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6|回复: 0

净土法门的正行和助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3 02: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净土法门的正行和助行
新浪博客 二河古渡 2018-10-21

微信图片_20181023150335.jpg


  古渡法师讲述


  分二:(1)正行——持名念佛;(2)助行——慈心行善。

  (1)正行——持名念佛

  分二:A1.凡事不忘持名;A2.无暇者早晚十念。

  A1.凡事不忘持名

  【从此随分随力,至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无论语默动静,行住坐卧,迎宾待客,著衣吃饭,务令佛不离心,心不离佛。譬如切事系心,凡百作为,不忘此事。】

  这里印祖告诉我们:“从此随分随力,至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行门上不是绝对的,要看我们每个人的情况、因缘,看你有多少空闲时间。

  要注意,我们已经分析过,“信愿行”的“行”是不离“信愿”的,是在“信愿”基础上的持名念佛,这一点我们千万不要忘了。如果你已经有真信切愿了,那你就在信愿的基础上精进地持名,一直念到一心不乱,从事一心到理一心,甚至断惑证真,自然这样一路念下去就行了。但是如果你还没有真信切愿,那就不能把所有的精力、时间都放在持名上。因为你的信愿还不够,而信愿是根本、源头,所以你还是要把主要精力、重点放在通过闻思产生、增上信愿上,这一点非常重要。

  有真信切愿的人,至心持名就行。如果还没有产生真信切愿,那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闻思产生信愿上。但是这里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印祖在《文钞》中讲的,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对大多数人都切实可行的,一般有一个原则,就是以“半日学解、半日学行”的方式,解行并进,目足并运,“信愿”与“行”不要偏废。

  如果你只是在闻思产生信愿上下手,却不念佛,那你的信愿到底增上了没有?你的信愿是真的信愿吗?通过闻思增上信愿了,怎么能不念佛呢?或者你虽然念佛,但不注重闻思产生信愿,那就没有在源头上、根本上用功,这也不行。所以我们还是要两方面都注重,“半日学解、半日学行”,这是适合大多数人的方法。

  这里印祖讲“从此随分随力,至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要注意“至心”两个字。“至心”就说明是要在前面真信切愿基础上“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我们许多人还没有达到“至心”,在真信切愿上还有很大的欠缺,那你就要特别 注重净土的闻思,注重信愿的修法。

  我们讲“行”的时候是没有离开“信愿”的,讲“信愿”的时候也不可能没有“行”,“信愿行”三者实际上是不可分的,说一即三。所以你可以讲“信愿行三具足才能往生”,也可以讲“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或者讲一个也行,说“有胜解信就能往生”“发愿就能往生”“念佛就能往生”都行,说一实际上是具三的。

  “无论语默动静,行住坐卧,迎宾待客,著衣吃饭,务令佛不离心,心不离佛。”这里告诉我们,念佛有一个非常方便的地方,就是“语默动静,行住坐卧”任何时候都可以念。特别对在家人来说,念佛法门最为方便,无论语默动静,在做事中也可以修行,不像打坐静修等需要许多条件。

  下面再来看印祖的比喻:“譬如切事系心,凡百作为,不忘此事。”“切事”就是迫切的事,“凡百”就是一切。如果有迫切的事挂在心上,那么你的一切所作所为就都不会忘记这件事的。这里迫切的事就比喻持名念佛。

  要注意,这里讲持名念佛,并不是就干巴巴地念一句佛号,而是要在信愿的基础上。印祖这里就说“至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要“至心”,要有信愿的内涵在里面。没有信愿念佛号,就相当于一个人没有灵魂、没有精神,那一切就都是虚的。所以这里就作比喻,“譬如切事系心”,你要以信愿摄持来念佛,一直把极乐世界放在心上,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忆佛念佛,如母忆子,如浪子思归故乡。或者就像一个小孩子,父母有事离开了,他天天想念自己的父母,吃饭的时候还在想,边吃边掉眼泪。念佛必须要有这样的心,以这样的信愿来忆念,就像“切事系心”一样,“凡百作为,不忘此事”。

  下面我们再来看天如惟则禅师《净土或问》中是怎么讲念佛行的:

  “世网中人,若是痛念无常,用心真切者。不论苦乐逆顺,静闹闲忙。一任公私干办,迎宾待客。万缘交扰,八面应酬。与他念佛,两不相妨。不见古人道:朝也阿弥陀。暮也阿弥陀。假饶忙似箭,不离阿弥陀。又云: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

  “世网中人”,也就是对一般在家人来说,你如果能够“痛念无常,用心真切”,就能做到一切时不忘念佛。要注意,“用心真切”就说明是有真信切愿的人,并且他会“痛念无常”,念死无常、轮回痛苦,这些修法非常重要。如果真正有信愿,那自然而然就会用心。不管刚开始的时候是如何妄想纷飞,念着念着就忘记了,这都不要紧,只要你有真信切愿,坚持下去就会好的。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不习惯,甚至经常会因为妄念把佛号丢了,但是慢慢地你就可以越来越纯熟。这样“不论苦乐逆顺,静闹闲忙”,不管怎么忙,“与他念佛,两不相妨”。

  “不见古人道:朝也阿弥陀。暮也阿弥陀。假饶忙似箭,不离阿弥陀。”一句阿弥陀佛不离口,要这样来念佛。这是从念佛行上讲的。

  “又云: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这里又以比喻来讲,不管怎么忙,跟念佛是“两不相妨”的。

  现在经常有些在家居士说:“我忙得很,没有时间念佛。”这其实说明他没有好好反省自己。不管怎么忙,难道你会忙到任何时候连一句佛号都念不起来吗?你只要“痛念无常,用心真切”,无论干什么事情,不管是在单位办公,或是在家做家务、照顾孩子,这句佛号都可以尽量提起来。如果确实有事不能静坐念佛,那么也可以散心念,尽量提起佛号。佛号念熟之后,不管多忙,乃至跟人打交道的时候、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心里都可以念佛;做事情当中,这句佛号也可以不停;甚至走路的时候也念佛、吃饭的时候也念佛、大小便的时候也念佛,任何时候都不要让这句佛号断掉。

  A2.无暇者早晚十念

  【或有公私众务,了无少暇,须于早晚十念念佛,至心发愿,亦能往生。以阿弥陀佛曾有愿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故十念念佛,亦得往生也。】

  这里是指慈云忏主所创的“晨朝十念法”,是针对古代时候的宰官、大臣等极忙的人,《龙舒净土文》中对此也非常推崇。《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与陈锡周居士书》中介绍:

  “若或事务多端,略无闲暇,当于晨朝盥漱毕,有佛则礼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念至十口气,即念《小净土文》;或但念“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句偈,念毕礼佛三拜而退。若无佛,即向西问讯,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门,乃宋慈云忏主,为王臣政务繁剧,无暇修持者所立也。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时,借气摄心,心自不散。然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气。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伤气。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此法能令心归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数虽少,功德颇深。极闲极忙,既各有法。则半闲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间而为修持法则也。”

  一般人如果事务多端,没有闲暇,应该怎么修呢?就是用慈云忏主的“晨朝十念法”,“尽一口气为一念,念至十口气”。要注意,这里是念十口气,而不是十声佛号。这是慈云忏主“为王臣政务繁剧,无暇修持者”所创立的。

  “极闲极忙,既各有法。则半闲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间而为修持法则也。”比较闲的人应该一切时处不离念佛,而特别忙的人就用“晨朝十念法”,半闲半忙的人就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斟酌其间而为修持法则”,有这样种种不同的情况。

  下面再看这里印祖的论文:“须于早晚十念念佛,至心发愿,亦能往生。”要注意,这里也是“至心发愿”。为什么“晨朝十念法”,十念念佛都能往生呢?前提就是“至心发愿”。慈云忏主的“晨朝十念法”主要是用气来束心,当然它也是根据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以阿弥陀佛曾有愿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就是《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是故十念念佛,亦得往生也。”

  十念念佛也可以决定往生,万不漏一,这就是根据第十八大愿中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至心”就是至诚心,“信乐”就是深信之心,“欲生我国”就是回向发愿心,所以“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实际上就是《观经》三心,或者我们一般讲的真信切愿。有真信切愿,当然就能决定往生。

  “乃至十念”,“乃至”是省略词,说明不管你是念佛念了一辈子,还是一年、一个月,甚至十念,都能往生。第十八愿其实就是往生的最低条件。

  我们千万要注意,“乃至十念”的“十念”并不是念佛功夫。关于“十念”,《无量寿经》后面的成就文中就提到“乃至一念”,说明“十念”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念”。临终时一念的真信切愿就往生了,又有什么念佛功夫呢?这里其实就是强调,能否往生就在于你是否有真信切愿。

  “乃至十念”,换一句话讲就是:“无论你有没有念佛功夫,乃至十念、一念就能往生。”这里强调的不是什么“十念”的念佛功夫,而是不论功夫,只要“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有真信切愿,就可以往生。这样我们就知道,这是晨朝十念法可以往生的出处、根据。

  十念念佛亦得往生,它的原因、理由、根据就是第十八大愿,印祖这里也就直接引用了第十八愿。《无量寿经》中第十八大愿的完整愿文是:“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在这里就省略了。

  愿文中的“乃至十念”,主要就是指持名念佛。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中就解释:“又如《无量寿经》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善导大师直接就把“十念”改成了“十声”,是念十声阿弥陀佛名号。当然这也是有根据的。

  再看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多的“上尽一形”,一辈子精进念佛,少的“下至十声、一声等”,念十声的目的也是为了临终一声、一念念佛,这样就能往生。

  把“十念”改成“十声”乃至“一声”,这也是有根据的。《无量寿经》四十八愿结束之后,经文后面还有专门的愿成就文,相当于对前面的解释。其中第十八大愿的成就文中就提到: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这里《无量寿经》原文直接就指出是“名号”,而《观经》下品下生十念念佛也是称名号,所以善导大师改成“十声”绝对是有根据的。

  “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这里的“一念”也可以说就是“一声”,所以善导大师就说“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这样也是绝对往生的。这样我们就知道,临终十念乃至一念念佛也能往生。

  这里“信愿行”中的持名正行,主要是从两方面介绍的:一般情况下,我们要随分随力,一天到晚尽量不忘持名;如果是特别忙的人,最起码也要依“晨朝十念法”。要注意,这两种都特别提到了“至心”。这样我们就知道,“念佛行”必须要“至心”,也就是要在前面信愿的基础上,这一点非常重要。

  “晨朝十念法”十念念佛之后,一般要念慈云忏主的《小净土文》(“我弟子某甲,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回向。在这篇短短的《小净土文》中,慈云忏主专门引用了第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教证来证明决定得生,让我们要有信心。可见“晨朝十念法”十念念佛离不开信愿,离不开“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十念必生,依的就是第十八大愿这样的教证。

  我们每次依《小净土文》发愿的时候,都要把第十八愿也念一下,这样就会对十念、一念,十声、一声念佛也能决定往生产生信心,就不会有怀疑。只要你有“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的真信切愿,就能决定往生。

  如果你能一辈子坚持晨朝十念,以真信切愿,决定无疑的信心来念佛,那么即使你确实很忙,没有时间念佛,也没有念佛功夫,那也是决定往生的。因为你本身已经有胜解,也就是有真信切愿了,所以是“万不漏一”“万修万人去”的。

  这里虽然是讲“行”,但也是以信愿为根本的,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正行”,下面再看“助行”。

  (2)助行——慈心行善

  【但既念佛求生西方。必须发慈悲心,行方便事。息贪瞋痴,戒杀盗淫,自利利人,方合佛意。否则心与佛背,感应道隔。但种来因,难获现果矣。】

  “但既念佛求生西方。必须发慈悲心,行方便事。”利他的事还是要随分随力去做。此外还要对治烦恼,“息贪瞋痴,戒杀盗淫”,这是戒律方面。布施持戒,自利利人,这样才能与佛意相合。断恶行善、发慈悲心,这些都属于“助行”。

  我们念佛人也要尽量去做利他的事情,也要尽量断恶行善。如果不断恶行善,不注重对治贪嗔痴烦恼,杀盗淫都没有停息,那么就会“心与佛背,感应道隔”。很难与佛法相应,当然就很难与净土法门相应,因为净土法门也是佛法,也属于善法,如果你不断恶行善,怎么能相应呢?这样就只能是“但种来因,难获现果”。

  如果念佛的人不注重断恶行善,甚至人格不贤善,人品都有问题,那么跟净土法门是很难相应的。虽然有真信切愿就能往生,但这也需要基础,也要有前提条件,就是你要相信佛法、相信因果,断恶行善。如果你连因果都不相信,还说“我相信净土法门,我有真信切愿”,那不是闹笑话吗?

  净土法门确实是了生死最容易,门槛最低的法门,但并不是没有原则、没有底线。净土法门还是有最低门槛、最低条件的,就是要有真信切愿。有真信切愿,首先就要信佛、信因果。如果你信佛、信因果,那你自然就会持戒、断恶行善;如果这些都做得很糟糕,甚至人品都有问题,那你怎么可能产生真信切愿呢?怎么可能修得好净土法门呢?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一函遍复》中讲:

  “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以其心与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弟,妻室,儿女,朋友,乡党,不能尽分,则心与佛背,便难往生。以自心发生障碍,佛亦无由垂慈接引也。”

  如果做人都没有做好,自己的本分都没有尽到,比如作丈夫、作妻子乃至作朋友的本分,连人格上都有很大缺陷,那就“心与佛背”,很难与佛相应。由于你自己的心发生障碍了,自己不具备最起码的、最低的条件,那当然“佛亦无由垂慈接引”,就难以往生了。

  虽然净土法门是他力法门,有佛力加持,但是如果你自心发生障碍了,那么虽然佛的法身加持无处不在,也没有办法。就像太阳光虽然普照大地,但是你这个脸盆倒扣在地上,阳光也照不进去。

  现在佛门中有些宗派就是这样,非常麻烦。他讲只要有金刚信心就可以了,就能绝对往生,而且是生报土,比开悟的大禅师上品上生还要殊胜,因为这只是生化土。而且他还说:“善人都能往生,何况恶人呢?”我们一般说“恶人都能往生,何况善人”,他却偏要反过来讲。当然他有自己的理由:善人就会靠自力,而恶人觉得没有希望了,只有靠佛力。并且佛“独怜悯于苦者”,特别慈悲恶人,所以“纵杀千人,亦得往生”。这确实对信心强调得过分了。

  甚至他还取净土门、舍圣道门,把通途法门的深信因果、皈依三宝、断恶行善、世俗菩提心等修法全部舍弃,就单单强调一个金刚信心,所以他的教法就出现了问题、偏差,这样就非常麻烦。

  而有些人借口“善人都能往生,何况恶人”,就肆无忌惮地造恶业,觉得反正造恶照样可以往生,反而还更容易往生。近代的侵华日军里面,就有很多专门宣扬净土真宗教义的人。因为日本还是有很多人信佛的,所以这些人就跟他们讲“纵杀千人,亦得往生”,这样他的教法就被一些人利用了。当然他的教法本身确实也有一些问题,所以就容易出现这些情况。

  所以我们还是要依汉传佛教传统祖师大德的观点,而不要去依其他宗派的观点。这些宗派里有些人胆子确实很大,他们只承认善导大师一位祖师(实际上对善导大师的观点也是歪曲理解的),对天台宗等其他宗派都不承认,对智者大师、蕅益大师、印光大师都批评、排斥,说这些祖师都没有得到净土的真传。这些观点和我们传统的净土十三代祖师的观点是相违的,我们千万要注意,不要受到影响。

  下面再来看,我们本师释迦佛在《观经》中也会强调三福: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释迦佛也和我们讲,“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要想往生净土,就要修三福。前面的持名念佛是正行,而这里的三福可以说就是助行。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世福,世间的善法;“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是戒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是行福,是专门从大乘的智慧、修法上讲的。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中解释:“三福九品名为散善。”可见九品甚至上品上生都有可能是散动的善根。所以不一定要念佛得一心不乱,要有禅定,只要有真信切愿,把三福当中任何一福的修法回向都可以往生西方。这是助行。

  小结:正行、助行关系

  最后我们再把前面的正行、助行合在一起分析一下。

  [提要:“行”分二:

  (1)正行——持名念佛;
  (2)助行——慈心行善。]

  对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人来说,这里有二种“行”。第一种是随分随力,一天到晚至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这是正行,是主要的;第二种是助行,要“发慈悲心,行方便事”,以三福为代表。

  为什么会有这二种“行”呢?下面我们可以作一个分析。

  第一种解释:毕竟我们是修净土,就像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中所讲的,要身口意三业专修净业,身业专礼阿弥陀佛,口业专门赞叹阿弥陀佛、持阿弥陀佛名号,意业观想、忆念阿弥陀佛,这是最主要的,是专修。但同时这里还有助行,相当于告诉我们还有一些兼修的方法。你不一定要专修,但是只要注重净土教理的闻思,能产生真信切愿,那么你把功德回向也能往生。可以说助行就是一种兼修的法门。这是一种解释。

  第二种解释:正行是专修念佛,而助行呢?虽然他是一个专修念佛的人,但是也要随缘随力的“发慈悲心,行方便事”,也要“息贪瞋痴,戒杀盗淫”。只要是以身语意专修净业为主,其他的助行为辅,那么实际上也属于专修。

  第三种解释:正行相当于专修净土,依净土特别法门,而助行相当于依通途法门。我们学净土的人也应该尽量按通途法门去做,皈依三宝、上供下施、断恶行善、持戒修福乃至读诵大乘。难道专修净土的人就不能断恶行善、深信因果了么?难道一做就成杂修了么?

  专修与杂修,其实并不像有些人理解的,只是在外表上判断。如果只从外表上判断、理解就太死板了,也不合理。我们应该从善导大师专、杂二修真正的内涵上去判断。

  善导大师讲,专修是至心的,能“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而“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往生礼赞》),难得有几个人能往生。所以杂修是指“不至心”的,是没有真信切愿的,如果至心就不能叫杂修,只能叫兼修。而如果你还有大乘圆融的知见,那就是圆修。印光大师解释:“当云净土法门,修有专圆。由众生根器不一,致诸祖立法不同。善导令人一心持名,莫修杂业者。恐中下人以业杂致心难归一,故示其专修也。永明令人万善齐修,回向净土者。恐上根人行堕一偏,致福慧不能称性圆满,故示其圆修也。”(《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复永嘉某居士书二》)圆修是针对上根机的人,善导大师的专、杂二修是针对一般中下根机的人。这里我们就不谈圆修,只谈专修、杂修,因为中下根机的人最多。所以善导大师主要就针对大多数人讲,应该专修,不应该杂修。印光大师说,善导大师“所示专杂二修,其利无穷”(《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

  专修、杂修的辨析非常重要。并不是稍微修一下其他法门就叫杂修了,还要看他是否有真信切愿。有真信切愿就不叫杂修,而叫兼修。

  同时还有些人以为:“我一天到晚只是修净业,那我就是专修了,绝对往生!”这也不一定。如果你不注重净土教理的闻思,内心没有真信切愿,那么虽然表面上挂名专修,一天到晚就念一句佛号、一部《无量寿经》,看起来好像很专,但是其实就像印祖讲的“专落悠忽,兼落纷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四•开示五则》:“总之生死心切,诚敬肫挚,则专兼均可。否则专落悠忽,兼落纷繁。”)没有真信切愿,那么你专也专不起来,悠悠泛泛;而兼修种种法门也是落于“纷繁”的状态,也不是真正的兼修,而是杂修。没有真信切愿,那么专也专不了,只是表面上的专修,实际上没有资格称为专修。专修也是要有条件的。

  杂修实际上是现在大多数人的情况。很多人都认为:“我不用专修净土,把功德回向一下就行了!”这实际上就是杂修。如果你没有广泛、深入地闻思净土教理,断疑生信,产生胜解,怎么可能一回向就绝对往生呢?那是不一定的,你极有可能就变成杂修了。即使回向了,杂修还是很难往生的,因为你的信愿不真切,没有好好地在净土教理上下功夫,没有断疑生信,许多人甚至对净土非常无知。这样实际上就是杂修,很难往生。

  所以善导大师讲,专修“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杂修“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很难有人往生,因为他没有真信切愿。这一点非常重要。

  “信愿行”的“行”又分正行、助行,这里就对“行”这一资粮作了介绍。

(选自古渡法师《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讲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4 11:56 PM , Processed in 0.20868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