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5|回复: 0

[史地人物] 学点知识 | 古代的墓穴,真的有盗墓小说里写的那种机关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17 04: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点知识 | 古代的墓穴,真的有盗墓小说里写的那种机关吗?

gogo  知乎日报  2019-03-17


EF778D5B-8AD0-4E5E-B772-1EFA2F591801.jpeg
题图:《寻龙诀》
  
古代的墓穴真的有像盗墓小说里写的那种机关吗?

知友:gogo(100+ 赞同)
      
就像盗墓小说中所写的,古墓的防盗和被盗永远是一场博弈,一方绞尽脑汁的藏,另一方挖空心思的找,那这其中墓主就不得不采取很多的防盗措施。

墓中机关是肯定有的,但是盗墓小说中为了离奇程度和可读性都做了一些改编,总体原则就是陷阱机关的原材料相同,但是呈现方式不一样。

总结起来就是小说中为了写的好看,多描写的是一些进攻性防盗手段,而现实中多是防御性防盗手段。

具体可以分为这几类来看。

1. 飞沙 VS 积沙

譬如说《鬼吹灯怒晴湘西》中的「二进瓶山」,卸岭被弩箭机关射杀差点全军覆没,陈瞎子拼老命毁掉了水银井之后,墓中最终的大杀器就是漫天飞沙,走得慢些瞬间就能把人掩埋。

在《盗墓笔记》西王母一节中也有小三爷和胖子掉进沙坑中的桥段。

而现实中,飞沙机关确实有记载,《酉阳杂俎》中前集卷十三《尸穸》这段中就提到了「有沙迸扑人面」。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和《怒晴湘西》中瓶山地宫陷阱一节的进墓门过程节奏上非常相似,算是知道霸唱从哪里找的素材了~

刘晏判官李邈,庄在高陵,庄客悬欠租课,积五六年。邈因官罢归庄,方欲勘责,见仓库盈羡,输尚未毕。邈怪问,悉曰:「某作端公庄客二三年矣,久为盗。近开一古冢,冢西去庄十里,极高大。入松林二百步,方至墓,墓侧有碑,断倒草中,字磨灭不可读。初,旁掘数十丈,遇一石门,固以铁汁,累日洋粪沃之方开。开时,箭出如雨,射杀数人。众惧欲出,某审无他,必机关耳。乃令投石其中,每投,箭辄出。投十余石,箭不复发,因列炬而入。至开第二重门,有木人数十,张目运剑,又伤数人。众以棒击之,兵仗悉落。四壁各画兵卫之像。南壁有大漆棺,悬以铁索,其下金玉珠玑堆积,众惧,未即掠之。棺两角忽飒飒风起,有沙迸扑人面。须臾风甚,沙出如注,遂没至膝,众惊恐走。比出,门已塞矣,一人复为沙埋死。乃同酹地谢之,誓不发冢。

同样的,《水经注》中也有关于墓中「飞沙」的文字:

越王勾践都琅琊,欲移允常冢,冢中风生,飞沙射人,人不得近,遂止。

但是古人所记载只能作为一个参考,《酉阳杂俎》也有不少属于传说奇谈,那么现代考古发掘出来的内容则更为详实可信。

而发掘过程中对于沙子防盗的记录确实不少,不过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考古发掘中更常见的是「积沙」而不是「飞沙」。

但这不排除有现在考古发掘的墓穴很多都被盗墓贼多次进入过以至于机括早已被触发,以及流沙机关年久失灵,储存的沙子进入墓穴这样的情况。


譬如对于河南省上蔡县郭庄楚墓中,就发现在墓填土下面有 11 米厚的积沙,估计原有积沙在 3000 立方米以上,积沙为很干净的黄色细沙,流动性很强,积沙层中还有 1000 多块积石,从 3 公斤到 165 公斤不等,可以看出是专选边缘锋利的石块。

如果盗墓者挖盗洞挖到了积沙层,沙子就会瞬间流到洞里让盗墓者难以行动,同时还会带动石头塌方将盗墓者活埋。

2. 带火弩箭 VS 伏火

盗墓小说中的带火弩箭是比较明显艺术加工。


现实中确实古墓中有以「火」为原材料的陷阱,不过多数是静态的机关而非动态的,其实就是可燃性气体甲烷,一旦遇到外来火源则开始燃烧,称为「伏火」。

《汉旧仪》中记载道:武帝坟高二十丈,明中高一丈七尺,四周二丈……其设四通羡门,容大车六马,皆藏之内方,外陟车石。外方立,先闭剑户,户设夜龙、莫邪剑、伏弩,设伏火。

除了在文献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火的记载之外,在近现代的发掘过程中,也有遇到墓中有「伏火」这一情形的出现,这样的证据显得更为可信。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商承祚先生就曾经在《长沙古物见闻笔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余再度赴长沙时,即闻二十八年二月南门外阿弥岭木椁墓喷火伤人事。乃辗转由土夫子之介,得识苏三,即被墓火烧伤之人。苏三为人粗莽愚鲁,盗墓经验不丰,先锋工作,狡者每使令之。斯掘墓二夕(盗墓皆以夜)始见迹象,群工兴奋,子夜而抵其椁,苏三口衔纸烟,力掀盖板,轰然一声,其气与烟火相触而燃,苏三趋避不及,单衣被火,面目黝黑,嚎啕悲呼,仆地不起,面部胸前几无完肤,群工惊骇,急送湘雅医学院治疗,月余始愈,创痕斑斑可见,则墓火之说,信而有征。

类似的墓中「伏火」,在 1972 年的长沙马王堆 1 号汉墓也有出现。

在某医院位置发掘工程正在进行时,木棺椁顶上已经露出白膏泥层,但当施工人员用铁钎向下戳了几个孔时,从孔洞中就开始喷出一股凉气,现场试验这种气体遇火即燃,明火无烟,经过鉴定确认是沼气。


结合之前的古籍中记载,古人已经掌握了这种将有机物埋藏在缺氧环境下经过长时间分解产生沼气的技术,将此技术用于墓葬中,盗墓者往往会携带火种照明取暖。

不过墓主这样做也未免有些玉石同焚的感觉,宁可让自己的尸身被火烧毁也不愿落到盗墓贼手中任其劫掠。

3. 毒虫、毒蛇类不可信

《盗墓笔记》中守护西王母的会说话群蛇,《鬼吹灯精绝古城》中守护精绝女王的黑头怪蛇,这种显然很不真实。

因为古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封闭性,在如此密闭的条件下,养了这么一大群宠物,它们吃什么?

万一的万一,它们饿极了墓中又没有食物,是不是要吃墓主的遗体?死后还落个「万蛇噬咬」的酷刑,墓主但凡脑子正常都不会这么干。

但也可以推测一下此类传说产生的可能性,就是在古墓被盗发之后,由于其隐蔽性和阴凉的环境,因此可能吸引很多爬虫类以墓穴做窝,巧合之下被以讹传讹加上想象力,造就「墓主安排毒虫毒蛇守护自己」的传说。

4. 刀剑弓弩类机关文献多、发掘少

关于弓弩最有名的就是《鬼吹灯怒晴湘西》中瓮城陷阱的万箭齐发壮观景象了,这种弩箭类陷阱在很多文献中也有相关记载。譬如《闲居录》中就说到:

陈州古墓,俗云高柴墓,为冯马儿所发……毒烟飞箭,皆随轮机而出,因断其机。

而最为著名的秦始皇陵中对于弓弩也有记载:

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传诣七十余万人,穿三皋,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但是,在近代发掘的过程中,暂时没有看到有墓中真的有弩箭机关,因此这种飞刀飞箭类的机关是否真的存在很存疑,毕竟骊山的秦始皇陵还没有发掘。

但是从机关结构上说,私以为弓弩类能发射的机关属于精密度高可靠性差的一类机关,稍微年久一些就有锈蚀腐烂的危险,比流沙石块这些简单粗暴的手段,是差的远了。


5. 毒气 VS 水银

盗墓小说中经常有种种五花八门的毒气,有致命的,有致幻的还有麻醉的种种。

譬如《盗墓笔记》中的禁婆骨头焚烧,还有《鬼吹灯黄皮子坟》中丁思甜吸入的毒气。

而真实古墓中如果有毒气,则多为水银散发的汞蒸气,秦始皇陵发掘的一大难点就是墓中有上百吨的水银。其他如《括地志》中也曾经记载:

齐桓公墓在临菑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亦名鼎足山。晋永嘉末,人发之,初得版,次得水银池,有气不得入、经数日,乃牵犬入中。

然而小说中这些花里胡哨的毒气暂时没有看到有发掘的文献。但现代考古过程中水银在古墓中却不罕见,很多考古人员对于水银毒气挥发已经有了很充分防范意识。


其他种种盗墓小说中的陷阱,如《鬼吹灯》中的悬魂梯则是借鉴了经典的四维空间潘洛斯阶梯概念,并非现实中存在的。

至于传说中的蛊术、僵尸之类,就让它们存在于传说中吧。

总结一下,就是现实中的墓主绝对没有盗墓小说中这么刚,一个个都是电锯爷爷附体,成天想着办法怎么花样治死盗墓贼,实际上他们多数都是想着自保就好。

譬如徐州龟山汉墓是刘注及其王后的「同茔异穴」墓, 其墓前部树一块名为「第百上石」 的石碑,上面用小篆刻着:

第百上石, 楚古尸王, 通于天述, 葬棺椁, 不布瓦鼎盛器, 令群臣已葬, 去服毋今王器, 后世贤大夫幸视此书,(目)此也心者, 悲之。

大意是:后世贤大夫们, 我虽然是一代楚王, 但我敢对上天发誓,墓中没有值钱、华贵的服饰,更没有陪葬的金宝玉器。当你有幸看到这段刻铭, 你心里一定会为我悲伤。所以,你们就没有必要再动我的墓葬了。

已经到了放下尊严讨好盗墓贼的程度,哀求他们说自己墓中真的啥也没有,你们快走吧,别来搞我。

这样的状态下,他们只想着「严防死守」,玩儿命的堆石条灌沙子,拿柱子顶着墓门瑟瑟发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9 06:01 AM , Processed in 0.0543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