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2|回复: 0

[哲史艺丛] 这本“梁思成著”的书,梁思成看了流泪,林徽因看了心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4 08: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本“梁思成著”的书,梁思成看了流泪,林徽因看了心碎

2019-05-14  吴二棒  大家
北大中文系本硕毕业,现工作于国家博物馆,擅长文史知识科普。


导读

在这个读图和民国热的时代,只要标上梁思成这个大IP,配上“首次公开”的手稿,再附赠诸如图纸海报、老照片明信片和笔记本之类小确幸的东西,自然就有大波文青买单。





是这样的。

我前段时间在书店看到一本《佛像的历史》,封面有“梁思成著”四个大字。我从来不知道梁公还有关于佛像的专著,于是好奇买回来了。买回来一翻,前言是林洙奶奶的,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花了几天看完,合上书感叹:为梁公不值啊!

1.jpg
就是这本

这是一本啥样的书呢?首先,我们要从另一本《中国雕塑史》讲起。

我们知道,梁公曾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赴全国各地考察古迹,后来整理成书,便是大名鼎鼎的《中国建筑史》。其实他对雕塑也很感兴趣,早在1929—1930年便在东北大学讲过“中国雕塑史”的课,1947年又为美国大百科全书写了《中国的艺术与建筑》一文,阐述过中国雕塑的历史。但1949年后因为种种原因,相关著作最终没能写成。

好在,梁思成在东北大学讲课的大纲留了下来。于是林奶奶将其整理并配图后,于1998年出版了这个大纲,冠以“中国雕塑史”之名,大有与《中国建筑史》分庭抗礼之势。然而后者是梁公呕心沥血之作,共有20多万字,前者却只有3万多字。为了撑起一部书的架子,林奶奶便配了大量插图,排版也很有问题,此处且不表。

2.jpg
《中国雕塑史》

好,我们来谈这本《佛像的历史》。这本书很多文字都在《中国雕塑史》里出现过了,事实上,它就是用讲课大纲和《中国的艺术与建筑》一文剪剪贴贴,杂糅而成的。这就让人非常不解:短短的讲课大纲,可以编成一大本《中国雕塑史》;大纲加上一篇长文,反而缩水变成了《佛像的历史》?

按林奶奶前言:“先生涉及的雕塑范围很广,包括金石玉器陶瓷……等等。限于本人水平,仅侧重于佛像雕塑的整理。”我更看不懂了!现在“水平有限”,出版《中国雕塑史》的时候干嘛了?

而且就整理遗稿而言,编者无不是以保存原貌为第一要务。比如老舍《正红旗下》,没写完就是没写完,《老舍全集》里收它也不可能自己续上结尾。但于梁思成遗稿而言,两篇文字竟然能“合体”成一本书,再冠以新的书名。我不禁想起了高中教的排列组合:三个男生和三个女生同时握手,请问共有多少种可能性?

我觉得,以梁公学术之严谨,将讲课大纲以“xx史”的标题出版,他可能是不太愿意的。为什么这么说?举个例子:梁思成对于清代建筑和雕塑其实都不喜欢。他认为古建筑的精华——斗拱——在清代已变得装饰性大于实用性,从而导致整个建筑风格偏于繁琐和萎靡,尤其是与唐宋建筑对比。但即使如此,他写《中国建筑史》还是给了清代建筑大量篇章,用语严谨,叙事客观,很少见到个人评论。这是学者应有的态度。

再看《佛像的历史》,字里行间处处是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隋唐佛像着墨甚多,而清代佛像……

咦?清代佛像呢??

明代的好歹还简介了几张照片,清代的连一张照片甚至一个字都没了,就直接进入小结了??

3.jpg
上一页还是明代的佛像,下一页就是元明清的小结

这段小结说明了梁公的审美态度:

“明、清两代是中国雕塑史上可悲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雕像,一没有汉代的粗犷;二没有六朝的古典妩媚;三没有唐代的成熟自信;四没有宋代的洛可可式优雅。雕塑者的技艺蜕变为没有灵气的手工劳动。”

不喜欢就不写,十分朋克。对于其他朝代不喜欢的佛像,梁公的吐槽功力也堪称一流。比如吐槽大同云冈石窟的北魏佛像:

4.jpg

“(袈裟)贴身极紧似毛织绒衣状……无甚精彩也。”“佳者虽勇毅有劲,但缺乏任何韵趣,弱者则颇多伧丑。”

吐槽青州驼山石窟的隋代佛像:

5.jpg

“其对于体形,只有作皮毛之表示,全身各部,如手足头颈,似乱物堆成,毫无机性之结合。”

吐槽济南千佛崖的唐代佛像:

6.jpg

“其肩方整,四肢如木。头部蠢笨,手指如木棍一束。”“与其称作印度佛陀,莫如谓为中国吃饱的和尚。”

吐槽大足石刻的宋代佛像:

7.jpg

“皆靓装冶容,如暮春花发,夏柳枝低,极逸宕之美,佛像至此,可谓已入魔道矣。”

要入梁公的法眼,难呐!

当然这是玩笑话。大学老师经常跳着讲课,我们都懂,学者有个人喜好也很正常。但这样一来,编者就更应该慎重整理。难以想象梁公自己著佛像史,会把这样的文字写进去。

此外,梁公考察各地古迹,因为筚路蓝缕的局限,难免有错讹之处。作为一本学术性著作,这些地方应该被编者标注出来,但很遗憾,没有。

比如梁思成在唐代章节提到的国外收藏的“唐三彩比丘像”,其实是辽三彩,20世纪从易县八佛洼盗卖出国的。他在文中提到有四尊流落海外,我们现在知道是十一尊,而书中插图恰恰不是梁思成说的四尊之一。

8.jpg

也就是说,这张照片不是梁思成当时的资料图片,而是编者后来找的图。令人惊讶的是,图注上还是“唐三彩罗汉像”!既然图都能找,为什么要将错就错?哪怕加个脚注呢?

其他一些问题,如“庙宇”错成“宙宇”、“九子母”错成“九母子”,让我怀疑这本书出得急了,压根儿没经过三审三校。有的地方明显是断章,可能是梁公文字的原貌吧,不知道怎么回事。

9.jpg
别字、倒文和疑似阙漏

然后说说排版。

这本书编排用图实在差强人意。相关对应图要翻n页来找,不知道是美编还是林奶奶为之,总之给阅读带来不少麻烦。排版很乱,是没设计过的那种乱,浪费了很多版面,一如《中国雕塑史》。上次看到类似的排版,还是在明清印谱里。我参与过编书工作,也碰到过字不够,图来凑的案例,不知道林奶奶是不是这么想的。

插图混杂且没有出处也是个问题,有的是出版物翻印,有的是梁思成的老照片,有的是近年新照片,比如乐山大佛的配图明显是不同时期的。如果是为了严格“保持著作原貌”,那就不该用新照片,或至少备注,反之亦然。

10.jpg
两图对比,乐山大佛是刮了胡子吗?

后来知道,林奶奶在《梁思成全集里》参与过西南建筑系列的配图,短短几页也是错误叠出。以至于《中华读书报》有人发表文章质疑。林奶奶的解决方法很硬核:在再版中把文字和图片分开放,一个全在前面,另一个全在后面。不是说文字和图片配错了吗?现在不一一对应了,自然无懈可击。

最后说一下林奶奶写的《梁思成的生平》。

《佛像的历史》一书,前面是林奶奶的前言,后面是林奶奶的《梁思成的生平》,两文都提到了自己和梁思成的事。怀念丈夫很正常,但《梁思成的生平》一文几乎绝口不提林徽因,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整整十页的篇幅,我找了半天,只在第一小节发现四个“林徽因”。其后详述梁思成考察古迹及营造学社等事,林徽因无影无踪。

尤其是“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一节。林徽因在这两项工程中出了怎样的力,不用我多言,而林奶奶是这么写的:

“在他(指梁思成)领导下,成立了清华大学营建系的国徽设计小组。在讨论国徽设计方案时他发表了如下意见……”

“经过讨论他们决定放弃用多种色彩绘制图案,转而采用我国人民千百年来传统喜爱的金红两色。……全国政协通过了梁思成等人设计的国徽方案。”

这种表述也是很见心思了……

1991年梁思成诞辰90周年,林奶奶出了第一本梁思成回忆录《大匠的困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后来换了出版社和书名,又以《建筑师梁思成》、《困惑的大匠梁思成》和《梁思成》等名出版过,一直到2018年收录进《中国近现代建筑五宗师》。一份几乎不变的回忆录用了30年。

11.png
一件事能做三十年,也算是匠人精神了

当然这是林奶奶自己写的,我们无从置喙。但后来将梁思成著作一次次打碎重组出版,就实在有点令人费解。2001年《梁思成全集》出版,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梁思成的文字基本上里面都有。但其中的建筑散文后来被林奶奶不断组合出版,重复重复再重复。有《凝动的音乐》、《大拙至美》、《拙匠随笔》、《建筑文萃》等十多个版本。

林奶奶好像发现了秘诀:在这个读图和民国热的时代,只要标上梁思成这个大IP,配上“首次公开”的手稿,再附赠诸如图纸海报、老照片明信片和笔记本之类小确幸的东西,自然就有大波文青买单。至于公开拍卖梁思成的手稿、老照片乃至学位证书、批注过的《营造法式》等等,拍卖纪录网上都能查,就不多说了。

12.jpg
2014年,林奶奶出版了《梁思成西南建筑图说》,卖点是手稿本——而手稿原件,在嘉德卖了

林奶奶作为梁公遗孀,自然有处置其生前财产的权利,也包括著作。就像朱安当年卖鲁迅藏书一样:“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但是,现在的时代不是朱安的时代。人家卖书是因为自己天天酱萝卜就着稀饭。林奶奶出版乃至拍卖梁公遗稿是因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总之不太会是日子过不下去。

1944年,梁思成等人在李庄印了200册第七卷第一期的《营造学社汇刊》。因为战火,这一期只用简陋的石版印在粗糙的土纸上,不仅字迹模糊不清,而且没法附录照片,只能辅以手绘图,但是,前贤在文中的学术标准和精神力量至今令人感佩。

现在,这些前贤的书倒是不愁出版了,甚至还能附赠一堆“照片+文章+绘图+私信”。但书名越来越软,内容越来越虚,是幸还是不幸呢?

13.jpg
林奶奶编的这本精装版《古拙》堪称营销典范——说是自带笔记本和日历的功能,然后网友上传了吐槽图片……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说:“凡能真诚努力做学问者,他们做人亦必不取巧,不偷懒,不作伪,故其学问事业终有所成。”抛开背后的三观不谈,《佛像的历史》本身硬伤就很多。梁公遗稿出版成这个样子,编者和编辑难辞其咎。这种事体现的,往小了说是学术素养,往大了说是人文关怀。奉劝各位读者:下次买类似的书,千万要慎之又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9 07:50 AM , Processed in 0.03456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