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口气刷6集,惊悚又刺激,这片真的有巨“毒”! 
 原创: 写字的乌鸦  乌鸦电影  2019-06-10
 
 
 
 壹丨消失的村落 
 1976年,非洲,刚果。 
 尘土飞扬的山路上,一辆吉普车正向扎伊尔村庄行驶。 
 坐在车里的,是生物学家卡特,和他的助手。 
 
 扎伊尔村庄爆发疫情,需要派人深入到病发地,拿到新鲜的病毒样本,给疾控中心做研究。 
 年轻的助手有点怵:会不会有危险啊? 
 卡特淡定地抽了根烟:要我猜,应该就是一次普通流感。咱们拿了样本就走,到时候就有疫苗送来,有啥可怕的? 
 
 谁能想到,村子里的景象,触目惊心… 
 偌大的村子,空无一人… 
 空气里一片灰蒙,烟雾弥漫,树木被烧毁得只剩光秃秃的树干; 
 地上满布着大滩大滩的血迹,倾倒的房屋瓦片下,全是死状恐怖的尸体… 
 
 卡特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明白,这样的惨状,除了战争,只有致命的超级病毒,才可以这样凶残地,夺取一个村庄的性命… 
 助手慌了:我们该怎么办? 
 卡特脸色凝重:和时间赛跑,把这种超级病毒找出来…不然,地球上,将不会再有活物。 
 更可怕的是,据他所知,有已经感染的病人,到了别的村子,这意味着,病毒正在村落之间,蔓延… 
 
 贰丨死因不明的猴子 
 1989年,美国,华盛顿,传染病医学研究所。 
 南希·杰克斯少校,是美国陆军的兽医。 
 和一般的兽医不同,她的日常工作,有点硬核:研究各种,有可能侵袭美军士兵的病毒,研发出针对性的疫苗。 
 
 每天,她都要和总部送来的各种病原体打交道。这些病原体有时是已经凝固的血块,有时是动物的脾脏… 
 面对这些血渍呼啦又极度危险的东西,勇敢、专业的南希,总是以最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个可疑样本。 
 因为她知道,每一天,都有可能会检测出,危及人类生命的超级病毒…每一次的工作,都不容有失… 
 
 这天,研究所收到一份病毒样本:猴子的脾脏血块。 
 样本旁有留言:已经有两只猴子受到感染死去,死因未明。 
 
 南希心想:应该只是普通的猿猴出血热病毒吧。 
 可是,一番检测后,南希却发现,面前的病毒,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埃博拉病毒… 
 这种病毒,能够跨物种传播… 
 
 她马上向上级汇报紧急情况,并叫来大学的导师——卡特,一起要求疾控中心马上采取措施。
 
 然而,得到的回复,却是冰冷的一句:这会造成大众恐慌,我们需要慎重… 
 
 这部迷你美剧《血疫》,由国家地理频道拍摄,于5月27日推出,豆瓣8.4,获得一片好评。 
 有网友评论:仿佛每个镜头里面都潜伏着无数的恶魔,这可能是唯一一部,连靠近、触摸、呼吸都有惊悚效果的剧… 剧中政治利弊的权衡,落后的卫生条件,乃至一个人最现实的私心,都在让这份惊悚加倍… 
 片中对于场景和人物的高度还原,既能看出剧组的用心,也让观众感受到,人类面对疾病时的颤栗和敬畏: 
 比如,进入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武装到牙齿,除了要穿像宇航员一样的工作服,要用胶布黏紧袜子、裤子、手套与袖口; 
 
 每一个实验镜头都会用特写推进,从试管滴液切片展示,像在看一部专业的生物学纪录片; 
 
 当年轻的士兵第一次进入幽闭的实验室,完全丧失了平日的英姿飒爽,取而代之的,是溺水般急促的呼吸和恐惧的面容… 
 
 剧集根据书籍《血疫:埃博拉的故事》改编,而书中提及的疫情,全部来自真实案例。 
 著名恐怖小说作家史蒂芬·金说:《血疫》的第一章,是我读过的,最恐怖的文字…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埃博拉病毒对人类的摧毁性,不亚于一次切尔诺贝利灾难级别的核辐射。 
 据说,曾有生物学家明确表示:如果是研究埃博拉病毒,那我一定会拒绝,因为现在我还不太想死。 
 
 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非洲刚果的扎伊尔村庄,疯狂地虐杀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百姓,致使生灵涂炭,有的家庭甚至被灭门… 
 1979年,埃博拉病毒又肆虐苏丹,一时尸横遍野… 
 在这之后,埃博拉病毒神秘地销声匿迹15年,变得无影无踪。 
 
 在书中,作者描述的感染惨状,令人头皮发麻: 
 每个病人先是内出血,继而七窍流血不止,体内器官的坏死组织从口中呕出,最后因广泛内出血、脑部受损等原因而死亡… 
 
 患者体内的一切都不对劲:血液凝块、大量内出血、肝脏变成糊状物、肠子灌满血液… 
 他们变成秃头或斑秃;毛囊组织坏死,头发大把脱落,就好像遭受了辐射伤害;身体的所有孔窍,都在出血… 
 
 患者躺在床上,上半身没穿衣服,脸上毫无表情…胸部、双臂和面部布满红疹和瘀斑,乳头淌血… 
 他的脸上,有大大小小,化脓充血的痘疮… 
 他的体内,就像有一条大蛇,不断地翻滚、搅动,从肺部往喉咙里钻出来,还裹挟着一大堆,胃里的残余食物… 
 他用晕机袋捂着嘴,一通呕吐,口袋渐渐鼓起来…呕吐不会停止,他的胃部早就空了,但他还在不停吐出液体…定睛一看,那似乎是哪个内脏的碎片… 
 
 无论是权贵还是贫民,一旦染上这种致死率90%的病毒,没有尊严可言… 
 它侵入你的大脑内部,在极短时间内,抹平你的意识… 
 等到你的器官、内脏被吐得差不多了,你就会像丧尸一样,面目狰狞地死去… 
 
 在影片中,有两条故事线在同步进行: 
 一个是1976年,埃博拉疫情的首次爆发,卡特深入腹地,甚至潜入病情严重,愚昧落后的部落,拿到病毒样本; 
 一个是1989年,华盛顿郊区,在猴子身上发现,被南西少校发现,并被有效控制的疫情。 
 
 灾难面前的众生相,揪心且无力: 
 为了防止病毒扩散,非洲政府下令:凡是发现疑似病例,格杀勿论; 
 
 有修女发现自己染病,因为不想死得太难堪,直接走到村口,求雇佣兵朝自己开枪; 
 
 疾控中心的代表反对公布疫情,因为不想让尚未确定的病毒引起社会恐慌,一边又积极派人员采取控制措施… 
 谁也无法对他们横加指责,因为公众事件面前,利弊的权衡,的确很难取舍… 
 
 而不管每一次的疫情,多么来势汹汹,总是有人性的光辉,在闪耀… 
 疑似感染病毒的南西,在隔离病房里,心心念念的是病毒入侵,公众安全; 
 
 本可以拿了病毒样本就离开的卡特,却决定留在非洲,在艰苦的条件下,找出病原体; 
 
 年轻的士兵们接到对染病猴子安乐死的任务,虽然也害怕,但是仍然没有退缩,因为他们知道:这么做,是为了保护更多的生命; 
 
 部落里,当看似愚昧无知的酋长染上病毒,因为害怕其他人过来瞻仰遗容时被传染,善良如他,居然求人放火把自己烧死,就为了阻绝病毒的传播…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无数疾病、战争、灾难在上演,但是每一次,总会有那些,默默无名的人,像南希、像卡特、像那些自愿到前线,阻挡病毒扩散的年轻士兵… 
 他们心里清楚:一旦染上,命就难保… 
 
 但是,他们仍然在这险象环生的困境中,奋不顾身,用勇敢与仁慈,保全着人类的栖息地,不受侵扰。 
 这,或许就是,人类面对灾难时,最值得留下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