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9|回复: 0

[百家杂谈] 老农、牲畜还有那个佩奇,都是演绎“城市中产故事”的道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9 10: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农、牲畜还有那个佩奇,都是演绎“城市中产故事”的道具

2019-01-18  张丰  大家

导读

不管是牲畜还是那个老农,都是演绎“城市故事”的道具而已。




《啥是佩奇》短片的刷屏,多少让人感到意外。

5分钟的视频,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农村盼望孩子回来过年的老农,接到儿子的电话。他问孙女想要什么样的礼物,“佩奇”。这个还在使用拨号手机的老农,当然不知道佩奇是什么,于是就是开始了他的寻找之旅。

20.png

影片虚构了一个与城市完全隔绝的乡村场景。老农能问的邻居,也都是老年人,他们也不知道佩奇是什么。最后他想到了一个曾经在城里做过保姆的妇女,就去求助于她,终于搞清楚《小猪佩奇》原来是城里孩子爱看的动画片,于是他为孙女制作了一个和佩奇有点像的玩具。可能,这就是短片感动人的地方。

保姆这个角色特别有意思,她已经回到乡村,在锅台边烧火。但是,曾经去城里生活过这个经历,让她具备了权威性。这是意味深长的一幕,要知道,千百年来,乡村中的权威,一直都是老年男性,如今发生了颠倒。“去过城里”本身就意味着一个更高的境界,也更有力量。

这是对农村现实的一种误解,或许说,这种对农村的想象,更多建立在抽象的观念上。导演认为农村应该是与世隔绝的,老年人只能拿着老式的拨号电话,在和儿子通话的时候,还因为信号太差而挂断了(如果说是某通讯公司的广告的话,这个设定就有点奇怪)。

农村的老人,穿着八九十年代的服装,和路遥当初写的那些形象没什么区别,皱纹,白发,乌黑的皮肤,周围的环境,也是牲畜、炊烟和极为艰苦的环境。还有那个喊老人们去参加智能手机培训的大喇叭,其实是电话普及之前农村的场景。即便是落后的农村,也有一部分已经使用微信,学会了在抢红包发表情包,喇叭几乎算是文物级别的存在了。

21.jpg

这并不太符合“北方农村”的现实。儿子开回来的小汽车上,是“豫F”的车牌。这里是河南鹤壁,河南最小的地级市之一,但是也正因为小,城乡的沟通反而没那么困难,鹤壁的山区,不是偏远山区,过去是煤炭生产基地,如果说有问题,也是工业转型留下的问题,而不是“与世隔绝”的问题。

导演把城乡之间的对立推到极端的地步。让“无知的老农民”去寻找英国动画片中的佩奇,本身就意味着某种对乡村的“暴力凝视”。寻找的过程一定是荒唐的,让人发笑的,而最后的结果,则必然是大团圆的,充满温情的按摩,迎合返乡过年的情绪。

这种“寻找”,其实就是城市中产价值观对乡村田野宣示某种“主权”。田野里散养着现实世界的猪,但是这些猪却比不上那头中产阶级喜欢的“小猪”。在这种价值观里,每个人(而不是每个儿童)都应该看《小猪佩奇》,都应该知道这个动画片形象。短片结尾时,墙上粉刷着标语:“大年初一不收礼,全家进城看佩奇。”

春晚剧组看了这个片子可能会感到不快,过年不是应该看春晚吗,为什么要“进城看佩奇”?春节一直被视为“传统节日”,就是因为其习俗是在农业社会建立起来的。在农村有关春节的一整套意义系统中,父亲或者家长而不是孩子居于中心,尤其是在短频设定的北方农村,晚辈还要向长辈磕头行礼。相应的,以北方方言为主的春晚,其趣味也一直是某种城乡结合部的混合。“过年看佩奇”,则意味着话语的翻转,让农村老人“进城看佩奇”,则无异是一种强制消费。

虽然只有5分钟,除了“寻找佩奇”外,影片还有另外一个结构,那就是“在哪过年”的问题。过去20年,“在哪过年”一直是城市白领纠结的问题,也是很多春晚节目的主题。对所谓的“凤凰男”来说,是在城市自己的小家庭过年?还是回到农村和老人一起过年?这是个艰难选择,而《啥是佩奇》则提供了第三条路:回家,接老人到城里过年。

这种选择很难发生在现实中。从北方的乡村到小城,并没有那么困难,儿子可以开车回来,老人也就可以乘车进城。短片把那个村庄刻画得非常贫穷,但是却也有一条连结城乡的公路。在2019年,一个北方农村的老人到城市去看儿子,已经不是什么难题。现在已经不是八九十年代,农村人对城市一无所知。每年返乡过年的农民工,早已经把城市的很多生活细节带回来了。

22.jpg

但是,“回家,接老人到城里过年”这个设定,确实有一种更深的寓意:它意味着过去“在哪过年”的争执已经结束了,有了一个“更完美”的解决方案。“把老人接到城市”,意味着农村经验彻底变得无价值了,过去,人们还会假惺惺地表达“年味变淡”的感叹,还有些人向往小时候在农村过年时的热闹,在农民变得萧条寂寞之后,现在把农村的“老人”也接走了,那么,春节期间的农村,还能留下什么?

这就是这个短片深处的价值观。它以老农的“寻找佩奇”之旅,以一种城里人的眼光对农村进行了一场巡视,最后把老人也“挟持”走了。短片的最后,老农为孙子做了一个朋克风格的佩奇玩具,再加上那种狂欢的音乐,以及墙上那句标语,都完全是大都市的体验,和乡村没有任何关系。其实这正好也说明,这样的短片,本质上是和乡村无关的。不管是牲畜还是那个老农,都是演绎“城市故事”的道具而已。

我知道很多人看了这个短片很感动。城里的父母,经常陪孩子看《小猪佩奇》,现在“佩奇”的光辉,已经照亮了中国农村,这是多么感人啊。但是,这种“照亮”中,却又有多么深的傲慢与偏见啊。或者说,这是一种最彻底的“城市化”:让乡村消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8 06:26 AM , Processed in 0.1263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