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3|回复: 0

《影》:高扬“大写的人性”,但张艺谋真的回归了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0 07: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影》:高扬“大写的人性”,但张艺谋真的回归了么?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8-10-10 14:39:00

核心提示:“身不由己”更像是张艺谋的自圆其说和自我开脱,这种“回归”实在令人遗憾。


a249.jpg

电影《影》海报

参考消息网10月10日报道  国庆档的电影《影》上映后口碑不错,不少观众看过后感叹“老谋子又回来了”。

张艺谋回归由他开创的“国产武侠大片”:曾经被指摘为“形式大于内容”影片,如今有了更清晰的故事脉络和更明确的戏剧冲突;从前铺张浓艳的美术造型,升级为“高级的黑白灰色调”;“团体操”式的人海战术,也变成一对一的比武和小规模团战。张艺谋舍弃繁复,学会了东方美学的“写意”和“留白”,浓缩和简化之后,戏剧张力更加强烈集中。

从江湖情仇到庙堂权斗

a250.jpg

“影子”境州与都督子虞(邓超饰)最后两败俱伤

《影》讲述沛国的领土失陷,主公和都督争夺权力。都督豢养名为“境州”的影子作为替身,意图收复失地,扳倒主公。影子是权力争夺的棋子,身不由己,但他的人性并未完全泯灭,如同黑白之间的一抹灰。影片最后,双方两败俱伤,都督说道:“只恨我这一生,只醉心于权谋和征伐从未领略过天下之美,你们替我去看看”,他似乎人之将死悔悟了,要结束权斗,让影子脱离沉重的历史黑门,去自由光明的地方。影子和夫人这对神仙侠侣,会从此远离庙堂上的争斗,退隐江湖。

观众刚要为张艺谋的进步而欢呼,却发现本该挣脱奴役的反抗者,却突然变成了阴谋家,他杀了真身取而代之,没有选择江湖而是庙堂,义无反顾地成为权力的奴隶。

有必要简要回顾一下张艺谋的创作历程,《红高粱》是上世纪80年代禁锢松解后喷薄而出的热烈,高扬“大写的人性”,《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批判民族劣根性,《活着》《秋菊打官司》《我的父亲母亲》则是书写下层生活。

2002年的电影《英雄》开启商业大片时代,但高概念、大制作、国际化的电影却越发显得“假大空”,其价值观一再被诟病。


a251.jpg

电影《英雄》结尾放下屠刀是“臣服强权”


与之对比,《影》打着武侠、历史、莎士比亚悲剧等标签,实际却不甚相符——武侠精神的本质是“以武犯禁、不畏强权、已诺必诚、不爱其躯”。侠客是自由孤独的,他们追寻武学理想,不做权力鹰犬,不慕功名利禄,“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张艺谋的武侠理念从平民草根的江湖情仇变成了庙堂里的权斗。不再有洒脱不羁的侠客,反而是摆弄权力,却也被权力摆布的阴谋家。

把历史简单概括为权斗阴谋?

其次,架空的《三国志》只是一个空虚的历史舞台,没有真正的历史因素把历史简单概括为权斗阴谋。

而《影》似乎在告诉观众,“至刚至阳”比不过阴谋诡计,大刀敌不过奇兵异器,武学比不过奇技淫巧,正面对抗比不过暗算偷袭伤。杨苍是全片最为健康、阳刚、光明、正气的形象,他在片中的自然舒展也和其他角色的刻意紧绷形成鲜明对比——奇葩邪门的沛伞其实没有赢过杨刀,杨苍却被影子的阴招杀了,杨家军被“特洛伊木马”式的偷袭打败。

a252.jpg

电影《影子武士》中对人性复苏刻画更为深刻

一些中国导演推崇黑泽明,甚至于张艺谋也借鉴了《乱》中披头散发如老鬼般的将军。虽然《影子武士》中的武田信玄同样有“除非有人出来一统天下,否则天下仍是会血流成河”的逻辑,但影片仍以武田家的覆灭为结局,把重心放在影武者人性的复苏上,抒发对时代改换无法阻挡,对古典的武士精神不可寻觅的哀叹。

遗憾的是,张艺谋对黑泽明的模仿仅仅停留在戏剧性、仪式化的表面上,过多的台词,剧情和人物经历依赖于“用嘴说”,仿佛张艺谋借助戏剧,不过是有力却无心运用电影手段而已。

人性是否荡然无存?

王朔曾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时调侃“他现在就是个搞装修的”,一语道破了张艺谋商业的本质。

只是,《影》的装修风格从皇家土豪风升格为“简约不简单,奢华不张扬”的“新中式”美学。虽然俭省了色彩,却也难免是文化符号的堆砌:“印象”系列实景秀,奥运会开幕式的水墨服装,琴瑟、书法、山水、竹林、阴阳鱼。“以阴克阳”被牵强表现为“以女人的身形入伞”和女装刺客团,扭捏作态的女性步态滑稽荒谬。相比影片《英雄》中大色块铺陈和开放的空间,《影》似乎成了一地潮湿喑哑,全无中国式水墨的潇洒飞逸。

a253.jpg

《影》中人性情感都慢慢丧失了


《影》讲述了人性和权力的主题,但片中的角色全都丧失了人性,尽数沦为权力的奴隶。

杨平和青萍本该是一对纯真美好的年轻人,因为两国对立而反目成仇,成为权力争夺的牺牲品。如果能在两人战死前多表现一些彼此间的好感,悲剧性会深刻得多。显然张艺谋认为在权力面前,不需要给儿女情长留出空间。子虞夫人,最初也表现出了一些人性情感,但最后朝堂上的权力争夺战中,她变成惊惧无力的旁观者。影子本来有对母亲的思念,对故土的怀念,对夫人的爱,但他在最终的争斗中,毫无挣扎地投向了权力,以恶抗恶。自此权力大获全胜,人性荡然无存。

“没有真身,也有影子。”影子成了真身,和真身一样黑暗。没有人性,只有权力的替身。

在《影》这个空虚的戏剧舞台上,权力是唯一的主角。全片晦暗阴沉,似乎要塑造出一个压抑封闭的空间,让人迫不得已只能选择认同权力的逻辑。

《影》并没有回到人文主义和人性情感——“身不由己”更像是张艺谋的自圆其说和自我开脱,这种“回归”实在令人遗憾。(文/戈弓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9 09:15 AM , Processed in 0.0492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