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4|回复: 0

中国要引进的一流人才不等于名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5 05: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要引进的一流人才不等于名人

来源:观察者网 风闻
2018-05-25

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吸引人才的政策,比如对“一流人才”有这样的定义:“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突出成就、一般处于本领域全国前5名或国际前20名”。

宝钢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郭朝晖曾谈到:“在技术领域,真正的大牛是在企业里面工作的,外人可能根本不知道:又怎么能入选前20名呢?华为是中国最优秀的科技企业,社会上有没有听说过院士级的科技明星?”他还指出,“领域”就难以界定,大领域一交叉就是小领域。在科技前沿上,“领域”本身未必能得到公认。

因此他认为:

好的科研环境就是让科技人员专心做实事的环境。这种环境需要自由的思想,与官本位、行政化是不兼容的。而现在很多地方做的“封官许愿”的做法,恰恰与之背道而驰。人才的成长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是解决实际问题中成长起来,不是在开会、拉经费和表扬中成长起来的。科技人才、尤其是技术人才实践的环境是企业。如果政府不是着眼于帮助企业,而是越位地去帮他们吸引人才,往往会培养出一批戴着高帽却又脱离实际的“人才”、与国无补、与民无益。

数学家王元说:“能够做出好的创新成果的人,往往是不出名的人、是年轻人。”乔布斯、马化腾、任正非、马云过去都没名气,谁能事先识别出来?成为“知名专家”之后,往往只能做做顾问,帮着把握一下方向,而不是冲在一线干了。所以郭朝晖提出,要让不出名的人容易把事情做成、给这些人“雪中送炭”、让他们能够在这个城市中生存下去。而不是靠挖几个所谓的明星人才、去给他们送钱、去“锦上添花”。

这些话都是金玉良言,郭朝晖老师还谈到自己的观察,政府各级学术帽子的人,越来越多的是那些对专业一知半解、却善于包装自己的人。他举例说,前些年推行“千人计划”时,某国家领导人到美国招人才。座谈会上,有位世界著名数学家直言:重金吸引的人才不行、往往是在国外混不下去的。领导听罢不悦:你听说过“千金买马骨”的故事吗?数学家答到:“但你们买的都是驴骨头……”。

前段时间,有位科普大咖,在视频节目中谈论“中兴、芯片和技术战争”。他说:

中国的芯片业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吗?依我看,完全有可能。实际上,任何一个科技领域的发展,关键都在于人才。如果像一般行业那样,拿着历史数据外推未来趋势,很可能会失效。道理很明显:钱学森、郭永怀、邓稼先等人的回国,把中国的技术能力一下子推进了多少年?潘建伟的回国,把中国的量子信息研究能力推进了多少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科技方面是最明显的。如果有一个或者一批芯片业的领军人才为国效力,中国的芯片业会一下子前进多少年?既然知道芯片的重要性了,还有什么理由不去以最大的努力吸引人才呢?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种思想对吗?在芯片行业,就不正确。

千万不要将芯片业这种垂直分工,同时包括技术(IC设计)、资本(IC制造)、劳动力(IC封测)密集型的庞大产业,同个别的科研项目混为一谈。

中微半导体董事长兼CEO尹志尧前段时间批评耸人听闻的夸大宣传:“没有采访过我们,也不了解芯片器件和芯片设备的关系,耸人听闻的讲此人回国,美国人慌了。”

笔者专程到中微去见了尹志尧,他和笔者谈起此事时说,集成电路是一个全世界所有的精英一起奋斗了这么几十年,创造出来的一个集成的技术,在这里千万不要老是宣传个人。集成电路和别的不一样,一个教授你可以是英雄,拿诺贝尔奖。可是我们这个不行,是千百万人的集合行动,这是客观的事实。不能把它有意地夸大到个人身上去。

尹志尧告诉笔者,半导体这行不像一个低档生产,老板出几个亿,招了五六个高管,然后就是一千个蓝领工人可以做。“每一级的人才都有他的作用”。

谈起自己当年的系主任钱学森,尹志尧也评价说:“钱学森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没有国家的经济实力的支持,没有政府这么多级领导的支持,没有一些工人奋斗在前线,就靠钱学森,能做出什么?”

郭朝晖老师也说,海外留学人员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做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但是,不能忽视两个重要的前提。第一个是:过去中外科技水平相差太大、科技人才太少。第二个前提是归国人员有报效祖国的理想。直到十多年前,生活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愿意回来的人总是有些理想和抱负的,这些人的水平肯定不会太差。

但现在呢?第一,信息时代,在国内也能知道国外正在进行哪些研究。第二,许多在国内工作的同学,可能比在国外的同学还要舒适。

既然前提不一样,今天我们要做的,是给科技人员能够专注做一件事的环境,而不是靠砸钱来“千金买马骨”。

中国媒体总喜欢宣传个人,其实国外也一样,但国外媒体许多时候关注的不只是名人。

BBC不久前报道了这样一位科学家,可以想想,中国媒体会吗?以下为经常与笔者通信的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王孟源的翻译和转述:

故事发生在加拿大的Saskatchewan省,这是苦寒之地,比起西伯利亚,有过之无不及。最大的经济问题在于无法从事一般的农业,所以到了1960年代,当地的大学开始和政府合作,试图从西伯利亚引进超级耐寒的酸樱桃(Sour Cherry,不是当水果生吃,但很适合加入糕饼或做成罐头)。很不幸的,Saskatchewan省的冬天比西伯利亚还冷,这些引进的酸樱桃树很快都死光了,那个计划也就一筹莫展,最后被迫放弃。

a422.jpg

到了1983年,大学的研究人员忽然收到邀请,到医院的加护病房去见一个垂死的老人,Dr. Les Kerr。Kerr博士并不是专业的学术人员,虽然他是园艺系科班出身,他一辈子都只为地方政府负责种防风林。但是他从至少1940年代就开始私下利用工作上的资源,一个人偷偷实验配种开发新的耐寒品种,尤其是酸樱桃。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是默默地为改善当地人的生计而努力。一直到临死,才终于召唤了大学人员,把私藏在育林场角落的新种酸樱桃公诸于世。

a423.jpg

Kerr死后,Saskatchewan大学的教授们发现他的新樱桃正是大家梦寐以求了几十年的完美品种,不但能轻松活过当地的寒冬,而且风味绝佳、色泽可人,连大小、弹性都是最适合机械化收成的。Kerr的樱桃现在已经成为Saskatchewan省最著名的特产、当地农业的主干。不但未来无数的Saskatchewan世代,会继续承受他的荫泽,世界其他寒带地方,也必然会受惠。

王孟源博士感叹:大丈夫也,无愧其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5 03:12 AM , Processed in 0.0790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