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8|回复: 1

[军事] 德意志“支点”,米格-29在东西德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5 0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德意志“支点”,米格-29在东西德的故事(上) 

空军之翼  2018-05-14

当米格设计局的米格-29“支点”战斗机于1988年在范保罗航展上首次公开露面时,吓坏了西方军事观察家们,该机表现出的性能让人坐立不安。

  在冷战时期,西方飞机设计师们一直对傻大黑粗的苏联战斗机大加嘲笑,现在他们笑不出来了。

  虽然苏联空军的米格-29早在1986年就曾访问过芬兰,但这是一次低调的访问活动,其宣传力度远非范保罗航展可比。


1988年范保罗航展上的米格-29 9-12

“支点”在民主德国

  1988年3月12日,苏联飞行员驾驶四架米格-29降落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普列兴空军基地。这是24架米格-29战斗机(20架单座型和4架双座型米格-29UB)中的首批飞机,将装备东德空军第3战斗机联队(JG-3)。


东德空军JG-3联队的米格-29

  当时,JG-3联队由三个中队组成,其中两个中队将从米格-21“鱼窝”换装米格-29,剩余一个中队保留米格-21MF。

  东德飞行员第一眼就深深喜欢上了米格-29,当他们开始飞行时,这种感觉进一步增强。迈克尔·温格里奇中校于1987年10月从霍尔茨多夫的JG-1调到JG-3,从米格-21PFM换装米格-29。他的任务是就这种新型战斗机进入JG-3的服役进行组织监督、领导、培训和整合。

  他回忆道:“如果你只见过米格-21,就会在地面和空中看到米格-29时不知所措。发动机启动时关闭的两个进气口令人印象深刻,同时还有巨大的圆形尾喷管。你在滑行和降落时必须习惯于高高在上的座椅。米格-29即使不开加力起飞,也比开加力的米格-21震撼,发动机提供了难以想象的巨大推力,能让你在起飞后立即垂直爬升。与米格-21相比,米格-29的前方视野要好得多。”


米格-29的克里莫夫RD-33发动机

  “一开始,我经常无意识轻微爬升,因为我已习惯米格-21的操纵,把机鼻拉到地平线之上。”

  米格-29具有非常好的加速和爬升能力,从600加速到1100公里/小时仅需13.5秒,最大爬升速度330米/秒。

  “米格-29能以高达2.35马赫(2450公里/小时)的超音速飞行,也能以非常低的180公里在失速边缘飞行。我很快适应了平显,所有重要飞行数据近在眼前。”

  “该机具有我只在科幻电影中见过的头盔瞄准系统,现在只需转动头部,就能把红外导弹的引导头、雷达和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IRST)转向目标。”



米格-29 9-12的座舱

  1988年5月3日,东德空军战斗机司令部司令斯盖瑞斯上校登上一架米格-29UB的前座,后座是苏联飞行教官科托上校,积累了东德飞行员的第1000个米格-29飞行小时。米格-29在东德空军中的主要任务是防空,其次是对地攻击。

  由于机场密度和飞机数量限制,东德境内的苏联空军和东德空军中队只能错峰训练。例如普雷森空军基地被分配在星期二、星期四和星期六飞行,演习时例外。

  温格里奇继续说:“为了避免在大量飞行训练中发生冲突,每个中队都有自己截击飞行标准航线和空战训练区。”

  “整个东德空域的所有飞行活动都处于军事监管之下,民用飞机仅被允许在预先指定的空域和国际航线上飞行,且航线具有高度和宽度限制。总之,东德整个领空处于军事管制和协调之下。”

  民用飞机在东德领空没有任何优先权,事实上在任何华约国家中都是如此,只能飞行在固定的飞行走廊上。


降落中的米格-29 607号

  东德空军对米格-29的训练侧重于以下优先事项:

  30%的训练为全天候条件下的昼夜低空拦截,特别注重夜间仪表气象条件下的拦截;

  29%为中等高度目标识别,其中包括快速反应警报(QRA),再次强调夜间仪表气象条件下的拦截;

  26%为全天候高空拦截;

  3.5%为超音速拦截,速度达2马赫,高度达18000米;

  11.5%为空战训练。

  对地作战训练不是优先考虑的问题,但东德空军的所有飞行员不得不花费一些时间来执行这项训练,以支援陆军或海军。

  飞行员每年至少飞行七架次,其中至少两架次是挂载空地武器实弹。


“支点”的火力

  米格-29的左侧翼根安装了一门单管格里亚泽夫-希普诺夫30毫米GSh-30-1机炮,每分钟射速1800发,备弹150发。

  机炮设计很轻巧,射速很快。与西方战斗机机炮相比,GSh-30-1采用短后座设计,重量大大轻于加特林转管炮。东德空军把该炮作为“支点”的空空和空地作战利器。


GSh-30-1机炮

  米格-29可以挂载三种导弹:信号旗设计局R-60(AA-8“蚜虫”)近距红外制导空空导弹,信号旗R-27中-远距雷达半主动制导空空导弹(AA-10“白杨”),信号旗R-73(AA-11“射手”)近距红外制导空空导弹。东德空军米格-29的标准武器挂载方案是两枚R-27和四枚R-73。

  R-73是这些导弹中最新的,取代了R-60。但东德空军还是同时装备这两种导弹,因为对于实弹训练来说,R-60要便宜许多。


挂载R-27和R-73空空导弹的米格-29

  当R-73与米格独特的瞄准系统结合起来后,该机在近距狗斗中就成为一个恐怖的对手。

  迈克尔·温格里奇说:“武器控制系统是米格-29设计上很先进的功能之一,其主要组成部分是瞄准系统,最重要的组件是KOLS-29  IRST和头盔瞄准具。KOLS-29被用来搜索、探测和跟踪具有红外对比度的目标。”


风挡右侧的光电球就是KOLS-29 IRST

  “头盔目标分配系统和NWU-2M头盔护目镜附件也被称为头盔护目镜系统,通过检测飞行员的头部运动来确定目标的角坐标。”

  “这个头盔显著提高了目标获取和攻击的效率。飞行员通过转动头部就对目标进行选择和截获,同时指挥KOLS-29、雷达以及R-73红外导弹的引导头瞄向同一目标。”

  “飞行员不必操纵飞机咬住目标,只需把头部在水平方向上正负60°、垂直方向上正45°或负15°范围内转动,把头盔目镜上的准星对准目标就能截获该目标。”

  “如果机载传感器或导弹引导头探测到目标,就自动执行瞄准制导程序,达到最佳射击距离后,飞行员按下按钮时就能立即发射导弹。”

  米格-29在空空作战能力上的这个特点取消了将机鼻指向目标的必要性,能够截获并摧毁偏离机身纵轴线达60°的目标。


飞行员头盔上安装的就是NWU-2M头盔瞄准具

  利用“支点”的低速能力,“眼镜蛇”机动进一步扩大了头盔瞄准具和R-73导弹的发射参数。在德国空军担任过米格-29指挥官的约翰·科克中校说:“即使与F-15、F-16和F/A-18战斗机相比,米格-29在近战中也是非常优秀的。该机具有优秀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和头盔瞄准具。在19公里距离内我很难被打败,武装有IRST、头盔瞄准具和‘射手’导弹的我也不可能被打败。即使对抗最新型的Block  50 F-16,米格-29在近距离下也几乎无懈可击。他们(对手飞行员)可能不喜欢它,但是凭借28度/秒的瞬时转弯速率(Block 50  F-16是26度),我可以切其内圈。我们稳定的手动控制飞机可在转弯中轻松胜过他们的线传飞机。但我们真正的优势在于‘射手’导弹能可靠锁定偏离轴线45°的目标。”

  米格-29是一种富于创新的飞机,但也存在许多缺点,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两个缺点是航程太短和有限的超视距(BVR)拦截能力,该机缺乏主动雷达制导导弹。


普列兴基地的米格-29


加入德国空军

  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同意成为一个国家。一天后,普列兴空军基地的JG-3和米格-29都处于德国联邦国防军的控制之下。

  1990年10月19日,德国空军飞行员驾驶米格-29 604号在普列兴进行了首次飞行,该机仍然保留着东德空军的迷彩涂装,但标上了29+01的新序列号。


两德统一后改换门庭的米格-29 607号

  1991年1月,4架米格-29前往曼兴的国防军第61飞机和航空装备部(WTD61)接受评估,以确定这种战斗机是否适合加入德国空军。同时,四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都具有武器教官和试飞员资格)被派往普列兴,从作战观点评估米格-29。

  作为这次评估行动的一部分,四架米格-29于1991年3月被前往维特蒙德港空军基地,与JG  71的F-4F一起飞行。四月又有四架“支点”被部署到撒丁岛的德奇莫曼努空军基地。这座岛的西边有一座装备有空战机动装置(ACMI)的训练场机,可供北约战斗机磨炼自己的异机型格斗(DACT)技能。


德国空军的米格-29UB教练机

  1990年12月,沃尔夫冈·米沙尔斯基少校从第36战斗轰炸机联队(JaboG  36)调任普列兴成为米格-29中队长,他之前的联队驻扎在威斯特伐利亚州莱因-霍普斯滕空军基地,飞F-4F。他是参与评估的四位飞行员之一:“当我在1990年12月第一次看到‘支点’时,我惊呆了。当时我对该机一无所知,只知道一些泛泛的情报报道。米格-29在1986年对芬兰的访问中首次公开露面,并在1989年的巴黎航展上坠机。对我来说它是‘对手’,是终极威胁,我们接受的所有训练就是为了击败它,突然之间我们却要驾驶它飞行。”

  “在评估中,我们在北海上空与所有型号北约战斗机进行了对抗,并为‘沙漠风暴’行动中的北约预警机的确定了‘掉头和逃跑’参数。这种训练也被叫做‘逃生派对’。”

  他们的另一项任务是找出“支点”在华约防空系统内的作战方式。“我们发现由于数据链的存在,这套由GCI(地面控制拦截)紧密控制的系统即使在强电子干扰下也能正常工作。这符合苏联人的哲学,而我们接受的训练是自主决策并行动。”

  “在1991年3-4月间我们首次部署‘德奇’(德奇莫曼努)期间,我们对抗了美国的F-16、F-15,英国的‘狂风’F3等战斗机。很显然由于航电缺陷,‘支点’无法在超视距场景中与现代西方战斗机对抗。从雷达获得的信息非常有限,该机只有在良好GCI支持下才能发挥出战斗力。”


1995年德国米格-29与北约战斗机的编队飞行

  “一旦进入视距内或者交汇,空战就完全不同了。根据飞行员的技能,再结合该机的机动能力和‘射手’导弹与头盔瞄准具后,空战多少会变成一场势均力敌的游戏。当然,与F-16、F-15和F/A-18相比,米格-29的滞空时间总是一个限制。”

  “谈到最大性能和最佳机动性,你要知道我们四个人都仅仅在米格-29上飞了50个小时,而且米格-29仍然处于原装状态。也就是说座舱和机身上都是西里尔文,并采用公制飞行仪表。”

  沃尔夫冈担任米格-29中队指挥官直到1995年。

  评估结束后,德国空军决定接受米格-29,并于1991年10月将该机型纳入北约防空系统,命名为米格-29G,G代表德国。


挂载R-27、R-73训练弹和行李吊舱的德国米格-29

  米格-29仍然驻扎在普列兴,使该基地成为德国统一后少数存在的前东德空军基地。“支点”在融入北约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对操作程序进行很多改变,但没有引发争议。


  说明文字问题好解决,但飞行员们还需要适应其他方面。正如沃尔夫冈谈到的,米格-29在东德空军中的任务成功取决于GCI管制员和飞行员之间的沟通。迈克尔·温格里奇解释道:“东德和苏联空军典型的做法是通过数据链和自动制导系统来引导战斗机,而不是无线电命令。”


普列兴基地的米格-29

  “米格-29安装了特别为此目的设计的装备。通过该系统,米格飞行员在仪表气象条件拦截中可在无线电静默情况下被引导到武器射程内,全程无需开雷达。随后开启雷达只是为了实施导弹攻击。”

  “但这套系统不兼容北约标准,而且也不存在完备的地面系统了,德国空军无法以这种方式操作米格-29。同时德国空军认为保留东德LAZUR地面管制系统不经济。”

  德国空军从米格-29上拆除的LAZUR数据链系统受到的主要批评是不允许飞行员自主决策。

  但迈克尔补充道:“如果飞行员想主动作战,他总有机会切换到手动。而且有了这套系统后,米格-29作战效率比其他自主作战的战斗机更高。”

  为了符合北约标准,米格-29上的许多系统被替换或拆除,这些改动并不总是受到飞行员的欢迎,因为其中一些会导致飞机作战能力的下降。

  除LAZUR数据链外,俄制RSBN无线电短程导航系统是另一个例子,许多飞行员认为该系统比取代其的TACAN系统更有效率。


在DACT训练中被米格-29用机炮干掉的F-16

  在德国空军中,“支点”不担负空地任务。并非所有的前东德空军米格-29飞行员都能被德国空军接纳,原因有很多。

  沃尔夫冈·米歇尔斯基说:“在德国空军决定接纳米格-29并让该机至少在服役上一段时间后,我的任务是根据北约标准建立一个可作战的战斗机中队并整合前东德空军飞行员。”

  “由于哲学和教育上的差异,这是一条漫长而崎岖的道路。许多飞行员和‘史塔西’(东德国家安全机构)有关系,所以被刷了下来,还有一些人无法适应我们的操作程序和我们的操作此类飞机的模式。”

  前东德飞行员还必须学习英语,必须习惯于用英语进行所有通讯,当时他们只会用俄语通讯。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毫无疑问有些人无法达到这一要求。

  此外,所有俄文座舱标签和公制仪表都需要修改。

  迈克尔·温格里奇回忆道:“由于飞机需要分批升级,所以经过专门训练的飞行员可以乘坐‘英语’座舱,其余人就坐‘俄语’座舱。所有操作规定也被翻译成英文。我当时觉得这有点奇怪,德国人驾驶着一架俄制飞机,却要把飞机上的所有文字翻译成英文。”

  在德国统一后的过渡时期,德国境内仍驻扎着苏联空军部队,普列兴的米格-29要经常与他们打交道。虽然德国联邦政府已经与苏联就“支点”的备件和合作计划达成一致,但有时还需普列兴基地的飞行员和地勤自己想办法。

  迈克尔·温格里奇回忆起这样一个的例子:“我们的机载雷达容易出故障,必须更换电路板。这些物资很快就用完了,德国空军司令部也无法快速采购到新电路板。”


米格-29 9-12粗笨的雷达

  所以,我们的雷达专家(前东德空军军官)带着伏特加和其他礼物拜访了梅尔泽堡的苏联米格-29部队,很快就带回了所需电路板。米格-29在安装好电路板后的首次试飞中,飞行员对雷达的性能感到惊讶,目标定位速度更快,锁定更稳定。

  “如果我们没有通过拜访梅尔泽堡获得苏联米格-29的电路板,我们就永远不会知道这种性能上的改善。”

  另一次,迈克尔组织了一次对韦尔措基地的苏联苏-24“击剑手”部队的拜访,此地距离普列兴仅仅50公里,由于许多前东德空军基地已经关闭,所以此地也是米格-29的备降机场。同时,苏-24也把普列兴作为备降机场。这种安排一直持续到1993年俄军撤离德国。

  1993年6月,德国空军在普列兴成立了第73战斗机联队(JG 73),下辖米格-29中队并开始执行快速反应警戒任务(QRA)。1994年10月,JG  73开始搬迁至德国北部的拉格空军基地,到12月完成搬迁。

  与此同时的1994年,菲尔茨菲尔德基地的JaboG 35开始执行防空任务,并被削减成一个中队规模。其多余的F-4F被调拨给JG  73,于1997年9月前往拉格空军基地。

  米格-29在拉格继续执行QRA任务。

 楼主| 发表于 2018-5-15 0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德意志“支点”,米格-29在东西德的故事(下) 

空军之翼  2018-05-14

两德“支点”

  米格-29“支点”成为德国防空体系一部分,给北约空军提供了难得的测试苏制战斗机的宝贵机会。在此之前,美国通过各种来源秘密获得苏制战斗机,并交给内华达州托诺帕测试场(TTR)的第4477测试和评估中队操作,让一些飞行员了解到华约战斗机的作战特点。


第4477测试和评估中队的米格-23战斗机

  德国空军的米格-29也让北约能够开发针对该机的战术。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1990年10月3日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一天之后,普列兴的JG-3(前东德空军编制)及其24架米格-29就被联邦国防军控制。随后这些飞机被分配给JG  73第1中队(1/JG 73)。1997年9月,该联队被命名为施坦因霍夫联队,以纪念德国二战王牌飞行员约翰内斯·施坦因霍夫,他当时已经是北约四星将军。


任职于西德空军时的约翰内斯·施坦因霍夫中将

  1994年,米格-29从普列兴搬家到德国西北部的拉格。该机参与的大部分异机型空战训练(DACT)就是在这里进行的。米格-29还被部署到其他北约国家,并定期前往撒丁岛的德奇莫曼努空军基地参加军演。从1999年起,该机对北美进行了多次访问。

  米格-29遭遇的“敌人”多种多样,大多数来自北约的主要战斗机部队。





德国米格-29与各种各样的北约战斗机交过手


北约的战术

  米格-29飞行员已经习惯于东德空军的战术,在按照北约的交战规则飞行之处遇到了困难。他们失去了数据链和地面管制员的帮助,只能靠自己。对他们来说,在技能通关并发挥出飞机的最大潜力之前,还有许多东西要学习。

  对于F/A-18、F-16、幻影2000和F-15C的飞行员来说,要学习的内容就截然不同:如何攻击并打败这种高度机动的米格。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米格-29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即将起飞切磋的F-16D和米格-29UB

  空战训练的价值随着米格飞行员的进步而增加,这一过程极大促进了1997年一个F-4F中队被部署到拉格。到1997年时,中队只剩下的13名前东德米格飞行员,所以需要为该机培训练更多的飞行员。候选人都来自“鬼怪”中队,于是JG  73就拥有了一批能同时驾驶米格-29和F-4F的双料飞行员。

  一般来说这两种飞机在空战训练中会一前一后行动,用“鬼怪”的远程能力和更高效的APG-65雷达来弥补“支点”的不足。

  由于自身的一些航电设备在北约环境下的效率相对较低,因此米格-29总是在多机训练总是担任僚机,从不做长机。


经过升级的F-4F反而比米格-29更具超视距优势

  彼得·施泰尼格尔中校当时是1/JG  73中队的作战官,他也是F-4F和“支点”双料飞行员,他回忆起当时许多北约部队在拉格的部署:“我会让年轻而充满激情的F-16飞行员与前东德飞行员一对一空战。我们进行了数百次这样的训练任务,记过我们的同行们总是会在总结中瞪着录像带、听着我们的讲评,汲取成千上万的教训……他们在视距内狗斗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感觉不可思议。”


德国空军第73中队的米格-29老鸟在与美国空军的F-16菜鸟做训练后总结

  “我们接受了向其他北约合作伙伴展示这种飞机性能的任务,以西方人的思维在东方硬件上展开训练。”

  毫无疑问,R-73(北约代号AA-11“射手”)导弹和头盔瞄准具的结合使米格-29在与北约战斗机近距狗斗中变得非常强大,这种俄制战斗机的机动性也扩大了该机的优势。

  另一位F-4F飞行员约翰·科克中校在1995年沃尔夫冈·米哈尔斯基中校离任时,成为JG  73米格中队的中队长。他也赞扬了这架飞机在近距空战中表现出的豪无疑问的优势:“我记得一次F-16最终获得了一些击坠,但是在被挨了10枚‘射手’导弹之后取得的。我们的训练中不用击坠离场(被‘击落’的战斗机退出战斗),因为这种设置没有训练价值。我们如此快速地猎杀F-16,以至于他们在总结中完全无法相信。”


米格-29在空战中的HUD截图


  在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初,西方和北约没有任何能在狗斗效率上与头盔显示器和R-73组合相匹敌的武器系统。这证明了苏联设计师的实力,他们是第一个实际应用这种系统的人。

  然而,缺乏航程、相对低效的雷达和没有空中加油能力使米格-29始终无法成为德国空军手中一件有意义的防空武器。

  米格-29在此期间的主要任务是作为假想敌飞机训练其他西方飞行员,有鉴于此,该中队在欧洲和美国很受欢迎。当然米格-29保留了点防御战斗机的防空任务,两架飞机被用于执行快速反应警报(QRA)任务。


米格-29的推重比为1.09,具有很好的垂直机动性

  1999年10月1日,德国米格-29第一次访问北美。6架没有空中加油能力的“支点”经由经由苏格兰、冰岛和格陵兰飞到拉布拉多鹅湾。

  乌多·撒祖勒斯基中校就是其中之一。他说:“我们在鹅湾的低空飞行训练低至30米,从低空看拉布拉多的风景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之后,我们去了内利斯空军基地参加‘红旗’军演。我们是红军假想敌的一部分,呼号‘支点’。”


两架德国空军的米格-29滑向内利斯空军基地的停机库。米格-29于1999年10月22日抵达后,经过短暂的休整就投入到空战司令部的红旗训练中直到11月6日

  在演习中,他们来到训练空域的西北方,从极低空出其不意接近蓝军飞机。

  撒祖勒斯基继续说:“他们注意了到我们,但以为我们是F-15,并继续自己的空地任务。当我们获得第一批击坠时,他们已经来不及反应了。”

  “由于米格-29没有空中加油能力,因此我们被允许在托诺帕测试场机场降落加油。”

  “此时大部分对手都回到内利斯。红军的F-16则通过空中加油继续飞行在该地区。从托诺帕起飞后,我们遇到了这些家伙,进行了DBFM(防御基本飞行机动)交流,然后返回内利斯。”


1999年红旗演习中的米格-29

  “对大多数参加这次‘红旗’的飞行员来说,这是自己首次与真正的米格-29空空对抗。尽管他们之前用F-16模拟米格-29的威胁,但再怎么模拟也完全比不上真家伙。”

  2000年5月,米格重返北美参加加拿大“枫叶旗”军演。在这次演习中,“支点”属于防守方,与来自姐妹中队的F-4F一起参加演习,互相之间取长补短。撒祖勒斯基回忆到:“我们被锁定时就必须及时做防御机动,以避免被AMRAAM(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击中。在总结会上,一名F-15飞行员告诉我,我设法躲过了四枚AIM-120。”他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良好的态势感知能力,这是他们在拉格与姐妹中队的F-4F每日训练的结果。“他们安装了F/A-18的APG-65全天候多模雷达,具有发射AIM-120的能力。因此当面对AMRAAM的威胁时,我们对于应该在什么样的距离、高度和方位角上转弯规避很有心得。”


德国米格-20纪念涂装,垂尾上标有历年参加的重大演习


演习

  “支点”在接下来的四年里多次返回北美参加各种演习,包括2002年的“敏捷弓箭手”和2003年的“狙击手”演习。后者在佛罗里达州埃格林空军基地举行,米格飞机使用R-73和R-27导弹射击了无人机。该机还频繁参加了在德奇莫曼努和其他北约基地的涉及不同对手的演习。


米格-29在美国进行的实弹射击

  米格的主要对手有F-16(450架次),F-15(超过400架次),来自不同国家的F/A-18(差不多350架次),较少遇到幻影2000或JAS-39“鹰狮”。

  F-4F或“狂风”F3在米格-29G的DACT训练中没有扮演过重要角色。


被F-18锁定的米格-29

  对这种苏联战斗机融入德国空军做出重大贡献的迈克尔·温格里奇中校说:“米格-29G在高速战斗中能对幻影2000和F/A-18维持优势,该机的盘旋角速度更高。”

  “如果F-15没有挂载保形油箱或其他副油箱,其性能就和米格-29G相似。如果挂载了油箱,F-15的机动性能就会不如米格。在机动性方面,F-16C尤其是Block  30/40批次略高于米格-29G(Block 50/52由于设备上改进,要重上许多)。但是F-16的这一优势可以通过R-73和头盔瞄准具来破解。”


NWU-2M头盔瞄准具和R-73在当时属于狗斗作弊器


退役

  苏联和其他国家空军的米格-29在航电、武器系统和性能上都在不断升级。

  德国空军的米格-29G享受不到这种待遇,该机从德国空军退役时,基本上还是15年前交付给东德空军的9-12第一代“支点”。


德国米格-29自服役起就没有获得改进

  米格-29的武器系统制造于20世纪80年代初,基于20世纪70年代的技术,无法满足德国空军在新千年的要求。德国空军计划让该机在2001退役,拉格的JG  73将换装欧洲战斗机。

  2004年4月30日,第一架欧洲战斗机抵达拉格。4月23日,米格-29在基地进行了最后一次DACT训练。5月7日,米格-29与美国空军的F-15C在英国莱肯希思基地进行了最后一次对抗。


拉格基地的欧洲战斗机

  德国“支点”被以每架1欧元的象征性价格赠送给波兰。前五架飞机于2003年9月6日抵达波兰比得哥什空军基地,在服役前先进行了翻新和结构改造。2004年8月4日最后一架米格抵达波兰。

  在1990年转入德国空军服役的24架米格-29中有22架被送给了波兰,29+03号被留在拉格展示,后来于2006年被柏林加图的德国空军博物馆收藏。1996年6月29日,29+09坠毁,飞行员成功弹射。


这批米格-29至今仍在波兰空军服役

  米格-29是否曾经在德国空军发挥出其全部潜能这点还值得商榷,由于该机的系统与北约战术不相容(导致一些设备从未被使用或直接被拆除)以及交战规则,一些飞行员认为这不可避免地会降低其性能。

  尽管存在这些缺陷,毫无疑问,米格-229曾经是北约和德国空军的宝贵资产。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8 08:46 AM , Processed in 0.06791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