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5|回复: 0

[史地人物] 颜纯钩 | 大外交家基辛格,玩转百万生意用了几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18 1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颜纯钩 | 大外交家基辛格,玩转百万生意用了几招?

 颜纯钩 大家  2018-07-18


八年来头一次,基辛格在没有空军一号式的总统级专机护送的情况下来到了纽约。”这是《基辛格——大国博奕的背后》第32章的第一句,这一章的标题是:《平民基辛格——无公文包部长的空中飞人生活》。


沃尔特·艾萨克森/刘汉生/国际文化出版社/2008


这真是兴味十足的一本书,竟然已经出版了十年,是大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的中文版。这本将近六百页的书,勾勒了大外交家基辛格的大部分生平,本文只简介一下他离开白宫后的风光日子


大部分英美政要,离开国家领导人职务后,都回归平民生活。时常有报道,说他们自己买菜,穿拖鞋上街,能靠写回忆录和演讲赚钱的已经罕有,更多的是退出江湖,颐养天年去了。


但基辛格可不是这样,在八年的白宫政治生涯后,他利用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与各国政要和高层幕僚的交情,得心应手地经营自己的“外交生意”——他的生意都是“外交”,他的外交也都是“生意”


亨利·基辛格


最先他被邀加入各种跨国大企业的董事会,人家不是看重他会做生意,人家看重的是他的人脉关系,以及他长期浸淫外交工作积累下来的世界性政治眼光。


高盛公司邀请他加入投行,薪金是十五万美金一年,全国广播公司给他一份二十万美元的合同,还有曼哈顿银行咨询费一万美元,乔治敦大学兼职教授三万五千美元,阿资平研究所两万美元。这还不包括每年给各家公司做一打以上的演讲,每次收一万五千美元。


为表示他将个人收入和白宫岁月严格区分,他在离开白宫的首五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写自己的回忆录,仅仅这一项,他的代理人为他在全世界范围内锁定五百万美元的版税收入。


基辛格真正投入商海是离职五年后,一开始他向高盛和其他三家银行借了三十五万美元,在曼哈顿和华盛顿分别开了办公室,贷款期是五年,但不到第二年年尾,他就还清了全部贷款。到1987年,他的咨询公司年利润已达五百万美元,九十年代初又翻了两倍。


当然,他对生意完全外行,又没受过法律训练,所以他干脆把自己操作成“政治家雇佣军”,以高价向私人企业“出售”外交政策咨询,承担他们的外交工作,当他们公司主席的私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基辛格的公司在电话簿上找不到,写字楼大厅里也没有列出他公司的名字,公司里零星的桌椅散落,透明塑料窗(足见装修材料简陋)内坐着一位接待员,大门外也没有公司名称。实际上,他的客户不会找上门去,他们都是旧相识,一个电话解决问题,而街上找来的,通常也不是他想要的那种大生意。


基本上,基辛格对每家公司索取的身价差不多都是二十万美元,此外,就具体项目,他还要收取每单十万美元的服务费,外加各种必要的花费。基辛格提供的,不是具体的投资建议,大多数是中期性质的,譬如欧洲共同体或俄国未来五到十年的形势展望、拉丁美洲国家的还贷能力和私有化进程等等。


此外,他也提供电话咨询,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时,每天都有五六个电话咨询生意上门,当然,交谈的也都是宏观的全局性的话题,有些公司的高管甚至无法抵御能和基辛格交流带来的虚荣心,他们可以向别人吹嘘:“哦,我今天早上刚和亨利通过电话,他认为……”即使只是和基辛格通一个电话,也能提高自己的身价,这就是基辛格值钱的原因


基辛格的工作还包括做种种“牵线”的工作,比如帮助某些公司在某些国家得到做生意的权限,他坚持他接受的任何项目,除了对该公司有好处之外,也必须符合被投资国的利益。也就是说,他不会因为金钱利益,偏帮一些虎狼公司,到被投资的国家去搜括民脂民膏,损害人家的利益。他这样做的好处,当然是使自己名声在外,做成一单,双方得益,众口交赞,生意自然滚滚而来。


他尽量避免给人一种单纯拉关系的印象,也就是说,他要做“实事”,不只是安排某些企业的头头,去朝拜外国首脑,去朝拜可以,但要有实际的生意可以落实。他曾经拒绝过一单一百万美元的生意,对方要求他安排公司首席执行官和某国财政部长见一次面,通常他一个电话就“搞掂”了,但他不屑于做这种类似于“拉皮条”的生意。


单是基辛格的名字,就对那些削尖脑袋想打入一个陌生国家的跨国公司有足够价值。一家叫自由港的大公司,在许多国家名不见经传,公司总裁莫菲特说:“在和那些不知我们公司为何物的国家政府打交道时,我们需要形象和验明正身。”“而基辛格在我们身后就意味着信用,我们就能见到达官显贵,他们就会拿我们当回事。”1989年,自由港公司给基辛格年咨询费二十万美元,外加项目费六十万。


基辛格给这些公司的所谓“咨询”,说的都是宏论,有时天马行空得非常抽象,尽管如此,那些公司高管都毕恭毕敬聆听,还要装出一种得到不少智慧的样子,其实很多人都无法记住他讲了什么。基辛格谈穆斯林世界正在出现的动荡、孤立阿拉伯极端主义的前景,以及在中东建立亲西方共识的问题——有多少人能真正领会他讲话中的真髓?但人人都奔走相告,说基辛格的高谈阔论有多“才华横溢”,说“简直让人着迷”,连莫菲特都说:“他谈到了穆斯林世界和西方之间爆发斗争的长期威胁问题,太棒了﹗”


自由港公司要到印度尼西亚做金矿生意,投资五点五亿美元,莫菲特请基辛格作风险评估,基辛格派手下去印度尼西亚考察,请国安部老部下、后来的驻印度尼西亚大使提供意见,之后还陪莫菲特去印度尼西亚一趟,敲定协议细节。莫菲特通常认为,当你做一单十亿元的大买卖,花几十万美元做一次风险评估真算不上什么,万一印度尼西亚爆发革命,金矿收归国有,股东们可饶不了他。


基辛格有几个招数维持他非比寻常的影响力。他一直热衷于社交,他的社交圈子都是上流社会的风光人物,有权势的政府官员、大公司高管、媒体明星以及适时来到身边的各国政要。他在这些社交圈里如鱼得水,人人都喜欢他(不像在政府时各种利益冲突影响交情),他又从中拉拢关系,促成不同的利益交换,以致人人都觉得结交基辛格是一件一本万利的好事。


第二个招数是他往往利用自己的外交经验和崇高声望影响政府决策。他写文章、演讲,提出自己对外交和国策的种种看法,这些看法不免影响到政府,有时促使政府调整对外政策,而因为他的见解也适用于他服务的那些公司,这样就使那些付他咨询费的公司无形中也得到莫大好处。


第三个招数是他在长期外交工作中,结交了几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领导人,以及他们的幕僚,这些幕僚后来也不免占据该国的重要领导职务。如此基辛格每到一处,总有用不完的人脉关系,他就可以从容选择那些最直接又最容易搞掂的人去搭线,这样游刃有余,简直令那些付他钱的公司老板们啧啧称奇。


基辛格做咨询顾问的工作,从来不涉任何违法勾当,甚至连打擦边球都没有,他懂得珍惜羽毛,有些事甚至在华盛顿也被看作稀松平常,但他也不屑为之。理由很简单,他的生意来源于他的信用,一旦信用破产,生意也就破产了。



九十年代初,基辛格的年收入已经达到八百万美元。他的生意都涉及经济活动的最高层次,与政治和外交关系密切,这使他原有的个性和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享受站在世界高端位置上,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并因此得到各方面优秀人物的拥戴和喝采。


说到底,他的大外交最后成就一盘大生意,而他的大生意,其实也还是他离开白宫后的大外交,表面上他的生意和外交和国家都没什么关系,而实际上也都大有关系。


原标题:《做大生意的大外交家——基辛格离开白宫的日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9 07:41 AM , Processed in 0.04483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