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77|回复: 0

[男女之间] 李舒|乾隆:朕虽然是大猪蹄子,但对富察姐弟是真心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0 1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乾隆:朕虽然是大猪蹄子,但对富察姐弟是真心的

 阿舒 山河小岁月  2018-08-11

  舒舒说:


群众呼声太高,所以有了第二篇《延禧攻略》历史小课堂。这几天的剧情看炸了,倔强的傅璎女孩和令后CP都败下阵来,乾隆这个大猪蹄子成了主题词。我为弘历不服!为什么不能把璎珞嫁给傅恒,因为朕对他是真爱啊!


——快要弃剧的阿舒



对于西方人来说,十三是个很不吉利的数字。公元1748年的爱新觉罗·弘历如果知道这个观点,一定会猛烈点头。

▲  《清高宗乾隆帝朝服像》清 郎世宁绘

这一年,正是乾隆十三年。


大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在这一年遭遇了多次死亡,而第一场便是令他刻骨铭心的。


这本来是一次散心之旅——他和皇后富察氏刚刚失去了儿子,那个孩子被乾隆皇帝极为看重,办周岁生日的时候,他还特别写诗,并在诗句后面自注:“去岁中宫生子,今日适逢周醉。 恰忆去年得句日,果然岁岁结为缘。”爱新觉罗家族的魔咒——天花夺去了这个佛诞日出生的小太子的性命。这是帝后第二次痛失爱子。


在御驾行进到泰山行宫的时候,皇后病倒了。太医诊治是“风寒”,富察氏却觉得,这也许是对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次打击。她开始一反常态的劝说皇帝早日回京,然而,当龙舟行至山东德州时,这个大清第一夫人终于走完了自己三十六岁的一生。

▲  《 乾隆皇后肖像》清 郎世宁绘

乾隆皇帝对于这一天记得清清楚楚——乾隆十三年三月三十一日。哪怕到了嘉庆元年,那时候他已是86岁的老人,在千叟宴诗中,还念念不忘:

 

孝贤皇后于戊辰三月十一日大故,偕老愿虚,不堪追忆!

 


他们是真正的少年夫妻。


从雍正五年开始,他们在一起度过了22年。后世流传下来的记录里,孝贤皇后是一个完美的女人:她用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皇帝生疮,她衣不解带亲自服侍;太后不舒服,自己刚出月子就跑去侍奉汤药,落下了病根……

▲  孝贤纯皇后亲蚕图》  来源:故宫博物院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无法用现代人眼光的“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标准来衡量这对夫妇的感情。因为,当孝贤皇后奉旨嫁给弘历的时候,宝亲王府上已经有了另一位身怀有孕的富察氏侍妾,孝贤皇后入府十个月之后,宝亲王弘历有了自己的长子永璜。


这个孩子的命运将和孝贤皇后以一种神秘的牵绊维系在一起,但现在,长子的出生并没有影响富察福晋和宝亲王的感情,这对小夫妻非常投契,据当事人回忆,达到了“一日不见如三月”的地步。


所以,在弘历登基之后,他下达的第一个家庭指令,就是让皇后去住长春宫。这个举动在现代人看来有点习以为常,但在当时人的眼里,这就是赤裸裸的撒!狗!粮!——弘历有一个父亲御赐的号“长春居士”,在圆明园,皇后的居所也是“长春仙馆”。

▲  《万国来朝图》之乾隆后妃 清 郎世宁绘

不止如此,他把自己曾经居住过的乾西二所赐名为重华宫,并在这里举办各种春节茶会。几乎在每次重华宫的重大宴会上,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告诉大家,我和孝贤皇后是在这里结的婚。


勿忘自始五年丁未年十七赐成大婚礼于西二所、践阼后赐名重华宫者是也。爰偕孝贤纯皇后、竭奉欢养。尽孝殚诚。问视滋谨。退居之暇。典学时懋。惟以恬静冲和、内葆明德。


——《清实录》

 

乾隆六十年的时候,他把重华宫布置成了一个小型博物馆,里面放着父母和祖父赏赐的东西和自己做宝亲王时常用的物品。在这些陈设中,他特别提到:

 

上谕皇太子、皇子、军机大臣曰。现在重华宫陈设大柜一对。乃孝贤皇后嘉礼时装奁……后世子孙随时检视。手泽口泽存焉。用以笃慕永思。常怀继述。

 

皇后可以有很多个,但妻子,确实只能有一个。

而现在,他的妻子去世了。

 

 

作家高阳敏锐地察觉到了乾隆十三年的变化“乾隆十三年间,为高宗生平的第一变,由寅畏小心,一切务从宽大而一变为生杀予夺,逞情而为。”


在失去了妻子之后,乾隆皇帝的脾气忽然走上了父亲的老路。在为皇后治丧期间,这个本来颇为仁慈的皇帝忽然大开杀戒,礼部尚书和湖广总督都因为小事而掉了脑袋,连张廷玉这样的老臣也被严厉斥责和处分。而我们在前面提到的皇长子永璜,被父亲永远剥夺了争夺皇位的资格——理由是没有对皇后的去世表现出足够的哀伤。

▲  张廷玉

而皇后的这场葬礼,确实是乾隆朝最盛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大清最盛大的皇后葬礼。因为在这之前,无论是康熙皇帝的几位皇后,还是世宗雍正孝敬宪皇后(奏是你们的宜修)的大丧仪,都没有要求“在外文武官员、军民人等照京师治丧”,只有孝贤皇后的丧仪规格达到了“各省文武官员从奉到谕旨之日为始,摘除冠上的红缨,齐集公所,哭临三日,百日内不准剃头,持服穿孝的二十七天内,停止音乐嫁娶;一般军民,则摘冠缨七日,在此期间,亦不嫁娶,不作乐。”

▲  昨天《延禧攻略》里富察皇后下线了,我很难过

连皇后去世时乘坐的舟船都被要求拉回京城,为此还在城门扒了一个大洞,因为船太大。五月二十一日,皇帝素服亲御太和门,而到皇后灵前行册谥礼的是正使庄亲王允禄和副使平郡王福彭。


庄亲王是皇帝的叔叔,而平郡王福彭则是弘历少年最要好的伙伴。(顺便说一下,福彭的表弟就是wuli曹雪芹。)他从小被康熙相中,与皇子皇孙们一起在宫中接受教育;到了雍正朝,他进宫专门陪皇子弘历读书。两个人感情深厚,雍正十一年(1733)四月,二十五岁的福彭已经成了当时最年轻的军机大臣,同年,雍正任命他为定边大将军,赴西北指挥清军与准噶尔作战。


四个月之后,福彭也去世了,年仅四十岁。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弘历的这位少年小伙伴显然是郁郁寡欢的,这源于皇帝继位之后忽然闲置了这位好友。但福彭的去世,让弘历更加感觉孤单,他特意派遣大阿哥永璜前去祭奠,并辍朝两天以示哀悼,同时加封平郡王 “世袭罔替”的荣誉。


但这一切都有些惘然了,少年时的身边人,一个个都离去了。



皇帝把最后一点温柔的目光投向了皇后的家族。


整个清朝的外戚势力,大约只有在乾隆时代才如此显眼,但并不是所有的外戚都受到重视。弘历对于亡妻家族的照顾简直可以用明目张胆来形容,比如有一次,他要加封皇后的弟弟傅谦,那时候,傅恒已经做了大学士,而乾隆这样说:

 

朕之加恩傅谦兄弟者,乃因皇后加恩,并不因其为大学士公傅恒之兄弟也。即大学士公傅恒之加恩,亦由于皇后,而况其兄弟乎。


对啊,我就是因为我老婆,所以提拔他们的,so what?

▲  还珠格格》里傅恒,我不接受

皇后的几位兄弟当中,二弟傅清担任驻藏大臣期间,识破了藏王的谋反计划,亲手杀死了藏王,自己也以身殉国,皇帝深为感动,评价他“心苦而功大”;但皇帝最为看重的,还是皇后最小的弟弟傅恒。

▲  这才是wuli傅恒

据说,这是由于皇后临终前的嘱托(“后临薨,以傅恒为托,故上欲骤贵恒,且令得建大功,有以服中外,廷臣窥见其指,故甚重其行。”)当然,这个小舅子,也确实非常争气。


乾隆十三年,在皇帝最失意的这一年,傅恒站了出来,他请求奔赴金川前线,为皇帝作战。


大小金川的面积统共不过一万五六千平方公里,“大小金川之战”的名气并不算大,乾隆朝更为著名的战争也许是大小和卓之战和灭准噶尔之战,但却是乾隆朝最花钱、历时最长、参与著名将领最多的一场战役——乾隆朝的所有名将,岳钟琪、张广泗、傅恒、阿桂、海兰察、兆惠、福康安等,统统都参加了大小金川之战。

▲  海兰察就是那个总跟明玉斗嘴的另一个大猪蹄子

这场仗不好打,乾隆十三年,金川的指挥官是讷亲,首席军机大臣。他的祖父是遏必隆,姑姑是康熙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论辈分,乾隆要叫他一声叔叔。然而,宰相大人到了前线简直成了猪队友。他的作战策略传到京师之后,乾隆皇帝就炸裂了!


第一,宰相大人说,皇上,我看到金川敌人的碉楼特别厉害,我觉得我们也要盖碉楼,所以我们现在就在盖了。


OMG!弘历说,北鼻,我们是进攻一方啊,主要是要打敌人的碉堡啊,你们盖了个碉堡,那躲在里面,还怎么进攻呢?(彼之筑碉原以自守,我兵自应决策前进,奋力攻取,乃转令攻碉之人,效彼筑碉,是亦将为株守之计耶?)

 

第二,宰相大人说,皇上,碉楼我们不盖了,但是我打算请来西藏喇嘛和终南道士念咒助战!


OMG!弘历说,北鼻,你是神经病吗?要是这个有用我还派你去干嘛?

 

讷亲的心思此时似乎完全不在金川,他听到了一个谣言,皇帝让他去打仗,主要是为了给皇帝的小舅子傅恒挪地儿,让傅恒早点担任首相。于是,他再三给皇帝写信,说自己想回京奏对,这一下,把皇帝彻底惹恼了。


乾隆十三年九月,讷亲被“双规”了,他的罪行据说由乾隆皇帝亲自整理,有数千条之多。


这时候的傅恒是什么情况呢?

军机大臣(中央军委委员)

户部尚书(财政部长)

兼兵部尚书(国防部长)

领侍卫内大臣(皇家禁卫军一把手)

协办大学士(助理宰相)

另有“太子太保”荣誉身份

……


而讷亲倒下之后,果然如他所料,他和另一位受到牵连而被免职的名将张广泗留下的职位——经略大学士和川陕总督——全由傅恒担任。


傅恒小天使又火箭提升为保和殿大学士,皇帝还特别规定,从傅恒被提升的这一天开始,保和殿大学士居诸殿阁大学士之首。


还没完,乾隆十三年十二月,傅恒又多了一个头衔:太保。


这个荣誉称谓,之前只授予类似张廷玉、鄂尔泰这样的功勋级元老重臣,而傅恒此时还不到三十岁。

这不是爱是什么?


乾隆十三年,傅恒出发了。


出发没多久,弘历就开始抱怨。


经略大学士起身以后,军机处所办事件,多不能惬意


——《清高宗实录》卷三二八,乾隆十三年十一月癸亥


今日召见军机大臣等,面降谕旨,伊等从清晨直办至未末,方行进呈,而词旨又殊多未当,复烦朕大加改削,直至申正始毕。经略大学士途次逐日驱驰,尚能办如许事件,又皆精详妥协,则经略大学士实劳瘁矣,而朕此间之佐理需人,实不可不念。”


——《清高宗实录》卷三二九,乾隆十三年十一月庚辰。


傅恒的行进速度相当快,乾隆皇帝所担心的,并不是战事,而是小舅子的身体:


他听说傅恒每天“起身甚早,行走甚急”,便要求大学士的随从们“留心视大学士体中若何,如行走从容,则可不必劝阻,倘稍有勉强,伊等即当竭力劝阻”。


皇帝的雷霆万钧,到了傅恒这里,全变成了春风化雨:

 

日间虽无事驰驱,可以料理诸务,至夜间则宜稍为憩息,断不可复加勤瘁,以释朕悬注。


经略大学士傅恒、途中多服凉饮。当由朝夕驰驱。鞍马劳顿。又兼办理陈奏事件、一切公务。心力俱烦。以致火气上升。喜服清凉。朕心实为不忍。益深悬念。大凡寒凉之物。常服实非所宜。或鲜果偶进一二。尚属无碍。至于饮食茶水。切当留心节制。勿图取快一时。致妨胃气。著传谕经略大学士。善体朕意。珍重调摄。以纾远念。


即如今日接到经略大学士大安驿所发奏摺,系二十二日丑正二刻拜发,若非彻夜不寐,何以赶办。


(就拿今天接到的这道奏章来说,我注意到它是凌晨两点多发出的,如果你不是彻夜加班的话,怎么可能那时候还办公呢?妈呀感动哭了!)


抵营后,倘仍似此劳瘁,实非朕拳拳驰谕之意。


……


这还没完,傅恒同学表示,我要好好打仗,不打赢了绝不回来。弘历同学回复,傻孩子,没关系,打不赢咱早点回来。

 

然此就人事言之耳。倘万分之一,有出意料之外,或逆酋自恃天骄,如尉陀之处南粤,未遽扫穴犁庭。一过春期,经略大学士乃朕股肱左右之臣,岂可久劳于外?

 

皇帝催促傅恒回京的书信,一封接着一封,在牢里的讷亲真是要气死了。甚至还搬出了太后,说不是我让你回来,是太后说,春和(傅恒的号)怎么还不回来啊。又说,你放心,我让你回来,不是因为觉得你不行,而是我觉得你特别厉害,但是国家需要你啊,不要被打仗耽误了国事,乖,快点回来吧小北鼻:

 

傅恒自奉命以至抵军,忠诚劳积,超出等伦。办事则巨细周祥,锄奸则番蛮慑服,整顿营伍纪律严明,鼓励戎行则士气踊跃。且终宵督战,不避风雪,大著声威,诚克仰副委任。经略大学士傅恒乃朝中第一宣力大臣,岂可因荒微小丑久稽于外?朕心实为不忍,即使擒获渠魁,扫荡穴巢,亦不足以偿劳。此旨到日,傅恒着即驰驿还朝。

小天使再次给出了回答,请皇上收回成命:“如不成功,无颜以见众人。”


弘历没办法了,好吧,你不念太后,不念老子,总要顾念一下死了的皇后姐姐吧:

 

孝贤皇后、念经略大学士手足至亲。教导成就。恩意笃挚。即朕亦因孝贤皇后诸弟中、能如此忠诚任事。殊不易得。是以优加眷遇。今孝贤皇后服纪已及小祥。经略大学士理应奔赴行礼。此旨月内可到。若二月初旬起程。尚可届期而至。经略大学士宁或忘之耶。营中诸事。可交与傅尔丹、策楞、令其次第筹办。因势纳降。此事原不值经略大学士亲身料理。交与伊等承办。更为得体。

 

就在这时,金川那边也扛不住了,主动要求投降,傅恒小天使这才班师回朝,出现在了孝贤皇后的周年祭祀典礼上。

 

 

对于傅恒的恩宠还在继续。据说,傅恒每日白天在军机处被召见,晚膳后乾隆还常常单独召见他,近臣称为“晚面”。要知道,乾隆朝六十年,即使是后半期的宠臣和珅,都没有单独“晚面”过。

不仅如此,他还获得批准,成为当时唯一一个将府邸建在皇城内的大臣,且“其面积之广,建筑之壮丽,当年为北京第宅之冠”。类似的赏赐还有,成为首个被赏赐三眼花翎的大臣(这个荣誉之前只有宗室可以有)、首位受赐红宝石顶及四团龙补服者(但他吓得不敢穿,乾隆皇帝有次不得不降旨让他赶紧穿)

 

乾隆在位六十年,在其统治期间,首席军机大臣中,傅恒担任的时间长达三分之一,从乾隆十四年干到三十五年,前后二十二年,时间最久(第二名为阿桂,十八年;第三名鄂尔泰,十一年)。如果不是因为在缅甸战役中因公殉职,傅恒绝对可以继续延长记录。

 

所有人都把对傅恒的这种恩宠,看作是对于皇后去世的弥补和移情。

 

这当然是可能的。

 

在接受了太后的提议册立原娴贵妃为新皇后之后,乾隆皇帝写了一首诗:“六宫此日添新庆,翻惹无端忆惘然。”《捣衣图》上,弘历又写下:“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故剑久相投。”故剑情深的故事来自汉宣帝,他登基之后,大臣们建议他册立霍光的女儿为皇后,他却下旨,要到民间找一把“故剑”,原来,他曾在危难之时和许平君结为夫妇,后来的人以这个成语比喻结发之情。


乾隆皇帝这几句诗,我要是继后,真是要一口老血喷出来。

 

乾隆皇帝的诸位妃嫔中,最令人扼腕的便是继后,因为她终其一生,其实都在对抗一个男人对于亡妻的怀念——这太可怕了,和记忆做斗争,终究只能成为失败者。

 

而这个男人究竟有多念旧呢?他一辈子不去济南,因为妻子在那里得了病(所以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就死心吧!)

他甚至后悔,是因为自己太希望得到嫡长子,才使得皇后身体受损。早知道这样,宁可不让她生孩子:“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当初盼梦熊。”

 

她用过的桌椅杯子,簪过的首饰,甚至只是南飞的大雁,都会激起皇帝的思念,自孝贤皇后入葬裕陵后,乾隆帝凡谒东陵,必到裕陵为孝贤皇后酹酒,在他去世之前,他一共去了17次,最后一次,已是86岁高龄了。

 

那一次,他写了这样一首诗,我始终认为,这是他写的最后的一首。在这首诗里,没有皇帝,没有阴晴不定的统治者,只有一个垂垂老矣的男人,在生命的最后,感受到的无限孤独。


*参考文献:

1.戴逸 李文海主编,《清通鉴》,山西人民出版社

2.《清实录》影印本,中华书局

3.京华烟云AMIP ,《盛世里的雪域战争:血色嘉绒,两征金川》http://bbs.tianya.cn/post-no05-281758-1.shtml

4.李海鸿,《盛世名臣傅恒述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年第3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8 05:23 AM , Processed in 0.08835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