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青少年的短视频两大巨头
但无疑这一领域新崛起的产品,如快手抖音目前无论在用户数、用户时长、甚至年轻人群体中的影响力上都有变现优势。
毫无疑问的是,在抢夺用户时间和注意力这件事上,腾讯绝对无法忽视短视频的重要性,即便目前短视频平台还无法对腾讯的社交形成冲击,失去用户的注意力同样值得这家以运营流量维生的公司提高警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2月发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我国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7小时,平均到每天是不到4个小时,所有互联网产品的战争都是发生这每天的230分钟里。
而根据猎豹统计的2018年第一季度APP总数据显示,短视频应用成了用户时间的最大杀手,人们花在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快手、抖音等短视频的平均时间都在半个小时以上,尤其是资讯类短视频产品,如西瓜视频的用户时长甚至能够达到60分钟左右。
在不停的刷刷中,人们的碎片化时间被消耗殆尽,随着而来的就是短视频公司们的估值爆发。旗下拥有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抖音等多个短视频产品的今天头条成立五年,估值就达到了220亿美金,另一家和他发展同样迅猛的公司快手估值也达到了180亿美元。即便是腾讯这样的巨头,也因为短视频的增长而感到焦虑,今年3月参加人大的马化腾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关注短视频跟社交的结合点。
重启微视正是腾讯在这一赛道做出的“亡羊补牢”之举,在大多数科技媒体看来,通过模仿竞品来阻击对方的腾讯,在微博上获得了失败,在微视上同样不可能获得成功。
那么,万一微视做不起来是否意味着腾讯产品创新上的一败涂地?
这个结论在腾讯的执行总裁刘炽平看来并不成立,他在回应这篇文章时表示“腾讯是一个比作者(潘乱)想象更大的组织和生态,每一个部分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发挥自己的力量。把腾讯简化成一个产品的得失,一种战略的部署,一个人的意志,都是太狭隘了,是忽视了腾讯无数产品团队的努力和成绩。”
而在曲凯看来,”对于腾讯来说,短视频做不做的起来是次要的,短视频里面能不能长出来社交才是绝对的核心“。因为社交才是腾讯的立命之本,围绕社交搭建生态对于腾讯来说,远比做短视频更为重要。而近几年来,无论是微信支付、小程序等产品的出现,都证明了腾讯仍旧保有在社交领域的创新能力。
实际上,这一场论辩根本无关腾讯在一城一地上的输赢,任何公司都无法保证自己能在任何领域无往不胜,即便是2010年的腾讯通过所谓后发优势和流量导入不断成功,在电商、搜索等领域也会踢到铁板。
自互联网进入中国,这个领域的竞争激烈程度就远远高于其他传统领域,人们习惯于对后来者报以宽容,也乐于看到长期垄断市场的巨头倒下。人们并不真正关心腾讯有没有梦想,对于这家曾经做QQ和微信这样影响10亿人产品的公司,人们关心的是,垄断了社交网络近二十年的腾讯,能不能在下一个十年继续统治社交网络?
这种担忧并不多余,社交流量见顶痕迹已经十分明显。2017年一整年,社交类APP周活跃指数下跌了8.61%。尽管微信和QQ仍然盘踞在所有APP排行榜的前二,但在突破10亿用户数后,微信的各项数据增长都已经陷入瓶颈,尤其是朋友圈的使用明显开始出现下滑。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nUuqEgZPj02SQic8KsxdmOD8nWpAKiakc5Cib64BX6MuyOEROqeQPFfJJP0IYVt1VuYjicNQH0jm07SxGyl89VXFib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