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7|回复: 0

牛奶甘蔗咖啡豆:巴西经验带给中国“吃货”的启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22 0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牛奶甘蔗咖啡豆:巴西经验带给中国“吃货”的启示

 界面地球姨 最天下  昨天

一名巴西男子手持一把刚刚收获的阿拉比卡咖啡豆。


“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产国,第二大咖啡消费国。但拥有几百年种植历史的巴西至今都没有一个世界知名的咖啡品牌。”


文 | 杨舒鸿吉


当听说一双本国生产的“Havaianse”牌人字拖可以在中国淘宝平台上以三倍的价格热销时,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官员安德雷·卡斯特罗(Andre Castro)面露惊讶之色。


巴西是中国在拉美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是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对象国。在大宗商品贸易中,巴西的铁矿石、农产品对中国的出口占了总出口额的半壁江山。据中国海关统计,2017年中巴双边贸易额为875.4亿美元,同比增长29.6%。


然而,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研究员郭存海说,尽管中巴交往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但从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情况看,中国精英阶层对巴西的误读仍凸显出两国民间交往的信息不对称。贸易上的热络与民间交往的生疏,构成了中巴关系的两面。


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条件,巴西国内的食物有着独特的多样性和品质。图/杨舒鸿吉


今年5月,界面新闻进入巴西大农业主要产区调研,近距离接触这个南美国家的食品种植和加工业,走访农场主、一线从业者和官员。调研中,同为“吃货国家”的巴西在食品制造业安全与环保方面的措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地食品业主对进入中国市场的渴望,也让人们对两国贸易的未来有了更多想象。


一瓶牛奶的诞生


2亿人口的巴西,奶业消费市场高达千亿雷亚尔级别。人们的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牛奶、奶酪制品的身影。巴西全国奶牛存栏数约3000多万头,生鲜乳年产量3200多万吨。优良的气候、丰富的草场资源和辽阔的地域,造就了巴西农牧业的独特竞争力。除此之外,从业者告诉记者,巴西奶业的红火也离不开“安全可靠”这块金字招牌。


马里尔多·弗朗西斯科·德·索萨(Marildo Francisco de Souza)的家族农场已有50多年历史,占地40多公顷,有200多头奶牛。出于牛奶对储存的精细要求,每天上午11点前,德·索萨都会准时在农场守候Piracanjuba公司的运奶车。Piracanjuba在巴西乳制品加工企业中排名前三,2017年全年营业额超过300亿雷亚尔。


运输车辆必须做过清洗后,方能进入Piracanjuba的加工工厂。图/杨舒鸿吉


与德·索萨农场产出的牛奶一样,来自戈亚斯省7000多家农场的牛奶在进厂前都会接受抽检,共26项指标。工厂品控部门负责人丹尼埃拉·布拉加·切利尼·佩雷拉(Danielle Braga Chelini Pereira)告诉界面新闻,这样的定点定时检测会在每个生产环节进行两次,“一瓶牛奶的生产过程中,将进行13次类似检测,只要有一次不过关,产品就会作废。”


她说,按照法律要求,每次检测的样品和检测报告都会保留三个月,这样巴西国内在售的每一瓶牛奶都可以追踪到农场和生产时间、批次,甚至能追溯到当批奶牛食用的饲料。


除此之外,佩雷拉告诉界面新闻,“食品管理和卫生部门还会不定期‘飞行检查’,只要奶企被查出违规,就要面临停业处罚,所以奶企还要‘先人一步(One Step Ahead)’提高生产工艺中的安全标准,做到万无一失。”她表示,Piracanjuba工厂在品控监测方面的投入占全部运营成本的5%。


人力、财力的不舍投入,缘于巴西政府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一票否决权”。但严苛的监管并非巴西奶业追求安全品质的唯一驱动力。


1990年代中期,巴西放弃食品管制,牛奶产业进入市场化运作时代。由于不享有农业补贴,巴西奶企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显得十分脆弱。这时,一些业内的大型公司主动担起行业对话、协调与管理职能,为中小规模农场主提供支援。


德·索萨说,他家农场的奶牛每次挤奶前都会洗40分钟的冷水澡,这不仅是为清洗污渍,也是为让奶牛在放松状态下产出更高品质的牛奶。这样的“小窍门”,就是他在Piracanjuba出资创办的培训基地中,从政府指导的农技训练营里学到的。


农场主认为,在挤奶前让奶牛洗个“冷水澡”可以除去奶牛身上的污渍、汗液,也能让奶牛更为放松,产奶品质更高。图/杨舒鸿吉


营地负责人介绍说,任何人都可报名参加为期三天的培训课,食宿全免。开办三年间,营地已培训超过4600名学员。学员结业后还可享受农技远程辅导或上门诊疗,其中政府负担总费用的六成。在行政和市场的合力下,巴西畜牧业不再畏惧疯牛病、口蹄疫这样的“天灾”,更能在国际市场中灵活求生。


百年甘蔗种植业的“环保经”


5月正是巴西甘蔗的播种季。初来乍到,刚进甘蔗酒生产商Cachaça Velho Barreiro在坎皮纳斯的种植园,就有一股怪味钻入记者的鼻腔。


工程师告诉记者,巴西对化肥的使用非常有限,生物肥料仍是最主要的来源。这里的肥料由鸡粪混合植物杆茎发酵而成,巴西有专门收购鸡粪的业主以及生物肥料生产商,而这些也成为甘蔗种植业的周边产业。


巴西种植甘蔗的历史始于1532年。当时,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马蒂姆·阿方索·德·索萨(Martim Afonso de Souza)将甘蔗种植引入巴西。巴西蔗糖经贸易出口至欧洲,给巴西农贸带来了第一桶金。


因为要“靠天吃饭”,巴西农业主深信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如今,巴西仍有65%的森林未开发,全国食品生产仅使用了7%的国土面积。2013年,巴西政府出台《森林法》,要求农场业主要保留20%的森林面积来保证可持续发展。


工程师告诉记者,拿坎皮纳斯的实践来说,虽然这里的海拔最适宜甘蔗生长,但当地土质并不好。沙质土壤在雨季时易流失,会造成减产。巴西政府曾投入巨资改良农业用地,指导种植园进行轮播以保证产量。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从土壤到能源,这处甘蔗酒加工厂的实践经验正是巴西农业生态闭环的一个缩影。


该企业的水循环利用装置,可实现90%的水资源循环。图/杨舒鸿吉


甘蔗收割后送入加工厂,从清洗到压榨,水参与了甘蔗从植物化身食物的全过程。Cachaça Velho Barreiro厂区运营负责人里卡多·吉马良斯(Ricardo Guimaraes)告诉记者,工厂旁的水循环装置可保证甘蔗加工中90%的水资源可循环利用。在工厂另一侧的火电厂,甘蔗残渣被投入炉中燃烧发电。里卡多说,这些残渣可以让工厂实现电力自给自足。


巴西人对自然规律的运用,既有遵循古老种植、加工方式的一面,也有在百年进化中对环境保护的新理解。甘蔗不仅被做成食品,在巴西人手中,它还被赋予了更多“身份”。


数据显示,巴西每年从甘蔗中提取的乙醇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乙醇燃料驱动着巴西国内一半以上的汽车。


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的一名官员介绍说,巴西汽车“喝”乙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5年。受当时石油危机的影响,巴西政府实施了全国乙醇计划,对糖厂产品进行多样化处理。在扩种甘蔗的同时,巴西也引入了乙醇蒸馏技术。


相较汽油、柴油动力的汽车,乙醇燃料的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同类汽油汽车的十二分之一,价格优势很明显。此外,普通汽车的燃料能在汽油和乙醇间灵活转变,国家的能源安全也得到了保证。


谁动了巴西人的咖啡豆?


带着安全、绿色的光环,巴西食品加工业的雄心壮志不仅着眼于国内,也面向国际市场。


不过,在谈到巴西的“国家名片”产业咖啡业时,安德雷·卡斯特罗显得痛心疾首。“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产国,第二大咖啡消费国,”他说,“但拥有几百年种植历史的巴西至今都没有一个世界知名的咖啡品牌。”


60公斤一袋的咖啡豆,巴西在2017年产出了4477万袋。可这些咖啡都去了哪里?


目前,O'Coffee 庄园里80%的咖啡收割都可以通过机械完成。图/杨舒鸿吉


巴西知名咖啡生产商O'Coffee销售部经理罗德里戈·马蒂亚斯(Rodrigo Matias)告诉界面新闻,他们生产的咖啡豆通常分三个等级,最优良的、附加值高的咖啡出口中东和欧美;品质中等的供应国内市场,质量一般的会销往土耳其。


其中,九成以上的咖啡豆都是到当地后再烘焙、研磨。也就是说,除了供应国内消费的部分,巴西出口咖啡几乎都是帮别人做“嫁衣”。


巴西咖啡业者已经意识到了自主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在把握细分市场需求的同时,他们也在倒逼种植、加工方式的进化,追求产品多元化。


O'Coffee拥有六家农场、500万株咖啡树,培育黄色波旁和红波旁两种咖啡豆。采摘后,公司通过“日晒法”、“自然水洗法”、“完全水洗法”三种加工方式产出不同味道的品类,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马蒂亚斯说,公司的产品序列已有14个品种。


除出口半成品咖啡豆外,O'Coffee还有胶囊咖啡用于快消市场,企业也培育有独立的连锁咖啡品牌“Octavio”,剑指星巴克、Costa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海外市场上,O'Coffee自主品牌的高端咖啡产品已经输出到欧美日韩,巴西咖啡产业的对外推销也已延伸到烹煮方式和器皿。


巴西人眼中的中国市场


同为“吃货国家”,中国与巴西的经贸合作有无可能以食品为切入点,取得进一步突破?


采访中,几家公司都表示了对中国市场的兴趣。Piracanjuba已在广西南宁注册公司经销旗下乳制品;Cachaa Velho Barreiro将首次在亚洲推介,把甘蔗酒带上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O'Coffee的负责人则透露,他已于2017年带团到广州、上海调研渐成气候的中国咖啡市场,对进入这里充满信心。


O'Coffee咖啡庄园的红色波旁基本都是以机械采摘为主,而附加值更高的黄色波旁仍坚持人工采摘。图/杨舒鸿吉


不仅是牛奶、咖啡与甘蔗,巴西动物与蛋白协会副会长里卡多·若奥·桑金(Ricardo Joao Santin)透露,中国对巴西肉类产品的消费已占出口的前两名——中国每年消费400吨巴西鸡爪便是最好的例证。他说,巴西业界对食品安全的严控已获得中国监管部门和市场的认可。


不过,进入中国市场,除了破除文化差异外,巴西也面临着国内高税收、交通基建落后、政策不连续的现实问题。O'Coffee负责人说,以咖啡出口为例,从内陆运输到港口的每个环节都包含着不低的税赋。算下来,每一袋出口的咖啡豆需向政府缴纳近50%的税,这也侵蚀着巴西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优势。


不仅是高税收,落后的路网建设也成为巴西制造走向全球的“肠梗阻”。一位巴西出口投资贸易促进局官员对界面新闻透露,目前巴西的铁路仍只能连接大型城市,全国性路网建设严重滞后。此外,巴西铁路运营效率也堪忧。官方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6年,巴西的铁路运行速度降幅在5%至76%之间,部分区段的运行时速不足10公里。


旅居巴西的华人学者千玲博士指出,政权频繁更迭造成的政策不连续也是“巴西制造”面临的困扰。她说:“近年来巴西政权更迭速度加快,带来的后果就是政府对于产业的扶持政策往往还没来得及实施就中止。产业没有享受到实际的优惠。” 


不过,“巴西政府长期由同情中低层公民的左派把持。虽然政权已经转移到右派政党手上,但政府内部仍保留着左派的思维方式,”她指出,“这种思维在国际关系中倾向于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合作交流。”


巴西交通领域的基建或许是中国的新机会。据巴西出口贸易投资促进局局长江豹(Roberto Jaguaribe)透露,近年来,来自中国的投资已经进入了巴西原油、油气、工业、银行业、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其中,中国国家电网50%的对外投资落在巴西,中国三峡电站30%的对外投资也瞄准了巴西,而这些都是“巴西目前在投资和发展方面的重中之重”。


“我们也非常欢迎中国在其他各领域的投资,”他强调,“有些国家比较担心中国的投资,而我们是非常欢迎的。我们很开放地、非常欢迎中国企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8 01:39 PM , Processed in 0.03481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