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重男轻女就是恃强凌弱2019-03-16 闫红 大家
导读在任何一个家庭,对于权力的警惕与节制,都应该成为为人父母者的必修课。
电视剧《都挺好》的海报 半夜三更追电视剧《都挺好》,寒气从后背生出,因为它的真实,也因为,这个家庭没有爱的润滑,完全靠权力维持。 苏母是小家庭里的铁腕人物,独断专行,肆意分配资源,让所有的家庭成员,不管是受益者还是受害者都认识到权力的威力。当她去世,整个家庭陷入了混乱。
苏母剧照 父亲苏大强倚老卖老,作天作地;二儿子明成和小女儿明玉矛盾激化,彼此视若仇敌;大儿子明哲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原是苏母的骄傲,却卷入家庭困局,一次次充分地暴露了自己的无能…… 所以明成老是说:妈要是活着就好了。有时候还会哭出来:我好想妈啊。在他看来,苏母活着的时候,一切都是有序的,可控的,但事实上,苏母自己心里明白,失控,从十年前就开始了。
苏明成剧照 苏母本人,是典型的受害者反成加害者的例子。时代的特殊原因,导致她嫁给不喜欢的苏大强,原本打定主意要离婚,但父母为弟弟的事有求于苏大强,她只能自我牺牲。 按说苏母应该比谁都痛恨重男轻女这个事儿,但是,王小波早就在《东宫西宫》里锐利地揭示:“死囚爱刽子手,女贼爱衙役,我们爱你们。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当苏母从小到大一直被提示被告知,女人是低等动物。她愤恨不甘的同时,也会被驯化,将这个概念体现于自己每一选择中。 在最初,她是自洽的。她有两个儿子,又生了一个女儿,很多人质疑,在苏州这样的城市,怎么还会有人在八十年代生上三个孩子。小说原著设置这三个孩子是七零后。又有人质疑,苏母这样不喜欢女孩,为什么非要生出一个女儿来?书里说,这个女儿,是苏母为了弟弟委曲求全的产物。
女儿苏明玉剧照 撇开书中的解释不说,一定要生个女儿,也不一定是喜欢女孩。很多人把有个女儿视为人生标配,说女儿知冷知热,是父母的小棉袄。这说法其实挺怪,赡养父母是儿女的职责所在,还要分男女吗?它预设了女性对于家庭的依附、牺牲都比男性更多,把女儿视为一笔积蓄,一份养老保险,一项回报率比较高的投资。 既然是投资,当然要计算成本。直到今天,还有女儿是招商银行儿子是建设银行之说,认为养儿子的投入就该比养女儿更高,里面的歧视再明显不过。 苏母真的就是这么想的。起初,她的算盘打得很好,两个儿子,一个成绩好,可以给自己长脸,一个虽然平庸,但能像宠物一般陪伴在自己身边,再有个女儿,可以帮衬兄弟,照顾父母,很完美。至于这个女儿怎么想,一点都不重要,重男轻女的本质就是恃强凌弱,苏母从来都知道,只要握有权力,就握有了绝对话语权。 为了压缩成本,她在各方面控制对明玉的投入。明玉吃的比哥哥们差,想要上个强化训练班母亲说没钱,转脸就见明成拿着母亲给的两千块旅游经费嘚瑟。大哥想读一年十五万学费的美国名校,母亲就去卖房,却逼着原本能上清华的明玉读免学费的师范。让明玉最终和母亲决裂,是母亲为了给明成买婚房,又卖了一间房,都没跟明玉打一声招呼。
卖房子
剧照 有观众质疑这些情节是不是太夸张,是有点,但电视剧通常都比现实夸张那么一点儿,现实中重男轻女的家庭里,资源一定向儿子倾斜的。很多人家儿子结婚时父母买房买车不遗余力,女儿什么也别想,若是发声,就会落个贪财不孝的名声。 在女性被压制的许多年里,这些都是天经地义,但是,苏明玉成长于新时代,已然觉醒,她不愿做母亲的棋子,想读更好的学校,有更精彩的人生,和母亲的冲突一再发生。她们的矛盾,是迷信强权的压迫者,和已经觉醒的被压迫者的矛盾。 明玉离家出走自力更生,十年里,两种力量在对峙,明玉羽翼逐渐丰满,苏母对明玉失去掌控,但还能做那个家庭的君主。当苏母去世,她的王国也轰然倒塌,之后发生的种种,类似于政变后的兵荒马乱。每个家庭成员,都是一股势力,都在争取自己的权力。 明玉以王者之态归来,她有钱了有地位了,花四十万给母亲买块墓地眼睛都不眨,母亲葬礼的一应开销都是她支付,在没有爱的家庭里,真金白银就是权力,她的地位提升了。有人觉得明玉做得有点过,但是,没有三分杀气,如何浴火重生,蜜罐子里才泡得出傻白甜。 明哲和明成不甘心。明哲一直以老大自居,地位越高,责任越大,他偏偏扛不起与这身份匹配的责任,这让他尴尬。“我真是太失望了”,是他的话术,以这句话里的居高临下,震慑弟弟妹妹,同时找回当老大的良好感觉。
“我真是太失望了” 他的话术却被现实轻易破解,作者狭促地安排他失业,要妹妹帮忙才找到工作,让他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纸老虎。 明成的落差更大。他一方面是个妈宝男,窝囊无用,另一方面,他也知道,在母亲的庇护下,他可以对明玉各种欺辱。母亲去世,他啃老的秘密暴露,对世界的无能为力暴露,他和明玉的位置颠倒过来。明成百般不甘,虽然知道重新上位不易,却也想通过自己的方式,夺回一点权力。 可惜他所有的尝试都失败了,他曾经卓有成效屡试不爽的暴力,如今让他自己备受羞辱,他没有任何悬念地跌落到家庭的锅底。
打人
认错 最后还有苏大强,他装疯卖傻撒娇撒痴,被压制多年之后,终于可以狠狠地刷一下存在感了。当然也有自私的成分,但这自私的根本,也还是他一点都不相信爱,更相信暴力。各种胡搅蛮缠,是他能够动用的暴力。
苏大强剧照 不免要想,如若苏母九泉有知,她愿意看到这局面吗?就算她不心疼明玉,也心疼明成吧。她也许会恨上明玉,像明成那样咒骂明玉邪恶,她永远不会懂得,正是她对权力的滥用,使得权力像幽灵一般在这个家庭里大行其道,家里的每个人,都患上权力饥渴症。 重男轻女使得这种饥渴症得到明显的呈现,但它不只是重男轻女的家庭里特有的问题,人人都有可能患上权力饥渴症,相对于外界,家庭更容易让这种饥渴获得满足。 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松子的妹妹身体不好,被父亲格外怜惜,对于松子,父亲总是很严厉,只有在松子扮丑时,才会难得地露出笑脸。 有人觉得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吾友思呈君说,亲密关系不是人生标配。这话很对,但是,我一直记得某个新闻里那个校长的一句话,他说,家长若是不给他送礼,他有的是办法对付那些孩子,也不用打骂,只要永远不提问那个学生就够了。 冷暴力也是一种暴力,松子的父亲未必有意伤害女儿,但是,他通过脸色的分配,成就了自己的权力,形成了讨好和被讨好的格局。后来,松子的每一段恋爱,都试图用各种方式讨好男人,比如去应聘土耳其浴室女郎,学美容美发,看似爱情大过天,实质却是她和父亲关系的重演,她试图借此修改当初的版本,虐不虐的无所谓,她只想和对方更加亲密一点。
松子从小到大的各种讨好 松子终究不像明玉,能够觉醒和抗争,不过,愤然抗争然后走出来才是特例吧,更多时候,受害者像松子这样,成为想要讨好权力的人、被嫌弃和毁灭的人。 说到底,明玉最后还是成功了,跑赢了母亲制造的不公,她的时代终于到来,金钱地位让她在这个时代里呼风唤雨大权在握,她有资本与家人和解。这需要太多机缘,更多人无法获得这种机缘,他们的经历看起来不会像明玉那么爽,但也许更值得关注。 二胎政策放开后,很多人不愿意再生第二个,里面原因很多,窃以为有一条,是当年没有得到过有手足的快乐。孩子成年之后围绕财产的各种纷争,也通常和父母这一路的各种分配不公有关。其实不只是有一个以上孩子的家庭,在任何一个家庭,对于权力的警惕与节制,都应该成为为人父母者的必修课,若是像苏母这样滥用权力,只会害了家中所有人,包括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