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62|回复: 0

【宗萨蒋扬钦哲粉丝】如何寻找自己相应的上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31 07: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19-2-1 11:17 AM 编辑

【宗萨蒋扬钦哲粉丝】如何寻找自己相应的上师

16.jpg

      藏文Gewai shenyen〈译:善知识、善友〉在梵文裡是什麽意思呢?就是Kalyanamitra(译:kalyana意爲好的、美丽的、合适的、有益的或吉祥的,mitra爲朋友之意)。让我们谈谈何谓善知识,我认爲善知识的意思是「灵性上的友伴」或「灵性上的亲属」。在此,我们将讨论上师与弟子、上师与学生、还有老师与学生的关係;然而不要期待这个讨论会提供给你一个具体的准则,然后你可以拿着这张准则清单去一一询问对照:「这个人是否具有这些特质?」

      我想「上师」这个词,可能已经被现代某些上师们难以言说的行爲所污损了。别以爲这仅是最近的现象,这种情况一直其来有自。我们甚至听到发生在那澜陀大学裡的故事〈第六或第七世纪〉,有关一些上师不按牌理出牌的行爲;而这些行爲却被当成是不可思议的事蹟,年复一年地被珍传与重述。所以,谈论这样的主题是非常困难的,因爲这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准则,但是却非常值得讨论。

      此外,「上师」这个概念是非常亚洲、尤其非常印度式的。所以当要把这种概念介绍给一个不同的文化、一个强调个人人权的文化时,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虽然如此,幸好这还是可以行得通的。

      在像印度这样的地方,善知识、精神导师,或甚至还先别谈精神导师,仅仅是一般师生关係的这种概念,都备受珍视。老师被认爲是传授你智慧的人,我现在指的不是灵性上的智慧,而仅是一般的知识,譬如如何煮饭、做木工、缝纫之类的事务,传授给你这些知识的人都备受珍视。许多谚语、诗篇和故事对此多有描述,像是:「有人给你黄金,有人给你鑽石与珍珠,但都比不上给予你知识的人可贵。」知识是无价的。有人可以给你一公斤的黄金,但那些黄金总有个价码;倘若有人能传授你知识供你运用,这是无价的。

      老师就是传授你知识的人。在传授知识或智慧的人当中,教导你灵性层面的知识与智慧的人更受重视,因爲在佛教或印度的思维裡,「灵性」这样的字眼含有超越此生的意义。有人可以教你煮饭,但这种知识只有现在堪用;有人可以教你祈祷或与上帝沟通,这就非常宝贵了,因爲这些将在未来带给你安宁、解脱或天堂的体验。这是很重要的事实,也是爲什麽精神上的导师更受人珍惜的原因。

      但我想,现在这一切都改变了。在亚洲,改变的原因是物质主义开始盛行。即便如此,如果你到印度,在国会大厅或大学校园裡,突然看见没穿拖鞋、几近半裸、身上满是灰尘的萨杜〈注1〉或游方僧的话,这真的是很好,因爲这个文化尊崇超越此生。

      在过去,一个放弃财富与世俗生活、出走成爲一个朝圣者或游方僧的人,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因爲他们被认爲是在从事一件伟大的事。当我们其馀的人被种种无止境的财富、关注与舒适等所迷惑与蛊毒的时候,这些少数的行者却勇于出离这个系统。但就如同我之前所说,因爲物质主义很盛行,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改变了许多,这并非没有原因。飞机会飞,船不会沉,而你却无法了解证悟,你触及不着证悟,证悟难以理解;这是现代人的思惟方式。

      基本上,我想要告诉你们的是,动机与发心,这是上师与学生关係的关键所在。你的发心是什麽?首先,你爲了什麽寻求上师?你爲什麽寻求某位特定的上师?你爲什麽只要一位上师?你爲什麽要很多上师?在这些问题中,你的动机与发心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过去,甚至是在西藏这个被认爲是佛教非常盛行的地方,有许多的情况是,学生寻求政治上非常具有影响力或非常富有的导师,因爲他们想要获得一个门路。如果仅仅是说,「我找这位上师是因爲他很富有」,这倒比较容易处理;最糟糕的是,当它溷杂了对于获得证悟或学习灵性知见的期望,那情况就会变得不清不楚,变得很困难。事实上,如果你的发心是那样,那麽你就不是真的在寻找一位善知识 、一位灵性友伴;你真的不是,虽然你认爲你是。在那种情况下,你只是在寻找一个一般的朋友,而非一个灵性上的同修。

      或许你不被政治力量、财富或影响力所吸引,但是你们其中某一些人,也许自己也还未察觉到〈这代表妳还未全然坦白〉,你身体裡的某种贺尔蒙将你推嚮某位特定的上师。许多情况像是这样:这位上师很有吸引力,不一定是身体上的,也许是因爲她很有女人味,或他很有男子气概,或他很像一位父兄,或者他是性幻想投射的对象;如此种种!就是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贺尔蒙,在你不自觉的情况下,彻底改变了你对上师的认知。

      我们许多人是很孤单的,孤单是一个大问题。我们都非常孤单,举例来说,如果我给你看一枝笔,然后问你:「你能看见我所看见的笔吗?」你会回答:「是的,我看见这枝笔。」但是往下探究,事实却不是如此。你永远看不见我所看见的这枝笔;除非证悟,你的确永远永远也看不见我所看见的笔!这代表你的所见所感仅只是你自己的经验。基本上,我们无法分享任何事!这听起来很恐怖,不是吗?

      于是,你生出一种截然不同的动机:出于孤单寂寞而寻求上师。我并没有对此作任何评断,也没有说这样是好或不好;我们都不知道。如果刚好你身体裡的贺尔蒙改变,其中一个原子突然产生分裂,促使你被某位上师强烈地吸引,而他正巧是一位伟大的上师,你怀抱着热情走嚮他或她,于是,这位上师给予你教导,而妳也感到受用,可能你便因此证悟了;这一切多亏了那个贺尔蒙原子。事实上,我们都不知道真相,我们也无从判断。我所要说明的是,这些都会发生。对我们而言,知道有这样的状况是挺重要的。

      谈到灵性上的友伴,当我谈及灵性道路,我指的是像佛教这一类的修道,所以我不知道犹太教或基督教会如何阐释。当我们谈到灵性道路,我们不会谈太多关于此生的得与失。事实上,如果你真的是一位严谨的大乘佛教修行者,我们甚至也不讨论来生,我们讨论的是开悟。所以对于寻求上师的人来说,最理想的动机是期愿证悟!寻求证悟应该是这个动机的驱策力量!关注、影响力、同伴、友谊或有个人来跟自己分享等等,这些事情都不重要。有人能够引导你走嚮寻求证悟的道路,这才应该是你的动机的驱策力量。如果你有这样的动机,那麽就极少会出错。

      所以,寻求证悟的心愿才是主要的。但说比做容易,因爲我们大部分人其实对于证悟并没有兴趣,证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过我们之间也许有人很认真地看待证悟这件事,所以我们可能会比较强调它,但我们仍会把其他面嚮视爲一种红利,像是财富、成功、关注、友谊、同伴或是有一个能和自己分享披萨的人。基本上,如果你有机会得到上述这些,你会把握机会,你会趁别人还没拿走的时候捷足先登!你们了解我的意思吗?妳们不会放弃这些机会!但如果这样的机会发生在真真正正只在乎证悟的人身上,则不会有问题。对他们而言,没有这些机会也没关係。

      当然,要这麽做很难,因爲我们有强烈的八风积习。我们喜欢被讚美不喜欢被批评,喜欢被关注不喜欢被忽视。当我们有着这样的动机,当我们希求的是讚美而非批评,是关注而非忽视,这就很难遇到善知识了。你关上了你的门,不让真正的上师进来;他们也很难对你说实话,因爲一旦他们对你说实话,妳你不会喜欢听。可是,一个寻求证悟的人就是一个追求真理的人,在这条修道上,你必须听真话,尤其是非常严肃的、令人痛苦的真话。

      寻求证悟应该是你寻求上师的主要动机,当然这包含了许多事。如果你在寻求一位上师,至少智识上你必须明白轮迴的或世间的生活没有价值。基本上,你必须改变妳整个价值观系统。当你从世间的生活中还看见些许价值,你就不是在寻求证悟,至少不是真正的证悟。也许你只是在寻求一种虚假或暂时性的证悟,但那并非真正的证悟,因爲你依旧被俗世的生活所吸引。

      所以我们现在谈到出离。这裡的出离指的并不是捨弃雪梨而去选择尼滨(Nimbin)〈注2〉;这不是真正的出离,虽然许多人认爲这样是。或者有人以爲过着资本主义者的生活、从事社会主义者的工作,这就是出离;也不见得如此。这样做只是懒惰,基本上是欺骗自己,让自己从这个轮迴转移到另一个轮迴。

      我们现在谈的不是这种出离,而是真正看清楚这种无止境的世间生活并无任何实质意义。这个认知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沮丧,但我认爲这是好的。我开始了解到沮丧是好的,尤其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我想这就是蒋贡康楚仁波切所说的:悲伤之心。

      看清楚世间生活的徒然无益,会使你渴望证悟与解脱;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其原因是,当寻求证悟成爲你主要的动机,迟早会有一条路引领你到一位真的能够嚮你指出证悟之道的上师,因爲你知道你要的是什麽。你心中有数,你追求的是证悟,所以当你寻求上师时,迟早会找到能够带给你证悟的上师。

18.jpg

      有这样动机的修行者就像蜜蜂一样,飞来飞去寻找花朵,终究一定会找到。现在,我们大部分人都像是苍蝇,如果有好东西,我们当然会吸吮;但途中找到的若是粪便,我们也还是照吸不误,我们不会想到花朵,因爲苍蝇觉得粪便有价值。但蜜蜂觉得粪便很臭,所以自然而然只会飞嚮花朵。所以开展出离心真的很重要,其根本是渴望证悟,这应该是你心之所繫、心之所愿。如此一来,上师的容貌、身高、体魄、学历、影响力、领导魅力或嗜好都不再重要了,他是否能够提供你证悟之道才是你最主要的考量,其他都变得次要。现在,这些东西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都很重要,因爲我们不是真正在寻求证悟,我们寻觅的是同伴、是朋友,而非善知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9 07:23 AM , Processed in 0.0823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