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5|回复: 0

[哲史艺丛] 张爱玲:谢谢你喜欢倾城之恋|1天1本书 No.10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25 0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爱玲:谢谢你喜欢倾城之恋

 夏恒 1天1本书  5天前

点击收听主播秋婉朗读音频



冷漠孤傲,是很多人对张爱玲的第一印象。

 

像那张最具代表性的照片:漫不经心地叉着腰,下巴昂起,俯视镜头,眼神似有笑意,也有冷漠和不屑。

 


正因为此,很多人不喜欢张爱玲。

 

而那些了解她的人,又会对她抱有一丝同情,知晓她身上的那股冷意从何而来。

 

1920年,张爱玲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祖父是张佩纶,祖母是李鸿章的长女李菊耦。

 

家世显赫,却缺少温暖。

 

父母长期不合。父亲是典型的遗少,挥霍祖产、吃喝嫖赌,母亲则是追求解放的新女性,在张爱玲四岁那年出国留洋。

 

10岁那年,张爱玲的父母协议离婚,张爱玲跟随父亲。

 

父亲很快再娶,张爱玲与父亲、继母的关系非常紧张。

 

生母黄逸梵很喜欢做新衣服,张爱玲从小就羡慕,曾说:“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

 

青春期的女生最爱美,继母却从娘家带来两箱旧衣服给张爱玲穿。在贵族学校读书,整日穿着旧衣裳,这件事令张爱玲自惭形秽,很少交朋友。她一直忘不掉一件黯红的薄棉袄:“碎牛肉的颜色,穿不完地穿着,就像浑身都生了冻疮”。

 

穿着旧衣的张爱玲(左)


一次,张爱玲擅自去母亲家住了几日,回家后遭到继母挑拨,被父亲毒打一顿,囚禁起来。得了严重的痢疾,没人请医生,也没人给她买药,病了半年,差点丧命

 

一个深夜,张爱玲终于找到机会逃离这个家,投奔母亲。可是,在那里,她也没能得到温暖,只有新的不安。

 

张爱玲到来时,正是黄逸梵经济紧张之时。虽坚持对张爱玲进行最好的淑女教育,却整日牢骚不断,甚至恶言相向。声称后悔当年照顾她的伤寒病,说张爱玲活着就是为了害人

 

尤其是,她发现张爱玲根本不是一个做淑女的料,她的付出打了水漂。

 

敏感的张爱玲一次次感到母亲对她的失望,她很害怕向母亲要钱,宁愿走路去上学也不愿意向母亲要车费。

 

在香港大学读书期间,一个教授奖励了张爱玲800港币的奖学金。张爱玲高兴地把钱拿给黄逸梵,却被她打麻将输掉了

 

而那时,张爱玲是个穷学生,为了省钱,不社交、不游玩,放假也在修道院蹭住。

 

在自传体小说《小团圆》中,女主角上课时,要拿着钢笔墨水瓶,因为整个学校只有她没有自来水笔,“总是一瓶墨水带来带去,非常瞩目。”这是张爱玲的写照。

 

黄逸梵来香港看张爱玲时,住在最好的浅水湾饭店,随手将她视为珍宝的奖学金花掉。

 

敏感缺爱,令人很难责怪她的冷。

 

黄逸梵


1942年,因战事中断学业,张爱玲从香港回到上海,就读于圣约翰大学文学系四年级。两个月后,由于经济窘困辍学,靠写作为生。

 

1943年春,张爱玲在《紫罗兰》杂志上发表小说《沉香屑 第一炉香》,崭露头角。紧接着,又发表一系列散文、小说,成为上海文坛炽手可热的新星。其中,包括《倾城之恋》。

 

这一年,张爱玲只有23岁。 

 

次年,她写下了那句“出名要趁早”。



《倾城之恋》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但这段恋情并不浪漫。

 

故事始于一场相亲。

 

大龄离异女青年白流苏,在娘家居住六七年,没有经济来源,存款被兄嫂盘剥干净后,被视作累赘,受尽冷嘲热讽。急需为自己找一个长期饭票。

 

适逢流苏妹妹要见相亲对象范柳原,流苏作陪。

 

范柳原要跳舞,白家是“诗礼人家”,不准小姐们外出交际,更不准学跳舞。只有流苏跟前夫学过。

 

于是,流苏从陪衬成了主角。

 

电影《倾城之恋》


本是爱情小说里引人遐想的开始,只是,两位主角都动机不纯。

 

有钱有房、父母双亡的富二代范柳原,是个浪荡公子,吃喝嫖赌、处处留情,想找一个情妇。

 

两人都把对方视为“最合适的人”,只是一个谋情,一个谋婚,目的大不同。

 

因此,他俩的关系更像是一场博弈。

 

范柳原邀请流苏到香港,陪聊陪玩、说情话、秀恩爱,俨然一副痴情模样。

 

一次,两人闹了点别扭。范柳原立即冷落流苏,跟别的女人厮混起来。流苏这才明白过来,范柳原不想娶她,又担不起“诱奸”的罪名,因此用激将法令自己吃醋,主动投怀送抱。四处秀恩爱也是为了坐实两人的关系,让她骑虎难下。

 

回到上海后,闲言碎语蜂拥而来,流苏只好再次去了香港,做了范柳原的情妇。

 

电视剧《倾城之恋》


看起来,在这场较量中,是流苏输了。

 

“倾城”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到了张爱玲这里,成了字面意义的城市倾覆。

 

第一次到香港时,范柳原曾在一堵断壁残垣前对流苏说:


“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地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一语成谶。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

 

动荡之中,这对机关算尽的男女身边只有彼此。相依为命,令他们有了一瞬间的真心,和对彼此的谅解。


一刹那,两人都做出了妥协:流苏隔着棉被,拥抱住范柳原;范柳原许下了婚姻的承诺。

 

“倾城之恋”,不是爱得轰轰烈烈至死不渝,而是一座城市的沦陷换来一点真心。

 


这一丝转瞬即逝的真心,不是故事的重点,张爱玲擅长的是“拆穿”。

 

看起来是一场浪漫轰动的传奇,揭开爱情的表皮,不过是一对自私的男女相互勾引。

 

看起来是残花败柳风光再嫁,揭开华丽的面纱,不过是一个有失有得的交易。

 

男人谋情,女人谋婚。


这并不是个悲惨的故事,反而有圆满的结局。

 

结婚后,范柳原不再对流苏说情话,不再跟她闹着玩,那些调情技巧都用在了别的女人身上。


她得到的是一段稳定的婚姻,一个长期的饭票。

 

得偿所愿,可流苏还是有点怅惘。

 

张爱玲绘 白流苏


得到曾经迫切想要的东西后,真的就快乐了吗?

 

张爱玲的另一篇小说《沉香屑 第一炉香》,也讲述着类似的故事。

 

贫寒少女葛薇龙,想要奢侈的生活,想和自己所爱的人结婚。她最大的筹码是年轻貌美的自己。

 

欲念引诱她去做交换。

 

嫁给了喜欢的男人,过上了奢侈的生活。代价是,和老男人们虚与委蛇,挣钱给丈夫花。

 

她曾羡慕的生活,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美好。后悔吗?一切已经无法挽回。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毫不留情拆穿这一切的张爱玲,自然是个冷眼旁观者。

 

张爱玲绘 白流苏


读张爱玲的小说,你会惊讶于她的洞察力。人心的俗和丑、男女感情的游戏,她全都能表现出来。尤其是,她对笔下的女性,非常狠。一般男作家都不擅长写女性,女作家中,最擅长写女性的,就是张爱玲了。

 

因为和范柳原跳舞,流苏被家人唾骂,与此同时,也得到了另眼相待。张爱玲写道:


“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女人们就是这点贱。”

 

恐怕没有哪个作家能像张爱玲这样毒辣阴冷。而这,正是张爱玲小说的魅力所在。

 

张爱玲和明星李香兰


1984年8月,香港《明报》上刊登了一篇名为《回顾倾城之恋》的短文,作者张爱玲写道:


“这些年了,还有人喜爱这篇小说,我实在感激。”

 

此时,距离《倾城之恋》发表已有41年。

 

不知张爱玲女士是否会想到,这之后又过了三十多年,《倾城之恋》仍是她最知名、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

 

或许她的回应同那张照片里的姿态一样,冷漠又骄傲。

 

因为她是张爱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9 05:38 AM , Processed in 0.05280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