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3|回复: 4

什么是十二因缘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31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18-6-1 01:18 PM 编辑

什么是十二因缘法?
原创: 实证佛教研究中心  实证的佛教  2017-12-28


WeChat Image_20180601124409.jpg


         十二因缘法就是缘觉法,所证的果位是辟支佛,死后和声闻人一样,取证无余涅槃。十二支分别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支都是可以被消灭的,因为每一支都是下一支生起的缘,当上一支被消灭,下一支也就不会生起。从无明到老死,是世间的有情不断生死轮回的顺序,称为“流转门”;倒过来往前,是修行人逆流而上,止断生死流的修证顺序,称为“还灭门”。这十二支,按照时间和因果关系,可以划归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

        这里也大概解释一下十二因缘法。

         “无明”,别译为“痴”,指有情在过去世对于世界和生命的真相无知、无现观,怀着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造作了第二支“行”。

         “行”,从形式上可分为身行、口行和意行,在缘起法中专指染污行,能引发将来的染污业。

        第三支“识”,是很重要的一支,也是一个难点。《缘起经》中把识定义为“六识身”[1],意思是,因为染污行的不断熏习,使有情的前六识贪爱六尘境界,像旺盛的火焰一样难以熄灭。相应的,第七识意根对六识的了别性也贪爱炽盛,不肯停歇。所以当有情命终时,六识无法再现起、了别,而不随六识断灭的第七识还想了别各种境界,这种情况下,第八识就会造作出新一世的生命,满足它的需求。所以,从六识身的定义上讲,“识”这一支说的是过去世的情况,就可以跟“无明”和“行”一起归到过去世。

        而佛在《大般涅槃经》中这样定义“识”:“现在世中,初始受胎,是名为‘识’。”[2]这里的识指“入胎识”,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因为第八识中含藏由过去世的染污行积聚起来的前七识染污种子,所以它造作出了这一世的名色。以这个定义,“识”要划为现在世的第一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第八识有多种体性,当作为因缘法中的第三支时,是特指第八识中由过去世的染污行而积聚起来的前七识染污种子,不是指整个第八识。染污种子可以被消灭,而第八识不能被消灭。

        第四支“名色”,名指受、想、行、识四蕴,色指色蕴,合称为名色,其实就是五蕴。不过,依生命时期的不同,实际所指的外延会有差别。比如受精卵时,大脑尚未长成,所以六识心的受想行识尚无法现起。

        接下来,以人的名色来看,六根、六识具足的情况下,外境的六尘相通过第五支“六入”的涉入,使六识可以接触、了别。“六入”也称“六处”或“六入处”,具体是:眼内处、耳内处、鼻内处、舌内处、身内处和意内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当六入完成,即是六识接触到六尘境界,这就是第六支“触”。然后,六识了别这些境界,产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这就是第七支“受”。六识依于乐受,对某些境界产生贪爱,是第八支“爱”。“爱”又可以划分为欲界爱、色界爱和无色界爱。

        有了贪爱,众生就会执取各种错误观念,比如认为五蕴是恒常存在的“我”、以为欲界的六尘相是实法等等,这就是第九支“取”。从不同方面来看,“取”又可以分为欲取、见取、戒禁取和我语取四种。

        当有了不正的观念,众生就会有种种身、口、意行的造作,从而形成感招后有(下一世生命)的种子,这就是第十支“有”。到此是现在世的结束。

        所以,按《缘起经》对“识”的定义,是过去世三支、现在世七支;按《大般涅槃经》对“识”的定义,是过去世两支、现在世八支,两种分判都是合理的。可以看出,现在世其实就是过去世的细化:到“取”为止是“无明”,“有”就是“行”(也包括划为过去世的“识”)。

          未来世的“生”与“老死”二支,指下一期生命的诞生、衰老和死亡,指代生命中的一切烦恼。随着凡夫不断轮回,现在世是过去世的果,未来世成为现在世的果,这样的缘起顺序始终不变,又称“三世两重因果”。

        修行人顺观、逆观这十二支,并知道这十二支的流转都必须以第八识为根本因,从而转“无明”为“明”,用这个知见渐渐止息炽盛的六识,最终使未来世的生命不再生起,顺入无余涅槃,这就是缘觉法的修证原理。

          值得一提的是,十二因缘法看似浅显,其实非常深奥。我们看经典里,最后身菩萨也是通过这种观察而觉悟成佛。所以,严格来说,其实只有佛能圆满证得十二因缘法,只是缘觉人取证无余涅槃所需的知见不用那么深而已。

          有关十二因缘法,篇幅有限,这里只能作非常简要的介绍。有兴趣的人请参考《实证佛教导论》第六章。

[1] 《缘起经》卷1:“云何为识?谓六识身,一者眼识,二者耳识,三者鼻识,四者舌识,五者身识,六者意识,是名为识。”(CBETA, T02, no. 124, p. 547, c6-8)
[2] 《大般涅槃经》卷27〈11 师子吼菩萨品〉


本文摘自实证佛教研究中心撰稿、正传法师讲述的《华法探微》(三)

1.推荐电子佛学期刊《实证佛教通讯》下载地址: http://url.cn/44laROf
2.推荐推荐佛学教科书《实证佛教导论》,电子版(部分内容)下载:http://pan.baidu.com/s/1pJN8FLx
3.推荐修行佛法最应该珍藏的网址:http://url.cn/4AA8A9s
4.欢迎加入实证佛学院QQ群:75649039
5.“实证的佛教”微信公众号(微信号:szfjyjzx),请长按下面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实证的佛教”微信公众号: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09: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nowrider 发表于 2018-6-2 09:52 AM
大牛我跟你說 - 你貼出來的這個帖子裡面那位自稱是法師的寫的東西錯誤很多!  不是以南傳的眼光來看而已   ...

这个年代,要完全获得没有瑕疵的正知正见已经是非常困难了,再说即便是同一个来源的资料,流传到北方的汉地与南下斯里兰再辗转到泰国缅甸,这之间相隔了估计有一千七八百年的时间,解释和义理有走样这是没有办法的,这也就是法灭的过程。末学学习这些是为了相信佛法,相信我们的世尊释迦摩尼佛!这是大前提,从这个点来切入,而不是要用历史考证、文献记载来论证佛法的真伪,末学没那本事。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09: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nowrider 发表于 2018-6-2 10:04 AM
這就是南北的巨大差異!  南傳上座部嚴謹保守不敢添加或者刪減或者修改任何兩千多年前流傳下來的佛陀開示!   ...


“南傳上座部嚴謹保守不敢添加或者刪減或者修改任何兩千多年前流傳下來的佛陀開示! ”


南传上座部的经典是怎样集结起来的?为了什么?前后又几次?前后相隔了几个百年?讲话怎么完全不动动脑子!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09: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nowrider 发表于 2018-6-2 10:04 AM
這就是南北的巨大差異!  南傳上座部嚴謹保守不敢添加或者刪減或者修改任何兩千多年前流傳下來的佛陀開示!   ...


还有部派分裂呢?说说看,这些分裂出来的部派,你站在哪一边?为什么?

你现在学习的寺院还是在称颂十方诸佛,也不是南传原始佛教的道场,你又怎么可以自欺欺人?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09: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千五六百年以前南部的古印度连个造纸技术还没有,经典都是篆刻在贝叶上的,还有就是口碑相传,一代传一代。对末学来说只是感恩和称颂古时候的高僧大德,用尽各种方式把经典保存下来。在北传佛教的北京郊区,甚至都有出家僧人把大藏经典成千卷地刻成石碑埋藏于山洞中,都是流血牺牲、不惜生命在保护佛法的传承。如果我们都是用怀疑甚至仇视的眼光去看待的话,那你今天还能遇见到可以被你这个凡夫俗子所谓认可的佛法吗?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6 04:33 PM , Processed in 0.10304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