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厂新车置换推动二手车流通
如果还要买新能源车,于先生无论如何是不会再选择江淮的。
“四年前那是没得选,市面上新能源车品牌很少,充电桩也几乎没有,但现在可以选择的品牌有很多。如果到2020年我再换车或者怎样,可能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于先生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当然,这些都和你的消费能力挂钩。”
和于先生情况类似的人不在少数,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公开表示,当年大多数消费者购买的车辆均为江淮、北汽、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的早期或者首款电动汽车,“早期新能源车消费者置换升级需求迫切。”
腾势售后服务总监程勇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腾势2014年发布了第一款纯电动车腾势300,今年4月,新款腾势500纯电动汽车上市,因此针对老车主尝试性地推出了“心安换”服务。“当时效果非常不错,所以我们也逐渐意识到我们的第一批车主已经到了置换周期了。”
程勇表示,近几年来,由于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理念的提高,二手车的置换周期甚至在逐渐缩短,从原来的5年、4.5年逐渐缩短至3-3.5年,新能源同样如此。
这意味着有大批量新能源二手车即将流入市场,但是他们缺少流通渠道,“无市无价”。
“新能源二手车的评估标准和保值率目前没有行业规定和标准可以参考,因此这也很有可能成为限制新能源二手车流通甚至新车发展的相关因素。”二手车交易平台人人车方面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这家公司今年4月末刚刚联合北汽、比亚迪等主机厂商成立了新能源二手车联盟,希望能够打通新能源二手车的流通。
但截至目前,主机厂商的自我发力,来的更为实际一些。早在腾势之前,特斯拉、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东风日产启辰都先后推出了自有品牌新能源车回购和置换计划。
今年3月,云度汽车也发布了其二手车回购计划,回购期限为从购车起第33-36个月有效,要求车辆三年总行驶里程不超过6万公里,云度将以客户购车时成交价的50%回购车辆,每超过1公里扣减1元。
“品牌的回购计划相比其他渠道的新能源二手车交易更为靠谱一些,同时一定要购买质保服务。”于先生向《财经天下》周刊建议,消费者在购买了质保服务之后,可以在质保期内更换新的电池或者其他零配件,这样车的性价比会比新车更高。
但多数车企的回购和置换计划,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自己的车主和卖出新车。“这些渠道的消化能力毕竟有限,仅靠车企是无法真正拉动市场的。”一位新能源汽车行业从业人士分析道。
《财经天下》周刊了解到,目前汽车流通协会已经成立了科研小组,针对新能源二手车的评估标准和残值问题进行研究,这一行业难题一旦解决则意味着新能源二手车的交易期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