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高潮:无视真相的大众癫狂
笔者作为研究A股多年的证券从业者,在回顾Bre-X骗局时,忍不住将它跟我国股市上的著名骗子公司做对照研究,总结出Bre-X骗局能够成功的四个要素,请读者里的金(zha)融(pian)精英们做好笔记:
1. 符合当时的风口:在Bre-X设立的80年代末,全球黄金行业蓬勃发展,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的大型矿业公司更是一窝蜂地向之前未涉足的区域勘探。在Bre-X股价飙涨的90年代中期,黄金价格缓慢而稳步地上涨,大量新矿山在亚洲、非洲、南美被发现,炒作矿业公司的股票,成了全球证券市场的风潮。
时代风口在哪儿,最新骗局就在哪儿,这条规则在全球通用,并非A股的投资者独享。
2. 股价可以无视利润:矿业公司的股价涨跌,基本上取决于两个因素:探明储量和矿产价格(如金价、铜价、煤价)。资本市场通常会按照公司公布的可开采储量(假定这些数据是真实的),来算出公司未来会实现多少利润,进而折算成股价。一旦发现新增储量,矿业股的股票都会剧烈变动,即使这些储量还没被开采出来。
Bre-X就是利用这种特点,通过不断宣称在Busang发现新的矿脉,逐步把股价推上天,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没有实现过一分钱的利润。
3. 短期没办法证伪:如前文所述,Bre-X公司炮制的“全球最大金矿”位于加里曼丹岛Busang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投资者要想前往实地调研,要先飞到雅加达,再转机到加里曼丹岛省会萨马林达,再坐上汽车颠簸5个小时,然后再乘坐5个小时船,才能抵达勘探营地,基本上要脱一层皮。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FudoaFVUAhicUQQz9PksX1Udc6zSP0eo25mbKM4dWrCiaGhWkZzBFicHl9qOy1nYgRAStN62ZO9AtLiaJdfBqthEQ/640?wxfrom=5&wx_lazy=1)
Bre-X位于Busang的营地
因此,在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古兹曼可以从容地在样本中掺假,要想证伪它,需要花大量人力物力,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没有人会来这么做。
4. 利好不断超预期:Bre-X在造假过程中,最高明的地方在于:不断地释放利好消息,而非一下子扔出一个所有人都会质疑的数据。在古兹曼的操作下,公司步步为营,储量从之前的几百吨,变成850吨,再变成1700吨,最后再到2200吨,让人感觉是“水到渠成”,而非“一蹴而就”。
更妙的是,他每次都力图让样品达到这种效果:样品一定会带点儿瑕疵,指标看起来不那么完美,但又能让投资人的兴趣升温。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FudoaFVUAhicUQQz9PksX1Udc6zSP0eoYUsUAw7USwRyaM8FekW326GEt164gdtFT69fyIJSm8sZFS3pcaiaZ4Q/640?wxfrom=5&wx_lazy=1)
Bre-X "专业"的勘探团队,从左向右分别为:现场经理Jerome Alto;高级副总裁John Felderhof;勘探经理Michael de Guzman;资深地质学家Cesar Puspos。1996年,Busang
Bre-X身上的这四个特点,简直是为股民们量身定制。考虑到沃什曾经做过股票经纪人和证券公司高管,这种局的设计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证券业前辈给我传授的经验:
去上市公司调研,遇到看起来能言善道的董秘,要提升30%的警惕;遇到看起来憨厚老实的董秘,要提升50%的警惕;遇到以前做过股票研究员的董秘,要提升100%的警惕!
于是,在不断释放的利好推动下,Bre-X的股价一路长牛。股价从1993年的0.5加元/股,涨到了1995年10月的47.5元/股,接近百倍的涨幅!但还远未结束,到了1996年,股价进一步涨到94.75加元/股,创造了三年200倍的神话。下图为Bre-X的股价表现: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6FudoaFVUAhicUQQz9PksX1Udc6zSP0eoMX5T865ttk3fzCRV9sXOZOf2kLQicicmzsmFf2Mkc1BVAEKSleicOA0eQ/640?wxfrom=5&wx_lazy=1)
Bre-X股价,1990-1997年,图中断崖为拆股
在没有实现任何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情况下,Bre-X成为加拿大股市历史上最成功的上市公司之一。1996年12月,多伦多股票交易所破例将挂牌交易仅9个月(正常的至少需一年)的Bre-X纳入其股票指数中,使之—跃成为加拿大工业300强之一。
推波助澜的还有各大券商和投行。1996年12月,雷曼兄弟强烈推荐Bre-X,这是“世纪的黄金开发”;摩根大通也为这家年轻公司撰写了深度报告,对其前景保持乐观。华尔街日报和其他商业出版物,也乐此不疲地报道各种Bre-X的消息。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FudoaFVUAhicUQQz9PksX1Udc6zSP0eo9kSHECicIplHVIc8HicwhW8diclyFz0dEFic0gBaof0ubEkOT1AunjhwUw/640?wxfrom=5&wx_lazy=1)
电影中Bre-X登陆纳斯达克
在这个过程中,并非没有站出来怀疑Bre-X的人。1995年,重仓Bre-X的大型机构投资者,聘请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始复查被古兹曼掺过假的矿石样本。在检查中,专家们担心发现样品中的金粒边缘过于光滑,不像是自然界的黄金,他们向Bre-X提出了质疑。
金矿设在Busang的好处体现的淋漓尽致:投资者质疑,但没有能力去遥远的印尼钻孔采样,只能分析被古兹曼掺假的样品。
对此,公司花了3000美元,聘请了一位地质学家,针对这种质疑创造出一种“火山盆地”理论,“完美地”解释了Busang矿床黄金的不同寻常。在股价疯涨的1995年,所有人都相信了这种解释,就像A股投资者在2015年上半年,都相信了那些解释成长股泡沫的报告一样。
于此同时,公司的创始人开始不断套现,从1996年4月至9月,沃什和他的妻子共售出2610万美元,费尔德霍夫则抛售了2650万美元。
到了1997年,公司市值从底部已经足足涨了700倍,超过了当时全球第一大黄金矿业公司Barrick Gold。股票更是在多伦多、东京和纳斯达克上市。市场经过计算,如果Bre-X能全部开采完它的储量,它的利润总和将是惊人的2400亿美金!
这个宏大的故事,已经演绎到了极致,到了这个地步,迟早会有人发问:金子到底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