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4|回复: 0

[人世间] 乡村学校的图书困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20 09: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乡村学校的图书困境

2019-03-11  曹东勃  大家

导读

书中没有黄金屋,但是书和货币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定要在流通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否则一文不值。




三月,是我到Y县挂职协管教育的第八个月。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贫困县的乡村学校教师来说,每个新学期的开学之际,都是最让人头大也最提心吊胆的时刻。经历了一个假期之后,很多学校都会发现学生的流失,这个数字在极个别乡镇中学甚至多达六十余人,约占在校学生数的十分之一。

教育局的工作人员都赶赴自己挂包的乡镇,敦促书记镇长召集各行政村干部开会,要他们“提高站位”,充分认识“控辍保学”的重大政治意义,进而挨家挨户去走访,做家长的工作,“劝返”未来报到的适龄学生。

按照规定计划,县里预定在今年脱贫摘帽。要通过年底的国家验收,一项一票否决的先决条件是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国家评估。这个时间节点在十月份,倒排“工期”的话,就是六月迎来省级评估,三月迎来州级评估。省州的出发点预先做好自我审查,查漏补缺,十月份的国家评估就是一次性的,过了就过了,没过的话,脱贫也就通不过了。控辍保学,也就是通过强化教育治理,控制学生辍学率,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普九”(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这也成为评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硬指标,直接关系脱贫任务的如期完成,所谓重大政治意义即在于此。

脱贫工作千头万绪,而且各个条线要齐头并进,慌乱中经常会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去年末某贫困村迎来省级巡视督察,巡视组成员在该村某建档立卡贫困户门口, 边翻阅记载着贫困户基本信息、致贫原因等情况的“精准脱贫明白卡”,边询问村里挂包干部关于该户的情况,这是考察挂包干部是否尽到了帮扶责任和是否真正了解信息。干部流利地讲到该户去年收入如何增加,又说他的儿子在州府打工,殊不知“明白卡”上明明白白地写着这个打工儿子的年龄——15岁。以辍学为代价换来的脱贫增收,就这么一票否决了。

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硬指标还不止于控制辍学率一项,包括配齐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器材,改善学校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服务人员配置问题等,也都是重要的制约因素。这其中常常为人所忽视的,就是农村中小学的图书配置,按照小学生均20册、初中生均30册的标准计算,大部分学校缺口和欠账都是相当巨大的。

最近这个周末,我时隔四个月又跑了一趟DP乡。这次是陪同上海一个公益组织,回访他们去年组织捐赠图书的DP小学,顺便又去看了几个乡村小学和乡村教学点。

一个乡镇有一个中心小学,同时每个行政村也都有自己的小学(这是普九时期的阶段性成果——村村有小学),再往下面的某些自然村会设置只保留一到三年级的教学点(绝大部分是只有一年级、二年级)。由此构成一个“中心校——村小——教学点”的三级体系,乡镇中心校的校长同时也是整个乡镇小学的总校长,对全乡镇的小学教学资源、师资队伍的配置负责。

八个多月来,我去了不少中心校,也去了更多的村小。就图书室的建构来说,中心校在硬件数量上虽然仍有不少短板,但它对资源的吸纳已经足够多。今后的图书等资源的投放应当从中心校向村小和教学点适度倾斜,中心校本身则应当有所节制。

因为从根本上说,我们不可能消灭村小和教学点,因为一到三年级的低年龄儿童以及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中高年级小学生,不可能完全集中到乡镇中心校采取寄宿制的生活方式,那样既成本巨大,也很不人道。那么我们就应该在持续多年的农村教育“撤点并校”的“大跃进”之后,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心校——村小——教学点”三级并存的结构格局,是一种必须接受的稳态,停止无意义地折腾。转而认真考虑如何把每一个村小和教学点“武装起来”,发挥它们“小即是美”、“船小好掉头”的优长。中心校是要发挥辐射作用把整个乡村的小学体系带起来,而不是无度截留造成梗阻。

我们这次看的一个教学点,有两个老师,39个学生。校舍是危房,教室的窗户玻璃是坏的,即便考虑到这里是北回归线以南,但毕竟也是海拔1800米左右的山上,山风袭来,不可能四季如春。老师跟我们聊了几句,就有些眼眶湿润和激动,她告诉我们,自己在这里教书十多年,从代课教师身份转正八年,每个月到手收入4200元。这里的孩子大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前,都拜托她每天能晚一点放学:“多花点时间帮我们守着小娃,多教他们一点知识”。

20.jpg
21.jpg

这些基层的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特别值得鼓励和关注,也特别需要更多的扶持。我在工作中也愿意把自上而来的各种资源直接引入到这些偏远乡村的村小和教学点,这比县城附近“垒大户”、“做盆景”要有意义的多。村小和教学点的乡村教师都是“全科医生”,什么课都得上,还要有就地取材、利用本土资源对孩子们进行生活熏陶和道德教化的本事。其实,传统乡土中国里的农村教书先生,本就是最受当地人敬重的乡贤啊!可是今天的乡村教师实在过于窘迫,在一竿子到底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中,他们不仅是神经的末梢,要受到中心校的节制和支配,即令他们自身,也难有自信和底气,深感能力不足、驾驭不了这复杂局面。而当他们想要激发孩子们通过阅读自我成长的时候,又在图书等资源的配置上备受掣肘。

书中没有黄金屋,但是书和货币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定要在流通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否则一文不值。上海的不少中小学就尝试把集中在学校图书馆、图书室的书籍分散到各个班级的读书角,每隔一段时间再进行班级之间的互换,目的就是为了藏书于班、藏书于生,促进图书的流通和阅读。

Y县有些村小的校长老师也有这样的远见。有一次下乡调研,在一个村小看到一位肯动脑筋的校长,自己从淘宝定制购买标准图书馆配置的代书板,把小小的校园图书室规整得有模有样,学生们自助借阅、自我管理、登记造册。你从那些歪歪扭扭甚至不乏一些错别字的借阅记录中能够看到,这些书是发挥了作用,而不是一种摆设。对于这种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敢闯敢试的校长和学校,就应该把资源引进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提供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22.jpg
代书板
23.jpg
语出朱熹,“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4.jpg
借阅记录

仍以图书为例,很多中心校的图书室空间狭小,各方面捐赠堆积四处,没有整理上架。那么小的阅读空间,又往往设置在顶楼,要全校八百至一千名左右的小学生,都爬上顶楼来借书,基本很难。中心校的大孩子们已能自如阅读文字,可是许多社会资源捐赠来的绘本也集中在这里,为什么不把这些无人问津、大孩子们不屑于看的绘本,分散化地发放到村小和教学点,给那些对文字还没有感觉、更倾向于图像符号等直观形式的小孩子呢?Y县有290多所学校,村小是绝大部分,中心校只有十几所。如果能把一百所村小的面貌有所改善,实际上就是整个乡村教育一个极大的改善。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的压力之下,图书购置和接受捐赠的行为也存在重量轻质的短期行为。图书数量固然是一个关键指标,但简单为了冲数量而自欺欺人没有意义。一本陈旧过时的枯燥说教或鸡汤图书买十本放在那里(要知道一般的图书馆里也不会搞这么多副本),这是资源的浪费。公务员考试辅导用书出现在小学图书室,更让人哭笑不得。

25.jpg
一本书同时购置十几套副本的“奇观”
26.jpg
公务员用书与儿童文学混杂一处
27.jpg
某村小图书室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滥竽充数”的怪象,一方面是学校方面为应付数量导向的考核检查采取的简单粗暴的补短板行为;另一方面也存在捐赠方比如某些出版机构和书店的某种“甩包袱”、“去库存”的另类扶贫方式,把一些滞销书以捐赠或低价折扣的方式提供给学校。从我有限的经验来看,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就是用心,而通过科层体系内的命令和考核压迫的方式来解决,都会存在“下有对策”的道德风险。善借社会力量帮扶的东风,是精准对接供需双方的一个有效路径。可以找专业的公益组织、社会组织来做专业的事情,让图书循环流动起来。也可以动动脑筋,把个体慈善公益的兴奋点导入教育扶贫这一领域。

今年年初,我的派出单位上海财大一位退休教授联系到我,提出想组织他们1979级的十二个教育界、银行业的大学同学来Y县旅游,听说我在这边挂职,让我帮忙设计设计线路,出出主意。我当时就建议各位老学长在旅游之余,如果乐意做一些公益活动、关爱一下这边的乡村留守儿童的话,我也很乐于牵线搭桥。我的建议就是捐赠图书,既完成考核,但那也确实是孩子们的真实需要。校友们担心,怕他们人少力量小,捐少了的话,场面也不好看。我请他们放心,全凭心意,捐多了,我有捐多了的去处,捐少了我也有捐少了的安排。总之一定是选一个规模合适的学校来对接这些捐赠书籍,让校友们风风光光地做善事。

校友们非常热心,电话询问学校里除了书籍还有其他什么需求,我反馈说跳绳、垫子等体育器材和设备也可以。随后的十天里,50多个快递包裹陆续发到,采购清单总价在24000元。没有一本书是重复的,每一本书都是他们戴着老花镜在电脑上花了两三天功夫,甚至比照自己孙辈的阅读兴趣,用心敲定的。我陪同他们一起到了那所村小,孩子们特别高兴,校友们也非常欣慰,捐赠仪式上讲了不少鼓励他们好好读书的话。他们还在与该校教师的座谈会上,给坚守在那里的七位教师发了慰问金。Y县之旅结束后,一位学长给我发消息说,感到这次旅行特别有意义,花钱也花得开心,希望这种公益旅游可以成为一种模式。

其实,每年来Y县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观光旅游的游客不可计数,他们之中愿意为Y县的乡村学校、留守儿童施以援手的也一定不在少数,只是缺少信息的精准沟通。山沟沟里的孩子们如果能够得到外界更多的关注,即便每次解决一个村小的困难,如此愚公移山、累积改善,总会有云开月明、水滴石穿的一天。

从乡村学校的图书困境及其破解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政策执行的一种普遍困境,就是必须时刻提防政策传导过程中对人的行为的扭曲引发政策的跑偏和走样。所以要经常下乡,经常去看、去琢磨,每次下去,都会有新的启发,也加满战斗力。“两脚离地了,病毒就关闭了”,那是本山大叔忽悠范厨师的话。必须永远脚踩大地,否则即便是巨人安泰,也会失去力量之源。过去一个月文山会海太多,下乡调研太少,要恶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4 06:06 PM , Processed in 0.1613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