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27|回复: 36

[体育健身] 知乎|2018世界杯 · 合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6 09: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2 年世界杯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2002 年世界杯,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我有些法国球迷朋友,不想再提起那一年:1998 年世界杯冠军、2000 年欧洲杯冠军之后,齐达内刚在 2002 年冠军杯决赛踢进那记天外飞仙,他们指望齐达内和亨利完成世界杯卫冕的伟业,让齐达内成为王者传奇——却不料,齐达内只好在踉跄中吻别那届世界杯。

我有些阿根廷球迷朋友,不想再提起那一年:那年世界杯之前预选赛,贝尔萨用阿根廷的 3313 纵横捭阖,天下无敌,公认阿根廷 vs 法国将是 2002 年世界杯的理想决赛,却不料也折戟小组赛,巴蒂斯图塔就此黯然离别。

那年实在是太奇怪了,不是吗?

我的西班牙球迷朋友和意大利球迷朋友,说到那一年都愤愤不平。他们记得无数次加图索们倒地后裁判摇头表示比赛继续进行,他们记得马尔蒂尼和门迭塔的无奈叹息,以及安贞焕这个名字。他们当然记得,满场红色海洋里,“大韩民国”的叫声。

十年之后,我一个意大利球迷朋友在欧洲杯上,依然仇视着俄罗斯。

“你讨厌阿尔沙文吗?”

“不,我就是讨厌希丁克。”

“你讨厌荷兰?”

“不,我讨厌韩国,讨厌韩国的一切。”

是的,2002 年世界杯,我们都记得韩国做了什么。

那年实在是太奇怪了。1998 年世界杯被认为该夺冠该成为世界之王的外星人罗纳尔多,变成了娃娃头罗纳尔多。他、里瓦尔多与小罗,构成了足球史上最伟大的三叉戟之一。我记得里瓦尔多那个著名的角球倒地假摔,以及对英格兰那脚射门;谁都无法忘记小罗对英格兰时吊射希曼的那个传奇任意球。

以及,罗纳尔多,单届 8 个进球。世界会记得他在决赛如何扬眉吐气,让此前无敌的狮王卡恩丢两个球,戴上世界之王的冠冕。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他半决赛对土耳其那一脚罗马里奥式的弹射。

那时他其实已经不是外星人了,不再奔驰如飞了,我们习惯叫这时候的他为肥罗,但他依然拥有那种神奇的灵感:速度、力量、爆发力、协调性、浑然天成的灵感。

那是迄今为止,足球史上最迷人的王者归来故事——尤其是,将 1998 年世界杯决赛与 2002 年世界杯决赛连起来看。

但对我而言,别有点特殊。

1990 年,我跟着我爸当了德国队球迷。在 1990-1996 年间,当个德国球迷还算幸福:1990 年世界杯冠军,1992 年欧洲杯亚军,1996 年欧洲杯冠军。克林斯曼的金发飞扬、马特乌斯刚硬的下巴线条、穆勒的大步冲刺、哈斯勒炫目的任意球、萨默尔无所不在。之后是比尔霍夫 007 一样的高大英武(他去 AC 米兰那年我心满意足)。甚至里肯、沃茨、耶雷梅斯,都让人有指望。

直到 1998 年世界杯,被克罗地亚 3 比 0 干掉。那个德国的黄金时代消逝了。

我们进入了黑铁时代。

2010 年之后的德国球迷,看着厄齐尔、小猪、小猪、格策、穆勒们的清晰明快,很难想象 2000 - 2004 那几年是怎样的岁月。2000 年与 2004 年,两届欧洲杯,德国都很凄惨,比 1994 和 1998 年世界杯都背运。那时的德国,古老,笨重,缓慢,粗糙。

唯一支撑着德国人尊严的,大概也就是 2002 年世界杯。那个亚军。但也只有尊严,并不华美。1990 年的德国是黄金,2014 年的德国是白银。而 2002 年的德国就是铁。没有光泽的,粗硬的铁。

奥利弗 - 卡恩。米歇尔 - 巴拉克。哦,还有那年,刚让世界看到他如何爱翻跟斗的克洛泽。

许多人嘲讽说,2002 年的德国,是一支头球队。克洛泽小组赛连番头球,淘汰赛便多少差了些气力;德国的中场中轴,是 192 公分的哈曼和 189 公分的巴拉克。套路,也无非是施耐德起传中,克洛泽、巴拉克们争先恐后地顶头球。德国的淘汰赛踢得惨烈:对巴拉圭,诺伊维尔进球 1 比 0;对美国,巴拉克进球,1 比 0;对韩国,巴拉克进球,1 比 0。三个 1 比 0。

所以能进决赛,一是阿根廷与法国神奇地小组赛被淘汰(齐达内吻别草皮;贝尔萨的 3313 迎来了理想主义的黄昏);二是西班牙与意大利遭遇了韩国。

三是,奥利弗 - 卡恩在决赛之前,铜墙铁壁,水泄不通,只丢了一个球。

然后就是众所周知的故事:2002 年世界杯决赛,里瓦尔多的远射,卡恩扑球脱手,罗纳尔多补射得分。然后,第二球。罗纳尔多完成了涅槃。德国队世界杯亚军。

历史记载:2002 年,齐达内的天外飞仙让皇马拿了冠军杯;罗纳尔多凤凰涅槃赢得了全世界。巴拉克在勒沃库森和德国队拿了四个亚军;卡恩得了世界杯金球奖,以及世界亚军。

2006 年后,德国日益清晰细腻,王者气象渐次归来。我父亲且欣慰且遗憾。2010 年世界杯前夕,巴拉克因伤退出,厄齐尔、穆勒、赫迪拉们上位,我父亲说,“这届德国又可以踢细一点了”,然后又遗憾了句,“就是,不如以前凶。”

2002 年,卡恩与巴拉克达到人生巅峰,然后败北;克洛泽闯出了一片天。但克洛泽熬到了 2014 年,穿越无数世代,等到了下一代人。卡恩与巴拉克没有。巴拉克的巅峰,被留在了 2000-2006 那几年的孤岛上。那个世界杯亚军,是德国漫长低迷期的唯一尊严。是卡恩和哈曼、巴拉克、施耐德、梅策尔德们,用一种不好看的铁硬方式挽留住的。

我还记得 2002 年世界杯半决赛时,我还在痴想:如果德国居然能够夺冠,巴拉克岂不是有望拿金球奖?——当然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

既可惜,又欣慰的一年啊。

最后一点,是作为中国球迷的独特记忆。

自从 2001 年 10 月 7 日于根伟进球,让中国闯入世界杯后,我们又等了八个月,等来了这一天。

我爸对世界杯,反而没多少期待:他经历过 1988 年中国队奥运会之旅,他告诉我,“出线之后,任务就完成了;世界杯,真别太指望”,但我那时还小嘛。

我记得中国 0 比 4 输给了巴西,记得大家都在讨论哥斯达黎加的万乔普,记得土耳其的哈坎·苏克和伊尔汉。我记得中国对哥斯达黎加那天是北京时间的午后,整个学校沸腾了,同学连老师一起涌去看电视。

那年我高三。那场比赛之后不久,我就要高考了。就在这紧张躁动的时节,看球赛有种罪恶的快感。我还记得老师大手一挥,“去看吧!反正不知道下回中国队踢世界杯是什么时候了!”

是啊,“不知道下回中国队踢世界杯是什么时候了”……

我记得当时阳光下的树影,那年应该是孙燕姿刚出了《风筝》和《自选集》的时候吧?周杰伦的《八度空间》快要来了。我记得那年大街小巷在传唱《爱在西元前》和《双节棍》。我记得那年蒂姆 · 邓肯刚得第一个常规赛 MVP,吉诺比利即将去到马刺,大家都传说姚明要去 NBA 了。我记得我们那时相信,这绝对不是中国队最后一次踢世界杯,还相信只要肯用心去做什么事,就一定能得到回应。

亲爱的,那时的我们,那时的世界,多么年轻啊。

 楼主| 发表于 2018-6-16 09: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评价 2018 年俄罗斯世界杯揭幕战俄罗斯 5:0 沙特阿拉伯?

俄罗斯 5 比 0 赢了沙特阿拉伯。普京摊了五次手。

2018 年世界杯就此开始了:骆驼长途跋涉到北方,被北极熊扑倒了五次,五马分尸。

我们得为沙特阿拉伯鼓掌:除了同为亚洲同胞之外,还有些别的缘由。

——十六年前,他们以 0 比 8 输给德国开局,为克洛泽开始了不朽的世界杯旅程,让德国开始了亚军的征途,而且让中国队三场丢 9 球显得不那么……丢人。今天又是这么个开局,娱乐性十足。

——本场他们控球率达到 61%;中后场的传递真是细腻,一板一眼;虽然他们到了俄罗斯半场 35 米就停顿了,但在到达俄罗斯的防线之前,他们踢得很流畅:加上他们和尼日利亚、爱尔兰们永远翠绿的色调,看着总是很养眼。

——他们从头到尾没有保守过,慷慨成仁视死如归地攻了出来,虽然胆子不够大,老想着绵绵密密地组织,做了许多无效过渡,遇到对抗就软了,但好歹是……攻出来了嘛!

当然啦,如果效率至上,沙特应该龟缩不出,然后输个 0 比 2 啦 0 比 3 之类,比分上好看些;但世界杯需要一个劲爆的开局,俄罗斯人民需要点民族自豪感,普京需要点惊喜。

当然,沙特的想法是好的,只是:

他们的 4141 阵型其实不大对劲,单兵突前的萨赫拉维完全淹没在北极熊堆里;他们也不太敢强冲两翼,老琢磨着传传传拉开空间,可是俄罗斯的中场线横亘在沙特的后场与中场之间,沙特无法在前场自如拿球,于是不停地传丢或传中失误。

一旦丢球,退守就乱七八糟。

然后俄罗斯走两翼,舒服地反击,到禁区角一个横传转移,解决了。

——更感人的是,沙特丢球后绝不立刻退守龟缩,他们居然还积极向萨梅多夫们施压,他们居然意图就地反抢,好形成反击,但回撤保护不好;这直接导致了以下恶果:

——戈洛文传中后点,加辛斯基头球得分,1 比 0。克洛泽在远方微笑了。

——俄罗斯右路发动反击,转移左路,切里舍夫后点一个停球,晃飞沙特两个人的铲球,左脚射门,2 比 0。

——戈洛文右路传中后点,久巴得分,3 比 0。

——久巴助攻切里舍夫,一个吊远角得分,4 比 0。

——戈洛文自己任意球得手,5 比 0。

普京耸肩摊了摊手:足球世界就这么残忍。

——一个无关的梗。

开幕战两个妙传一个任意球的亚历山大·戈洛文,踢得仿佛丹麦当年小劳德鲁普。昨儿传说尤文图斯要 2000 万收了他,这么一场比赛下来,估计得涨价。

但我关心的重点是,他姓 Golovin。

看过《鹿鼎记》的诸位,还记得那位跟韦小宝韦爵爷谈判谈得吃了大亏,临了被诓骗着签了《尼布楚条约》的费要多罗先生么?

那位先生的全名是:Theodore Alexievitch Golovin

俄罗斯如今的少年戈洛文祖上,跟韦爵爷打过交道么?……

说回比赛。

除了戈洛文优美的任意球,俄罗斯所有的得分基本都是:翼侧突刺,后点包抄、吊射远角。

沙特没有龟缩,他们保持 61%的控球率,他们认真地在中后场踢着优美的短传——全场 569 次传球,成功率高达 81%——然后一遇到对抗,就被俄罗斯不停找后点包抄,给干趴下了:他们的防守默契程度实在不咋地,导致覆盖能力,只够控制一侧。

当在中后场拿球时,沙特踢得很努力,很优美,甚至有点理想主义,不成功便成仁。他们尽了人事,但亚洲级别的足球遇到俄罗斯这种钢铁秩序的欧洲队伍,就像人肉遇到钢铁。第二个球尤其明显:当俄罗斯铺开反击时,沙特回追的速度和默契,根本来不及,结果就是俄罗斯反击中形成多打少,切里舍夫一个停球,就晃开了沙特两个穷凶极恶、明显事先没经过沟通的飞铲。

不是俄罗斯踢得多好,实在是沙特自杀式地铺开来,普京一摊手:不好意思了。

如果切里舍夫就能把沙特打成这样,猜猜卡瓦尼、苏亚雷斯和萨拉赫会对他们做点啥?

沙特的确是成全了别人,陶冶了自己。他们没有保守,他们舍身成仁,让世界杯有一个很美妙的开始,以及,继今年欧冠利物浦和皇马的成功之后,又一次证明了这个真理:在现代足球世界里,一旦你打算拉开架势搞理想主义对攻,就得做好被切割反击闪电战的准备:沙特的阵型保持和短传推进是挺努力的,但执行起来,一个字:慢;而现代足球的高位逼抢和就地反击,真的已经到了工业化般精确的地步

普京耸肩摊了摊手:足球世界就这么残忍。

1988 年奥运会,中国队也曾经想乱棍打死老师傅,结果被西德给打爆了,让克林斯曼一通耍。都在说将来世界杯要有 48 强,中国队进世界杯希望大增,但沙特被俄罗斯打成这样,中国会怎么样呢?

不知道。

毕竟多年以来,作为“中国队并不太怵的西亚劲旅”,沙特跟中国队的对战记录还是领先一点的。沙特犹且在握有控球率优势的前提下,被俄罗斯切割闪电战打成这样,我们呢?

多年以来,亚洲与世界的差距,疑似一点都没缩小——当然,韩国人可以抱着十六年前的结果拒绝相信这点。就像世界杯开幕前那句冷笑话:中国什么都去世界杯了,就中国队没去;但反过来,中国队去了,又能怎么样呢?

这就有点,“你知道沙特有多努力吗?”——可是,世上的确有些鸿沟,是努力也难以跨越的。越挣扎,越铺开,越残忍。

就在这么欢腾又残忍的气氛里,2018 年世界杯开始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6 09: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新闻
世界杯:C 罗帽子戏法 科斯塔 2 球 葡萄牙 3:3 西班牙

葡萄牙仍需调整阵容配置

葡萄牙本场比赛排出了一套全新的中场阵容,除了后腰位置上的威廉 · 卡瓦略,穆蒂尼奥、贝尔纳多 · 席尔瓦、布鲁诺 · 费尔南德斯都不是欧洲杯时葡萄牙欧洲杯夺冠时的配置。或者说,葡萄牙的中前场阵容除了克里斯蒂亚诺 · 罗纳尔多,整体都有了革新。

虽然葡萄牙使用了 4-4-2 的阵型,但依然没有为 C 罗提供有效的帮助。三位攻击手——格德斯、贝尔纳多 · 席尔瓦、布鲁诺 · 费尔南德斯在比赛中都相对低迷。尤其是格德斯,在需要为 C 罗让出左路的情况下,他很难发挥出自己的个人特点,尽管热身赛中桑托斯也尝试过用格德斯作为前锋,而且他也在比赛中用自己不擅长的方式拿下长传,助攻 C 罗完成了一次进球。但纵览全场表现,格德斯不具备前场支点属性,在进攻空间受到挤压的前提下,在狭小的活动范围内格德斯比较难发挥出点对点的优势。

根据 Whoscored 提供的比赛数据,格德斯全场没有完成一次过人,而且仅 26 次触球

讲道理,不是每位球员都能像本泽马那样全能的。或者桑托斯应该尝试启用安德烈 · 席尔瓦作为 C 罗的前锋搭档,或者撤下布鲁诺 · 费尔南德斯,把左边路交还给格德斯。

比起格德斯位置的不适应,贝尔纳多 · 席尔瓦和费尔南德斯的低迷则源自于在比赛中注意力更集中于防守端。西班牙保持着在 “中场堆积人数”、“通过传控球消耗对手精力” 的套路,而这也让葡萄牙的中场们需要通过更广范围的跑动来补位。其实这时候葡萄牙非常需要有一位球员能够扮演欧洲杯决赛的雷纳托 · 桑谢斯,从今天看这个角色是穆蒂尼奥所扮演的,而让一位偏向于组织核心的球员去负责全能中场的扫荡任务,效果不算太过突出。

而且在进攻端,贝尔纳多 · 席尔瓦和布鲁诺 · 费尔南德斯都不属于能 “一人摆脱多名防守球员” 的强点,这也相当对西班牙防守的胃口。比起按部就班的传接球,西班牙的防守更忌惮不讲道理的爆破。

就像对面的迭戈 · 科斯塔那样。


科斯塔的一人体系

迭戈 · 科斯塔的比赛风格依然和西班牙不是一个路数,但这不影响科斯塔一人敲开整条后防线的能力,这也是他最具价值的属性。

西班牙扳平比分的第一个进球就是体现科斯塔能力的最好例子。迭戈 · 科斯塔需要前场的活动空间,当给迭戈 · 科斯塔足够的进攻空间后,即便是面对两位中后卫的围剿,迭戈 · 科斯塔在对抗中的有球技术也能支撑他完成有效的进攻收尾。“后场的反击长传直接找迭戈 · 科斯塔” 是他一贯以来的标志性套路,这也是他为西班牙提供的战术变化。

从本场比赛也能够看出,迭戈 · 科斯塔通过几次大赛的磨练在不断融入西班牙的球队体系,尤其是比起上届世界杯,迭戈 · 科斯塔和西班牙的兼容性更好了,不论是回撤的小组配合,还是和中场球员的传接球都更为默契;这也是迭戈 · 科斯塔另一项价值——除了一人单挑整条防线的 “攻城锤” 属性,迭戈 · 科斯塔并不是一位糙哥,他在小范围内的控制球、出球都是一流水准,而且也能和西班牙的中场球员们对上节奏


耶罗的用人

西班牙本届世界杯的首秀,耶罗就通过排兵布阵的变化让人眼前一亮,他也用这场比赛证明自己有能力接手西班牙主帅的位置。

在中场方面,耶罗使用了科克搭档布斯克茨和伊涅斯塔,虽然进攻端的科克没有为球队提供太多帮助,其实在拥有伊涅斯塔、大卫 · 席尔瓦的情况下,科克并不需要在进攻中插一脚,更关键的是他对于中场线的保护作用。在对阵葡萄牙这样一支反击犀利的球队,如果使用蒂亚戈、伊涅斯塔、布斯克茨的中场配置,那么西班牙对于传控球的容错率则更低。另一方面,科克的首发也解放了布斯克茨。

从本场比赛可以看出,布斯克茨没有像以往那样回撤到后场组成三中卫,他今天的位置压得更加靠上,尤其是在下半场,耶罗让运动能力更好的科克兜后,让布斯克茨前压作为球的接应点和防守端的压迫点。反而频繁回撤到中后场接应球的是伊斯科和替补出场的蒂亚戈。

而这场比赛西班牙似乎也没有因为洛佩特吉下课而变得泄气,反而在开场送出点球后,西班牙通过迭戈 · 科斯塔的进球扳平比分,然后利用主动的传控球迅速把握回了比赛节奏,利用控球挤压葡萄牙的用球空间,减少了球队和 C 罗的联系,在进攻端孤立了 C 罗。

但这场比赛同样暴露了洛佩特吉的选人对锋线厚度的影响,尤其是在迭戈 · 科斯塔在第 77 分钟被阿斯帕斯换下后,西班牙就很难形成有效的攻势。诚然,耶罗此举也是为中场增加一个接应点,但这时如果让莫拉塔上场,那么是不是一个更为恰当的选择?

或者在撤下迭戈 · 科斯塔后,适当地补充“尖刀型”球员是不是更好呢?毕竟皇马的两位超级替补都在西班牙板凳上坐着。

尽管莫拉塔下半赛季在切尔西的表现只能用差劲来形容,但他依然是最匹配西班牙节奏的前锋。缺少一位正经前锋也让耶罗在锋线轮换上有些捉襟见肘了。


伟大的背景板

C 罗又一次证明了他大场面球员的属性,一场帽子戏法 + 终场前创造任意球并主罚命中扳平比分的戏码不仅刷新了纪录,也让一场经典的比赛成为衬托他的背景板。

当然,虽然一方面 C 罗的存在需要让葡萄牙的其他攻击手为他做出让步,但这场比赛的葡萄牙的确也没有给 C 罗足够的进攻支持,在西班牙第一次扳平比分后,C 罗就很难在前场获得用球机会,根据 Whoscored 提供的比赛数据,全场比赛 C 罗只有 52 次触球,不仅比西班牙除门将外的球员低,也比威廉 · 卡瓦略、格雷罗要低

但 C 罗的强大之处也在于——他不需要过多地拿球、用球就能为带来球队正面收益,而且总能在球队最需要他的时刻站出来,用简单直接的方式完成任务,接管比赛。例如 C 罗比赛的第二球,在接过格德斯的做球后直接选择打门完成进球;还有第三球更是 C 罗在关键时刻自导自演的英雄戏份,在前场利用个人能力拿下皮球,创造出任意球机会,然后用标志性的罚球命中。

前面提到过的,西班牙更忌惮不讲理的爆点,像迭戈 · 科斯塔这样的。但葡萄牙这边还有一位更不讲道理的。

根据 Whoscored 提供的比赛数据,C 罗总共 5 次一对一争抢球胜利,全场最高

伟大的球员总能够让经典的比赛成为自己的表演舞台,C 罗已经开始编写属于他的剧本,那么,梅西会为球迷带来怎样的佳作呢?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6 07: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坚甲死守,法国的应变快一拍,梅西的点球软了点

 张佳玮 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今天

法国靠着一个点球和吉鲁给博格巴的做球,2比1艰难地干掉了澳大利亚。

对法国队而言,那个VAR点球改判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一场本来很尴尬的比赛,因此而打开局面,最后也赢下来了,问题也都暴露了。


赛前写的:

博格巴现在的处境,大概算是本届法国队的缩影吧?
年轻,华丽,凶猛,天赋绝伦,无所不能,世界级身价的怪兽。
然而不太稳定,时常迷惘,偶尔梦游,不确定自己的位置,不确定自己的身份。似乎有可以推倒世界的力气,却使不出来?
右后卫西迪贝4月膝盖新伤没有手术,门迪又一整个赛季伤病不断。法国的两个边路都有些尴尬。
姆巴佩在巴黎圣日耳曼其实踢惯右路,自己也在赛季中期踢中路时说不适应;但右路是格里兹曼的,只有在那一侧他才能发挥自己的左脚;而格里兹曼的右翼活动,又很依赖无球走位,这就有些作难。
——姆巴佩擅长反击、奔袭、核心地带施展爆发力摧毁对手。
——格里兹曼却擅长优美跑位后精确细致地快速处理球。
他俩都需要空间和传球的支持,而他们身后,是不太稳定的博格巴,以及不知道能不能上场的西迪贝。
不止是右路的问题。法国整体的推进都依赖个人能力,高位逼抢则只有坎特能持续掌握位置。
间距、位置感和局势胶着时的心情,让他们有点茫然。


这么一场尴尬的比赛下来,法国的问题很明显了。德尚也明白得很:

他换了三个人:费基尔、吉鲁、马图伊迪。

费基尔是针对法国缺阵地战突破,吉鲁是针对法国缺阵地战空霸大轴,马图伊迪是针对法国中场缺胶水。

结果也算立竿见影:马图伊迪上场后头两次触球,就是在左路跑位后的横传转移,连接两边;费基尔在两个禁区边制造突击;吉鲁给博格巴接应,做了那个制胜球。


而在他们上场之前,法国是这样的:

——帕瓦德除了定位球或接应横传,并不太敢贸然前压,所以法国的右路经常后继乏力。

——坎特勇猛高效地抢下球来,但托利索对自己的存在很是茫然。

——博格巴全场的闪亮时刻,都在守转攻的前插时展现:大长腿,斜传,奔袭;阵地战,面对澳大利亚两重城壁,他什么都干不了。

——姆巴佩在吉鲁上场后扯到两翼试图做点什么,在中路,他不太碰得到球。

——当澳大利亚落下阵地战两重九人防守时,法国队如狼吃刺猬,无处下嘴。阵地战没有人能突破,没有胶水干净地连接两边,只有靠格里兹曼的跑位和快速出球、姆巴佩有空间时拿一下球、登贝莱边路冲一下找机会。

狼吃刺猬啃不动,狼吃乌龟无处下嘴,狼吃核桃缺个夹子。狼什么都吃不到。

所以吉鲁出场才有意义。吉鲁—博格巴连线进球那一下,是法国今天中路罕见的凿开突击:之前,只能靠个人突进和边路外侧的空切。

以及那个点球。


如果说这场有什么值得总结的,那就是:

虽然登贝莱+姆巴佩身价接近三亿,但若非有球队莽撞到跟法国对攻,他俩和格里兹曼实在不太搭。

理想点就是,姆巴佩和格里兹曼在两翼享有充分自由度,博格巴和边后卫更多前插,如此才能把球从边路狭窄缝隙里救出来。

以及,马图伊迪比托利索靠谱得多:他老了,但他至少知道自己的位置,而且可以让博格巴一心向前。本来这个中场胶水角色,拉比奥可以胜任的……所以为什么是托利索而不是拉比奥,我也不太明白。


当然啦,法国一向慢热,所以第一场能赢球,还顺便收获了经验,明白了把天才一溜铺开并不能赢球,这也算幸事了——大多数经验都是要或平或负来刷到的,法国这算运气好了。

只是,如上所述,本来以他们的天赋,可以不用靠VAR点球,以及博格巴那一脚飘忽神球,来堪堪搞定澳大利亚的。



阿根廷对冰岛,与法国对澳大利亚有一点类似:法国是用刀平砍锁子甲,阿根廷是绣花针刺大盾

德尚后来醒过味儿来,上了铰链(马图伊迪)和大锤(吉鲁)砸开了门,博格巴一剑穿了澳大利亚;阿根廷却自始至终在用绣花针。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本来阿根廷有一针戳到冰岛破绽了,但梅西点球飞了,就没了。


冰岛的移动大盾,常保持中路三后卫堵门,远门柱那个还会收缩;从扳平之后,就基本放弃边路进攻,体力全留给防守。结果是:

——阿根廷要控球,请吧。全场控球率80%对20%。

——阿根廷要边路起球,也可以。反正中路重门叠户守着。冰岛很知道,阿根廷都是小快灵绣花针,没有重锤砸门。

——阿根廷的两个机会,都是中路启动:进球,那是集体推进时,中路塞出直传,阿圭罗靠住,摆脱,靠他当世顶尖的腿部力量射门得分。点球,那是吊传后点,冰岛后卫在退防时被阿圭罗抢到身位,犯规。

换言之:中路纵深传球,找到移动中的阿圭罗

一旦冰岛的后卫线放弃压出去,而中路又堆起八个人的大墙,阿根廷就没法子了。


迪玛利亚一个左脚将,但传中无效,他在左路起不了什么作用,只好帕文来盘带突破。

梅萨、萨维奥、马斯切拉诺偶尔右路能串一些活出来,但终归格局小,只能勉力传中,或是推进:冰岛禁区里人人山人海,无论传中接头球还是接包抄,都起不来。

梅西执着地在中路活动,接球:他要带球,冰岛一般上三个人;他向前传球寻找二过一,但方寸之间,挤得像早班地铁似的。

射飞点球后,梅西明显着急得多:他摆脱,突破,射门,屡屡方寸之间失手。冰岛的中路三卫近门柱封锁很完美,梅西和巴内加都只能小角度找远角。

然后就是专职导演业余踢踢足球的守门员哈尔多森6个扑救,以及那个点球了。

伊瓜因上场其实是晚了的。没有重锤,冰岛的收缩越发肆无忌惮,这时阿根廷还执着于两翼,就有些奇怪:毕竟两翼传中无效,就只剩推进和突破找倒三角的作用,帕文们有许多无效带球。阿根廷越压,冰岛空间越小,越敲越实,那就没法子了。

实际上,梅西在射飞点球后那几个差之毫厘的射门,泰半是阿根廷前场回抢来的机会:单是靠在地铁车厢里捉老鼠般的细腻传切,着实是没机会。


比赛哨声响起时,梅西郁闷之极,一脚把球踢上半空。类似的憋屈,今天的姆巴佩与格里兹曼,昨天的苏亚雷斯与卡瓦尼,都面对过了。当然,梅西比他们还郁闷些:他与阿圭罗一度凿开了一条缝,但他自己飞了点球——就像28年前马拉多纳似的。


但有些问题,是阿根廷自找的:

——既然没传中威胁,为啥迪玛利亚放左边?他在巴黎一贯是踢右路的。

——既然已看清冰岛放弃边路传中的密集威胁,为什么不早上伊瓜因?

——梅西回撤接球,将球领到30米,其他人在做什么?等着接球来回盘。

——梅西在30米区域内执著地二过一、二过二、二过三、二过四,其他后插上呢?除了进球那一刻的集体推进外,纵深感在哪儿?

——全世界都知道对付梅西就得逼着他在早班地铁车厢里捉老鼠,阿根廷没想过破解之法?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绣花针戳大盾。

——当然,还有梅西那实在不够凌厉的半高球点球射门。


昨天的埃及,今天的澳大利亚和冰岛,弱队都有他们的生存法则:重门叠户,压缩空间,守。

但乌拉圭有后卫的插上射门,法国换了吉鲁用了他的策应,而阿根廷这边只是:

对面有大盾,那我们多几根绣花针,继续戳戳戳!

冰岛乐坏了:接着守就好啦!

所以,像第一场沙特那样,实力不济还肯压出来踢来娱乐世界的球队,在这个功利的足球世界,多难得啊!


最后:

冰岛的哈尔多森守门员本职是个非常好的导演。

我已经迫不及待等他世界杯结束后,把冰岛历史上最伟大的这一次扑救拍成纪录片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7 1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新闻
世界杯大冷!克罗斯 + 布兰特中框 德国 0:1 墨西哥

 Brad Zeng,公众号:fantasysports

“点对点爆破”

德国队不仅在领奖台上接过了西班牙的班,在揭幕战方面也延续了卫冕冠军输球的“传统”,首战以 0:1 输给墨西哥当然是本届比赛至今的最大冷门。但这场比赛从开场阶段,德国就为自己的输球埋下了铺垫,墨西哥也用凌厉的攻势为比赛定下了基调。

“爆点” 是两队比赛的关键词,但不同的是一边是不断用直塞球和反击打破德国的防线,一边则是缺乏 “爆点” 的隔靴搔痒。

卡洛斯 · 贝拉和朗萨诺不断利用速度在反击进攻给德国制造威胁,也得亏卡洛斯 · 贝拉空有速度和冲击力,不然德国的大门早就被敲开了——至少有三球,小辣椒可以在推进中早一些出球分给位置更好的队友,形成更好的进攻机会。对比起卡洛斯 · 贝拉,朗萨诺则是本场比赛墨西哥反击中的支点,这位 FM 里的著名小妖在边路的突击能力值得大书特书;不仅有速度,而且有球能力结合得很强,步频非常快,盘带中的步点则干脆利落,内切后射门的动作衔接相当娴熟,标准例子就是本场比赛的进球,教科书般的反击内切得分。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点阿扎尔的影子。

朗萨诺用一场比赛踢出身价,看来世界杯结束后他会获得各路豪门的青睐。

当然,墨西哥的反击也和中场的支撑有关,效力于波尔图的全能中场赫克托 · 埃雷拉不仅能够保护防线,而且在反击中的推进、输送球也很到位;从 Whoscored 提供的比赛数据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埃雷拉全场 7 次成功铲球防守、6 次成功过人。

其实也可以用关键的球队数据反映出两队本场比赛的差异。虽然德国在大部分数据上都占优势,但墨西哥全场 17-7 的过人次数,20-12 的成功铲球、19-9 的抢断;而且在 302 脚传球下就创造了 12 次关键传球,相反德国在 597 脚传球下只创造出 20 次关键传球

两届世界杯冠军都以团队性、优秀的掌控节奏能力为特点,但荷兰和墨西哥先后用反击在揭幕战让他们吃瘪了……


中场保护能力

仅从这场比赛来看,埃雷拉和瓜尔达多的中场搭档表现要比托尼 · 克罗斯和赫迪拉要更胜一筹。

当然,克罗斯、赫迪拉、厄齐尔这套中场组合依然是世界顶级。但这场比赛不是属于他们擅长的节奏。而这场比赛德国最大的 “短板” ,一是前场的锐利度,二是中场的保护能力。

为何朗萨诺可以频繁冲击德国的右边路?原因也在于德国缺乏一位卡塞米罗式的后腰兜底,赫迪拉不属于这类球员,克罗斯也不属于这类球员,厄齐尔更不属于这类球员。在基米希需要不断前压填进攻空位的情况下,朗萨诺可以很从容地直接面对德国的最后一道防线。

如果不是基米希能两个半场来回覆盖,这条边路或许会被打得更加难堪。

尽管胡梅尔斯和博阿滕本场比赛多次因为站位靠前被墨西哥抓住机会反击,但归根究底这是中场没有做好对防线保护的问题,而且博阿滕和胡梅尔斯在上抢、解围方面没有太多可以指摘的地方。


揭幕战暴露短板是好事

小组赛首场比赛德国队就暴露出了阵容短板,但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件好事。这给了德国队调整阵容的机会,比起在淘汰赛阶段被对手针对,小组赛这一场输球反而显得更有价值。

前面提到的,德国缺乏 “爆点” ,而德国队的最强爆点——萨内,落选了世界杯的大名单。

当然,我们这样说的确有点马后炮的意思。但这场比赛的德国在落后时的战术策略、用人方面的确缺少变化。即便是在罗伊斯替补出场后,德国的进攻端也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其实我们也可以将这支德国队和上届世界杯的西班牙作对比,在阵容选材方面,迭戈 · 科斯塔比起萨内在国家队更加格格不入,但博斯克依旧带上了这位前锋。的确,迭戈 · 科斯塔在上届世界杯相当脱节,但经过了磨合后,你可以在本届世界杯看到迭戈 · 科斯塔在体系中的蜕变。所以,为什么不将萨内带上?

这不仅是一个 “赢在当下” 的问题,同样也是一个 “功在千秋” 的铺垫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0 08: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 世界杯小组赛第一轮后各队出线概率变化 + 已完成比赛的「冷门指数」排名

本届世界杯小组赛第一轮即将结束,各队的出线概率变化如下:

H 组的比赛还没有结束。在已完赛的几组里,D、E、F 的形势最复杂。而且如果 D 组的阿根廷和 F 组的德国都以小组第二的身份出线,16 进 8 的比赛我们很可能会看到阿根廷 vs 法国,以及德国 vs 巴西。

足球的偶然性真是很大,法国、英格兰都是在比赛结束前才打进制胜球。判罚对比赛也影响很大,本届小组赛第一轮还没有结束,点球已经比上一届世界杯整个小组赛判的点球都要多。

最后,我们根据赛前市场给每场比赛三种结果开出的概率,计算一下比赛的“意外程度”(或者说市场预测的误差)。误差最大值为 1,目前与市场预测相比的最大冷门是德国输给墨西哥这场,第二冷门是摩洛哥输给伊朗这场,第三冷门是冰岛逼平阿根廷这场。

“误差值“使用的算法考虑到了三种结果之间的顺序关系。例如, C 组秘鲁 vs 丹麦和 F 组德国 vs 墨西哥这两场比赛,都是赛前给出概率只有 20%-30% 的那个情形最终发生(丹麦胜、墨西哥胜)。但因为市场预测“秘鲁打平丹麦”的概率有 40%,高于市场预测“德国打平墨西哥“的概率(13%),所以最终德国 vs 墨西哥这场的误差远高于秘鲁 vs 丹麦这场。

小组赛第二轮结束后本系列还将有新文章~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0 08: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场解说世界杯是怎样的体验?

写这个回答的时候,刚从萨兰斯克飞到叶卡捷琳堡,准备明天法国 VS 秘鲁。俄罗斯是个 hin 大的地方,所以我们每个解说员都是下午晚上说完了比赛,然后立马动身,所有飞机都在半夜。去之前我们很担心,这又是俄航又是红眼航班的咋办。前方同事电话那头就把大腿拍得震天响:哎呀侃爷你放心啊,绝对不是红眼航班啊!~去了一看,因为俄罗斯很多地方一晚上天黑就三四个小时,上飞机看日落下飞机看日出,绝不红眼。真没骗我,中国好同事……

俄罗斯是个 hin 神奇的地方,怎么神奇呢?我们要从萨马拉去萨兰斯克,直线距离是 600 公里,但是没有航班,只能从萨马拉飞莫斯科,莫斯科飞叶卡捷琳堡,叶卡捷琳堡再飞萨兰斯克。从当地时间晚上 8 点飞,凌晨 5 点到。落地萨兰斯克放下东西,直奔球场,在媒体中心眯一会儿,下午就解说比赛了。每次这样的奔波,都会想起祖国的强大来:600 公里搁在国内,那真不叫事儿。

所以,现场解说世界杯,一定要做好的准备就是:体能储备。强壮如著名前国脚徐阳、杨晨两位嘉宾童鞋,三趟飞下来也基本身体被掏空。真的,熬夜面前人人平等。

但是,能够亲临世界杯现场,这本身就是太幸福的一件事,所以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世界杯解说就是战争,打仗没有理由,活下来、打胜仗才行。所以接下来就重点来说说这仗都是肿么打的:

这是萨马拉的宇宙竞技场,一般解说席的标配是两块屏幕、一个调音台、一个评论席摄像头、两个耳麦。世界杯的耳麦是 FIFA 统一采购的,比国内联赛使用得舒服很多。中超部分赛场的耳麦实在很紧,加上我头大,说完一场比赛能给你定型个发型出来。

比赛开始前 3 个小时,我们就已经到现场了,因为要去探路踩点、拿媒体票。要进入解说席,除了需要 FIFA 的世界杯证件以外,每场还要报名,然后去拿解说席的球票,才可以进去。我习惯是早点到,在媒体中心再整理整理资料,喝杯黑咖啡,吃快点心垫垫肚子。因为前后要赶路,往往吃饭都不在饭点,赛前一块蛋糕一根香蕉会非常管用。说完球会非常饿~~

所以我瘦不下来……在国内说完球都是半夜,饿了,吃点。吃完了睡觉……啊啊啊啊啊

媒体中心里有几百上千号记者、摄像等等各路人员。时不时走过一位大咖,比如昨天哥伦比亚和日本的比赛前,冈田武史早早就来做功课了。每一位日本媒体都会过来,如果看他正忙,就在旁边等着,看他停笔,就上前打招呼然后鞠躬。冈田武史在日本国内的影响力确实非常大。

这是赛前,看摄影记者做准备,各种相机看得眼花缭乱,绝对和打仗一样,装电池的咔咔的声音和娴熟的手势,看着就像压弹夹。

这就是解说席啦~萨马拉宇宙竞技场的解说席。解说席一般来说视野非常好,尤其是世界杯这样的赛场。两个屏幕,左侧那个是公共信号,也是大家在屏幕里看到的电视画面。右边那个是 FIFA 官方的数据,球员跑动、传球次数、射门等等,辅助解说。

我自己的习惯,是多屏幕办公:

1.笔记本电脑:用来看自己之前准备的资料。我一般每场比赛的资料准备平均在 5000 字左右,不是复制黏贴,是搜集过核对过,然后手打出来,按照自己习惯的思维逻辑。包括双方历史、交锋情况、球员的资料、我自己对他们之前的表现分析判断、一些重点的历史性的数据等等。

2.ipad:用来看双方的技战术分析。在解说某两个队的比赛前,我一定要把他们之前的比赛多看看。比如人员配置、调整是怎么进行的?定位球的进攻战术是怎么样的?进攻中套路如何?队员有哪些鲜明特点?防守为什么不力?……总之,用教练的视角去观察。但是!!我一定原则,是绝对不教教练排兵布阵,我没有这个资格和水平。我只说我观察到的东西:比如,日本队打 3 中卫的时候丢球多,4 后卫的时候防守更稳当。今天面对哥伦比亚,哥伦比亚的右路进攻是怎么样的……

3.笔记本:用来记一些要点,主要是思维路线图,还有核心的信息。然后在赛后我自己又会做一个回顾,写一个技战术笔记出来。 不过现在更多的是转化到 ipad 的笔记本上,这样非常方便今后回顾。(这里就拿平时中超解说完了以后的笔记举个例子吧)

哈哈啊,乱七八糟,只有自己看得明白。

4.最新的裁判规则:赛场上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就算规则再熟悉,为了以防万一,不要犯错,还是要时刻把规则放在手边。我去哪儿出差都会带着裁判规则,飞机上没事儿就看。足球的战术和规则都很复杂,说简单了也简单,但要钻进去就很难。所以常常看看,一定要做到准确!

5.手表:手表是北京时间。为了工作方便,一咬牙买了这块卫星对时的表,今年年初买的,8000,买完就吃土,再加上交完房租信用卡里欠了好多。这表好就好在它和台里的时钟分秒不差,我可以很准确地掌握我的行程、说话的起终点。手机上和现场大屏幕上是当地时间,这样就做到万无一失了~

6.纸笔:白纸对折,画首发。黑笔写字,红黄笔记录红黄牌。绿笔记录进攻方向和大致战术套路,粉色笔记录重要犯规地点。这样随着比赛的进行,能对双方的表现一目了然。还是那句话:千万不要妄下结论,不要随便定性:我只呈现比赛过程,绝对不随便说一个球员好不好。我不是职业球员,我没有这个资格。但这场他的发挥和他本身相比,我们是看得出来,是可以说的。球队也是一样~

认认真真准备,好好说比赛~比赛里还要兼顾现场的各种信息:看台上来了谁?场边又啥花絮?总之一场球说下来并不轻松。

赛场外,就可以尽情感受世界杯的氛围啦!

从莫斯科去叶卡捷琳堡的路上,在飞机场碰到这位埃及球迷小哥哥。聊起天来才知道,花了一年半的薪水,埃及队打完第一轮预选赛就开始攒钱了。他说虽然他也知道埃及队肯定不能夺冠,但埃及队一定可以取胜的!

昨天说哥伦比亚和日本的比赛,冈田武史所在的解说席就在我们旁边的旁边。日本队反超的时候我转头看了他一眼,他用力地挥了一下拳头。

深夜在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转机,碰到秘鲁球迷。他们刚到莫斯科,没赶上第一场和丹麦的比赛。虽然输球了,但是依旧享受,不停喝酒唱歌。

很多时候只能在路上抓紧再做功课。虽然在国内的时候已经做了很多,但那会儿更多是看比赛,要看大量的联赛、预选赛、热身赛。然后到了俄罗斯,再把这些观察给总结出来。

不过想想,自己可以现场说世界杯,已经足够幸运啦~而且是第一次解说……所以做得再多都是应该的,得对得起球迷在家里熬夜。当然,肯定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一定要多加油!

最后,送一张多莫杰多沃机场柜台小姐姐靓照。真的太美了,脸超级小,没有手机大。鼓足勇气上去问能不能拍照,她一下子害羞得不行,然后灰常愉快滴拍啦~~

累并快乐着~好好努力,多积累,少挨骂。不要生病,顺顺利利,需要体力~这就是世界杯现场解说的体验和期待~最后:真想在现场多见证精彩的进球、经典的瞬间啊!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0 08: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届世界杯,有多少流传甚广的段子其实是假的?

那些微博营销号,可能连足球是圆的还是方的都不懂,但是世界杯这么大个热点,那一定要蹭啊,又不懂球,怎么办?造谣黑国足啊,来来来,一个个打脸。

1.冰岛一群兼职球员逼平阿根廷

流传多广,请看人民日报:

昨晚顽强的冰岛人逼平南美劲旅阿根廷,使得国内一夜间出现了成千上万的“冰岛球迷”。而那个只有三十万人的国家,据说 23 名球员,牙医的牙医、导演的导演,反正就是没有一个是职业球员的消息,令无数营销号兴奋不已。为啥呀?又可以把国足挖出来鞭尸了。

甚至是环球网这种大型媒体,也在传播未经查证的消息。《环球网》官方微博晒出了多张球员的庆祝进球动作,配文:“带你们感受下那个传说中教练是牙医,后卫是工人,扑中梅西点球的导演守门员的传奇冰岛队的进球庆祝方式,哈哈哈笑岔劈了!”

几个小时后,被专业人士啪啪打脸,转会市场网站管理员转发了这条微博并辟谣:这是冰岛俱乐部斯塔尔南,多年前的梗。和冰岛国家队是两回事。但是造谣的上了热搜,辟谣的无人问津。真的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冰岛人顽强赢得了比赛,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一句球员兼职踢世界杯,把冰岛数年来职业足球的发展成果黑得体无完肤。阿根廷人的场上拼搏,也被黑成了踢不过一群工人厨师组成的杂牌球队,最惨的是国足,真的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看看人家工人牙医都能进世界杯,国足那帮大老爷干什么吃的,干脆解散算了。

甚至连人民日报也将冰岛门将描述成兼职球员 

原标题:这个导演扑出了梅西的点球

然而事实上他们真的是业余球员吗?

答主在这里放上冰岛队 23 人大名单的职业信息:

这里面可不乏在五大联赛效力的职业球员,怎么到营销号嘴里,就成了业余球员了呢?

那位扑出梅西点球的门将哈尔多松也是效力于丹麦联赛的职业球员,怎么就成了导演兼职踢世界杯了呢?

答主一层层扒出了消息来源

原来是 BBC 这个搅屎棍的锅:https://www.bbc.com/news/world-europe-36649759

但是仔细看看 BBC 的这篇文章

人家说的是 Halldorsson was a film director before he turned professional as a goalkeeper. (哈尔多松在成为职业门将之前,曾经做过导演。)

但是到了国内媒体这里,他就成了一个导演,而不是球员,目标是奥斯卡,而不是金球奖,世界杯只是兼职踢踢:

做过导演到有些媒体嘴里就是业余球员了?照这个逻辑,C 罗小时候帮父亲卖过花,你们咋不这么报导:

标题:震惊!一场进三球的葡萄牙当家球星竟然是个花匠!世界杯踢球只是兼职!

副标题:这样的球队都能进世界杯,我们的国足在哪?中国足球脸都不要了!

看来有些媒体听风就是雨的毛病还是没改啊。

2.国足的骚操作

满世界都在转,底下辟谣的貌似被删了一次,这几张图里有些甚至是外国球员闹的笑话。

国足是不是招黑?确实是,可以说中国的球迷是世界上少有的死忠球迷,我们当年输泰国,多少人要足协解散,再也不看球了,但是国足的比赛还不是乖乖买票进场。答主反对的是这些营销号造谣的黑。

这些营销号把国足拉出来鞭尸碰瓷世界杯,只破不立,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客观地说,最近两年国足是在进步的,关心国家队的朋友,应该也看在心里。涌现了一批如张玉宁、黄紫昌等优秀的年轻球员。

前段时间,一段中国足球小将在法国夺冠后,含泪高唱国歌的视频,让无数关心国家队的朋友为之动容,像答主这种不争气的球迷,看了甚至有点想掉眼泪。

这些眼泪里,有喜悦有兴奋,但也少不了屈辱。这几年,自己看中国队的比赛,都要偷偷看,我害怕,害怕周围人上来就是一句“哎呦,中国足球啊,有啥好看的,这些踢球的就是一群猪,中国足球浪费纳税人的钱,早点解散算了”。

我一个球迷,尚且受到如此的误解,这些孩子,从他们穿上球鞋的那一天,就要历经多少误解甚至是非议啊。

“送你家孩子踢球啊?中国足球都烂成这样了,踢球没前途的”

“你是球员?乒乓球吗?足球?算了孩子,我们的人种不适合这种激烈对抗的项目”。

由此答主想到,在 04 年之前,普遍认为黄种人、中国人是不适合田径项目的,而后来刘翔横空出世,一举夺得奥运会冠军。(然而很多人只记得刘翔后来的退赛,忘记了他曾经证明过自己,证明过黄种人。)

这些孩子的眼泪也在传达一个信号:“谁说中国人不能踢球,等我们长大,我们要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也会踢球,也可以踢得很好!”

刚刚结束不久的熊猫杯上,国青队(19 岁年龄段)4:0 大胜匈牙利,1:0 拿下英格兰,3:1 力克乌拉圭夺冠,另无数球迷朋友眼前一亮,中国足球再次燃起了希望。

然而,足球在不断进步,足球环境和足球文化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仿佛中国足球就是一个痰盂,所有经过的人,甚至不知道足球是方的还是圆的,都可以上来吐一口痰,骂一句这些踢球的,就是一群猪。这样的环境下,哪还有家长愿意送孩子去踢球?

无脑跟风黑造成的强大舆论压力,每每成为国家队主帅下课的原因之一,一个国家队主教练常常做不满一年就黯然下课,要知道一年的时间,连考察球员都来不及,还谈什么演练战术打法。每次看到国足教练,都是一个剧本,救火上线,高光表现,稍有失误,黯然下课,如此周而复始。

远的不说,这届世界杯预选赛,高洪波临危受命救火国足,将国足带到阔别多年的十二强赛。那时,舆论说,“十二强赛就是我们的世界杯,无论输赢,就当练兵”,“给高指导几年练兵的机会,必进下届世界杯”然而在十二强赛中,面对亚洲劲旅,四场拿了一分,在一片“高洪波下课,足协解散”的骂声中,高洪波黯然辞职,国足再次来到换帅阵痛期。

我们不能原谅失败的国足,但是却轻易原谅了恶毒的自己。

德国主教练勒夫在任耕耘十几年,才捧得大力神杯,勒夫可以保有帅位十几年,也是德国人对他的信任,他也输过球,但没有一输球就面临下课的压力。而我们,现在有好的条件,优秀的年轻球员,也有一个好的教练,甚至有一群有耐心,不离不弃的球迷,希望各位给他几年,别再跟风黑他,里皮对中国足球,真的是尽心尽力了,给国足一点耐心,算我一个老球迷的殷切恳求了。

蔡振华做足协主席时,不管看不看球的,都要来吐口唾沫,“一个打乒乓球的来做足协主席,外行领导内行,中国足球完了”。如果哪天“里皮垃圾,早点下课”的言论喧嚣尘上,小七就明白了佩雷拉的那句名言:巴西有多少人口,就有多少国家队主教练。中国足球确实是外行领导内行,而外行不是蔡振华,是网上一大票无脑营销号跟风黑。

泱泱大国四个字背负了太多太多,我们的足球现在是个奄奄一息的病人,我们请了很多名医,但却不给他们时间和机会,必须要一剂灵药将中国队带上世界杯,否则就是医生无能,必须下课。可惜足球界并没有这种神医,也无此良方,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中国足球需要各位的耐心。

如果我们把里皮也赶走了,国足的帅位那就真成了厕所坑位了。(不知道里皮的自行去看看他的履历)也不是为国足开脱,我们确实不够好,骂归骂,当然可以骂,那是恨铁不成钢,但是跟风无脑黑就算了吧。毕竟还是自己孩子,有什么缺点,骂完之后还是要好好培养的。

最后,我想说:即使中国足球是再多人眼里的痰盂,也是我心中的圣杯。

再给国足一点点时间吧,这届的烂了,我们的小将很好,给他们一点点机会吧。

救救孩子。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1 12: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杯 | 开赛至今,论扬长避短,日本是做得最好的球队之一


如何评价 2018 俄罗斯世界杯 H 组日本爆冷 2:1 小胜十人哥伦比亚?


知友:DHLLL(500+ 赞同,体育产业话题优秀回答)


论「扬长避短,在场上最大程度发挥自身优势」这一点,开赛至今,日本无疑是做得最好的球队之一(此外还有冰岛和澳大利亚),甚至在今天这场之后我倾向于暂时去掉「之一」。


相比于前两天出赛的韩国队,日本证明了自己整体上依然技高一筹,不单是全队硬实力,更是球队针对性战术的设计,场上的纪律性,以及球员对比赛的阅读能力。


尽管今天大部分时间少一人作战,但在体能出现瓶颈之前,哥伦比亚在场面上并不输,人数上的劣势很大程度上被身体上的优势所抹平,攻守两端皆是如此。


很多时候,镜头上看得很清楚,哥伦比亚球员也在有意利用身体上的优势来取得局部对抗的胜利。并且,球队通过佩尔克曼堪称妙手的调整顺利地扳平了比分。嗯,当时日本左路攻势正盛,老帅敢拿下球队右路的强力攻击手夸德拉多,确实需要勇气以及对球场形式的精准解读。


亚洲球队,或者说黄种人在身体方面的劣势,让前几天的韩国无从施展,全场碌碌无为。


但日本却用上了所有的办法,来避免身体条件劣势对自身造成更大的伤害。进攻上日本牢牢盯住了哥伦比亚的边中卫结合部,集中所有兵力猛打。


在这个区域,持球队员敢于做动作突破,边后卫套上得快,前腰和中锋的策应也十分及时。相比于边路的突破和中路的渗透,集中攻击肋部能最大程度上减少身体对抗,同时发挥日本队的身脚下出色的能力。


此外,如果仔细观察日本队球员在禁区里的跑位,也会看到他们出了名的「钻营劲儿」。点球的机会是怎么来的?第一个球明明看着哥伦比亚球员已经取得位置优势,却硬是被日本队钻出了机会。


这其实是日本队一直以来面对欧美球队的「优势」。更灵活,更能在微小的空间里找到机会。无论是大迫勇也半倚着后卫杀入禁区的四两拨千斤,还是禁区内短球的机警,都证明了日本球员在场上不断观察形势,不断钻机会。


防守上,身边有些朋友嫌弃日本踢得脏,手上的小动作不停。说脏也不是不行,但确实没办法。强如保罗,都要打得比较「脏」一些,来尽量弥补自己身高不足带来的防守劣势。日本处于无奈,需要一些「盘外招」。个人觉得无可厚非,也确实帮助日本队顶过了比较艰难的一段时间。


赛前看到下面这张图,也是感慨万千。我们对日本足球的认知,从「依靠以三都主为代表的归化球员」,到「部分球员能在欧洲主流联赛打上替补或者主力」直到现在,全队超过半数球员都来自五大联赛,并且都是主力或准主力。中日之间的差距,我们根本难以想象。因为,我们现在甚至没有机会能和日本的全主力交手。


一场斗智斗勇的比赛,真是精彩。



知友:卞卡(1200+ 赞同)


羡慕,除了羡慕,不会有别的了。


不仅羡慕今天赢球的日本,也羡慕昨天 0-1 落败的韩国,还羡慕此前输大比分的沙特,毕竟是在世界杯的舞台上。


比赛最后两分钟,收到前同事的微信,「看来当年扎克耽误了日本。」


我们俩曾经都在新浪体育负责意甲,2014 年世界杯前,我和他都很期待意大利人对日本的改造,因为那才是这一批日本球员最好时代,但被扎切罗尼的战术毁了,那是日本足球的挫折。


4 年前,日本 1-4 哥伦比亚,小组垫底。


4 年后,日本开场赢点球,桑切斯被罚下,香川真司点球破门,金特罗追平比分,大迫勇也头球再次领先,保持到终场。


从扎切罗尼到阿吉雷、哈利霍维奇,再到今年 4 月 10 号才上任的西野朗,从世界级洋帅重新回到本土教练。你是亚洲最强,你希望再吸取世界一流国家的经验,但他们也许并没有带「弱队」征战世界杯的经验,也不觉得应该摆这样的心态,于是水土不服。


但事实证明,哪怕是亚洲技战术最强,日本到了世界杯,面对从没战胜过的南美球队,也需要坚持亚洲球队该有作风(拼、灵巧等),这样的定位、心态、战术,换来的是开场几分钟巧妙的突破,制造点球和桑切斯的红牌。


这就是用正确的方式处理自己的面对的难题,才有获得胜利的可能。


世界杯这个舞台,让每个参赛国有三场的时间。每个人、每个队知道自己是谁、对手是谁、如何行动、怎么制约对手,找到方式,展现出来,不论是冰岛的策略,还是墨西哥的策略,或者是日本的策略,总会有自己的擅长之处、取胜之道。


日本的策略非常出色,哥伦比亚那边也同样出色,J 罗无法首发,开场又落后还少一人,右路的瓜德拉多表现不错,但被长友佑都限制了,为了整体战术,主帅佩克尔曼换下瓜德拉多,加强后腰。


于是哥伦比亚重新掌握主动,金特罗巧妙的任意球,追平比分,但替补上场的 J 罗状态一般,没能趁胜追击,而日本技战术不落下风,更有拼劲,再次扩大比分。


中场进攻核心香川真司半场跑动距离比长友佑都还多;80 分钟的时候,已经有两个日本球员抽筋。正是这样的拼劲和不懈,让开场 176 秒破门的故事得以持续,也让逆袭的日本足球的故事经过最近四年短暂波折重新回到积极、向上的轨道上。


小组赛第一轮结束,今年的世界杯很有故事,也很出彩,其中的亚洲篇章:


沙特 0-5 俄罗斯,伊朗 1-0 摩洛哥、澳大利亚 1-2 法国、韩国 0-1 瑞典、日本 2-1 哥伦比亚。


非洲的突尼斯输了、尼日利亚输了、摩洛哥输了、埃及输了,最后出场的塞内加尔赢了波兰。


起码在首轮,亚洲比非洲足球表现更好,在取得进步,令人惊喜。



世界杯未来两天赛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2 10: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杯 | 阿根廷输给克罗地亚,纯粹就是「踢得烂」


如何看待 2018 俄罗斯世界杯阿根廷 0:3 不敌克罗地亚?


知友:DHLLL(1500+ 赞同,体育产业话题优秀回答者)


这比赛,就阿根廷而言,没有给人任何「心疼」和「惋惜」的空间,纯粹就是「踢得烂」。没有战术,没有激情,没有决心,当然了,更没有进球和胜利。


全场比赛下来,除了开场梅西前场右侧策动了一次进攻以及伊瓜因上场初期给球队带来了一段时间的进攻支撑之外,阿根廷全场比赛毫无亮点,没有创造出任何像样的机会,输得连底裤都没有了。


不知道这是不是阿根廷世界杯历史上最糟糕的比赛,但肯定是我从 2002 年看球开始见过最烂的一场,烂过八年前被德国横扫。


看台上的阿根廷球迷真的是不容易,镜头扫过一下马拉多纳看到他似乎也是在抹眼泪。这样的惨败对球迷而言太过残酷。四年前巴西几乎举国哀鸣,今天阿根廷虽然是远征俄罗斯,但家乡的球迷也一定是痛苦不堪。


上场比赛结束之后,其实球队很多问题都已经暴露得很明显了。对桑保利来说,虽然很难一夜之间完成所有调整,但有些事情明显是可以迅速修正的。比如中后场的衔接传递,向前场三十米的输送,以及对中锋球员的明显需求。


结果桑保利做的决定是:既然中后场没有好的后腰来串联和衔接,那就干脆别走中路了。虚晃一枪之后直接边路起势。或许他这么安排的时候,还考虑过能避免硬刚克罗地亚强大的中场,是个不错的路数。既然是剑走偏锋,那就没必要上伊瓜因了,还是需要穿插跑动更强的小个子们。


阿根廷这番设计,并非完全不合理。开场之后确实打成了两次。梅西在右路发起的那次进攻,套路清晰完整,中路策应左路包抄,该有的都有了。


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哪怕战术发起调整到边路,阿根廷其实还是一支等着梅西来启动所有的事情的球队。所以无论怎么扑腾,如果对梅西的使用就是这样直接简单,那对手的防守也是简单明了,打蛇永远打七寸。冰岛都能看明白,克罗地亚会放过你?


因此,好景不长。克罗地亚的球员们战术上足够老道,球员能力也跟得上。格子军团中场硬碰硬接传统强队的招都不怕,更何况是偏重一隅的战术呢。克罗地亚用局部包夹和提前切割传球路线迅速瓦解了阿根廷的战术。


而阿根廷也不再有其他战术应对,知道伊瓜因上场前,都是瞎踢。而伊瓜因上场的作用,也就维持了十分钟的样子。


格子军团今天踢得很耐心,第一场的胜利让他们有保平争胜的资本,球队也瞄着阿根廷本场急于取胜的心态。所以克罗地亚始终保持匀速,前场逼抢的强度也始终维持着,到不了疯抢的地步,但就是不让你舒服出球(顺便说一句要让阿根廷的中后场不舒服出球,也确实没啥难度)。慢慢磨着阿根廷,即便磨成平局,也完全没问题。


但,一旦让克罗地亚嗅到机会,那真的是瞬间追着猛打。莫德里奇实在是……让人不得不敬佩。「磨」的阶段,不显山不露水,偶尔来一脚「诶我就想不到」的传球,仅此而已。但当对手的阵型越来越松散,顶防越来越弱的时候,莫德里奇该下脚就绝不软。这粒进球,应该是开赛以来的最佳了。


四年前当德米凯利斯还在担任首发中卫的时候,多少球迷在哀叹。然而看了阿根廷后防线今天的表现,想必曾经的德米+加雷组合已经是奢侈的回忆了。我一直说,三后卫体系对于球员的位置感和球商要求特别高,今天阿根廷的后防线们算是提供了典型范例了。


最后不得不说几句梅西。虽然我是中立球迷,但某种程度上,我是更支持梅西的,从公司的角度来说,他是「自己人」。确实也不得不承认的是,桑保利的战术对现在的梅西来说过于简单粗暴,他要做比在巴萨时多很多的事情,有些他曾经能做现在不能做,有些他一直不做,这样用梅西,是出不来效果的。


但即便如此,今天在被进球时,落后两球时,被打花时,梅西都只是默然。


难过吗?肯定难过。


但你是队长,大家都在看着你。


队员需要你的鼓励甚至是呵斥。或者你不善言辞,那就在场上做表率。很遗憾,我们并没有看到。


阿根廷还没有到绝望的时候,请不要轻言放弃啊。哦对了,如果教练也计算跑动距离的话,今天桑保利怎么着也有个四五公里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4 07: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 俄罗斯世界杯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潜力新星?

姆巴佩、热苏斯、阿森西奥这些成名妖人就不说了。说一些没那么有名气的。

Dedryck Boyata

凯尔特人

本届世界杯年龄:27

曼城青训出道的比利时中卫,FM 里用过曼城的玩家大概对 Boyata 这个名字挺熟悉的,经历各种租借后这赛季加盟了苏超凯尔特人,在《德转》的球员身价只有 180 万磅。世界杯首战顶替孔帕尼和维尔马伦踢首发中卫挺惊艳的,踢的是中后卫拖后居中的位置,表现还算稳健,出球、站位都挺不错的,但可能也有对手实力较弱的原因。

当然,这位也不算小妖了。但踢中卫不仅需要身体素质的硬件基础,也需要比赛经验提供的选位、预判。

Francis Uzoho

拉科鲁尼亚

本届世界杯年龄:19

19 岁就踢上了尼日利亚世界杯的首发门将,潜力可见一斑了。在拉科鲁尼亚的青年队踢球,也有两场西甲出场纪录。作为门将有足够的身材,但比赛里出击的时机把握得不算好,而且扑球的手型也有点问题,踢冰岛的小组赛就有一次出击掌击球但没有打远的情况。

Achraf Hakimi

皇家马德里

本届世界杯年龄:19

卡斯蒂亚出道的边后卫,两条边路都通吃,联赛补的是右边后卫,世界杯两场都是左边后卫首发。其实世界杯在摩洛哥的比赛里存在感并不是很强,但数据挺好看,也是拥有前插能力的边后卫。根据 Whoscored 的比赛数据,世界杯的两场小组赛,作为边后卫每场可以交出 1.5 次关键传球和 1.5 次成功过人。在《德转》的球员身价已经有 500 万欧了。



Benjamin Pavard

斯图加特

本届世界杯年龄:22

Lucas Hernandez

马德里竞技

本届世界杯年龄:22

法国世界杯两条边路的首发边后卫,有意思的是这俩都是踢中后卫出道的。卢卡斯在马竞左路踢得多,但帕瓦尔在斯图加特主要还是踢中后卫。虽然两人主要位置是中后卫,但前插能力一点都不差,两人在比赛中的活动区域也相当靠前,埃尔南德斯世界杯的两场就常常能在禁区内获得射门机会,法国也经常用两个边锋去补边后卫的位置,即便是姆巴佩也要出现在右边后卫的防守位置。

当然,这俩也是身价不菲了。

Kenneth Omeruo

切尔西(上赛季租借至土耳其联赛卡森帕萨)

本届世界杯年龄:24

后场万金油,踢冰岛也代表尼日利亚首发出场了。这位球员特点不算鲜明,但优势在于足够全面,能踢后场的多个位置,是一个很平均的球员。也是被切尔西连续租来组去了,或许可以尝试转会,到一支可以给他提供稳定出场机会的五大联赛球队,

Hirving Lozano

埃因霍温

本届世界杯年龄:22

著名的 FM 小妖,踢德国那场也算在世界杯上一球成名了。在边路的锐利度很够,急停急起的节奏变化很突出,步频也很快,也具备不错的内切打门的射术,是个很锐利的边锋。看他踢球让我联想起阿扎尔,但比起阿扎尔缺少一点 7 号的感觉,他更 7 号一点。

Ruben Loftus-Cheek

切尔西(上赛季租借至水晶宫)

本届世界杯年龄:22

切尔西太子,下赛季真的可以收回来用了。世界杯首场索斯盖特能把他换上去就已经很有魄力了,但的确有实力,身材高大兼脚下技术出色,虽然看起来像个全能中场,但实则是组织核心踢法。技术和意识没什么问题,加强跑动和防守的积极性能提升不少。

Hector Herrera

波尔图

本届世界杯年龄:28

效力波尔图的中场,不算小妖,一直不温不火,但能力很强。踢法基本是全能中场,什么都会,属于一人可以干半条中场任务的球员。踢德国那场也算打响名号了。

Harry Maguire

莱斯特城

本届世界杯年龄:25

虽然面相比较老成,但属于年轻球员。可以说他是这届世界杯英格兰的三中卫核心,不论攻防都有很高水准的表现——高大的身材提供清扫高空球的基础,脚下的技术也很细腻,作为中卫向前传球很有锐利度。

Pione Sisto

维戈塞尔塔

本届世界杯年龄:23

不是一位纯靠速度爆破的边锋,有成为丹麦第二组织点的潜力。在埃里克森被紧盯的防守下,他发挥了自己作为前场自由人的能力,通过积极的跑动和传接球分担埃里克森的压力。虽然作为年轻球员,但西斯托的处理球很老练,有“丹麦伊斯科”的气质。

防守端也很勤勉,有回撤到左边后卫位置进行补防的表现。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5 07: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杯怎么就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体育盛会」了?


一、天时:时间上的影响。

足球是规则体系形成的最早的现代运动之一。这里引用我之前的一篇文章【『伦敦性别男』· 运动之城 · 超越九十分钟的梦】中的一段:

伦敦,更准确的讲,伦敦西部郊区巴恩斯,是现代足球的诞生地。1862 年,埃布尼泽·科布·莫雷建立了一个足球协会,这也是全世界最早的与足球相关的组织。同时他担任第一届足协秘书长,并编写了世界上第一套现代足球的运动规则,在不断的细节调整中逐渐被全世界所采纳。但是往往更容易被人忽略的是落在恩斯区泰晤士河南岸的圣保罗学校,它是有记载的最早进行『有组织,有裁判的足球比赛』的机构,其时间甚至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

英国第二「大运动板球的规则体系《板球法》,是 1878 年才颁布的,较之于足球规则也晚了至少十年以上。这个时间跨度,对于一项体育运动的普及,可谓是占尽了优势。

二、人和:参与成本低。

只需要一块空地,一个球。参与人员没有限制,一个人也能玩。场地大小没有限制,沙滩泥地照样可以踢。球门?一双鞋或者两个塑料瓶就够了。

此外,规则至今也不复杂,易懂易执行。

三、地利:地域上的影响。

自工业革命之后,英国进入全盛时期。直至二战之前,都是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此时英国的足球的职业化过去三四十年,联赛体系也已经成熟。足球文化也随之输出到了全世界。而且因为上一个原因,普及速度很快。

以及一些足球相关的内容,比如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调频和电视转播技术的引入,比如九十年代初英超联赛商业化,都可以说是现代足球扩张影响力的不同阶段。期间也有锦上添花的事件,比如 1966 年世界杯夺冠,带来的是可以肯定的正面影响。

结论: 现代足球诞生在英国,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运动,拥有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真是坐拥天时、地利、人和。

四、文化隐喻。

就像中国的酒桌文化隐喻崩塌的等级制度一样,足球隐喻的其实是战斗和战争:一个文明的,公平的,有说服力的,争端解决方案。

这里插入一个八卦:英国的几个足协(苏格兰、英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曾经在 1920 年退出过 FIFA 组织,其主要原因就是不愿意与曾经在一战中打过仗的国家进行比赛,二战前的三届世界杯,英国都没有参加。直到 1946 年英国才接受了 FIFA 邀请,重回世界杯舞台。

看,足球世界杯(其实奥运会也一样),和国际政治原本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现代足球融合了力量,技术,策略和信念于一体,动态变化之丰富,有极强的不可预测性,和战争非常相似。足球世界杯,就是现代世界的大混战,不只是竞技场上的输赢关系,更多地承载着球员和球迷的自尊自傲,家国荣耀。

说服力,指它不假于外物,只依靠原始的力量。从这点来看,它比其它大多数运动更能激发最原始的胜利欲望,有一种男人间肉搏式的快感。

另外我觉得有一点非常重要,不能用手(当然守门员除外)——禁止使用最舒服的“武器”,有一种很吸引人的挑战性,或者说是征服欲。就像两个右撇子牛仔约定绑住右手拔枪决斗,比的是谁技高不止一筹。又进一步而言,在赛场上使用非常规的技术动作打入漂亮的进球,是勇气的表演欲的体现,也有着“吸引异性”的原始欲望驱动。

我认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加之契合原始欲望的文化隐喻,就是足球世界杯如此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P.S. 和铁男老师讨论后,我认为答案里还是缺失了 FIFA 所带来的影响。但在粗略阅读了一些 FIFA 的历史,尤其是七十年代后阿维兰热任主席,FIFA 开始商业化、全球化的一些相关资料之后,我个人体会到它更明显的作用于竞技规则,以及赛事本身。至于它是如何通过营销手段继续推广,吸引球迷参与,这个问题之于我略有些超纲。这里抛一个个人观点,如果考虑到该时间段运动本身发展程度以及技术发展程度,FIFA 的影响可能更偏向于“巩固群众基础”,而非根源性或决定性的因素。不一定对,欢迎探讨。

这里还有几个想推荐给您的体育类拓展阅读:答案索引 --【体育】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5 07: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起葡萄牙西班牙的疯狂结尾,乌拉圭稳若看球场的老大爷

 张佳玮 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今天

本届世界杯最顺应天命的球队乌拉圭,又一次求仁得仁,求胜得胜。3比0干掉俄罗斯,三战全胜,无惊无险地出线了。

——比起最后一分钟补时决定名次,胆战心惊的西班牙与葡萄牙,乌拉圭未必强过。实际上,本届杯赛迄今,乌拉圭不一定是最强的。

但一定是踢得最识时务的。


先前说过,乌拉圭塔巴雷斯教练开始就立意防反;法国德尚是攻出去发现搞不定,于是上重锤收紧缩;阿根廷是攻出去攻不开,于是变本加厉343,被克罗地亚反而打了3比0。

乌拉圭从一开始就走了最有自知之明的路。


本场前,乌拉圭和俄罗斯各积6分。但俄罗斯两场进了8个球,乌拉圭2个球。俄罗斯东道主浪漫主义地攻,乌拉圭很现实地守。

乌拉圭的守,体现在他们的布阵:前两场,塔巴雷斯教练都是442平行站位,后场四人与中场中路两人基本不动,只有两翼罗德里格斯与桑切斯不断前插,与卡瓦尼及苏亚雷斯这两位冠绝法甲与西甲的杀手配合。

今天变了一点,说是41212,其实是4312。


戈丁和科阿特斯除了定位球根本不过中圈,他们身前的托雷拉亦然;两边卡萨雷斯和拉克索尔特只沿边线活动,过中线15米就直接找中路或者传中了;南德兹和维西诺基本在中圈活动;本坦库尔活动最频繁的是中线右路,跟卡瓦尼做接应,给南德兹送右路纵深传球。

乌拉圭四个后卫加起来5次断球,他们基本就做一件事:不上抢,退防,守住位置,戈丁控制传球路线外加解围。

进攻时,随时有三个点回撤接球,这样保证球能过中场线,之后就是找传中机会了;一丢球,立刻回防:俄罗斯任何时候拿球,身前都会立刻保证有七个乌拉圭球员回防。


但乌拉圭的稳,乌拉圭的现实,并不说明他们不想进攻。

对埃及,任意球,吉梅内斯插上破门。对沙特,苏亚雷斯后点角球破门。

今天,苏亚雷斯扯到边路拿球传中路,后插上熬到任意球,苏亚雷斯任意球破门。

乱战中拉克索尔特远射,俄罗斯那边切里舍夫乌龙球。

比赛末尾,远射造角球,卡瓦尼破门,3比0。

小组赛乌拉圭5个进球,两个任意球,两个角球:都是定位球

唯一的运动战破门,是远射导致对方乌龙。


——葡萄牙前两场C罗的四个球,三个定位球。

——哈里·凯恩领跑射手榜,四个定位球。

所以说,乌拉圭太聪明了。


后场随时保持中路三角盾,两边不急于插上,依靠两个世界级前锋骚扰,趁定位球时才全队压上搏一下,有就有,没有就立刻退防。今天卡瓦尼和本坦库尔都有退防时回抢得手的记录。

相信全队的防守,相信两个世界级前锋的影响力。顶着全场俄罗斯球迷的山呼海啸,2比0领先,逼到俄罗斯吃红牌,但乌拉圭还是没压出来:场面上,乌拉圭还是那么缩着。到最后,还是靠定位球,3比0。

这真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我对塔巴雷斯教练敬佩之极。


西班牙那边,被摩洛哥反击先进一球,伊斯科扳回,然后围着摩洛哥攻,结果又落后,1比2,还亏补时阶段进了个角球,裁判反复等VAR结果,让西班牙2比2平了摩洛哥。

葡萄牙那边,1比0领先到最后,还被伊朗人追平了;小组第一瞬间变小组第二。

伊比利亚半岛葡西这组很刺激,刺激到了最后一分钟,看热闹的觉得过瘾,当事人却很紧张吧?

反过来,乌拉圭就这么无惊无险出线了。保守吗?也许;聪明吗?绝对的。



哦对了,之前说过:

卡瓦尼1987年情人节生在乌拉圭第二大城市萨尔托。

此前三个星期,苏亚雷斯也生在萨尔托。同岁,同乡,同样的世界顶级9号位前锋。

但是:卡瓦尼如今184公分74公斤,依然保持着健美的体型;苏亚雷斯则是182公分85公斤,矮卡瓦尼一点儿,胖他二十斤——当然,四年前他刚到巴萨时就说了:

“我不是胖,我是骨架大!”

然而苏亚雷斯不声不响地,对沙特一个制胜球,对俄罗斯一个任意球首开纪录。

活像那种野球场上,悠悠然挺着肚子,举重若轻把你晃倒了射个空门后,都懒得庆祝,就腆着肚子跑到场边搪瓷杯里喝口茶的大叔。


所以现在看球的我们,多喝杯啤酒多吃个烤鸡啥的,不一定会让人生多不堪。

连足球都不是体脂率能决定的,何况人生呢?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6 1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根廷与梅西,将险些被自己放飞的命运,自己抢回来了

 张佳玮 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今天

尼日利亚上一场干掉冰岛时,无数阿根廷球迷为他们声援欢呼。

但今天,尼日利亚折磨阿根廷直到86分钟,我一度害怕马拉多纳太紧张了,撅倒在场边:他57岁了,身体还不算好,赛后还进医院了。

克罗地亚上一场3比0让阿根廷绝望,今天却又仗义地干掉冰岛,让阿根廷出线了。

朋友和敌人,真是风云变幻啊……

但归根结底,还是阿根廷自己,终于挺住了。

克罗地亚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公平的舞台,而阿根廷干掉了尼日利亚,自己一度要丢掉的命运,自己抢回来了。


上一场阿根廷343,被克罗地亚反击两肋插刀。今天桑保利终于变阵:442,伊瓜因首发。

但其实有点像361:左右翼攻击方式,那是不同的。

左后卫塔格利亚菲科总是尽量套边插上,迪玛利亚更像是左翼自由人横扯让出走廊,塔格利亚菲科上去后,罗霍补他的左路。这样就弥补了伊瓜因活动范围小的问题,让他可以安心站桩。

右路,梅卡多和佩雷兹都等候梅西回撤组织,形成小组传切;因为梅西每次拿球都能吸引尼日利亚三个人注意,所以他要么找梅卡多的套边,要么找中路过渡到左路启动攻击。

这样打的一个好处是:两边后卫不用贸然压上,巴内加或马斯切拉诺总能有一个保护在中卫身前。所以阿根廷没有如上一场似的,被克罗地亚两肋插刀翻江倒海。

坏处也很明显:梅西回撤后,中路只有伊瓜因一人抢点;而一旦无法推动反击,就又是前两场那种阵地战。

尼日利亚很聪明的一点:扳平比分后中场阵线后移,压缩中后场两条线的空间,这样,梅西不回撤就拿不到球,回撤了就面对两重城壁。

所以僵持了。


阿根廷先被判了一个很牵强的点球,在禁区里被拽倒两次没得到点球,但随后罗霍那下头球下来无意擦到手也没被判——尼日利亚人还追着裁判比划了会儿,也是贪心不足——算是扯平吧。

马斯切拉诺踢得不算特别好,但他的奋斗逼抢和不懈策动,是本场阿根廷真正的缩影:眉骨受伤流着血,从头拼到尾。比赛后半段,每逢要跟裁判争执,他就指自己的眉骨,那意思:

“我都被踢成这样了你都没判!你好意思!!”

如上所述,因为阵地战尼日利亚两重城壁,所以阿根廷只有不停换边传中。伊瓜因81分钟射飞的那一脚,酷似前天德国戈麦斯那个被扑出的头球,上面写满了“今天你们被诅咒了,是不是要考虑放弃呢?”

但阿根廷还是继续拼命,反复传中,终于,梅卡多的传中找到了罗霍。

前两场,阿根廷是想靠天才(迪巴拉、阿圭罗们)们的进攻(343阵型)搞定,未遂;今天阿根廷是一路死拼硬抗,全场18次传中就像不死心的攻城锤,终于到最后,城门开了。

天道酬勤,绝处逢生。

弹尽粮绝到最后赤手空拳砸,终于砸出了响儿。




14分钟的进球,是对梅西个人的救赎。毕竟此前他对冰岛射飞了点球,对克罗地亚表现平平。他需要有这么场演出来证明自己——虽然他已经一再证明过自己了,但世界总是健忘。

巴内加长传,梅西用侧腹停球,卸下,右脚射门得分。

这个球有一点像二十年前博格坎普对阿根廷那脚卸长传后外脚背射门,当然没那么华丽,但难度也不低。梅西一个31岁的人跑反击,170公分的人接高空长传,左撇子用右脚射门,做的都不是他擅长的事,但他做到了。

至于那脚本可以锁定比赛的任意球击中门柱,只能说是天意。



但他本场的好处,不止于此。

他全场只有2次射门:一脚进球,一脚打了门柱。其他时候,他很忙。92次触球全队第三多,盘过了7个人,被按倒5次。以及,他不停回撤,实际担当了一个右翼进攻发起的角色。他聚集尼日利亚的火力后,就过渡到左路再传中。

实际上,比赛最后时刻,就是左梅萨右帕文的来回插上,梅西就是个中路摆渡轴心。他的存在压扁了尼日利亚中后场两条线,掏空了尼日利亚的左侧。

虽然上半场给伊瓜因那脚直塞差了一点没形成单刀,但他的确是在进球之外,以自己的存在串联起了阿根廷的两翼。

他进球后双手指天,感谢上帝;与此同时,场边的马拉多纳,一向逆天而行混不吝的马拉多纳,双手抱肩看天。大概是真觉得,命运是要给他的勤奋一点酬报的吧?酬报就是,罗霍的那个进球。阿根廷活了。



哦对了。

罗霍的姓氏是Rojo,懂西班牙语的都知道,那是红色的意思。红海,就是Mar Rojo。

为尼日利亚进球的11号,叫做摩西。Moses。

梅西的姓氏Messi,词根可以追溯到弥赛亚。


所以这场,我也可以给阿根廷球迷概括这么个救世主传说:

与传说中不同,摩西阻碍阿根廷的诸人逃离非洲。

但10号弥赛亚出现了,分开了红海,带诸人逃出了绝境。

阿根廷百姓亲见了10号弥赛亚怎样以大能对付非洲人,他们就不再敬畏摩西,转而敬畏弥赛亚,又信服他和拯救了众人的红海。

从此祈祷弥赛亚的令行在足球场上,如同行在天上。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7 07: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新闻
意外剧本!VAR 两造绝平让 B 组形势瞬间反转

中新网加里宁格勒 6 月 26 日电

当地时间 25 日举行的俄罗斯世界杯 B 组末轮小组赛中,西班牙在最后时刻经由 VAR 介入,2:2 戏剧性战平摩洛哥。由于同组的葡萄牙以 1:1 战平伊朗,“双牙”携手以 1 胜 2 平积 5 分 1 净胜球携手出线。

阿斯帕斯在补时阶段攻入一球,裁判最初认定此球越位在先、进球无效。但经过 VAR 视频裁判回看后改判进球有效。最终双方 2-2 握手言和。


在 2018 世界杯中用到的 VAR(视频助理裁判)是种怎样的技术?

4 月 19 日参加了中国足协的一个培训,内容主要是关于 VAR 技术的运用。

主讲人是足协裁判办公室主任刘虎老师,一上午的培训让我对 VAR 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多面的体会。

一,有了视频助理裁判,主裁判岂不是成了摆设?

首先 VAR 技术不会对所有的争议判罚进行改正,而只会防止关键性判罚清晰明显的错误,成为裁判员漏判严重犯规事件时的“额外眼睛”。

那什么是关键性判罚清晰明显的错误呢?这个概念的定义就是几乎每个人(球员、教练、媒体、球迷等)都会同意这是清晰、明显的错误(很少或没有讨论辩论)。像一些五五开、可判可不判的球,VAR 并不会去强制干涉主裁判的最初判罚。

最典型的 VAR 会选择干预的情况就是这四种:

1,进球 / 或没进

2,是否是罚球点球

3,直接红牌(非第二黄)

4,罚错人

如果在这四种情况下出现严重的错判,VAR 裁判就会提醒主裁判,如果没有出现明显错误的判罚,VAR 会选择静默。当然,主裁判如果也不敢肯定,可能会在 VAR 没有提醒的情况下主动询问和查看回放。

在比赛进行时,VAR 的原则就是如下几条:

·做出判罚前,忘记 VAR

·关键判罚后,记住想起 VAR

·延迟鸣哨 / 旗示如果队员即将射门得分时(特别是有越位嫌疑的情形下)

总结下来,VAR 就像边裁一样,只是主裁判的协助,决定权还是在主裁判手里。

二,VAR 技术太浪费时间,严重影响足球比赛的流畅性

首先来看一张图:

这是关于 VAR 的一项数据统计:

·平均每 3 场,仅仅干预 1 次

·在 972 场比赛中,4720 次检查(5 / 场)

·平均每场耗时 1 分钟——仅仅占全场比赛的 1%

·关键判罚的精确度几乎达到了 99%

实际上,VAR 技术每场耗费的时间平均下来只有 1~2min,要远远少于上图中下面举的几个例子耗费的时间(换人 2min57s,角球 3min57s,门球 5min45s,界外球 7min02s,任意球 8min51s)

也就是说,在 VAR 技术逐渐走向成熟,规则逐步完善之后,这项技术绝对是一项有利于足球比赛的技术,能够达到“最小的干扰,获得最大的受益”的原则。

今日的世界足坛,随着 VAR(视频助理裁判员)的逐渐普及,引发了球迷们对于足球规则的讨论热潮。从 1863 年著名的《剑桥规则》诞生以来,足球规则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在 155 年后的今天,各种规章制度与当年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区别。今天我们就用世界杯作为载体,来聊一聊规则的演变,在世界杯的历史行程中所扮演的作用。

一.1930 年初代世界杯规则简介

在详细介绍初代世界杯的规则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越位规则的相关问题。在 1925 年,越位规则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在这之后,才形成了与今天较为类似的相关规章。在介绍之前,先说明两个重要概念。

当我们口头表达时,喜欢说“这球越位了”或者“这球没越位”,实际上这是不规范的表达。越位规则中,分为“越位位置(Offside position)”和“越位犯规(Offside offence)”两个基础概念。

在今天的规则中,当一名球员处在“越位位置”,他不一定会被吹“越位犯规”,而一名球员如果被吹“越位犯规”,他一定处在“越位位置”(前提是裁判员做出正确判罚)。

今天的越位规则规定:当一名球员(头部、躯干、脚这三者的任意部位)处在对方半场的时候,如果他(头部、躯干、脚这三者的任意部位)比球和对方倒数第二名球员更靠近对方底线(平行不算),这名球员就处在“越位位置”。

当处在“越位位置”的球员,有以下三种行为的时候,他就会被吹“越位犯规”:

1. 干扰比赛

2. 干扰对方球员

3. 在越位位置获得利益

那么,1930 年世界杯的时候,越位规则是怎样的呢?

越位规则从 1860 年起,就逐步在改变。在 1925 年之前的一段时间,什么是处在“越位位置”的球员呢?具体是这样的:当一名球员比球和对手倒数第三名球员更靠近对方底线时,这名球员就处在越位位置

而在 1925 年那次大改之后,处在“越位位置”的球员变成了:当一名球员比球和对手倒数第二名球员更靠近对方底线的时候,这名球员就处在越位位置。

这和今天就很接近了。

但是,当时规定,该名球员如果与球和倒数第二名平行,一律算作处在“越位位置”,必须处在球和对方倒数第二名球员的后面,才不算处于“越位位置”。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当一方有球员处在“越位位置”的时候,即便他没有干扰比赛、干扰对方球员、从越位位置获得利益(比如补射),己方的进攻结果也不算数。比如一名球员处在“越位位置“,没有干扰到任何人和事,队友一脚 40 米外远射直接破门,进球照样不算。

这就是 1930 年世界杯,所采用的越位规则。相比今天而言,这样的规则对防守方更有利,对进攻方则不利。这一基本制度沿袭到了 1990 年,才发生了重大改变,我们下文会提到这一点。

其他规则方面,当时设有一个主裁和两个巡边员(就是今天的助理裁判),不过没有红黄牌制度,主裁判掌握生杀大权,认为你有过激行为,可以警告某球员,或者把他罚下场。

当时也没有替补换人制度,首发 11 人必须踢完一整场,球员要是伤了,球队就只能以少打多.

当时的比赛主裁判可以判点球,但是没有点球大战。在世界杯淘汰赛中,如果两队 90 分钟战平,就要打加时赛。加时赛如果再战平,择日重赛,相当耗费体力与精力。

当时的小组赛采用两分制,胜一场得 2 分,平 1 场得 1 分,输一场不得分,尚未引入净胜球(Goal difference)、进球比例(Goal average)以及总进球数等概念。在之后的一些世界杯中,小组赛同分还需要进行附加赛。

二.越位规则的演进

上面已经说明了当时的越位规则,尽管是不太利于进攻的,但是长期没有发生改变。直到 1990 年前后,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980 年代保守足球再度占据了上风,1990 年世界杯场均进球数锐减到 2.21 个,为历届最少。不说跟 1954 年场均 5.38 球比较,即便跟 1982 年的场均 2.81 个球比,也有着不小的差距。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进攻足球的鼓励,被提上了日程。越位规则的改变,在这场由规则推动进攻足球复兴的历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些老球迷可能记得,上世纪 80 年代,普拉蒂尼曾打进了一脚精妙的凌空抽射,却因为毫无关系的队友处在越位位置,进球被剥夺了。这让他本人非常郁闷,做出了一个经典的睡美人表情聊以自慰。

就在 1990 年,新的越位规则出炉,发生了以下两点重要变化:

1. 当进攻队员与球和对方倒数第二名球员平行时,球员不处在越位位置。

2. 如果一名球员处在越位位置,但是他没有干扰比赛、干扰对方球员等获利行为,他就不会被算在这次的进攻体系中。简而言之,队友如果进球了,不会因为他处在无关紧要的越位位置而受到影响。

至此,越位位置的重大变革已基本完成,后面都是一些修订性质的内容,在此不赘述了。

到了 1994 年世界杯,场均进球数回升到了 2.71 个,虽然这是多项改革措施并行的硕果,但是越位规则的改变功不可没。

三.红黄牌制度的发明

之前提到,早年主裁判警告或者罚下球员,由他说了算,并没有特别细致和规范的制度。这一系列情况,在上世纪 50-60 年代的世界杯中引发了大麻烦。

在 1954 年世界杯 1/4 决赛,巴西与匈牙利的旷世对决中。两边可谓是怒火中烧,爆发了诸多冲突,这场冲突在日后被称为“伯尔尼混战”。当场裁判员罚下了匈牙利队的博日克和巴西的尼尔顿 - 桑托斯,算是各打五十大板。

到了 1958 年世界杯,粗野的犯规开始增多,代表作就是 1958 年世界杯半决赛,瑞典对阵联邦德国,双方的暴力犯规比比皆是。瑞典球星哈姆林被联邦德国球员尤斯科维亚克铲倒后,双方直接在场上扭打起来。结果作为东道主的哈姆林没事,尤斯科维亚克却被主裁判驱逐出场.

进入 1960 年代,功利足球占据主流,3 人进攻,7 人摆大巴 + 凶狠犯规的套路屡见不鲜,直接催生了 1962 年世界杯上,臭名昭著的“圣地亚哥之战。”

这是东道主智利同意大利的小组赛,双方怎么踢球的咱们就不说了,暴力行为几乎毁了整场比赛,恨不得什么掌掴、倒地后疯狂踢人都出现了。当值主裁判英格兰人肯 - 阿斯顿被球员围的天旋地转,上半场就罚下了意大利队两名球员。

这场比赛的结果已经没多少人记得,却永恒地留下了世界杯历史最脏比赛的“光辉纪录”。而这名叫做肯 - 阿斯顿的裁判,日后也成为了红黄牌制度的创始人。

1966 年世界杯,阿斯顿成了总裁判长,他在场边又目睹了一出闹剧:英格兰同阿根廷的 1/4 决赛,再一次成为了一场粗野犯规横行的比赛,阿根廷队长拉廷还喜欢跟裁判喷垃圾话,最后被当值主裁直接驱逐出场。

这引发了另一场闹剧,拉廷自然不爽,磨磨叽叽不想下场,最后双方又弄得火药味十足,阿斯顿作为裁判监督,不得不跑到场上来维持秩序。大约折腾了 10 分钟,拉廷才终于下场。

后来在交通信号灯的启发下,阿斯顿觉得这可以应用到足球领域。最终他和妻子设计出了红黄牌,警告球员用黄牌,罚令出场用红牌。在 1970 年世界杯上,红黄牌制度正式启用,就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双色宝石卡。

四.换人制度的实行

跟红黄牌制度一样,换人规则在 1970 年世界杯上开始实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制度的推出,要感谢一个人,球王贝利。不过,这其中还是有着较为漫长的过程。

早期各地已经开始实验换人的制度,比如球队的门将重伤,可以被另一个本队球员替补换下,但是这些规则迟迟没有在世界杯上实行.

上文已经提到,60 年代的足球不仅保守,动作还很肮脏,飞铲、飞踹已是标配,花式格斗套路层出不穷,围追堵截裁判也不新鲜。但是,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一旦某名球员伤了,球队就要以少打多。

早期的典型例子,就是 1958 年世界杯半决赛,巴西对阵法国的比赛。这场球巴西队实力占优,外加积极的拼抢策略,和贝利、加林查领衔的前场魔幻四重奏,击败法国问题不大。

但在上半场的前半个小时,双方打成了 1-1,法国人还是有一战之力。但在此时球队的知名球星容凯受伤了,他下场治疗了半天,后来勉强在场上踉跄踱步,这间接等于球队少一人作战。

随后巴西人就开始了自己的表演,贝利在下半场上演了帽子戏法,巴西队最终 5-2 取胜。不说法国人实力怎样,这种战斗性减员,让人非常无奈,明明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却没有这样的规则。

1962 年世界杯,以“圣地亚哥之战”为首的暴力足球更加猖獗。到了 1966 年,葡萄牙人对贝利实行了“伐木战术”,你带球我就飞铲,一次铲不倒那就两次,最终贝利在上半场就被铲成重伤,后来坚持回到场上,也等于少了一个人。

球王贝利的影响力巨大,这个动静终于引起了 FIFA 得关注。除了引入严惩犯规制度的红黄牌之外,换人制度的实行,也迫在眉睫。1966 年 FIFA 官方的《世界杯技术报告》中,就提议要引入换人制度。最终在 1970 年,一切都顺理成章地实施了。

顺便提一下,早期的世界杯只能换 2 名常规球员,后来有过 2+1(2 名常规球员 +1 名门将—只能替换受伤的门将),最终在 1995 年变成了后来的 3 名常规球员,世界杯于 1998 年开始采用这种 3 名额制换人。

现如今,加时赛的 3+1 换人制度逐步普及,一些主流比赛中已经尝试使用了,在未来的世界杯中,3+1 换人制度也会成为历史的新篇章。

五.点球大战引入世界杯

点球大战制度,在 50-60 年代就在一些比赛中开始尝试了。欧冠从 1970 年开始使用,欧洲杯在 1976 年正式引入,捷克斯洛伐克球星帕连卡留下了名垂青史的勺子点球。

而世界杯直到 1978 年才正式启用点球大战制度,但是真正出现需要点球大战的情况,要等到 1982 年的世界杯半决赛,德法的经典大战。双方 120 分钟 3-3 打平,德国队在点球大战中胜出,成功晋级决赛。

从此各种性质的重赛,再也没有出现在世界杯的淘汰赛中,一场比赛最终都会分出结果。

六.关于 1990 年代规则大变动的补充

之前介绍越位规则的时候,提到 1990 年世界杯非常保守,攻势足球需要靠规则变革来推进。

除了越位规则的变化,还陆续发生了以下三个重要变化:

1. 禁止门将手接己方球员脚下的刻意回传球

2. 两分制改成了三分制

3. 背后暴力铲人的球员会被红牌直接罚下

早年的足球比赛,当后卫遭到压迫,经常用脚将球回传给门将,门将直接将球抱住,这是对防守方有利的规则。经过这次改革,对门将的脚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我们就看到了诸如巴尔德斯、埃德森等出球能力卓越的门将。

两分制上面也说了,就是赢一场得 2 分,如果改成赢一场得 3 分,会大大刺激进攻方的欲望,在 1994 年世界杯正赛上,三分制开始启用。

背后暴力铲人的问题,有个时代背景。80 年代的足球,跟 60 年代在这方面有点类似,就是肮脏属性。相信看过 1986 年世界杯的老球迷都记得,马拉多纳、弗朗西斯科利、普拉蒂尼等人都被铲得没脾气,动作大的令人发指。即便是被称作“魔幻四方阵“的法国中场四人组,蒂加纳、费尔南德斯等人也都是暴力铲球的高手。

只到 1992-93 赛季欧冠决赛,范巴斯滕被马赛球员伯利背后铲倒导致退役,人们才终于意识到,对天才球员的保护是多么重要。在 1998 年,背后的暴力飞铲,被定义为直接红牌动作,所以我们今天才能看到梅西和 C 罗等人持之以恒的表演,尽管他们偶尔也会遭到暴力犯规,但是比早年要安全很多了。

七.科技推动规则改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放在足球领域也适用。除去主裁和助理裁判的通讯系统等常规装备,科技在足球上的应用,最明显的当属几年前的“门线技术”以及现在的 VAR 了。

“门线技术”的出现,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皮球整体垂直投影过线时的冤案,而 VAR 的出现,更是能全方位减少重大决策时的误判。我们举一个著名的例子,来说明科技对足球比赛的决定性作用。

1966 年世界杯决赛,英格兰主场迎战联邦德国,50 年后的今天,人们都在议论赫斯特那球到底进没进,西德是不是被冤枉了,纷纷说要是那会有门线技术就好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要是那会有 VAR 呢,也许比赛根本就不会有加时,英格兰队常规时间就 2-1 获胜了。

因为在比赛最后时刻,英格兰 2-1 领先,西德队通过一次任意球机会,在禁区内补射破门。可实际上,从事后的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韦伯射门之前,球打到了施内林格的手臂上,进球无效。

如果当时有 VAR,裁判就能清晰地看到绝平球的全过程,该进球自然就不算了。

八.总结

足球规则本身,一直在不断革新,规则变化初衷,自然是更好地服务于比赛本身,让球员们尽情地发挥,让球迷们看得开心,保正比赛公平有序进行。

总的来说,当比赛变得保守时,规则的变动会促进攻势足球的复兴;当球员的场上安全得不到保障时,规则也会适时地为他们保驾护航;当科学昌明时,规则也会敞开怀抱迎接新时代。

不一定每次的变革都是正确的,诸如金球制、银球制的诞生与消亡。但是站在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看,经过了 155 年的完善,现代足球规则,能够将维持比赛有序进行与人性化考量有机结合,为我们呈现出较为完美的足球比赛。

限于篇幅,诸如世界杯曾出现的特殊情况:如 1954 年小组赛平局还要打加时,1958 年奇葩的进球比例(Goal Average)排名体系等跟场内规则关系不大的事件,就不详细介绍了,各位球迷朋友有兴趣可以自行查阅。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7 10: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在巴萨的梅西,总比在阿根廷的梅西表现好?

梅西在阿根廷和巴萨对球队起到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

阿根廷是需要一个像马拉多纳一样绝对的战术核心,这也是阿根廷国家队多年来的建队传统。

马拉多纳之后,阿根廷历届国家队都有一位“马拉多纳接班人”作为球队核心。奥特加、贝隆、艾马尔、里克尔梅和如今的梅西。

克雷斯波就曾经抱怨过,阿根廷国家队不让克雷斯波和巴蒂同时出场,就在于他们太过于迷恋小个子球员。正如同如今的阿根廷队,征召了梅西、阿圭罗、迪巴拉、帕文,却放弃了意甲金靴伊卡尔迪。

而阿根廷在 90 年之后,14 年之前,五届世界杯折戟沈沙,也几乎都是同样的原因。

  • 94 年世界杯马拉多纳小组赛最后一场禁赛,阿根廷十六强便打道回府。
  • 98 年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奥特加红牌下场,阿根廷输给荷兰。
  • 02 年世界杯,由于贝隆的低迷状态,赛前大热门小组赛出局。
  • 06 年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里克尔梅被换下后,阿根廷的进攻完全哑火被德国扳平。
  • 10 年世界杯,大比分惨败德国,一是防守做的太差,其次在进攻端,梅西和伊瓜因特维斯的前锋线完全脱节。

坦白讲,如今的阿根廷阵容,即使没有梅西也不算弱旅。但在梅西缺席多场的情况下,阿根廷世界杯预选赛差点没能出线,知道最后梅西复出爆发,最后一场帽子戏法厄瓜多尔,才搭上世界杯的末班车。

阿根廷需要梅西做的,是串联起整个中前场的进攻。而阿根廷的中场充斥的都是一群工兵型球员,梅西必须后撤到禁区线三十米外才能舒服地拿到球,梅西的任务就是将球传递到禁区内威胁地带。

这也能从梅西在巴萨和阿根廷的高光集锦中看出端倪。在阿根廷的比赛中,梅西长途奔袭的镜头要比在巴萨频繁的多。

梅西常常需要拿球从中场盘带到前场,为锋线提供弹药,为左右两个边路分球,抑或是直接带球打门。这样的任务,比在巴萨艰巨的多。

况且所有的球队都知道,限制住了梅西,就限制住了阿根廷的中前场。

当然梅西的个人技术水平足够强,在状态好的时候完全有能力摆脱掉限制。

14 年世界杯,是梅西状态最好的一届世界杯。小组赛梅西的四粒进球,两次是禁区外的远射,一次是任意球,另一次是队友射门封堵后,梅西从禁区前沿后插上的补射。而淘汰赛阿根廷的两粒进球,一次来源于梅西策划直塞后形成助攻,一次来源于梅西直接长传助攻。

然而梅西也总有状态低迷的时候。本届世界杯,梅西发挥不佳的阿根廷进攻完全难以打开局面,巴内加、马斯切拉诺、比格利亚、佩雷斯等人组成的中场,完全不能给伊瓜因阿圭罗等人提供支持。

阿根廷也缺少 14 年拉维奇一样的球员,在另一条边路分担梅西右路的防守压力。

而在巴萨,梅西就完全不一样。

尽管巴萨也以梅西为球队核心,也常常发挥梅西对中前场串联的作用。但这样的作用,并非梅西一人去完成。

巴萨的中场可以组织,可以控球,巴萨的前锋也可以回撤,可以突破。当梅西被对方重点盯防限制,巴萨的队友就有了更多发挥的空间。

14 年以前,哈维是巴萨攻防转换的节拍器,过多增加人手盯防梅西,反而会减缓巴萨中场受到的冲击,让巴萨的传控战术执行地更有效。因而当时但凡是梅西哑火、巴萨输球的比赛,控球率与传球成功率甚至比平时会更高一些。

而 14 年以后,随着内马尔和苏亚雷斯的加入,巴萨在锋线有了更多的爆点。梅西被重点盯防时,内马尔在很多比赛中不讲道理的突破甚至多于同期的梅西。

其次,梅西很容易通过与巴萨队友的配合,破解掉对手的盯防。

梅西在巴萨比赛中,二过一、二过二的撞墙配合相当常见。但在阿根廷,队友都有各自的想法。

最为经典一幕莫过于 16 年美洲杯决赛,梅西长途奔袭将球带到禁区前沿分边后直插禁区,但队友接球就一脚远射放了高射炮。

在巴萨踢球,梅西的容错率高,选择多。但在阿根廷踢球,梅西的选择有限,容错率低。

而他和里克尔梅的区别在于,里克尔梅是正经的前腰、组织型中场。而梅西是边锋出身,更多时候还是出现在边路。

尽管阿根廷需要梅西来串联组织,但也不愿意浪费梅西在进攻中的天赋。梅西需要进入禁区,需要得分,而里克尔梅并没有这样的任务。

而里克尔梅的缺点是,他需要一支完全围绕他打造战术的球队。在巴塞罗那,倡导整体足球的欧洲豪门,并没有给他提供这个机会。而在小球会,或是在有着核心传统的阿根廷国家队,里克尔梅才能够如鱼得水。

在巴萨,球队的实力就如同对所有球员做加法。一个球员状态低迷,并不影响其他球员。

而在阿根廷,球队的实力就如同梅西对其他球员做乘法。梅西倘若遭到限制,影响整个球队的发挥。

阿根廷这样的战术,容易诞生英雄,也容易让英雄成为祸首。

但这也是为什么,只拿了一届世界杯的马拉多纳,就足以称为球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7 0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踢出队史最耻辱一战,淘汰回家了:嗯,真挺好的

 张佳玮 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今天

德国队刚踢了国家队史最耻辱之战。没有之一。


看结果,希特勒死掉之后,德国没有掉出过世界杯八强,今天小组垫底出局。

看对手,生死战0比2输给韩国,前所未有的耻辱。

看过程,从头到尾踢得软、怂、绵。


被淘汰了,挺好的,德国本届杯赛,踢得就不配出线。跟所谓冠军魔咒无关:踢得差,就是差。

唯一像样的,还就是对瑞典那场博阿滕被罚下之后那十分钟。

这他妈踢得太不德国了。活该出局。


输给墨西哥那场之后,我写过:

输球不怕,输得如此不德国,才叫人憋屈。
本来,德国是当世最不怕密集防守的球队。十二年前世界杯首战,弗林斯一个超远射解决。十六年前首战沙特,克洛泽头球,二十年前首战美国,克林斯曼的胸部停球抽射,之后对南斯拉夫,是塔纳特的远射和比尔霍夫的头球。
德国在最困难的年月,都可以靠插上远射和头球来破城的啊。


历来德国,有输给天分的,比如1986年决赛遭遇马拉多纳这种天神级存在,但好歹0比2落后追到2比2平,最后才输的。

有输给老迈的,比如1998年,33岁的克林斯曼,38岁的马特乌斯,被苏克他们打了个3比0,没话说。

2006年输给意大利,确实意大利防守太好了,但德国好歹缠斗到了最后。2010年也不算冤枉:那两年都是输给冠军,输的过程也算硬气。


德国有过低谷,2000年和2004年欧锦赛出局了。但那中间,还有2002年世界杯的亚军。

那会儿德国老、笨、糙、慢。2002年世界杯是靠卡恩的死守,靠克洛泽小组赛的头球,靠巴拉克和哈曼们的远射,靠施耐德们的传中,一路1比0扛进决赛的。

输人不输阵,技不如人可以补,没气性,那就没法子。


像本届这样,磨磨唧唧来回倒脚,头球没有,远射没有,击鼓传花一样把球来回倒腾,9号突前中锋拉边传中,28脚射门只有6脚在门框内的踢法,真是忘了本。



大概是德国2000-2004那几年,技术真的落后太多了,所以2000年后重视青训,重视传切,许多套路,比如球员从小就角色定位化,以便习惯各梯队的战术,是仿了比利时的一些机制。这种重视,在2010-16这些年,呈现出一种矫枉过正的细腻。

想想上届其实已经是这德行,但还有克洛泽、施魏因施泰格、拉姆这几个老的在,有狠劲,有冲击力,在场上能吼吼——就跟当年的卡恩和马特乌斯似的。

现在这拨人,精致惯了吧?总想着一尘不染地踢,恨不得倒脚把球倒进门里去?推进速度、包抄跟进、远射脚头,都没了。

德国可以输天分,可以输在老,可以输在糙,可以输给运气。

但这种输法,从成绩到过程,都丢人现眼,队史最耻辱的时刻。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所以说,出局得好。

忘掉2014年世界杯吧,就跟2000年似的:1998和2000连着惨败,德国才意识到不能沉迷在1990和1996的光环里了,开始转型——当然,那会儿是重硬糙改精致,现在是得反过来,找回点过去的血性了。

所以,要输就输彻底,回炉再造吧,别存什么指望。


至于我,也没啥好生气的——踢出这种队史最耻辱之战了,场上队员都还没啥气。

他们自己都没不珍惜自己身穿的这件德国球衣上头的恢弘荣耀,我们看球的气什么?


我就是有点心疼克洛泽。当年他陪巴拉克和卡恩从黑暗低谷里撑出一个亚军,此后亲自跟着德国一路爬山,到四年前亲自拿下了冠军。

现在他人就在场边,这些年轻人——有些四年前还是他的搭档呢——就让他看这个?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7 07: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评价 2018 世界杯德国补时连丢两球 0:2 不敌韩国,双双被淘汰出局?

韩国队今天面对强大的卫冕冠军,体现出的斗志和韧性确实值得每一支球队学习。

大家都猜到了最后时刻会有绝杀,还真有……只是主角居然是韩国。

其实这也体现出现代足球的一个问题:面对坚定打防守反击的球队,如果同时面临着必须要赢球的压力,任何一支球队都很难做到,阿根廷、巴西、德国几乎都栽在这种境遇中。

刚刚和同事聊到,有个不恰当的比喻,德国今天的中前场就像站着 6 个前两场无球状态下的梅西,从第 60 分钟左右开始就没有中场了,前锋们全都站着等球。

成也克罗斯,败也克罗斯,谁能想到几天前绝杀瑞典帮助德国队保留晋级希望的德国 8 号,最后时刻在禁区内的无意触球帮助韩国队的进球没有越位。

这个小组最后一轮太精彩了,一边看着球一边做着数学。各个球队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德国从最开始与瑞典为敌希望他们无法取胜,到后来希望瑞典进球越多越好,真是充分说明了矛盾关系始终是不断转换的……

然而,无论数学再怎么复杂有趣,都无法掩盖德国队今天有多差,至少我看球的年份里,没见过德国队有这么烂的表现。

他们今天输得一点都不毫不冤枉,韩国得到了绝对不少于甚至要多于德国队的进球机会。就本场的表现而言,韩国的战术,体能和精神,完全配得上三分。尽管他们之前两场踢得很脏很多人不喜欢(包括我),尽管 02 年是永远抹不掉的黑历史,但就这一场比赛而言,韩国赢得坦坦荡荡,德国人只能心服口服。

如果不了解情况,那当你看着前七十分钟德国队的表现时,你会觉得这支球队应该已经提前锁定出线资格了。球员们在场上没有显示出应有的强度和紧凑感,整个上半场完全回到了第一场的状态,节奏拖沓且毫无变化,全队没有冲劲。上一场阿根廷队里迪马利亚开场之后绝地求生的奔跑和拼抢,没有在任何德国球员身上看到。

反而是韩国队,在为最后一丝理论上的出线机会努力着。上场被绝杀之后的瑞典也在拼搏着,奋斗着,玩命奔跑,顽强求生,

只有德国,莫名其妙。你根本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完全不知道。到现在都没想通。

尽管遭遇了两场失败,但韩国队在战术上没有动摇和反复,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攻守两端的策略。上半场韩国创造出的机会,基本都是禁区前短平快的小传接,面对德国队高大的中后卫和后腰,韩国走脚下的进攻策略很有效果;而防守上则依然是贯彻自己跑不死的战略,前场的逼抢大大降低了德国队后场的出球质量。

韩国在战术上更进一步,德国则是开倒车。进攻线上勒夫没有选择对韩国这样的球队而言更直接有效的戈麦斯首发(嗯……也许是担心他的体能吧),而是继续延续自己的小球踢法,甚至更小了。维尔纳彻底不在禁区里出现,赫克托则是频繁杀入禁区。

第一场已经证明了德国现在无法驾驭曾经得心应手的小球战术。曾经由超强双后腰 + 顶级双中卫构建起来的传控防四人组如今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再现,因此面对着韩国凶悍的防守时,德国中后场没有了从前对皮球的巨大控制力。而进攻线上则没有足够强的突击手来杀伤防线,以往用积极跑动换来的边路穿刺也不见踪影。更何况韩国的灵活性,脚下速率和防守到位率完全不怕德国现在的小球。

勒夫在逆境下的换人,已经是完全放弃了中场结构了,当时的德国,还没有绝望到不要整体阵型的地步。他也许认为韩国是无欲无求的。

于是最后时刻,韩国通过中场毫无阻碍,他们凭借着自己的体能一次次冲击着对手赤裸裸的防线。虽然出局无法避免,但他们踩着卫冕冠军,以一种完胜的方式结束了世界杯征程。

德国甚至没有给巴西报仇的机会,就用一种屈辱至极的方式将自己送回家。上一场最后时刻的拼搏似乎耗尽了他们所有的热血和斗志,仿佛从绝境回来之后球队自动会上正轨一样。

无语。

德国这次的失败,是无法用“如果当初”来解释或者分析的。当球队拼尽全力之后还无法获胜,那我们可以聊聊“如果当初”。但就现在这样子,连聊“如果当初”的资格都没有。

你说世界杯冠军魔咒厉害吗?真的厉害。

上一场的绝杀,更像是魔咒和我们开的玩笑。嗯,只是给你们看一下希望而已,我最终是要灵验的。现在看来,06 年的巴西已经很厉害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9 10: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评价 2018 俄罗斯世界杯 H 组日本 0:1 波兰,凭黄牌少成为唯一一支小组出线的亚洲球队?


知友:卞卡(300+ 赞同)


足球要追求「胜利」的结果,从三轮小组赛完整来看,这个所谓「胜利」指的是:排名前二出线,而不是「第三轮战胜波兰」,也不是「最后十分钟一定要压着波兰喘不过气,全在对方禁区内」。


奔着这个目标,日本第三轮只需打平就能出线,他们已经考虑 1/8 决赛的情况了,轮换了多位主力,长谷部诚、香川真司、大迫勇也等都没有上。在日本 0-1 落后波兰的时候,塞内加尔和哥伦比亚战平的话,日本就会淘汰,而一旦另一场比赛分出胜负,不论谁赢,日本都会出线。


于是,当哥伦比亚领先之后,才有我们看到的如此消极的局面,而且是全场看台的嘘声。(这里面是有日本球迷的)


日本这么做的确是有负面的,也很有些风险,万一塞内加尔拼命进一个,也许是更好的故事或者更有趣的历史教训吧。


知友:小海(1000+ 赞同)


这很有可能会是本届世界杯争议最大的比赛,也有可能会让一部分新球迷看的一头雾水。但这场比赛确实不是假球,也不是默契球,甚至不能说是丑陋足球。


应该来说,它是一种对规则以及制度最直白最赤裸的利用。十分理智,比较残酷,也有些令人不适。


这场比赛开始前的积分情况是这样的:



日本,塞内加尔,哥伦比亚都有希望出线。波兰完全没有,所以排除在外,不必考虑。


在这场比赛开始之前,日本占据着比较大的主动。最后一轮面对 0 分对手波兰,只要平局取得 1 分就铁定出线。


塞内加尔打平也铁定出线,哥伦比亚需要获胜以确保出线。


这些都是前提。


说它不是假球,首先因为任何一届世界杯关于假球的所有传闻无一例外都是空中楼阁,没有任何确切证据可言。但这里我们就破罐子破摔假设真的有「幕后势力」打算帮一支球队晋级。


假设它帮的是日本:日本这场打平就能出线,结果日本输了。


假设它帮的是塞内加尔:塞内加尔这场打平就能出线,结果塞内加尔也输了。


假设它帮的是哥伦比亚:这是唯一的理论可能,然而这种理论可能最大的 BUG 在于:就算哥伦比亚那头是假球,跟这场比赛又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假球论,终结。


再谈默契球。什么叫默契球?法国对丹麦就是很典型的默契球,双方谁也不伤和气,踢完各自晋级。所谓默契球,最大的特点是:主动权一定要完全掌握在本场比赛的双方手中。


日本最后晋级,主动权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因为晋级的直接对手塞内加尔只要进一个球,日本就完蛋了。


所以,默契球论,终结。


既不是假球,也不是默契球,主动权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个叫什么呢?一方面,它叫赌博。另一方面,它叫利用规则。


赌博赌在,塞内加尔绝不能再进球了,波兰也绝不能再进球了。


利用规则体现在,日本队积分、进球、失球、净胜球、胜负关系,和塞内加尔完全分不出胜负,最后只能靠黄牌少两张晋级。这样的晋级方式,放眼世界杯历史从未有过,放眼世界足球史极为罕见,甚至要在游戏里复制都需要相当的难度。


看来日本人在传递消息时不仅准确以哥伦比亚 1:0 塞内加尔的比分烘托出本组的晋级形势,讲明了日本队拥有黄牌少的规则优势,客观阐述了塞内加尔丢球后对哥伦比亚几乎没造成威胁的事实,还顺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告知波兰主帅和队员:不要再进攻了。


这可能是世界杯历史上语言、数学、足球规则、心理学、人际关系与人情世故学等等学科共同大放光芒的罕见时刻,唯一的问题在于:足球在这几分钟基本失踪了。


所以,场上响起了漫天的嘘声。这嘘声有多大呢,巴萨球迷嘘菲戈,热刺球迷嘘坎贝尔,利兹联球迷嘘费迪南德,乃至雷霆球迷嘘杜兰特也不过如此了。唯一的区别在于:场上发出嘘声的人有可能连他们嘘的球员的名字都念不出来。


日本队极其精准的利用了规则,波兰人事不关己的带走三分,哥伦比亚牢牢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只有塞内加尔有些悲情,而本场球迷则大发雷霆(了几分钟)。这样的场景,除了这些当事者以外的所有人,内心的感受都可以用一句北京方言来形容:拧巴。


然而,我们可以将「丑陋足球」的名号推给日本队吗?我觉得并不恰当。「丑陋足球」首先一直是个比较暧昧的概念,没有界限分明的定义。


其次它通常所指的频繁犯规,假摔骗牌,只守不攻的内涵与日本队本场所为并无接近之处。日本确实在最后几分钟彻底放弃了进攻,但这几分钟之前的每分每秒,你不可说日本队不尽力。


与波兰几乎完全绕过中场,出球就找两边,传中成功率很低,传球和射门都较粗糙,进攻威胁更倚靠球员身体素质优势来制造的状况不同,日本队尝试了几乎所有的办法。


从开场开始的丢球反抢,到 2、30 米以上距离的精准传球,从进攻战术的多样性和立体性(即使日本人身体完全不占优,按理不该做这样的尝试),到围绕冈崎慎司但不完全依赖他一个人的多样终结选择,日本队试了几乎所有的办法,但都失效了。


这支日本队最大的问题,应该还是能力与技术不足以支撑他们完全弥补身体差距带来的劣势,而西野郎临阵救火,球队磨合不够,导致进攻失误率很高。


日本从完全照搬过去巴西的风格到开始强调进攻提速,本身就会导致传球成功率降低。两者一相加,导致日本短传渗透的威力打不出来,加大了他们进攻端的问题和防守端的压力。


这所有的叠加,就体现在打法事实上已经近乎原始化,之前 1 分未得只靠定位球进了一个的波兰,在场上制造的威胁却比日本更大。而定位球防守的失误,让日本近乎陷于绝望。


当日本 0:1 波兰而哥伦比亚 0:0 塞内加尔时,日本队是会出局的,当时的积分形势如下:



这时候能很明显的看出,日本队确实着急了。急而不知何解,就成了纯粹的焦虑,甚至慌乱。


之前日本队进攻两边都能打得开,压制到对方禁区前球员灵活的穿插跑位形成的进攻威胁之类的局面几乎完全消失了。球员开始尝试用个人能力快速简单的解决比赛,结局也是波兰人凭身体优势断下皮球,几乎再下一城。


这个时候,西野郎更合理的调整应该是换上一名中场组织进攻的队员,重新梳理进攻,提升威胁力与成功率。但不知道是西野郎慌了,还是他真切的感受到一两名球员的上场无济于事,还是纯粹的赌博心理:


他换上了乾贵士——一名并非最佳选择的进攻队员,还有长谷部诚——一名防守队员。


说实话,电视机前的我已经惊呆了,我当时还没完全弄懂为什么哥伦比亚进球后的比分得以保持,晋级的会是日本。但毫无疑问,日本的晋级是不保险的。为什么他们不高举进攻大旗,哪怕是做做样子也好呢?


然而,日本队员确实是十分的——坦诚?他们就真的连样子也不做了,而波兰队员喜获三分,也不打算在此得理不饶人。


就这样,本届世界杯最让人无语的几分钟诞生了。


由于这几分钟几乎高度浓缩了法国与丹麦比赛场面精髓的精髓,还因为这几分钟直接也间接的导致了一支球队以世界杯史上最小的优势晋级。


不过说实话,这几分钟,我虽然惊讶,却也感觉十分值得。毕竟这样的比赛我见得多了,但最后几分钟的局势和其利弊关系,看了这么多年球我似乎也从未见过。


而这样案例级别利用规则与制度晋级的比赛,势必会因其特殊性和戏剧效果载入史册。想到这一点,想到我亲眼见证了它的诞生,我的内心还真有点与历史同在的小激动呢。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30 04: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年前陪你看世界杯的人还在身边吗?

 chen41

哇,绝了,你是魔鬼吗?

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当然是四年前一个人看的,

四年后还是一个人看的啊!

 me madridista,一位极其普通的皇马球迷。

四年前高一,世界杯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的呗。现在当然还是他们,只不过……大二了,世界杯还没放假回家呢。

 快乐小司机,开心就好

2010 年当时大一下学期,当时对一个大眼睛女孩有好感,借着世界杯契机冒充了一把热血球迷,那阵天天以看球名义把她带到学校报告厅看球,谁知道这个对足球一窍不通的傻姑娘看的比我还兴奋,好吧,西班牙球员都比我帅……

世界杯后,她成了我女朋友。

2014 年世界杯,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我在大同,她在北京,工作原因都没时间看球,只记住了抠鼻屎的勒夫和失落的梅西,和她因为异地感情上也出现了裂纹,但是一个绝口不提,一个打死不说,天秤和巨蟹结合本身就是个矛盾体。

曲曲折折,兜兜转转,期间分手,复合,再分手,再复合……

2018 年,虽然我们还是异地,虽然还是对未来很迷茫,但我认定了,不管现在还是将来陪在我身边的只会是你,经历了很多事,遇见了很多人,岁月磨平了棱角,感谢你一直都在。

今晚一起看揭幕战……

2022 年,我希望一家三口一起看。

 VivaLaGloria,打牌,音乐,人生。

四年前,初三暑假,一起看球的四个人都感叹说,到下一届世界杯我们都大学了,结果,四个人高中全复读,哈哈哈哈哈哈~

今年四个人也一起看,想起当年说的话,都笑得像傻逼似的,也感谢这几段友谊能持续这么久。

 匿名用户

这问题扎心了。

2014 我葡世界杯小组赛惨败,与前前前男友吵架气得吐血,后来释怀,两人和平分开。

2016 和前前男友见证我葡欧洲杯奇迹夺冠,这段感情波澜不惊维持两年,最终还是分道扬镳。

2018 以为遇到了能和我一辈子一起看球的人,却万万没有料到事情会在世界杯刚开始的阶段变得前所未有的丑陋。一场德国 VS 墨西哥的比赛,短短 90 分钟,他成了我第一个删掉联系方式的前男友。

一晃四年又四年。韶华易逝,青春易老,我又是一个人了。

 Virtue Song,六朝松涛,齐梁余韵

2006 年德国世界杯,我还在准备高考,在自己卧室偷偷的看手机,看报纸,一个人看也有一个人看的乐趣,也总能找到小伙伴一起兴高采烈的讨论。

2010 年南非世界杯,读大学了。一群人围在电脑前看网络直播,很卡,欢呼声都是此起彼伏,一群人一起看球是最有热烈氛围的,当然我们也少不了啤酒零食的助兴。

2014 年巴西世界杯,有几次在单位值夜班,是一个人看。不值夜班的时候会和喜欢的姑娘一边用微信聊天一边一起讨论球赛。很幸运的是我们都非常喜欢德国,而德国那次又很争气的夺冠了。后来我们就开心的一起去庆祝,玩了一整天。再后来我们成了恋人……

现在,4 年前陪我一起看球的姑娘,曾经的恋人,早已经离开,她应该还在这个城市,然而我并不知道他现在的任何情况。现在我有自己的家人,但是多数时候还是一个人看球,因为家里估计也就我最迷世界杯了。

 纪大发,三观比五官还正(微信:jidafa2)

在啊,我跟我爸半夜都起来看球,一人一袋奇多,然后被起来上厕所的我妈说一句,「你俩可真行!」之后继续看。

我买球所以才看,我爸不买看球可能是因为真喜欢,他还喜欢篮球,可他又不打,可能每个男人都会有个篮球或足球梦,他们无论多大岁数、内心都会住个孩子,小时候我会跟他抢电视看,现在我会陪他一起看。

其实父母并不需要你多牛逼,只需要你经常陪他们,像小时候一样需要他们就足够了,所以趁他们未老你还年轻,多陪陪他们比你挣多少钱要重要得多。

 张小喂浪不动了,美食视频答主 / 马拉松爱好者SUB4

唯一陪我看过世界杯的人是外公,准确的说,是我陪他看。

我对于世界杯的记忆伊始于 1998 年法国世界杯,那届比赛堪称群星闪耀,罗纳尔多、达沃·苏克、齐达内、亨利等等世界级巨星的名字如雷贯耳,反反复复被热爱足球运动的外公提起。

外公最为推崇的球星之一是当时效力于巴塞罗那俱乐部的葡萄牙人路易斯 · 菲戈。

你可能很难想象那个场景,那时还没有赛事直播,独自坐在播放录像带的电视机前的外公,不断重播着被称为黄金一代的菲戈的精彩画面。菲戈在球场的右路上势如破竹地撕裂对方防线,脚下动作也是细腻优雅,凑在电视前的外公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一旦突破或者破门都会兴奋得拍掌叫好。

在后来的记忆中,菲戈放弃扛起巴塞罗那大旗的重任转会到死敌皇家马德里,这一举动被巴萨的球迷视为彻底的背叛,一时间引发了几乎所有人的不满。

对菲戈受到如此待遇的结果,让外公对菲戈此后皇马的球王之路表现得十分担忧。同时他很难对当时还是个十岁孩子的我讲清楚整件事情的原委,有关于人到底应该对什么保持忠诚,应该做到何种程度的忠诚。

只有十岁的我问外公一个问题:那菲戈之后还是能继续开心的踢球对吗?

外公当时眼前一亮,也许是他觉得我问了一个让他充满惊喜的问题,也许是他觉得孩子的眼里最纯粹最原始的乐趣才是追赶足球的意义,这些我都难以揣测,毕竟他只是温和的摸摸我的头。

然后就是凡善可陈的 2002 年韩国世界杯,因为菲戈脚伤未愈加上葡萄牙队锋线无力以及多次轻敌,以至于被“亚洲劲旅”韩国队淘汰早早回国。就算除开中国队首次挺进世界杯这一点,这届世界杯其他方面都足以显得魔幻现实。对于外公来说,中国队能进入世界杯赛场是喜人的,但那些传统强队的远征滑铁卢也是令他大跌眼镜感叹连连的。

时间一下过得飞快,转眼到了 2006 年德国世界杯。

对于 34 岁的菲戈来说这无疑是最后一届世界杯了,黄金一代的诸位早已各自谢幕,很多球队出现的新生力量还未完全羽翼丰满,青黄不接的局面让外公也尤为担心。当时解说葡萄牙队比赛时,一个被解说员命名为“小小罗”的年轻球员吸引了我的注意,帅气阳光的面庞和极具观赏性的脚下盘带也让外公都直呼过瘾,每每戏耍对手时都会开心地鼓掌。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葡萄牙对阵伊朗的比赛里,菲戈突破时创造出了一粒点球的机会,当时的菲戈完全可以要求亲自主罚,毕竟他还未在世界杯赛场上取得过进球。或者主教练也完全可以给德科、保莱塔来踢,但是最终将机会给了小小罗。

21 岁的小小罗对于这个意外的惊喜显得有些犹豫,他将目光移向队长菲戈那里,在法兰克福球场的观众席一片嘘声之下,只有菲戈给予了这个孩子一个肯定的眼神。子弹已上膛,小小罗在全场球迷的逼迫下调整好状态,用一记非常有想法的假动作射门轻松洞穿了伊朗队大门。

我会永远记得进球后的那个画面:小小罗双膝跪倒在禁区内,发出一声释放出所有压力的呐喊声,没有任何世界杯赛事经验的他此时第一次证明了自己。而菲戈同样激动地跑向这个将来要扛起大旗的年轻人,然后面对着他同样发出了一声长啸。当时外公就坐在我身边,他激动地站起来抓着我的手向天空的方向不断挥舞,我也因为这一球备受鼓舞而雀跃。

不过很快我们被卧室里外婆故意的咳嗽拉回现实,相视一笑心虚地坐下来,还是掩盖不住脸上的狂喜之情。

当时的我还不知道,那一球代表的意义有多重大,这是葡萄牙队黄金一代绅士般地将接力棒转交给黄金二代的举动,这一球让菲戈能够放心地将重托交付给这个年轻人小小罗。如果小小罗这个名字很多人不熟悉,那么他还有另外一个备受瞩目的名字“C 罗”。 (因为罗纳尔迪尼奥被称为小罗纳尔多,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就被戏称为“小小罗”)

其实我真的是个非常贪心的人,在看完 06 年世界杯之后外公的身体每况愈下,我总是为了让他乖乖吃各种药诱骗他说想让他陪我一起去北京看 2008 年北京奥运会,还说想着他能陪我一起看 2010 年的世界杯比赛,想让他再看一次中国队站在世界杯赛场上的英姿,想让他看看红绿色球衣红绿色国旗的葡萄牙队捧起大力神杯。

只可惜,上天并不会因为一个人前半生是个任劳任怨的老好人,就会对他多一丝怜悯,就不让厄运降临在他的头上。最后外公走得很痛苦,爱研究各种美食的他竟然是因为肠癌去世的,在住院期间几乎是忌口所有他爱吃的美食,很听话的吃了那么多苦药,最后想要吃口红烧排骨的小愿望也没能被满足他。

所以最近十年看球,那个能坐在我身边给我滔滔不绝讲球的白发老人再也陪伴不了我,那些绿茵场上发生的传奇瞬间也只能从集锦里了解到而不是来自外公的精彩演绎。我也变得像年轻时候的外公一样,开始独自守在电视机前观看足球比赛。

不得不说一下 C 罗在足球场上的两次落泪,一次是 04 年葡萄牙欧洲杯,一次是 16 年法国欧洲杯。

回想 04 年葡萄牙欧洲杯,当时正值黄金一代菲戈英雄时代的黄昏,而嫩头青的 C 罗还未满二十周岁,从阵容上看葡萄牙完全有实力夺冠,又是本土作战十分有优势。谁又能想到,杀出的一匹黑马竟然是希腊!希腊不仅力克群雄一路过关斩将走到决赛,还奇迹般地在决赛场上将葡萄牙队击溃在葡萄牙自己的主场。

那时年纪轻轻的 C 罗赛后哭得像个孩子一样,他渴望在家门口获得冠军,渴望自己的才华受到肯定,渴望着能和自己的老大哥菲戈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可是他离冠军,仅有一步之遥。

那个时候我还不懂得人生的遗憾之类的事,只是记得这个大哥哥哭鼻子的样子,在赛后被媒体不知道嘲笑了多少次,甚至过了很多年之后还有人在 C 罗输球后把它搬出来嘲笑。

同样是 16 年法国欧洲杯,平时看球不看球的同事都因为买足球彩票开始关注欧洲杯。更多关注夺冠热门球队的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我要拿出一大笔钱来场场买葡萄牙赢。我从没有解释过这真的是一种情怀,对于阵容始终不算强大且没有夺冠基因的葡萄牙球队,我始终殷切希望他们能旗开得胜。

虽然一路平局下来,葡萄牙队看似有惊无险地挺进了总决赛,但是我始终不认为这是运气。就像当年菲戈在对阵英格兰 0-2 落后的情况下力挽狂澜一样,在每次球队陷入困境时,是 C 罗的不放弃以及整个球队包括门将帕特里西奥有如神助的扑救和主教练几次冒险又奏效的换人,最后才换来了再次站在欧洲杯决赛场上的结果。

然而,决赛一开场 25 分钟 C 罗就因伤无法继续比赛被迫换下,这个男人赢得的是全场九万多名观众集体起立致敬,所有人都知道他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能有今天的成就。C 罗默默地在场边担架上痛哭失声,他多么希望能够继续为国家争得胜利,那不甘心的样子让我扼腕叹息。

大家都以为这个带领球队奇迹般挺进决赛的男人,最终会与欧洲杯冠军再次失之交臂。

没有想到剩下的葡萄牙球员们反而愈挫愈勇,接过队长袖标的纳尼、替补 C 罗上场的埃德、门神附体的帕特里西奥等等一起共同扛起了整个球队,失去核心主力的他们知道这是背水一战,于是每个人几乎是拼尽全力在与法国队战斗,直到最后一刻伤停补时阶段替补 C 罗上场的埃德挤开法国队后防线成功绝杀了法国!这一球让葡萄牙队走上了历史的巅峰!

12 年前 19 岁的 C 罗也许想象不到,12 年后的 31 岁他会再次泪洒球场,他也不会想到为了最后这亚军到冠军的一小步,需要他走上 12 年之久。

赛后看到 C 罗不顾腿伤一瘸一拐地跑去和队友庆祝笑得灿烂时,看到他们最终如愿举起奖杯时,我一个人在电视机前手舞足蹈放肆呐喊最后哭得像个泪人。

我那个时候又贪心地在想,如果天堂的外公也能看到这场比赛,就太好了!

我和外公一起见证了黄金一代的落幕,又独自目睹了黄金二代的冉冉升起,足球就跟人生一样在冥冥之中充满着各种变数和安排,我想这就是足球的魅力所在!愿 2018 年俄罗斯世界杯,C 罗领衔的血色战舰还能打出理想的成绩,我会拭目以待!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5 07:06 AM , Processed in 0.04545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