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根稻草
“王炸。”
一位华南地区平台人士用这两个字形容了解到投之家因涉嫌集资诈骗案立案侦查之后的感受。在他的预期中,七月份的网贷行业在经历过六月份的黑暗时刻之后,会逐渐拨云见日,但没想到,雷潮还在蔓延,甚至愈演愈烈。
投之家作为网贷之家的关联平台,背靠着作为第三方咨询平台兼评级机构的网贷之家,后者在行业中一直属于标杆式的存在。但因上市公司珈伟股份(300317.sz)、中玺国际(00264.hk)以及风投机构赛雷亚洲等之间上演错综复杂罗生门,这家特殊背景的网贷平台亦未能逃脱在汹涌浪潮中溺水的窘境。
在投之家被曝爆雷后,网贷之家发布了与投之家之间关系的澄清说明。而在几个网贷行业的交流群中,对于网贷之家的舆论风向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在多位网贷平台负责人的印象里,上一次行业面临危机还是“e租宝”倒闭的时候,2015年12月,交易规模高达762亿元,未兑付金额高达380亿元的“e租宝”因为非法集资被立案调查,成为网贷行业标志性事件。4个月后,央行开始着手针对互金行业的专项整治。
“但那毕竟是行业个例,大家都知道它是个骗子平台。但现在是行业普遍面临危机,大大小小都出现了问题。”上述华南地区P2P平台负责人对《棱镜》表示,e租宝事件后,行业持续震荡了一个月,随即慢慢恢复了正常。
在短融网CEO王坤看来,行业自然地到了出清这个阶段。已经开始从“劣币驱逐良币”变为一场“自然淘汰赛”,能通过这次考验的平台,不论实力还是客户黏性都将有很大提高,并带领行业走向“良币驱逐劣币”。
他表示,从整个大环境来看,金融去杠杆,银根收缩,债券违约,投资人的风险偏好在发生变化;从网贷平台自身而言,错配和自融是平台倒闭的两大最主要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网贷备案的再度延期,则被视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网贷备案经历了一波三折,按照2017年12月下发的《关于做好 P2P 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即“57号文”),各地应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辖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但显然,备案工作已经延期。
业内人士告诉《棱镜》,不少平台此前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就等着“630大限”能顺利通过备案,然后可以将平台光明正大地卖个好价钱。备案延期让他们失去了希望和信心,进而造成雪崩式的倒塌。
而另一位资深行业分析人士则表示,随着行业监管落地不断趋严,各地对于增量控制严格。而原定最晚6月底完成备案的工作实质延期,具体新政暂未明确,导致大量合规整改相关工作被迫停滞。不少平台前期投入大量成本,缺无法取得备案资质,影响其正常运营。
而自南京、上海,再到近期雷潮所蔓延的杭州、深圳,风险的流动性使得全国的网贷行业都面临危情时刻。
对于为何近期杭州、南京等地出现地域性集中爆雷的情况,一位互金行业资深分析人士对《棱镜》表示,除了共性原因之外,楼市的局部火爆或许为一个导火线。
其认为,以杭州为例,自4月份进入摇号买房以来,杭州楼市一直高温不下。而动辄百万的“打新”冻结资金,对市民的现金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除了杭州,据《棱镜》了解,此轮暴雷较为集中的南京等地,也与其火爆的楼市不无关系。此前两地均出现市民排队抢购新盘的景观,一个新的楼盘认筹往往能冻结上百亿的资金,业内人士指出,不少P2P投资人将资金转入楼市,这对当地的网贷生态也造成很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