000人以上。
一位在西安奢侈品行业浸泡十几年的销售回忆,新世纪之初的十几年,中大和金花们不断上演电影中的景象。一辆气派的陆虎停在商场门口,老板跳下车,麻利地打开后备箱,拎起两大袋现金就大步踏进门血拼。
有时,他们是来给各路生意伙伴买礼物的。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对奢侈品也谈不上品味,为了快点办完事儿,他们会让销售把手表图册拿过来,就像照着菜单点菜,飞快地选出十几二十只贵价表,甚至都顾不上一一仔细查看实物,就全部爽快包好买单,绝尘而去。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煤老板只认大牌,喜欢有大LOGO,彰显实力的东西。这种心理在买车上体现得最为充分——开着兰博基尼跟银行打交道,贷款之类的事往往更容易搞定。LV、Gucci、杰尼亚,是他们认为不会错的选择,如同一种信号,让周围人对自己的实力服气,有面子,好办事。
“早年跟煤老板说什么品牌文化就是白费劲,你磨破了嘴皮子说工艺,到头来他还是只认某个领导太太说了一句‘不错’的牌子,他们有自己圈子里的意见领袖。”已经不在一线做奢侈品销售的谭野说。
和中大国际挨着,是被称为西安“名表一条街”的亨吉利世界名表中心。一座低调的建筑,沿街店铺绵延三四十米,这家店在整个西北五省的硬奢品行业拥有圣殿般的地位。沛纳海、芝柏……这里,你能找到几大奢侈品集团旗下最顶尖的品牌,数百万的“大表”陈列在此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这家店起源于1999年,在长达二十年的岁月里见证了西北财富与权力的变迁起伏。甘肃、新疆、内蒙的客人时不时过来,“鄂尔多斯”是这里一个常常被提及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