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0|回复: 1

[好摄之徒] 由男性主导的英国新闻摄影界,她是一个传奇 | 谷雨计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30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男性主导的英国新闻摄影界,她是一个传奇 | 谷雨计划
原创: 卢克·多德  谷雨计划  2018-12-31


4459C42F-6284-464E-AC08-CF0BE2DC737D.jpeg
△ W·萨默塞特·毛姆,1958

简·鲍恩的口头禅是“摄影师既不该被看见,也不该被听见”。没有什么能够动摇这种沉默;准确地说,这反映了她来自直觉深处的工作方式。如果一张照片足够优秀,何须摄影者多言呢?

撰文 | 卢克·多德
编辑 | 陈佳妮
策划 | 《一生的凝视》

1949年起,简·鲍恩(Jane Bown,1925--2014)在《观察家报》担任了65年的摄影师。她动作迅速,行事低调,能让拍摄对象卸下防备,回归自我。她直视过塞缪尔·贝克特的敌意,面对过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强硬,捕捉过若有所思的穆罕默德·阿里。她喜爱在自然光下拍摄人物放松的姿态,用黑白灰表达人物的精髓。

从吉尔福德艺术学院的摄影课程毕业后,简先去汉普斯特德一家工作室里短暂地工作过一段时间,以拍摄儿童肖像为主,之后得到了《观察家报》首位图片编辑梅希特希尔德·纳维亚斯基的关注。根据简的说法,纳维亚斯基看到她为牛眼拍摄的超现实特写后非常震惊,认定她在肖像摄影方面很有潜力。

△ 牛眼,达特穆尔,1947

1949年1月,她委托简为伯特兰·罗素拍摄一张肖像。“一次可怕的经历,”简回忆道,“我连他是谁都不知道……但光线还不错。”

△ 伯特兰·罗素,1949

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在她最杰出的作品中到处流露的艺术敏感性。讽刺的是,从否定的角度描述她倒是容易得多——不喜欢人造光、暗房处理或道具;不用曝光表,而是通过感受落在手背上的光线来调整相机设置;除非万不得已,否则每次拍摄都不超过一个半胶卷;回避彩色摄影;希望在拍照前对拍摄对象只有零星了解,甚至一无所知。

她在摄影生涯末期几乎专拍肖像,使用的是85毫米和50毫米两种镜头。她曾经承认,自己其实只喜爱一种曝光组合——快门速度 1/60秒,光圈f2.8——而且会尽量用这种曝光组合拍照。简喜欢开大光圈,创造出极浅的景深,有时会导致被拍摄者的一只眼睛失焦。这还可以让背景虚化为抽象的光斑——如查理·卓别林的肖像。

△ 查理·卓别林,1969

很多摄影师将肖像摄影视为与拍摄对象的一种合作,这意味着双方越默契,拍照效果就越好。如果能与被拍摄者产生“火花”,简自然欢迎,但她绝不会为了拍出惊人之作而刻意寻找来电的感觉。米克·贾格尔开怀大笑的著名照片便是简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在他和记者旁边拍成的。

△ 米克·贾格尔,1977

默契有时反而会妨碍她:简第一次拍摄比约克时(完全不清楚她是什么人),比约克太过尽职,在简围绕着她拍照时, 欢快地摆出各种姿势。“不过到了最后,我还是得让她好好看着我……我也看着她,画面突然就出现了。 我什么都没做,一切都归功于她。”比约克用手掌掩住面孔的传神肖像的确是最后一个胶卷上的最后一张。

△ 比约克,1995

简天生喜欢侧影,最突出的是,让·科克托、梅兰妮·克莱因,两人都以谨慎的警惕回应简的凝视,克莱因的身体似乎在退缩,科克托则把他的猫抱在怀里,仿佛在抵挡简的镜头。然而,他们没有畏惧,而是认同和信任。

△ 让·科克托,1950

△ 梅兰妮·克莱因,1959

70年代,简标志性的肖像风格诞生了:直面拍摄对象,特写,让背景虚化为一片模糊的黑白灰浅色景深。常常有与环境不符的冷静。穆罕默德·阿里若有所思的肖像是在拥挤的媒体采访时间捕捉的,艾德娜·奥布莱恩摄于一场派对,塞缪尔·贝克特那张深刻的肖像则是在一条漆黑的小巷中抓拍的。

△ 穆罕默德·阿里,1976

△ 艾德娜·奥布莱恩,1977

△ 塞缪尔·贝克特,1976

简十分佩服撒切尔,于1983年在唐宁街给她拍了照。她愉快地回忆起那次拍摄。首相赶走了记者,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简的身上。在一张又一张照片中,撒切尔都逼视着镜头,她的衣服与头发有如盔甲一般。但简像猫一样耐心等待着,趁首相抬手拨弄一缕乱发、“面具”稍稍滑落之际,抓住时机连拍三张,越拍越近,捕捉到了撒切尔眼角一闪而过的细微疑虑。

△ 玛格丽特·撒切尔,1979

△ 玛格丽特·撒切尔,1983

简的编辑向白金汉宫咨询,刚过八十岁的女王是否愿意让另一位八十岁的老太太给她拍照——这是简自己的主意。白金汉宫同意后,简“吓坏了”——据记载,当被问起这次拍摄的情况时,简回答道:“女王就是照我说的话去做。”——但她为女王拍摄的肖像可列入其摄影生涯里最美妙、最动人的作品当中。

△ 伊丽莎白女王,2006

2007年,糟糕的视力和身体状况迫使简停止了工作。她在汉普郡的家里接过一些私活——2011年她为理查德·阿什克罗夫特拍摄的绝伦肖像,与她在巅峰期拍摄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她的最后一幅作品是为安德鲁·比伦的女儿艾比与奥尔拉拍摄的感人肖像。几个月后她就去世了。

△ 艾比·比伦与奥尔拉·比伦,2014

△  美国游客,伦敦,1968

△ 反民族阵线游行,温彻斯特,1979

△ 花花公子俱乐部,伦敦,1969

简·鲍恩谈到自己时,带着一贯的自我贬低,自称“卖照片为生之人”。除了名人肖像,简·鲍恩还拍摄时常被人忽视的人或事:美国游客、反民族阵线游行、花花公子乐园……这些作品不流于感伤,充满尊重和温暖。她的口头禅是“摄影师既不该被看见,也不该被听见”,她格外谦虚,但在由男性主导的英国媒体界,她是一个传奇。
△ 简·鲍恩在汉普郡的家中,埃琳娜·希瑟维克(Elena Heatherwick)摄,2014

(本文节选自《一生的凝视》一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2-31 06: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0 07:01 AM , Processed in 0.03596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