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83|回复: 1

什么是最好的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6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18-9-27 12:25 PM 编辑

什么是最好的善?
益西彭措堪布  1周前

WeChat Image_20180927120954.jpg

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
备忘录【闻法轨理】

三殊胜实修引导
03

总说三种等起

纽西·龙多丹毕尼玛尊者 讲授
阿格旺波尊者 记录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1. 总说

接着我们要在心上判别不善、无记和善三种等起。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不善、善和无记。
这里是就真实行者而言,非行者的等起叫做不善的等起;是行者的等起叫做善的等起;不能记别或判别为不善和善的习惯性等起叫做无记的等起,也就是心里没有什么希求,只是习惯性地做一种外相的佛法行为,这叫做无记的等起。

2. 不善、无记和善
三种等起之间的区别

首先要认得无记。
譬如磕头没有任何希求,只是动动手脚,做个运动,这就是无记。
或者听法没有任何希求,跟到点上班一样,这是无记。
或者供香已经成了习惯,反正就是划火柴点香,点完了插香炉里,心里没有任何善心和恶心的状态,这也是无记。
又好比一头猪绕着塔转了几圈,这也是无记,它心里没希求。

接着我们就要判别不善和善。
不善和善这一对有很多层面的涵义,用这两个词就是要使人的内心有所超越。
譬如,对今生来世有损无益的叫做不善,对今生来世有益无损的叫做善,以这一对词,就把人心引到趣入对于今生来世有益的法道里。
或者,只求一己之利是恶,为众生谋利是善,以这样的善恶观念就把人引入大乘道。
或者说著相是恶,离相是善,以这样的善恶分判就把人进一步引到般若妙道里。
如是等等安立善恶的各种差别。
总而言之,是要把人心引入到更殊胜的道里。

这里善恶观念是就行者与非行者所行之道而言。

行者是献身法道的人。如果心著在现世法里,那肯定不是献身法道的人。只有一心为来世以上长远的利益,常常起动这样的心来做善,才是真正善的等起。
现在要追问:什么是修行人?
那就是一心以法为业的人。如果我们的心被搅在现世法里,那就是不善。
譬如一个商人,他的心一直粘在商业上,不可能抽出心来缘着佛法修持,他一起心就是:我要谋求现世利益,远离现世灾祸,这样的心全部属于不善。

只有摆脱了对现世的耽著,能够基本把全副心力投入到法道以后,才称为行者。也就是他是以法为业的人,一心想要行法,这种人才是真正的行者。

现在的很多冒牌修行人,口里吹嘘我学无上大法,做什么样殊胜的功德,实际是沽名钓誉,赢求现世的恭敬名利。
他把佛法当成迅速实现现世名利财富的途径,或者避开现世的灾祸、魔扰、疾病等的保护伞,一心想以佛法作为这一世成功、不招失败的工具。
他内心的主旨是要获取现世法,有的是不往法道上走的等起。
换句话说,他求这个法、修那个法,心里念念叨叨都在想:我这样做了能发财吗?我这样做是不是能避开海关的追捕?或者想:我现在要好好念经,让生意马上好起来。
由于他一心要实现现世法,认为佛法能帮他达到这个目的,这样的话,心态上一点法的气味也没有,完全是非法道的一种心行状态,所以全都是不善。

凡是非法道的等起,不属于修法状态,就全部判为不善。

只有远离不善和无记两种起动状态,心识起的时候并不是想谋求现世利益,远离现世的衰损失败,也不是没有希求的一种习惯性行为,而是真心地起码是为了求后世利益来行法,这才叫做“善”。
进而言之,有一心求解脱的心态,就是更好的善。
再往上,不是为一己求解脱,而是要把所有法界有情安置在无上的佛果,为此而行这个善法,来求得成佛的因,这是最好的善的等起,它叫做“广大意乐的菩提心”。

由于我们行的是大乘道,要修的是大圆满道,要即身成就,所以一开始必须要以广大意乐摄持。
否则说的是大圆满,但心却极其下劣,直接往现世法里面流,这样的话,即使修大圆满法,最多成了实现现世法的因,如果以修大圆满来获取名利,那全都成了恶趣的因。

3. 等起十分重要
唯一是以等起来决定得什么果

等起十分重要。我们必须注意到,唯一是以等起来决定得什么果。因此,自己一心要在心里起一个广大善的菩提心,这种分别一引起就会等流到第二刹那,以它来推动再投入到善法里面,一切就都成了成佛的因。
当然很多人对此不解,说:我们就是为了现世得健康、财富、名誉、快乐,为了远离疾病、苦恼、魔障等,就是为了现世活得好才来学佛,这难道都是恶吗?


我们现在一定要深明大义,必须了解到,对于真正行法而言,一切求现世利的等起全部是往法道以外的方向走,得到的最多是现世利益,后世以上的利益丝毫不能成办。
心著在现世法上就不称为献身于法道的人,连“士”的名称都没有。
西藏佛法安立的三士道的“士”尤其契合汉地文化。“士”是有志于道、以道为生命的人,最起码是奉行人天道的行者,才称为“士”。

孔孟属于人天乘教法,真正的儒者都是立身行道,一生献身法道的人,只不过见解颇低,局限在人天范畴里。
譬如《论语》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就是士的精神。
或者“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毅”,就是为了实现所愿,有一种坚持行道的毅力。“任重而道远”就表明,他身上肩负的是很重大的事,起码是为了寻求来世长久的利益而献身法道。
这以上还要发展出为了寻求解脱而献身法道,再之上要发展为,为了法界一切众生都得到无上菩提的利益而献身法道。
有这样的内涵才是“士”。

此外,如果把佛法作为赢取现世名利的工具,罪过是极大的。
如果只是求一点现世的爱情、名利、享乐,各种一己之私的快乐,或者远离疾病、心理困扰等等,这些都是庸俗的等起,不是法道人的内涵。
这样的话,既然是讲实修法,那就没什么人情可言,所以,在座的各位不要感觉这些话扫你的面子,如果你的内心世界就是这样的,那的确应该幡然醒悟。

以上直接指示了什么是“士”,什么是“行者”,或者献身法道的人。
只有起了这样的心,一心为来世以上的利益而兢兢业业地修法,一起来的时候就怀着一种很大的志愿,常常以这个志愿摄持来行法的人,才叫做有志于道的人,才是真正的“士”。

有这以上的内涵才叫做“善的等起”。

思考题
思维“等起”的涵义,精确掌握其法相,并对它的重要性发起定解。


往期精选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09: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益西彭措堪布 Khenpo Yeshe Phuntsok】(Facebook)凡夫一生“我,我,我”,注定唯一与罪连

      再放到我们自身上来观察。

      我们从小时候上学开始,小学、中学、大学一路是怎么竞争,怎么起贪嗔,长大后又追求男女情爱之乐,追求社会上的地位、名誉等等,从整个状况来看,是不是就是私欲在驱使?

      一直认为有我,唯一重要的是我,为着我去竞争,为着我跟别人拼,为着我去对待一切,这上面又不怎么相信因果。那么就会发现,每一个行为都是在起惑造业,都是跟罪相连,什么好的也没有。

      因为心里没出现安乐之因,也就是没有三主要道的内涵,根本不是一心想出离三界,也没有菩提心,更谈不上空性慧,整天就是“我、我、我”的,这就可以认定唯一与罪相连。

恭录自:《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轮回过患讲记30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4 08:32 AM , Processed in 0.1090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