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1|回复: 0

[历史] 美国的东亚族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29 07: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的东亚族群


2019--05-29  许倬云  大家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著名历史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誉退休教授,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2004年荣获美国亚洲学会杰出贡献奖。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主要作品有《汉代农业》《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万古江河》《说中国》等。


导读

总结言之,美国宪法导论所说,美国以平等对待所有的人,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可以追寻快乐,也得到安定的生活。终究还是带有大问号的承诺。





在美国的东亚族群,今天人数也不少,而且这些亚洲人的教育程度,是在诸种族群之中,可以和西欧、中欧移民的水平相差不多。尤其中国人和印度人的教育程度,可能是美国各族群之中,具有大学学历者,比例最大的群体。东亚族群分别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越南,以及菲律宾,至于印度人,虽然号称亚洲族群,却并不属于东亚圈之内。关于华人的来历,我们后面再叙述。

先说日本族群,他们进入美国最多的地区,是在夏威夷和加州。那批进入夏威夷的日本人,乃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当局有鉴于领土狭小,很想在海外开拓,曾经有计划地集体移民,夏威夷是目标之一;此外则是:祕鲁、巴西和墨西哥。等到日本赢得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后来兼并了台湾和朝鲜半岛,日本的野心,转变为在东亚扩张,上述有计划的移民运动就终止了。今天到夏威夷的大岛Hilo,还可以看见若干日裔居民的村落,其布局和景观,宛然是在日本本土。

1.jpg
早期移民夏威夷的日本甘蔗工人铜像

大平洋战争开始,日本突袭夏威夷,加州的日本居民,被美国圈禁在集中营。夏威夷的日本居民,则因为人数很多,无法禁锢;而且那些日裔居民向美国效忠,愿意组织兵团,前往欧洲参战。在欧洲战场上,夏威夷联队表现优异,美国对夏威夷的日裔族群,也就放心了。今天夏威夷的各种外来族群之中,日本人的后裔,俨然是最大的一群。夏威夷的政治和一般的地方经济,日本人的力量不可忽视。这些人确实已经不再认为自己和日本有关系。虽然他们的口音,影响了夏威夷的英语,他们却已经使用英语了。在加州的日裔居民,自从集中营释放以后,也逐渐分散各处,并不呈现集中的现象。

朝鲜半岛和越南的移民,颇多是韩战、越战的美军眷属;战争结束,回国的军队,解甲归田,他们的家属,也取得美国国籍,随同回美。接着,这些军眷,又保证自己的家属,申请入境。于是,这两群人在美国的人数,陡然增加。今天,朝鲜半岛的后裔,似乎比较集中在中南部和东北岸,以及加州。越南人的后裔,则大多在墨西哥湾附近,和加州的南部太平洋岸。韩裔移民,很多经营东方农场,种植东方菜蔬、瓜果。越裔移民,则除了农场以外,还增加鱼虾的养殖。这也就是他们集中在墨西哥湾和加州南部的缘故。我们今天在美国能够购买到东方菜肴的食料,必须感激这些韩裔和越裔。这两群人也在各地,经营饮食业;韩、越两种东方菜肴,在美国的日常生活中,俨然已经可以与中国“料理”对抗了。

2.jpeg
韩裔演员吴珊卓

韩裔的居民,颇多是韩国长老会的信徒;越南的居民,则有许多是天主教的信徒。这两个教派,团结性很强,他们的教堂,分别是韩裔、越裔的聚会中心,他们的活动也围绕在这两个教派的教堂。前面曾经说过,匹城犹太人的集中地松鼠山,以及邻近的山荫区,都有韩国长老会,购买了原有的美国长老会教堂,作为他们的聚会所;在这些教堂附近,往往还有小规模的老人中心和托儿中心:这些集体活动,在华人圈中,确实并不多见。

韩、越两个族群的凝聚性强固。他们的教育程度,相对于白人而言,相当于中产阶层。因此,他们的职业选择,大致是专业工作,医生、会计师和工程师,也有一些进入教育界,担任教职:总体言之,也大致在中等的上下之间。尤其因为这些人都有美国亲属,这一个亲戚关系,也使得他们更容易得到当地白人的合作。有些韩、越裔的人员,能够进入当地的企业或是小商店工作,亲属渊源也不可忽视。至于越战带来的其他族群,还有中南半岛的一些少数民族,孟(人旁)人和苗人,人数不多,也就可以归入越系同一大圈内,不必赘言。

3.jpeg

至于华人的情况,人口普查局指出,截至2015年最新数据,亚裔美国人已达2100万。华裔依旧以近五百万人居首,其次分别为几乎各有四百万人的印度裔和菲律宾裔。华裔美国公民和移民,以居住加州、纽约州和夏威夷,为数最多。宾州华裔,大多集中于费城、匹城以及几家大型大学附近,人数不多。

华人到达匹城的时间也相当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就有华人从西岸进入匹城。其中,大多数是修筑跨大陆铁路系统的华工,和他们的后代。在早期,他们的行业一部分是洗衣作,另外有一些是小杂货店。他们也曾经担任过铁路和码头的运输工人,但是,被欧洲族群和非裔工人排挤,不得不以洗衣作和中国餐厅,作为他们的谋生资源。当时匹城的华裔,以广东开平的余姓为大宗。只是因为移民入境时,有人借用别家姓氏的“出生纸”,从此袭用为英文户籍的姓氏。于是,同一余姓后人,英文的姓氏却完全不一样。余姓的后人,在匹城还是不少,均是中产阶层专业人士,有医生、牙医、律师、会计师、教员等等职务。

1970年,我刚到匹城时,华裔的洗衣作还有二、三十家,还有七、八家华人餐厅,基本上分布在城区、山荫区和松鼠山等地。这些都是老华侨经营的事业。诚如前文所说,当匹城还是钢铁中心时,洗衣作的行业,吸纳了许多华人后裔,辛苦操作,收入有限。这些人在如此困苦的情况下,还是不忘故国。在匹大的“学术之塔”,有若干代表不同文化的教室。1930年代,“中国教室”就是由匹城和大湖区周边几个大城市中的洗衣作华裔,每家捐助三块、五块、十块、八块,凑成一个整数;再由在南京的中国政府,补助了五千元,从福建请来师傅,运来家具和雕刻石料,建造了这一间纪念中华文化的课堂。我刚到匹城时,当时余姓的一位耆老,已经七十五岁,特地下顾,将这间课室的管理委员会,郑重交我接手。在他诚意感动之下,我重组了课室的管理委员会,也邀请了两位余姓后人,参加工作。退休后,我当然也辞卸委员会职务;所幸余家家属,还有人在委员会之中。有一位余姓后人,长期担任委员会的主任,他也在当地的OCA(Organization of Chinese American)华人组织,担任数十年副会长的职务。

4.jpg
匹兹堡大学中国教室

在第二街有一家“安良协胜公会”的会所,这里曾经是当年老侨的聚会中心。这个组织,曾经是十九世纪,纽约和西岸非常兴旺的华人会所。“安良协胜公会”乃是华南地方帮会的延伸物。由于当时排华律,华人难以进入美国;新人经由法外进入美国的管道,就必须依靠帮会安排,入境后也仰仗帮会保护。在美国人眼中,如此组织也就和意大利的黑手党属于同类。我刚到匹城时,上述那位华裔耆老,提到上述帮会,谈论之时,居然还要压低声音,面带恐惧:“这一个组织,如果要对人报复,千里飞符,杀人灭迹。他们对自己人,也是生死一诺,绝不相负。”匹城的会所,今天还在,不过已经没有当年的功能;当年帮会的组织,大概也已经消失了。这里成为老年穷苦华人的寄居地。匹城城东,有一个大公墓,其中有十个墓穴,是这一会所购买,用来暂时埋葬故去的同胞,等到有方便时,才将一批骨灰,运回广东,交给原籍的亲人。

二战结束后,中国内战,国家分裂,许多留学生滞留在美国,有的在专业工作,有的在学校教研。匹城几个大工厂,钢铁、化工、玻璃、制铝、电器、电机,都有华人工程师,1970年代,华裔工程师的总数,据我的学生吴剑雄调查,有四百多位之多;再加上担任学校教职和其他专业人士等等,这个庞大的华裔中产阶层,约有四、五千人。不在专业之内的职业,大多从事餐厅业,其次则是供应华人生活需求的杂货店和食品店。九零年代以后,匹城的传统工业衰退,专业工程师们,有的退休、有的跟随工厂迁往其他地方。现在,许多故人老去,旧日朋友逐渐稀少,思之黯然。

二十一世纪以来,又有大量来自大陆的华人,前来匹城。尤其,最近新创高科技和医药部分的工作,带动了匹城的复兴,也带来了大量来自大陆的学者和学生。目前,匹城大概有万人以上的华人,却分散各处,并没有集中居住的趋向。他们基本上都属于中产阶层以上,和过去以洗衣作、餐厅业为主的华人社区,性质大为不同。

5.jpg
华裔球员林书豪

自从十九世纪以来,美国的华裔,经过排华律的辛苦阶段,直到1942年,美国取消对外不平等条约,也取消了排华律,华裔在美国才有扬眉吐气的日子。论起学历,如上所说,华人的学历比例之高,是各种族群之中,名列前茅。最近统计,华裔教育程度具有大学程度以上者,有百分之六十五之多。从家庭收入中位数来看,2016年亚裔美国人的家庭年收入居所有族裔首位,达到81,400美元。华裔家庭稍低于亚裔平均值,约7万689元。亚裔贫困率为12%,比去年降低0.5%。其中华裔贫困率达15.5%,稍高于平均水平。整体看来,华裔的教育程度高,收入也比上不足,比下却有余。但是,似乎华裔始终滞留在中产阶层。偶而有少数富翁,家产能过超过一亿美元者,凤毛麟角。相对于意大利和苏爱后裔,更不论犹太人了,华裔在大企业的名单之中,很少出现。有人以为,或许因为华裔有母国,足够开展宏图,不须在美国客地,与他人争长短。

然而,二战和内战期间,中国疲惫,到美国来的人,谋生不易,如何大展宏图,开展大企业?三十年前,台湾的台塑集团,在德州设立工厂,和最近台湾郭台铭的富士康,在美国大湖地区威斯康辛州设厂:这就是另一现象的开始。也许有一天,华人在美国的企业界,也占有一席地。至于华人从政者,实在不多,只有加州和纽约,有几位国会议员,偶而出现两位部长,也未必有什么作为。华盛顿州的州长,曾经是华裔担任,已是异数了。

6.jpeg
贝聿明

华人真正有良好表现之处,应当还是在专业和学术圈内。美国的好大学,众多优秀的中国学者,在追寻知识的任务上,表现优异: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的钱煦先生,一身兼跨医学、生化、力学、艺术诸领域,乃是华人学术界中,我最佩服的学者。专业圈内,我觉得贝聿明先生的工作,堪称世界第一流,他的建筑设计,兼具艺术和工程之美,不仅冠绝当时,而且会长久传留。林璎女士设计的纪念性建筑,配合自然,别出蹊径,更是建筑设计中奇葩。音乐园地内,马友友、林昭亮……都已是世界第一流。在文学、艺术、演艺等园地,下一代的华人,逐渐有崭露头角者,也许将来也会有出类拔萃之人。在体育界,尤其各种球类运动中,似乎华人并没有真正出头的机会。整体言之,中国人的教育水平高,人数不如很多族群,如果以质量补码量,我们盼望还会有更多人材出头,创造优异的贡献。华裔居民,在我工作的时代,有过几个团体,不论来源,不论职业,目的在同气相求、同声相应。不过,因为各自来源和政治立场,近年来华人社群分裂为三:台籍人士、台湾来的原籍大陆人士、和大陆新到的人士,这三个群体,没有共同的组织,团结华人为一体。华人在匹城的地位,也就滞留在各自努力的阶段。

来自东方的亚洲移民,华裔和韩裔、越裔,以及日裔,都曾经接受儒家传统的文化遗产。他们努力的动机,相当旺盛,只要给予他们机会,他们都会力争上游。只是,亚裔的起跑时间,比较晚近,许多上层的位置和资源,已经牢牢地掌握在白人手中。只有犹太人,有欧洲带来的经验,能够在财经地界挣得一杯羹。东方族群的后裔,在财经领域中,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实力。然而,亚裔后代,和犹太人后代一样,对于求知识的动机,非常旺盛,这些族群和犹太人一样,也就在学术界和文化界,占有一定的地位。

社会地位之中,最有权力的政治圈,却始终是白人的天下。即使是一人一票的选举制度,由于白人掌握了“选举机器”的运作,其他各族到今天还是相对地居于弱势。因此,总结言之,美国宪法导论所说,美国以平等对待所有的人,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可以追寻快乐,也得到安定的生活。终究还是带有大问号的承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0 04:13 AM , Processed in 0.1427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