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55|回复: 2

慈诚罗珠堪布 | 了义与不了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3 0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18-4-23 03:11 PM 编辑

慈诚罗珠堪布 | 了义与不了义

2018-04-22 慈诚罗珠堪布 中国噶举中心



一、宣讲的必要

佛经浩渺无垠、博大精深,佛经的表达方式与陈述内容,也有看似矛盾或不符合事实的地方。如果没有前辈的指引,没有适当的方法,仅凭自己的智慧去抉择,就无法全面通达、深入理解,甚至很多时候会遇到问题。

闻思的时候,有几种方法,是开启佛经宝藏之门的金钥匙,了义和不了义、四依法等都属于其中之一。

二、了义和不了义的定义

“了”字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很清楚、很明白的意思;第二,是全面了解、毫无保留的意思。“义”,就是佛经的内容。

有些佛经或论典虽然讲了自然本智,但只讲了一部分,没有讲得很彻底。比如第二转法轮所讲的中观见或《般若经》,虽然描述了一切法的本质,从空性的角度而言,讲得非常透彻、非常清楚,没有任何保留。但从光明、佛性、如来藏的角度来讲,却没有讲完,而有所保留。即使很多密续中所讲的佛性、如来藏、自然本智也不是很清楚,所以这些经论或密续的内容,都是不了义的。

第三转法轮的经典中,就把所有的内容都讲完了。无论空性还是光明,都给予了完整、透彻的阐述,没有任何保留。密宗的时轮金刚、大圆满就讲得更加透彻。这些佛经或续部的内容,无论是显宗或密宗,都叫做了义。

小乘佛教不会出现了义和不了义的说法,因为小乘佛教只承认第一转法轮的四圣谛,他们认为这就是佛陀唯一的终极思想。除了四圣谛,不会有更高的法。

而大乘佛教却有了义与不了义的说法,因为众生的根基不一,佛传法的方式也不一样,所以就出现了了义和不了义的说法。

三、如何判断了义和不了义

以三个标准,可以判断出了义和不了义:

第一,用意:佛讲的同一句话,除了字面的意思和内容以外,还有其他的用意;

第二,目的(必要):佛所说的有些话从字面上看虽然不符合事实,但他这样说是有目的、有必要的。当然,广义上讲,所有的佛经都有目的,但不了义的法,却有着特殊的目的。

第三,以理妨害:是有理论或逻辑的妨害。以上两个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叫做以理妨害。比如说,佛所讲的一个观点,却存在着其他非常具说服力的逻辑可以予以推翻。因为这个逻辑或理论对佛的这个观点有妨害或损坏,可以证明这个观点是不究竟、不符合事实的,故称为以理妨害。

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叫做不了义法。

佛传法的时候,为了度化某些根基的众生。会在字面上讲出另外一个意思。举一个例子:有些佛经里面说过,物质是真实存在、是实有的。虽然从字面上看,佛肯定了物质不空,不是虚幻,而是真实不虚的。但这不是佛的真正用意,只是佛考虑到,虽然世界不是真实不虚的,但从凡夫的角度来看,或者从五种感官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是很真实的。所以佛也没有完全撒谎,他这样讲的目的,就是为了度化某些暂时不能接受空性见解的小乘根机的众生,因为他们只能接受人无我,而无法接受法无我,所以佛就采取了次第逐步引导这些众生的方式。

如果我们仅从佛的字面上去理解,认为这个世界是实有的,那就会以理妨害。推翻此论点的逻辑,就是《中观》所讲的逻辑或推理方法。

如果没有了义和不了义的区分方法,佛经相互之间若发生冲突、矛盾,我们就无法判定世界到底是真还是假。所以,这一判断标准,就像一把开启佛经宝库的金钥匙,让我们能一眼区分出浩如烟海之千经万论的究竟密意。

四、了义佛经的定义

第一,除了字面内容以外,没有其他用意。

第二,除了度化众生,让我们明白真理以外,没有其他目的。

第三,不存在其他逻辑可以否定的可能性,所讲的观点是很清楚、很透彻、很正确的。

在理解了义的时候,还需要了解另一个概念,即因明里面的“圣言量”。“圣言”是指佛经,也即佛或圣者说的教言。“量”是指能够衡量、抉择一切法之真假的真实标准。除了不了义的佛经以外,其他所有的佛经都是了义经,也是圣言量。

圣言量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阐述现前的事物不违背现量。现前,也即现实生活中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五种感官能感受到的东西。佛在描述现前的时候,不能违背现量。所谓现量,即五种感官。如果佛陀在描述某个我们的感官能够感知的东西时,却与我们或绝大多数众生的感官结论有所矛盾,就可以说这个佛经是有漏洞的。

第二,阐述隐蔽的事物不违背比量。隐蔽,即平时看不见、摸不着,但通过推理可以被证实的东西。佛在宣讲隐蔽事物的时候,不能违背比量。如果违背了比量,就是有漏洞的,不能成为圣言量。所谓比量,也即推理。因明的推理方法,与西方哲学讲的由大前提、小前提以及结论等等构成的逻辑,有很大的相同之处。在一般情况下,如果这些推理方法没有错,其结论也不会有错。但若深究,则因为我们的感官有漏洞,感官提供的信息自然也有错误。我们的意识根据这些错误的信息来分析判断,就必定会出现错误的结论。

第三,阐述最极隐蔽的事物不自相矛盾。最极隐蔽,即最终极、最隐蔽的东西。比如善恶因果等等。由于这些东西非常隐蔽,一般情况下,不仅我们的感官无法证明,逻辑也无法证明。在这种情况下,就只有观察佛陀所说的话里面,有没有自相矛盾的部分,有没有自我否定或自己颠覆自己语言的内容。如果没有,就可以确定佛陀说的是对的。

所有的了义佛经,都必须符合上述三个条件;凡是不符合这三个条件的,都不是圣言量。

凡是不符合逻辑、不符合现量、不符合感知、不符合理智的内容,都一概不承认是了义的。如果在佛经当中出现这样的话,那也是不了义的法。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是佛弟子,就顽固地去辩护这些不了义法的内容。

比如说,显宗的许多佛经中讲,这个世界是平面的;而有些佛经,尤其是一些密法经典中又讲,这个世界是另外一个形状的。现在大家都知道,我们所在的世界根本不是平面的。为什么佛在短短的40多年当中,传法的内容都有前后不一致的地方?为什么佛当时要这样讲呢?一千多年前的佛教经论中,就已经有了解释:佛这样说,是为了度化某种众生的权巧之计。佛说,这类的经典,就是不了义经。

凡是佛学里面与解脱有关系的重要问题,都说得非常透彻明了,再不会有其他发展的余地,但是,在宏观世界观方面,却会有一些发展空间,因为佛陀没有说得很绝对和明晰。为了度化某种根器的人,佛陀有时候也会说一些与众不同的世界观。总而言之,准确、了义的佛经,其世界观一定要符合现实,只要不符合现实,就是不了义经。

五、了义和不了义的种类

了义和不了义的种类,我认为可以从四个层面来讲:

(一)从世间感官的层面,或从世俗谛的层面来讲,有了义和不了义的区分。

比如说,佛经关于宏观和微观世界的了义观点,讲得非常透彻,跟现代科学的发现有着惊人的一致,这就是世俗谛当中的了义。因果报应、前世后世等理念,也是世俗谛当中的了义。虽然科学没有办法印证其真实性,但大量的事例,以及其他的逻辑推导也足以证实,因果轮回是颠扑不破的。当然,想直接证明因果报应之间的关系,是很难的。佛也说过,没有智慧的普通人,最好不要直接去观察因果,因为自己不可能得到任何结论,这样反而有可能对因果产生怀疑。一旦产生怀疑,自己又无法解决,就会导致修行等各方面的问题。

尽管如此,也有可以证实因果存在的方法。因明的很多结论,也是这样得出的:既不是现量,也不是普通的比量,而是先证明释迦牟尼佛是真实语者,他不会撒谎,然后可以得出结论,凡是佛陀所说,都是真的,都可以相信。

大概的证明过程如下:因为撒谎一般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因为贪心、嗔心、无明等烦恼的驱使,而去撒谎骗人的。佛陀已经断除了贪嗔痴等烦恼,没有撒谎的理由,另外,在佛陀的语言中,也从未发现过任何谎言,所以佛陀是真实语者。

汉传佛教中关于因明的论典非常稀少,即使有几部,也是很简单的。而在成百上千、零零散散的因明论典中,《释量论》的内容最完整,是所有因明的根本。法尊法师已经将此论著翻译成汉文。其中的第二品,叫做《成量品》。虽然我们都相信释迦牟尼佛,但佛的可信度为什么这么高呢?这一品将给我们娓娓道来。

佛经里面讲,世界是平面的,中间有一个很陡很高的须弥山。但现代人都知道,佛描述的须弥山是不存在的,至少我们现在看不见。虽然每个众生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世界与空间,从某些众生的视角来看,可能有着这样的宇宙。然而,从大多数现代人类的角度来讲,须弥山是不存在的。可是,佛之所以这样讲,是有其他用意的。因为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佛教以外的很多外道,包括当时占据主流地位的婆罗门教等大多数宗教描述的世界有可能是这样。佛为了渐渐引导这些人,所以暂时没有宣讲与当时世人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否则不但没人理解,还会遭致各种非议。

比如,在两千多年前,也出现过比较准确的世界观——日心论。但由于当时人们的天文知识远没有现代人这么丰富,绝大多数人的宇宙观,是地心论。他们根据自己眼睛观察的表象推断出,我们所在的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在围绕着地球运行。如果谁敢宣传与之矛盾的见解,就会遭到各种攻击,并最终彻底宣告失败。

同样,如果释迦牟尼佛一开始,就创立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观,就得不到世人的支持。见解上的冲突,只会将很多人排除在佛门之外,这样就断了他们的善根。本来宏观世界的宇宙构成如何,并不是重要的问题,所以不需要太较真。但微观世界与真正的修行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无我、空性紧密相关,所以一定要尽量接近于真实。所以,即使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佛经所讲的微观世界,也与现代科学发现完全一样。在佛陀宣讲的《时轮金刚》中,是将人的身体与外面的宇宙结合起来进行宣讲的。《时轮金刚》所讲的天文结构,与现代天文学的观测结果几乎完全一致。

由上可知,佛经所讲的微观世界,可以说是非常了义的世俗谛;佛经所讲的须弥山、四大部洲等宏观宇宙世界,是不了义的世俗谛。从世俗谛的角度去看,讲述轮回因果的佛经,都是了义的。

(二)从第二转法轮的层面来讲,也有了义和不了义之分。

凡是讲空性的经典,都是了义佛经;凡是讲世俗谛的经典,无论是因果、轮回,还是其他观点,包括出离心、菩提心,都属于不了义经典。

(三)第三转法轮的层面,也可以区分一种了义和不了义。

第一转法轮当中讲的无常、无我、痛苦、有情世界、器世界等等的所有观点,甚至包括宣讲单空的经典,也是不了义的。因为首先要有物质存在的实有观念,才会有物质不存在的空性观念,不空与空性是相对的,凡是相对的东西,都是最终不成立的。

宣讲如来藏、佛性、光明的经典,才是真正的了义经典。

有多少个了义经呢?虽然有如来藏五经、如来藏十经、如来藏二十经的说法,但最普遍的说法,是如来藏十经。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大乘楞伽经》、《解深密经》、《大涅槃经》、《大乘密严经》,在这些经典中所讲到的世界本性,是非常透彻的——世界的本质包括空性与光明。

其他诸如宣讲布施、持戒、禅定、菩提心、慈悲心等内容的经典,都属于世俗谛,都是不了义。

第二转法轮的《般若经》,其最终意义和第三转法轮的经典没有什么差别,但从字面内容的角度来讲,由于其中没有讲到光明,所以是不完整的。按照无垢光尊者,与很多高僧大德、学者、成就者的话来讲,《般若经》是半了义的,因为其中所讲的空性非常透彻,就像《入中论》、《中论》所讲的一样,讲的都是大空性。其空性的层面,是了义的。但缺少了如来藏、光明的内涵,虽然第二转*轮的经典中,偶尔也有光明的字眼,但这不是第三转*轮当中所讲的光明。词同义不同,所以第二转*轮是半了义的。

(四)从密法的层面,来区分了义和不了义。

凡是讲不清净现象的经典、论典,包括菩萨的五道、十地、六度等等,都属于不了义,因为世界的本质是清净的。凡是讲清净现象的佛经,都是了义的。《维摩诘经》的第一品,就是讲世界本来是清净的,和修不修行没有关系,虽然属于显宗的经典,但它的内容已经超越普通的显宗经典了。麦彭仁波切、荣森班智达都讲过,第三转*轮的如来藏观点,就是处于显宗和密宗中间的观点。

在修简单的生起次第,比如五加行当中的金刚萨垛修法的时候,最后要观想金刚萨垛从自己的头顶融入,之后自己变成了金刚萨垛。我们不能认为,这纯粹属于一种观想、冥想、幻想,是不符合事实的。其实,这是符合事实的修法,如果不符合事实,这样修就没用。如果没有清净观,就根本没有办法接受此类修法。

从密宗世俗谛的角度来讲,这叫做道世俗谛。普通人造了杀、盗、淫、妄等罪业,就要向金刚萨垛忏悔,金刚萨垛本身是佛,是清净的。但从密宗的胜义谛或正世俗谛的角度来讲,金刚萨垛和普通人本质上没有差别,罪业、果报等现象实际上只是自己的一种幻觉而已。

无论修什么样的本尊,一定要有这样的见解,否则不会成就。这四个层面,一个比一个深,一个比一个更接近万物的真相。

我们学佛都是半路出家,在这之前受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每个人心里都有各种各样的疑问,如果缺乏闻思,一旦佛经中出现一些不符合现实的内容,更会加深自己的怀疑、疑问和困惑,甚至会严重影响我们的修行。了义和不了义的区分,就是解开这些疑问之锁的金钥匙。

六、对三转法轮是否了义的定性

依照佛经、藏传佛教传承上师,以及印度的无著菩萨、龙树菩萨等论师的观点,第一转*轮,是公认的不了义。

但从第一转法轮本身的内容来讲,世界的确是无常、痛苦、无我和空性。只是这些都是虚幻的,可以用其他逻辑推翻的。

《解深密经》当中讲过,第三转法轮是了义的,第二转法轮和第一转法轮是不了义的。其他所有辨别了义不了义的经论讲的都是一致的:第三转法轮最究竟、最了义,第二转法轮是半了义,第一转法轮是不了义。

密法比第三转法轮讲的还透彻、还究竟,完全是了义的。

在我们修行的时候,首先要按照第一转法轮的要求,修人生难得、死亡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还要对众生修慈悲心,要发菩提心,发愿度化众生。但这些都不究竟,最终还是要修空性。

虽然加行修的是不了义法,但通过修持这些不了义法,最终可以到达了义法的境界。如果不从起点做起,就永远不会有突破,这样将一直停留在不了义法的阶段,永远都接触不到了义法。

为什么一开始不去修了义的法呢?因为佛陀考虑到众生的承受力,所以才采取了次第引导的方式。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把加行修完,紧接着修心的本性,然后可以修大圆满、大手印等密法,这样修炼的结果,就能看到了义法的无限风光。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知待心知。
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楼主| 发表于 2018-4-23 03: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乘佛教不会出现了义和不了义的说法,因为小乘佛教只承认第一转法轮的四圣谛他们认为这就是佛陀唯一的终极思想。除了四圣谛,不会有更高的法

而大乘佛教却有了义与不了义的说法,因为众生的根基不一,佛传法的方式也不一样,所以就出现了了义和不了义的说法。"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1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0-2-4 10:30 PM 编辑

      2020年2月4日更新:


       一切有为法皆是第八识流注种子所现起的功能差别,若离业力与妄想,它们什么都不是。

      会让你落入相、名、分别的就是不了义法,能让你离开相、名、分别的才是了义法。

      宣讲如来藏的无为法,才是了义。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1 07:08 PM , Processed in 0.04541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