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全景视觉
如何看待媒体披露武亦姝爸爸是知名律所律师?
从自己的经历来讲一下,我所观察到的,父辈的职业、财富对下一代成功的影响力。以及为什么说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了。
第一个,我自己的成长经历
我家是上一代来的深圳,父母白手起家,做的小本生意,没有什么圈子资源,也挣不到什么大钱。以前小的时候很苦,很多东西都买不起,家里小孩多,经常羡慕别人家。
初中在一个城中村附近的学校,可想而知有多烂,同学大多是住城中村的小孩,父母大多也不太管教育这块。上普通高中的,好像 8 个班,就 2-3 个班的人数吧。当时,可能考试也简单,自己也算有点资质,父母不怎么管,自己还爱玩游戏,但有幸自己还能考上四大名校。(初中全校也就 7-8 个吧)
曾经,我也以为高中也会像初中那样轻松,但是才发现从那开始,已经慢慢发现原来这个社会,要实现所谓阶级的跨越是多么的难。
从高一军训开始,就发现大家谈论的东西很不一样,高中的同学懂更多东西,懂 nike、阿迪,iPhone,然后去听哪个韩国明星演唱会,暑假去了美国还是欧洲的项目,当时才 2010 年,我们还只是初中刚毕业的学生。渐渐得,我发现好像大家家境都挺好的,每次回家学校都有很多奔驰宝马来接,开始有些自卑。
然而更打击我的是,我的这群同学,似乎也很聪明。而且,他们总是能比你更耐得住寂寞,从晚自习 6 点一直学到 11 点,晚上回去还在被窝里开小灯,而那时候才高一刚开学,我还沉浸在新学校的探索中。
更可恶的是,这些人周末还找了补习班!还是 3-4 百一节的那种。理所当然的,我的成绩就越来越退步,成了普通班倒数的,并维持到了高考。当然,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毕竟是四大名校,重本过线率 96%,高考也是顺利过了重本线,只是最后去了普通学校。
第二个,是我亲戚的故事
小时候,回老家待过一家时间,跟表哥们玩的还算不错。表哥家虽然在农村,但是在当地还算小富。他们都在当地一家不知名小学读书,经常翘课出去玩。
后来,大概是去了县里的中学,高中吧,反正感觉也是没怎么学习。高中毕业就没读了,这种情况在当地很普遍(我认为在大部分农村以及三线以下城市挺普遍)小的表弟现在还读读职高,但普通的家庭大概也是读不起的吧。
后来,有的表哥在家里帮忙,但是据我所知,他的大部分同学,也就去一线的工厂打打工,或者服务员之类的工作了。
这些状况,不仅发生在农村,还发生在我初中的同学身上。很多人没法读普通高中,升学率太低,只能跑去职校。
很多女同学,后来也只能去做做前台之类的工作了,而且她们很多人是没有努力的欲望的,她们更相信读书无用论,她们觉得自己无法靠努力改变,只寄望于嫁给一个好人家。
当然,有的深二代,即使没学历,父母在深圳这么久的,也有些财富了,所以身边还不少女同学,做着几千块的前台,但是看奔驰宝马上班。但无论她们家底多殷实,都没太多深造的想法。而我的高中同学,留学读硕的比例太高太高了,每年聚会基本一半以上都在国外。
对比以上的两类人,大家也能想象,未来几十年她们各自的生活。前者,大概留学回来,兢兢业业得工作,然后成为某个行业的翘楚。后者,大概浑浑噩噩混几年,生了孩子,又重复着和上一代一样的生活。
造成这种分歧的两个重要因素,我认为是父母教育经历和家庭财富。父母教育经历、职业会更重要一些。
如果我们把社会简单粗暴的分成上层、中层、底层,我认为前面讨论的两种人大概就是中层和底层。上层的人,有着资源、人脉、财富构筑的无法逾越的护城河,普通人想要逾越真的太难了。
中层,大概都是有较好经济收入,受良好的教育,但这些资源并不足以构建起足够强大的壁垒,底层还是有很大机会通过教育等上升到这一阶层。而底层则几乎是什么都没有。
上层的人,无法窥视,但他们大概有比教育、职业更好的途径隔绝下层往上层的流动,比如绝对的财富和权力,而且这类人注定是极少数,他们只要把握住自己已有的资源就好了。
那么,最焦虑的是什么人呢?中产。他们担心,自己的后代有一天会掉入底层,而他们现有的资源又无法构筑足够的保障,于是乎,他们只能让后代更加的拼命,投入更多的精力、财力在教育上。
而很多穷人,心思所及的地方,只有每天的温饱便再无精力去关系,孩子今天写作业了吗,孩子成绩怎么样。所以,这些中产的孩子又努力,又比穷人孩子有更多资源,成为社会精英不是再正常不过了吗?这大概也是,人性自私的基因在代际的传递,造成的社会的分层。
律师,即使到了合伙人,我还是倾向于认为属于中层,因为他大概率还是没有足够的财富,足够的人脉,去保证下一代即使挥霍和碌碌无为还能保持现状。
所以,其实这个社会很残酷,很多时候注定是不公平的。希望那些还整天想着读书无用论,想着早早辍学去打工的孩子们,希望你们看到后能有些感悟吧。这大概是你们改变自己人生仅剩的一个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