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3|回复: 1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3559期:苗寨妇女花一整天手工绘制精美蜡染却很难卖,他们想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3 1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苗寨妇女花一整天手工绘制精美蜡染却很难卖,他们想了这一招
中国人的一天  2019-09-23


1.jpg
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榕江县,苗族、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占全县人口的80%以上,在遍布全县的民族传统村落中,织染手工艺保存得很好。令城里人羡慕的手工织布、草木印染、手工刺绣,对这里的村民来说,都是融入日常生活里的技艺。

撰文/雷虎 摄影&视频/阮传菊

编辑/周维

出品/腾讯新闻


2.jpg
时至今日,榕江深山中的苗乡侗寨都还保持着手工织背带,绣婴儿帽的习俗。我问一位背着孙子绣花的老奶奶:“这些婴儿用品,现在都可以机织机绣了,你还用手工做什么?”老奶奶想了想说:“当然得自己织自己绣了,自己绣的比机子绣的更好看,何况我是她亲奶奶!”


3.jpg
在榕江这些民族村寨里,每天放学后,当妈妈们蹲在路边做刺绣时,孩子们就聚在一起玩泥巴。很多妈妈们都留恋山里自由自在的生活,但为了孩子们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都选择了易地扶贫搬迁这条路。


4.jpg
榕江县城的卧龙小区是移民安置点之一,部分村民在2018年正式入住,吴再香就是这里的移民住户。“以前在村里,衣服都自己织自己染,吃菜也自己种,但现在一切都靠花钱买”,从自给自足的苗寨搬到城里的移民安置点,女儿上学条件更好了,但对吴再香来说,吃穿用度都是花销,家庭经济面临巨大的挑战。

丈夫在广东工地打工,吴再香本也想着到工地找个扛包之类的活,但为了照顾孩子就留了下来。吴再香没上过什么学,好在有一手画蜡染的好手艺。照顾孩子之余,吴再香开始回家做些手工活儿贴补家用。手工蜡染是件劳神费力的活儿,吴再香要画好一张精美的蜡染,往往要花费一整天时间。


5.jpg
移民安置点都是小区房,宽敞明亮,比村里更宜居。但对吴再香这样的染娘来说,小区房不像山里的木楼那样四面通风,没办法做染坊。吴再香只好见缝插针,在自家的露台上放了一口染缸做临时染坊。露台空间小,做草木染时,染色、脱蜡、晾晒都很难顺利开展。


6.jpg
每个月底,凑集了二十来张蜡染后,吴再香就会背着蜡染去凯里赶集。但每次赶集的染娘、织娘、绣娘太多,大家相互压价,让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每张100元的低价都卖不掉。


7.jpg
当地政府对留守妇女们的生计,以及传统手工艺的发展非常重视。一次,榕江县委副书记吴建良到一个名为高梗的苗寨调研,发现当地村民的苗绣技艺精湛,已经开始自发承接一些外部的订单。但因为村民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有时刚干完农活,手也不洗就开始投入生产,导致的后果是:做出的产品废品率很高。妈妈们背着孩子做刺绣,生产效率也非常低。这让吴建良产生了建一个扶贫车间的想法。


8.jpg
在易地扶贫搬迁地卧龙小区调研时,与独自在家做蜡染吴再香交谈后,吴建良更坚定了他的想法——建设手工艺扶贫车间。一方面很好地解决搬迁妇女就近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发动全县有手工艺的农村妇女参与进来,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助推全县脱贫。


9.jpg
吴建良在与相关部门协商后,决定在卧龙小区最中心的区域,拿出一间120平方米的房间做扶贫车间,解决搬迁户们做手工活儿的场地问题。“为妇女们设立的手工艺工坊,给绣娘们提供整洁的工作环境,为妈妈们配备专门的育儿室,妈妈们就能安心干活了。”


10.jpg
扶贫车间的另一位发起人是北漂返乡的创业者青曼。最开始她返乡,是为了推广榕江的一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如今,她也投身到推动手工艺扶贫行动中,发起民艺社,创立月亮故乡文创中心、母亲回家手工坊,帮助激活农村手工艺生产,让更多妈妈回家就业。


11.jpg
经过半年的筹备和建设,移民安置点的手工艺扶贫车间开业。这座扶贫车间,是榕江县和桐庐县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试点,扶贫车间的愿景是“手艺,点亮回家之路”。开业后,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终于搬进城里的80多岁老人也前来参观。


12.jpg
车间有了,但原生态的手工艺品有其缺陷:它们都来源于苗乡侗寨,离现代人的生活有点远。因而,对绣娘们进行培训,对产品进行再设计,迫在眉睫。2019年4月,扶贫车间完工后,吴建良又为扶贫车间争取到贵州省妇联“锦绣计划”的支持,对绣娘们进行更规范化的技能培训。


13.jpg
留在扶贫车间干活最多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孩子在城里上学,不能外出打工的妈妈们;另一种,是六七十岁的老婆婆们。这些留守妈妈、留守老人们,在扶贫车间,还是做着自己熟悉的手艺,但由政府进行统一培训,积极寻找订单,统一采购原材料。


14.jpg
对于这些从大山中搬出来的少数民族群众来说,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安居乐业。建在移民安置点内部的手工艺扶贫车间,给她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在家门口工作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这些工作,不是在工地上扛水泥,而是做自己擅长的手工艺。


15.jpg
扶贫车间建起之后,平时分配在各个村寨,各自为政的织娘、绣娘们,第一次形成一个整体,并有了承接批量订单的能力。青曼还为扶贫车间争取到当地一家爱心企业一次性30万元的爱心订单。


16.jpg
从农村搬迁到城市的绣娘们从来没想过,她们织的手工侗布,经过设计,能变成如此时尚精美的包包。

据估计,整个榕江县有数以万计的民间手艺人,以往,这些手艺都没有发挥出价值。如今,无论是政府官员吴建良,还是返乡创业者青曼,都在努力,希望原本外出打工扛水泥的妈妈们能重新拿起梭子和绣花针,做熟悉的手艺。

织一尺布,做一个包,也许不能让一位母亲回家。但十个包,一百个包,一千个包……每做出一件成品,都能让妈妈离家近一步。

腾讯新闻-出品
 楼主| 发表于 2019-9-23 1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返乡创业辣妈致力民间手工艺推广 帮妇女家门口就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8 09:26 PM , Processed in 0.0386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