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9|回复: 0

对中国实力的误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6 10: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中国实力的误读

 plus评论员 学术plus  2019-03-01



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谈判即将于今天(3月1日)结束,此后双边关税战是否将重燃战火?美国是否会真会将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关税从10%提升至25%?世界报业辛迪加发布文章《特朗普会与中国达成协议吗?》《对中国实力的误读》,详细分析了美国在此次贸易战的“零和博弈”逻辑与行动,也深刻剖析了中美经济实力现状对比以及中国对关税战的应对策略。文章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提出:两国若要以可持续的方式化解美中之间的紧张局势,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心态;并且对中美经济形势有更加客观的认识。


95EA59D9-632E-4C36-BD8D-602DDD59DCAF.png

文章仅供参考,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编译:谭惠文

来源: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g






美中贸易谈判中,虽然在知识产权保护等几个关键贸易问题上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是,若想以可持续的方式化解紧张局势,需要采取更全面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基于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 






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谈判即将于在3月1日结束,此后双边关税战是否将重燃战火?美国是否会真会将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关税从10%提升至25%?虽然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剧烈,但一些投资者似乎认为,美国和中国面临的风险太大,很可能无法达成交易。


目前虽然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和实施机制等几个关键问题上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是,若要以可持续的方式化解美中之间的紧张局势,需要采取更全面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基于心态的根本转变。




01

美国第一”与“零和博弈”


在过去40年中,中美关系基本上以合作为主。然而,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政府似乎并不认为与中国(或其他任何人)的接触可以使双方都受益。正如特朗普的“美国第一”议程所显示的那样,美国现在正在进行一场“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zero-sum game),又称零和游戏,与非零和博弈相对,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零和博弈的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一分。也可以说:自己的幸福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二者的大小完全相等,因而双方都想尽一切办法以实现“损人利己”


比如:美国威胁最亲密的盟友要求他们增加国防开支,否则就要对其惩罚或从盟友上除名。正是在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下,韩国刚刚同意在2019年将对韩国驻韩美军的捐款增加8.2%,达到9.23亿美元。


此外,特朗普一再贬低北约成员的国防支出不足。最近,特朗普刚刚批评德国仅花费国内生产总值的1%作为国防,而美国有4.3%。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就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给予了响亮的回击,同时谴责美国的孤立主义,并呼吁恢复多边合作。

 

特朗普政府也特别重视双边贸易不平衡。从特朗普的角度来看,美国对任何一个经济体的赤字都是亏损。鉴于此,如果中国同意扭转与美国的双边贸易逆差,其他经济体,包括作为盟友的欧盟和日本,毫无疑问要面临的更大的压力。


而可能由此带来的贸易疲软将无疑对全球经济有着很巨大的消极影响。而全球经济衰退也极有可能是继“英国脱欧”与“5月欧洲议会选举”之后让这个世界陷于巨大风险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然,虽然特朗普没有放弃他的盟友,但他的主要目标仍然是中国。毕竟,美中之间的竞争远远超出了贸易。虽然美国保持着军事、技术、金融和软实力的优势,但中国一直在稳步追赶,导致美国两党支持采取更具对抗性的方式。


去年10月,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直截了当地指责中国技术盗窃、掠夺性经济扩张和军事侵略,这一立场体现了美国国家安全界的担忧。正如前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所说,中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它能够对美国公司和我们的贸易伙伴施加政治,军事和经济工具的组合,这些工具是我们这样的政府所无法比拟的。 ”



02

美国的代价


美国当局动员了广泛的国内和国际资源 - 从法律和外交到国家安全措施 - 以阻止中国电信巨头华为的海外扩张。美国的鹰派及其盟友认为:如果西方国家允许华为建立5G基础设施,那么未来战争中则会很容易受到中国的网络攻击。


而这些行动无疑削弱了企业和市场对核心的信心,消除了高达数万亿美元的市值。即使如此,特朗普政府仍坚持要求各国在中美贸易争端中“站队”,这使得人们更加担忧。正如大多数贸易国所理解:特朗普的方法将破坏几十年来持续增长的全球化经济。


从宏观角度来说,特朗普政府拒绝多边主义还破坏了解决一系列问题所需的全球合作,包括移民、贫困、不平等、气候变化以及新技术带来的挑战。特朗普对地缘政治竞争的关注,以及相关安全和国防支出的增加,将大大减少全球公共资源,例如基础设施投资和减贫计划。

 

结束中美贸易战不仅要求中美双方领导人有相当的政治家风度,此外双方还都必须认识到:全球的和平与繁荣所仰仗的并不是各自的意识形态,而是对政治、社会和文化系统多样性的尊重。如果不这样做,断层线将继续加深,甚至可能会重演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乃至成为全面战争的前兆。



03

中国的力量


特朗普政府低估了中国经济的弹性和战略决心。


美国认为,在中国经济放缓的趋势下,中国迫切需要结束贸易战而减少伤害。然而中国政府如果有充分的政策空间来应对暂时经济下滑,中国领导层也就没有必要放弃其长期战略。


中国经济在过去几个月确实呈现下滑,但似乎与美国的关税战略关系不大,更多的是出于自我调整,即通过“去杠杆”化解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债务累积可能爆发的风险。不得不承认,中国政策制定者已采取积极行动,避免重蹈日本经济危机的覆辙(债务过剩,大量僵尸公司、生产力危机等)。


中国的信贷增长已从2016年初的约16%放缓至2018年末的约10.5%。这对中国投资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从2013年底的20%增速放缓至2018年底的6%左右。


而与此同时,美国关税的影响才刚刚开始。虽然2018年12月和2019年1月对美国的出口同比下降约3%,但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量继续增加,主要原因是新兴市场,特别是亚洲的复苏力。


为了对冲风险,中国迅速利用其优势:政策灵活性。过去一年五次下调存款准备金使得银行贷款增加,2019年初银行信贷增速回升,这将有力支撑年中的整体经济表现。相比之下,西方经济体在财政和货币刺激方面远没有这么灵活。


相比之下,美国经济增长更像是昙花一现受益于2017年末的大规模减税政策,美国经济增速在2018年攀升至3%比前八年2.2%增速高处近1百分点。但是随着减税政策效应的边际递减,美国国内经济增速……也将随之放缓,与国会预算办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最新预计的2019年仅增长2.3%一致。


其他可能削弱经济增长的风险正在增加。2019年初股市反弹尚不足以弥补2018年末股市大幅下挫,这对家庭财富和消费者信息造成了沉重打击,由此导致12月份零售额的大幅下滑。随着失业人数增加、房产市场示弱、全球经济复苏前景阴云密布以及美联储政策空间有限……,预示着美国经济恢复力并不强劲。



对比两国经济增长轨迹,可以看出中国政策引导型的经济改善美国经济政策掣肘导致的经济放缓加剧了两国长期基本面的分化。



中国2018年的国内储蓄率占GDP的45%,是美国18.7%的2.5倍。尽管中国的储蓄率已经从2008年的52%的峰值下降,主要是由于消费者主导型的经济再平衡正在推进过剩储蓄向储蓄吸收转变,这对中国来说还有一个很大缓冲过程但对美国来说可能就是致命的问题。


相比之下,美国总储蓄的85%全部用于替代陈旧过时的资本存量。调整折旧后,美国2018年的国民净储蓄率仅为3%,低于20世纪最后30年平均6.3%的一半,甚至低于中国的净储蓄水平,中国的资本存量相对较新,且不需要更换。


这些储蓄差异凸显了两个经济体投资增长潜力的差异。2018年,中国的投资占其GDP的44%,是美国21%的两倍多。而且,鉴于美国的资本存量老化,更拉大了两国净投资增加能力的差距。因此,中国在长期投资上的优势更加明显,如在城市化、基础设施投资、人力资本和研发、以及向自主创新等方面。



此外,中美之间的储蓄差距可能在未来几年进一步扩大,因为美国长期的财政将使得国内储蓄率进一步下降。更为复杂的是为保持其有限的投资潜力,鉴于不断萎缩的储蓄率,美国政府在未来将允许经常账户赤字增大以弥补国内储蓄不足。当然了,经常账户长期赤字将不可避免的带来数额巨大的多边贸易赤字——凸显了未决贸易协议中最薄弱的环节:依靠中国的双边解决方案,与100多个贸易伙伴共同解决潜在的赤字问题。


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或称为“现金账户”,是一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商品贸易收支,即有形货物的进出口,及服务贸易收支,即诸如旅游、银行及保险等各种服务的往来。经常账户不包含长期借贷和投资的资金流,这些均是资本账户上的项目。国际收支中的经常账户是指贸易收支的总和(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减去进口),减去生产要素收入(例如利息和股息),然后减去转移支付(例如外国援助)。经常项目顺差(盈余)增加了一个国家相应金额的外国资本净额;经常项目逆差(赤字)则恰好相反。



经济实力是相对的,此消彼长。


美国经济目前的实力似乎稍纵即逝,其短期弹性也已步履蹒跚。而中国则恰恰相反:在相对稳固的背景下,预计将于今年年中再次恢复活力。而这一现实将给美国贸易谈判者一记响亮的耳光,告诉他们,错误解读了中国的经济实以及那些中美贸易协定的空洞利益。




文章来源及作者简介:


文章题目:《Can Trump Make a Deal with China》

发布时间:2019年2月22日

作者:Andrew Sheng,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院杰出研究员,环境署可持续金融顾问委员会成员,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前主席,现任清华大学兼职教授。肖耿,香港国际金融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和香港大学商业与经济学院教授。

原文链接: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 ... d-xiao-geng-2019-02


文章题目:《Misreading China's Strength》

发布时间:2019年2月24日

作者:斯蒂芬S.罗奇/Stephen S. Roach,摩根士丹利亚洲前董事长兼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高级讲师。

原文链接: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 ... en-s--roach-2019-0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8 05:00 AM , Processed in 0.04254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