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9-5-25 07:45 PM 编辑
那些不生小孩的人,后来怎样了丨看客
看客 人间theLivings 2019-05-25
“给你五百万你生不生?” “不生。”
最近我看到一组数据:
《中国生育报告2019》显示,2018年出生人口大幅减少13%以上,总和生育率降至1.5以下。报告将生育率下降的原因归结于“生育基础削弱”和“生育成本约束”。
“不生孩子”的一线城市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10.94‰,为1949年以来历史最低值。
事实上,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已有超过60万个“丁克”家庭。
上世纪80年代末,丁克家庭(DINK, Double Income No Kids)的概念从西方传入中国。比起生孩子的大多数,这些拿着双份薪水、能生育但自愿不育的夫妻们选择了一条更少人走的路,随之而来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是什么让他们选择了不生小孩?丁克家庭面临着什么样的棘手问题?那些丁克多年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带着疑问,我采访了几对年龄在32岁~47岁之间的丁克夫妇。也许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能了解到不要孩子的得与失。
一
大城市是天然的避孕药
今年32岁的Anne是一家留学咨询公司的文案,老公文先生是西二旗某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
大学毕业后,两人一起到北京打拼。凭着一股“不愿啃老”的韧劲,二人省吃俭用辛苦工作多年,终于攒出了亚运村附近一套房子的首付。
如今背负着持续20年、每月一万多元的房贷,想到养娃大战,夫妻俩只觉得心累。
虽然房子面积不大,但Anne格外珍惜。
“生娃”的欲望正被焦虑社会一点点蚕食。
在“中国硅谷”西二旗,加班加点是常事,再加上文先生是个有bug洁癖的工作狂,能在十点前到家就不错了。
工作996,生活上就得做“减法” —— 比如把“要孩子”的选项排除在外。
工作之余,文先生是漫威、暴雪、金庸迷,周末喜欢在家看看电影小说,打打游戏。
毕竟,养孩子不是养猪只管饱,时间、精力、小中高升学的择校费……每一项都是沉甸甸的付出。
2016年闹得沸反盈天的“海淀区拼娃大赛”始终烙在Anne脑中挥之不去。
“从出生起就开始双语教学,三岁时辅导小朋友参加名牌幼儿园‘一小时入园面试’,五岁开始补习奥数、英语。男孩子车接车送,参加冰球、橄榄球俱乐部;女孩子进修琴棋书画、艺术舞蹈,生怕一不留神输在起跑线上……”
周末,Anne和老公一起出门做艾灸。
生孩子意味着过于隆重的人生,恋爱初期Anne就和对方说好了不要孩子。
帮朋友寄养小狗的经历更验证了当时的决定 —— 小狗乱尿乱咬,还把姨妈血溅在了白墙上,Anne根本招架不住。
“狗都养不好,何况养娃?”
Anne对生活方式有着自己的探索,从中摸出了许多生活小窍门,比如麦当劳的砂糖包用来做菜,既分量合适又方便。
事实上,让Anne怯步的不只育儿精力,还有对创造未知数的恐惧。
“我非常不聪明。读书的时候尽管很努力在学,数学也总是不及格。”
考砸了就要挨打,但始终没有人教她正确的学习方法。“当笨小孩太有挫败感了。”
“据说孩子的智商90%以上会随母亲。我这智商,就别祸害下一代了,人工选择性淘汰劣质DNA就好啦。”
《晓松奇谈》是Anne夫妇的下饭节目。
“我是喜欢小孩的,但养小孩又是另一个问题了。”同在互联网行业工作的小原表示。
某天Bilibili给小原推了这样一个视频:《生子+宝宝4个月,就已经花了50W了!》。这无异于一次突如其来的巨型精神打击,小原和老公也跟着算了笔账:
孩子出生,私立医院10万,公立医院3万;不办酒席不去月子中心,每个月也得投四、五千;现在两居室住着刚好,但如果有了小孩,父母得过来带,那就得换更大的房子,换更大的车子……
“你大概率要一直养他到18岁,甚至更久。”
不光是经济压力。这几年好多小姐妹都赶在自己面前生了娃,但似乎都在抱怨:“累啊,没时间玩,晚上睡不好……”
那是一个小原难以想象的世界。“我现在很爽,下班就躺着。”
“我不能想象一边堵车一边堵奶的日子。”图为小原每天通勤3小时的必经之路。
自从背起30年的房贷后,两口子有好一阵没敢乱花钱了。
“我们只是北五环外一条渺小的沙丁鱼,拼尽全力才够得上北京生活的基本线,实在没法再负担一条小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