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8|回复: 0

[哲史艺丛] 毕飞宇:如何做一位活在诗里梅边的现代闺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2 1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毕飞宇:如何做一位活在诗里梅边的现代闺秀

 毕飞宇 大家  2018-08-22

那天在上海的咖啡馆枯坐,周边有人在闲聊,某帅哥说,“没编消息”。我以为是某报社的编辑在夸耀自己当日的悠闲呢。当天晚上我就知道了,我错了。小帅哥所说的“没编消息”原来是潘向黎的一本新书,叫《梅边消息》。


后来看到了新闻,《梅边消息》“收录了著名作家潘向黎近年来潜心研读、品鉴中国古典诗词的散文新作”云。这句话我不能同意。以我对向黎的了解,她断没有“近年来”才“研读”就仓促拿笔的道理;还有一点就更重要了,向黎与诗共生,她在诗歌上无论花费怎样的时间,统统与“潜心研读”无关。



回到南京,用了两天的时间读完向黎的新书,两个字,佩服。我想说的是,这样的书,“近年来”潜心“研读”的人真写不出。


还是先说说我和向黎的关系吧。我有些夸张,我把我和潘向黎的关系命名为“血缘关系”。


向黎的父亲是潘旭澜先生,福建泉州人。而我的老师曾华鹏也是福建泉州人。他们俩在泉州的培元中学就相识了,然后,成了复旦中文系的上下级同学。他们论学在一起、出游在一起,连双方的女朋友都要让对方“过过目、把把关”,后来干脆,他们一起写起了评论。有些读者误解了,以为他们是夫妻。潘旭澜-曾华鹏,真的是一辈子的至交,两家自然是通家之好。1986年,扬州师范学院学院中文系开了一门课,课的名字直接就叫“鲁迅”。我估计,在当年的学术背景底下,有条件开这门课的中文系并不多。但是,我们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有。我们有曾华鹏。我的“鲁迅”是曾华鹏老师手把手教出来的,这对我的一生影响有多大,怎么评价都不为过。我就是从曾华鹏那里知道潘旭澜的。


后来,在南京,我终于见到了潘旭澜老师,——陪他喝酒。我叫他“潘先生”。事实上,我是没有资格这样叫的。然而,“我的朋友”王彬彬是潘老师的博士,潘老师来南京了,王博士专门给我打了电话,让我来陪他的导师“喝素酒”,“喝素酒”这个词是我生造的,就是光喝不吃。在潘老师面前,王博士用什么称呼,我自然也就用什么称呼,我就是这样叫起了“潘先生”的。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那一天我们喝的是威斯忌,我还不太适应。哎,这话也二十多年了,那时候我和向黎还不认识呢。


因为曾华鹏教授和王彬彬教授的缘故,我和向黎一见面就成了至交。我们一两年见上一两次,偶尔也通个电话。就这么的,我也四十出头的人了。突然有那么一天,我的脑子里头起了一个念头,写小说也写了这么久了,到南京大学混一个博士去吧。为此,我特地拜访了丁帆教授。我很想当然,我是所谓的“特殊人才”,南京大学也许可以在外语上头放我一马的。


我的想当然不限于此,有一天晚上,在展望了读博生涯的美好未来之后,我给向黎打了个电话,我告诉她,丁帆教授这里还有一个名额,“你过来,做我的师妹。”向黎说:“好的。”哪里想到呢,南京大学规规矩矩的,在外语考试这个问题上,一点也不肯通融,到现在也还是这样——这是我格外尊敬南京大学的地方。那好吧,那我就放弃了吧。不提。


一年之后,我正在家里头写作,向黎给我打来了电话。我说你哪儿呢?那头说南京呢。我说这么大热的天你来南京干啥呀?那头说,报到呀。我说你到哪儿报到啊?那头说南大呀。我说你来南大报什么到撒?那头说博士生也开学了呀。我说你好好的读什么博士呢?那头说不是你让我过来做师兄妹的么。


我的脑袋当场就大了。


我像赵本山那样闭上了眼睛,附带着把巴掌伸向了脑袋的上方,我要“捋捋”。是的,我“捋”出头绪来了,有这么一回事。可我就奇了怪了——你是怎么对付外语的呢?那头说,考试呀。——然后呢?——通过了呀。


哦,是这么回事,人家是喊我“报到”去的。我又能说什么呢?我只是想在南京大学“混”一个博士——谁说要“考”了?我没说要“考”呀。可不管怎么说,我放了向黎的鸽子。


电话里头安静下来了,这安静的味道不对,很不对。


抢在电话线的那一头失火之前,我得在电话线的这一头先灭火。我也不写了,我说:“你等着,我就来,我给你当书童,我送你进学堂。”


放下电话,我匆匆赶到南京大学,一手接过向黎的背包,一手拿过向黎的水壶,说:“哥送你报到去。”我把向黎一直送到丁帆教授的办公室。对了,就在丁帆教授的办公室门口,文学院的姚松书记突然发现了我,“咦”了一声,说:“你怎么有空过来了?”丁帆教授欲言又止,对着我笑。嗨,一样的,向黎来了,一样。


我觉得,这一路算下来,我把和向黎的关系定义为“血缘关系”,也不算夸张。


回过头来再说《梅边消息》。



首先我想说量。阅读量的量。一个小说家,一定要说有才华,老实说,我也没有那么佩服。能把小说写到一定的层面,才华必不可少。可我想说,才华是上天给予的,那是一个定数。阅读则不同,它完全靠自己去挣。挣得多和挣得少都是自己的事。我对有能力靠自己多挣的人总是喜爱。换句话说,我尊敬素养好的作家。再怎么说,才华是你的,它少不了,更丢不了。才华消失的唯一路径是一个作家对自己的放弃。如果你不想放弃,那你的阅读就需要量。量很重要,某种程度上说,阅读的量就是一个作家的体积,或者说,一个作家的质量。


我想说,有关中国古典诗歌,向黎的关切不只是量,还有不同的面。一部分在诗歌本身,另外的一个部分却在诗论。说起中国的诗论,我想它是特殊的,中国的诗论固然是理,却也是文,也是诗。我惊讶于向黎对中国古代诗论的熟稔程度,我等实在不可比拟。


我还想说早。成名要趁早的早。理论上说,一个人要读书,任何时候都不晚,然而,读书早和读书晚的区别是巨大的。我是一个乒乓球的发烧友,童年时代就开始打球了。几十年来,伴随着乒乓技术的革新,我的技术也在革新。但是,我发现,在要紧的比分和要紧的关头,我的得分手段几乎都是童年时代的“老技术”。这个由不得我,几乎就是生理的选择。为什么?对我来说,新技术仅仅是知识,它存在于我的智力范围里头,它们很难沁入我的机体,变成我的动态与行为。


在我阅读《梅边消息》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向黎对某一首诗的“切入”。通常,向黎都是在路途、店铺、饮酒、喝茶、会客——充分参与日常生活——的时分联想起某一首诗的。


这里头有它的潜台词:诗歌伴随了向黎的基础生活,尤其是童年与少年。等她真的成为一个“人”的时候,她和诗歌早已经彼此嵌入。


对向黎来说,所谓对诗歌的理解、对诗人的理解,说白了,就是对生活的理解,反过来,所谓对生活的理解,也就是向黎对诗歌与诗人的理解。这就了不得。


这样的“互文”给《梅边消息》带来了惊人的美感,——通,通透的通。“通”的反面是“隔”。“隔”是中国诗论的一个关键词,它是无影刀,可以杀人。多少人和诗被这个字杀得尸骨无存?多了去了。我想这样说,诗不能隔,谈诗、论诗亦不能隔。向黎在谈诗的时候着实通透,一点冬烘气都没有,说到底,还是和她的“早”有关,和她的“量”有关。向黎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


我想这样说,如果向黎不写小说,不读现当代文学的博士,一门心思去“研读”唐宋,她真的可以靠唐宋吃饭的。我从来都不敢轻视专业人员,从诗歌出发,专业人员在史学研究、文化研究、思想研究、训诂研究乃至于音韵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小说家潘向黎女士自然是不可比拟的。然而,说起诗歌的审美能力与判断能力,我以为,向黎称得上诗歌的“专职伴侣”。她的可贵不在“科研”,在晃悠,在诗歌的内部晃晃悠悠。她走得进去,也能晃得出来。我想说的是,关于文学,尤其是诗歌,特别是古典诗歌,走进去是不容易的,能晃出来的都是幸运儿。在《梅边消息》里头,每当我看到向黎影影绰绰的步态和身姿,我觉得向黎很美。大家闺秀才有。



《梅边消息》作者潘向黎肖像:郭天容作


在我看来,《梅边消息》里头写得最好的还是《杜甫埋伏在中年等我》。


据向黎自己交代,在她人到中年之后,《赠卫八处士》曾经给她带来特别巨大的情感共鸣,我之所以把这件事特别地提出来,和我个人的趣味有点关系。——如果你来问我,杜甫最好的诗句是什么?我会说:“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是的,就是这两句。


我估计我会挨骂,老杜的“千古名句”那么多,你无聊吧。我一点也不无聊。我在年轻的时候喜欢收藏,我所收藏的就是所谓的“千古名句”。写了几十年的小说,我在漫长的写作生涯里头发现了一件事:但凡可以单独地拿出的、类似于“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那一路,都不是绝对好句。那些拎出来普普通通、放在整体里头却能要人命的,才真真算得上好句。我把这样的句子叫做“爆点”,好好的,读到这里,你突然就得崩溃。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就是这样的,和普通人说话一样。作为一个倒霉蛋,杜甫对时光或者时间格外地敏锐,这是很好理解的。我觉得,关于时间,他排名第二的可以是这一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因为欢快,因为想回家,时间在杜甫这里出现了错觉,就是光秃秃的四个地名,一眨眼,嗖——嗖——嗖——嗖——,到了。就跟坐了导弹一样,近乎科幻了。


同样,还是关于时间的,从没结婚,到孩子一大堆,也是一个眨眼,也跟坐了导弹一样。然而,这一次一点也不科幻,是现实,就在眼前。——大难过后,老友重逢,自然是高兴的,但是,时光全没了,这就苦涩了,看着一大堆的孩子,仿佛又可以高兴,然而,孩子毕竟不是鞭炮,怎么突然就一串一串冒出这么多的呢?还是苦涩。生活的荒谬,存在的魔幻,生命的被动,全在这里了。这他妈的还是人生么?没法说。好吧,杜甫说了,“世事两茫茫。”



在我看来,读不懂杜甫,就等于不知道中国。


《梅边消息》还有一点好,它展示了向黎的洞见。老实说,读《梅边消息》这一类的书,我最害怕的是这一路的作者:动不动就和你“商榷”,到底要说什么,他就是不敢直说。文学是自由的,它实在也不是终极真理,只要言之成理,有根,有据,你就说呗。我看到太多的吞吞吐吐和嗫嗫嚅嚅了。在讨论杜甫与刘禹锡的区别时,向黎说,刘禹锡的见识胜过杜甫。这句话拓展了我对杜甫的认知,也拓展了我对刘禹锡的认知。受教了。


原标题:《来自潘向黎的梅边消息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梅边消息 作者: 潘向黎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潘向黎读古诗

出版年: 2018-8

定价: 59.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302185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8 08:24 PM , Processed in 0.03692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