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6|回复: 0

[哲史艺丛] 赵楚:当徐晓东遇到曹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4 0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赵楚:当徐晓东遇到曹丕

 赵楚 大家  今天




这个时代里传统重新成了时髦,在这一新时髦中,最流行的是传统文化的文的方面,也就是所谓国学,其中不限于儒家学说,老庄法墨仁波切,只要是不同于现代文化的所谓西化文化的东西,都有广大的追随者。在这股新的民族文化复兴过程中,有一股涓涓清流也日益贡献奇葩式的声音,那就是,传统武术的重新引起人们注意。


前一阵业余自由格斗运动员徐晓冬和成都太极派大师的比武曾引发很大热闹,事后被击倒的太极大师说,之所以宁愿挨打失败也不愿意使出本门神秘武功,是因为传统武术讲究武德,那种鬼神莫测的神功一旦发出,徐晓冬很可能灰飞烟灭。


近日又有内家拳高手与自由格斗选手比武的消息,结果自然还是一样,传统武术发扬武德,西化的自由格斗选手无耻赢得胜利。


这几件事让我想起80年代中期我读研究生时一件好玩的往事,以及其他几件古书上和生活中的事。


当代屡屡成为新闻主角的自由格斗选手徐晓冬



80年代中期,因为你懂的原因,知识界青年人当中所谓西化氛围浓厚,我的一位师兄,现体育史家,在广州某高校执教的陈XX君,随导师去登封参加由少林寺组织的传统武术的研讨会。


80年代,由于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大卖,港台相关题材影视引进,国内也跟拍了不少类似影视作品,人们对少林武术乃至传统武术的热情是很高昂的。因此,这样一场研讨会主要内容是各种人士对伟大而神秘的少林及其他门派武术的吹捧会。


1980年代中期引爆武侠影视风气的电影《少林寺》海报


据事后师兄回校说,他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在某场发言中冒天下之大不韪,竟然说,传统中国武术是基于半迷信和半神话的历史糟粕文化,并不能反映古代实战格斗术的精髓与真相。这种调门其实在当时年轻学人当中不算罕见,但在座的各门派老师傅和门人们脸上挂不住。


茶歇时间,有某大门派的弟子直接找到师兄,要求切磋。虽然师兄作为四川乡人小时候也曾操过几天“扁挂”(就是四川方言当中的练武术),但毕竟深浅莫测。结果,他会也没有开完,提前闪人回校了。



由此想起平时读书记得的几则中国古代比武故事。


第一则是开创三国时曹魏天下的魏文帝曹丕。一般人只知道曹丕诗写的好,与其父曹操和其弟曹植并称“三曹”。其实,生于战乱年代,其父曹操对于曹丕兄弟的战斗技能训练更重视。


曹丕自己留下来的著作残篇《典论》有一篇自序,这篇自序很大程度可以算一个古代帝王罕见的自传。据他自述,他5岁即受父命学习射箭,6岁已能掌握射术精髓;然后学习骑马,8岁已可以在马上进行射击,后来更是掌握了一般武士羡慕的在马上回身向左右方向射箭的高级射术(史载大坏蛋董卓年轻时也会)。汉末建安二年,公元前197年,在曹操与西凉军阀残余部队张秀的宛城会战中,曹操部队因受夜袭溃败,年仅10岁的曹丕正在军中,此役曹丕的哥哥,曹操的长子曹昂和堂兄曹安民战死,曹丕却因为骑术高明而突围。


魏文帝曹丕历史画像。他被古代历史家称为非常明智和富于政治美德的君主。


他自己接着记述了一件更惊人的事。他有次在与文武名人的聚会上,他遇到号称武功特别高明的奋威将军邓展,他们说起习武的事情。邓展是人所共知的武术高手,各种兵器都得心应手,尤其善于击剑术。酒酣耳热,说着说着,曹丕公子表示邓说的这些剑术门道都很一般。这下子,武人邓展不干了,相研讨会上的少林弟子对我师兄一样,要求当场比试比试。


曹丕自己记载,他们拿宴席上的甘蔗当剑。第一轮,曹丕轻松三次击中邓展手臂,使其弃剑。邓展不服,说自己是不留神中招,要求无论如何再比一场。曹丕假装说,我的剑术没练成,只能击中胸部以下。结果,第二场比试中,当曹丕假装突进,邓只注意防御身体中下部,曹丕却击中邓的面颊。邓展万分服气。曹丕趁机要他拜自己为师。


然后,曹丕仔细叙述了自己剑术的来历。原来他的神秘高超剑术来自各种异人,如庆阳淳于意,又跟陈国袁敏学过单戟破双戟之秘术,当时京师的剑术名家,如马合乡侯、东方安世、张公子等,他都进行过交流和学习。


但曹丕的剑术和武功是不是真的这么厉害呢?这不好说。下面两个小故事可以参考。




唐代作家,约生活于唐宪宗元和末前后(约公元820年前后在世)的刘肃写的仿》世说新语》著作《大唐新语》记载了一则比武故事。



出身北方,世代尚武的李唐家族,到打天下的时代,李渊的儿子们,如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和三子李元吉都善于武事,除了可以领兵打仗,自己的武艺也很高强。作为将领好武艺,自然也会喜欢武功高的手下。


李世民手下的大将尉迟恭善于使马槊,即骑兵用的一种长矛。尉迟恭不仅马上使用矛枪的技术高超,他还善于空手夺取对方马槊。同为尚武之人的李元吉非常不服气,多次要求比试。但李元吉是皇子,尉迟恭只是李世民手下将领,不好意思答应。


李元吉找到哥哥,要求他同意尉迟恭与自己比武,可能出于政治上树立自己班底威信和挫败李元吉心理的考虑,某次,世民同意了,要求尉迟恭放手干。结果,自然是轻松夺得李元吉的马槊。不止一次。


不服不行。唐朝的徐晓冬可不是邓展。



《四库全书》收有的一种作者身份尚有争议的小书:《颍川语小》,一般认为作者是南宋人陈昉(字叔方,所以一般出版物直接署陈叔方撰)。民国商务印书馆王云五先生主编的《丛书集成初编》曾翻印。现在淘宝有影印本出售,不贵。而且不侵犯版权。


《颍川语小》分上下卷,下卷记录了一件五代后唐时的比武故事。


后唐庄宗李存勖(一作勗,885年-926年),小字亚子,代北沙陀人。这位入主中原的沙陀君王也是战阵出身,早年战绩非常辉煌。做了皇帝后,他成天沉迷于两件事:看戏和比武。看戏是塞外胡族的爱好,从古代汉朝的胡旋舞到李存勖,再到慈禧太后的大戏台,到后来东北小品上春晚,一脉相承。


早年战绩辉煌,晚年爱好戏剧和格斗比赛的后唐庄宗李存勖历史画像


李存勖看戏的事不说。他喜欢的比武是所谓角抵,史载西汉时已引进中国,明显比传统文化大宗的仁波切还早。其实,角抵大约就是今天所谓自由式摔跤加拳击,是一种古代版不使用兵器的二人自由格斗。当然,每次比武,不论跟谁都是皇帝赢。赢太多了,太轻松了,日久他自己也有点纳闷。胡人毕竟心理单纯得多,还是实在的。


有一天,他招来一个叫王门开的宫廷卫士。他对王说,今天你不许再让我。当然,几回合下来,皇帝还是轻松取胜。这时候,李存勖说:朕命令你玩真格的,你不许再让了。你要是能一拳打倒朕,朕让你去当幽州节度使。结果,“一拳下而扑”,这个不用翻译了吧?


还好,沙陀人皇帝还算仗义,王门开真的高高兴兴去做幽州节度使去了。



陈叔方写这个故事是因为当时下棋的事而起。南宋时士大夫很多喜爱下棋,经常炫耀我下赢了什么什么高手。他为抨击这种事而记述了后唐庄宗与王门开比武的事,他说,士大夫的围棋战绩其实跟后唐庄宗的比武战绩差不多,都是人家给你面子,因为士大夫往往是大官,棋手有求与你,并不是全力跟你比输赢。


说起围棋,我自己也有一个亲身经历的类似的段子。


某次沪上朋友聚会。中间,某座中人朋友的朋友忽来,来人又带了一位棋界名宿J先生。J先生上世纪90年代因其他江湖恩怨,夫妻双双赴日,其妻有缘拜在棋坛传奇人物吴清源大师门下,自有一番令人惊异的成就。20年过去,恩怨消散,夫妻返国,J先生教棋书画,不知道如何认识那天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J先生虽是国手级人物,毕竟隔行如隔山,此前无缘识荆。J先生不愧一代棋坛人物,面白多须,举止温文,庄重少言。席间不知哪位说起他与大人物对弈的事,立刻气氛热烈起来。


好几位迫切询问:某某大人物棋艺究竟如何? J先生沉静半晌,轻言:要看职位高低。哄堂大笑。


人们对谁官大谁学问大和读音准的说法已经很熟悉,但论武艺和棋艺,还是谁官大谁厉害,自古以来。不了解这一点生活中难免会犯各种虚无主义的错误。很危险。说到这儿,我想大家大约都知道假如徐晓冬遇到曹丕会怎么样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6 07:10 AM , Processed in 0.02929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