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3|回复: 1

[哲史艺丛] 追星=肤浅?你对追星一定有误解|1天1本书 No.4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4 0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追星=肤浅?你对追星一定有误解 

 2018-03-08 鱻生 1天1本书

这是我们分享的第40本书:《文本盗猎者》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大同朗读音频


“耽美”、“同人”、“饭圈”……相信追星的人对这些词一定不陌生,那么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造就了粉丝文化?粉丝文化与被钟爱的对象又存在着怎样的联系?追星真的是一种脑残的行为吗?


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针对这一现象,写了一本书,叫做《文本盗猎者》。尽管这本书出版于二十年前,并且是作者专门针对美国的粉丝文化写出的。但相信看完这本书的你,尤其是追星的人,看完之后绝对会深呼一口气,然后点头:


“没错!就是酱婶儿的!”

 


别猜了,文本盗猎者就是看手机屏幕的你


相信很多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的读者都会一脸懵,“文本盗猎者”是个什么玩意儿?


用更通俗易懂的话来说,“文本盗猎者”其实就是混迹饭圈的粉丝们。


之所以将粉丝叫做盗猎者,是因为有学者提出“读者绝非作者……他们是旅行者;他们在属于别人的土地之间迁徙,就像游牧民族在并非自己写就的田野上一路盗猎过去,掠夺埃及的财富以获得自我的享受。”


其实从传播意义上讲,这个就是受众与大众媒体的关系,不过是将之放置到了一个更为具体的情境当中——粉丝与原始文本。


但这个论调却将粉丝置于被动之下,对原始文本既不能提出意见,也不能提供思路。仿佛各位粉丝们只能眼巴巴地瞅着作者的作品,什么也不能干。



于是作者詹金斯将这个论述进行了引申,他认为上述的观点起码有两点是错的,第一,在一个饭圈中,读者与作者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粉丝同样可以对原始文本进行解构、重组,生产自己的文本。诸如漫展上广为流通的同人画、同人志等都是广大粉丝从读者过渡到作者的证明。第二,粉丝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而非被迫接受制作方提供的文本材料。粉丝作为文本盗猎者并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将之发展成了一门艺术。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热爱的东西,但这种热爱绝不可能简单用诸如漫威粉音乐剧粉简单粗暴地概括。很少会有人只喜欢一样东西,只钟情于一件事物,相反,大多数粉丝在原始文本中是呈现流动性与多样性的,他们在其中汲取文本资源,是为“文本盗猎”。比如喜欢托尔金中土世界的人也有可能是漫威宇宙的粉丝,喜欢古风歌曲的人也有可能是一位二次元,喜欢日韩明星的人也有可能是某一项体育运动的资深爱好者。


文本盗猎者,是你,也是我。

《指环王》三部曲至今是中土粉心中难以逾越的经典

 

钟爱=无脑?NO


我们常常以“脑残粉”形容一个粉丝对原始文本无条件的支持行为。但这种情况,往往是针对不了解这个粉丝文化的路人的。事实上,就算是同一个圈子内,粉丝与粉丝之间、粉丝与制作方之间都有可能会发生矛盾。


詹金斯以美国曾经大火的电视剧《孤胆雄狮》举了例子。《孤胆雄狮》的第三季砍掉了第一二部中男女主角的爱情戏,并用一个全新的角色取代了女主。这在当时大部分粉丝看来是不可理喻的,他们甚至拒绝承认第三季是对前两季的延续。


如果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话,那么这部电视剧应该以《还珠格格》举例。相信大多数人对《还珠格格》的第三部都报之以很微妙的感觉。


但《还珠格格》年代久远,为了更加贴近我们的现实情况,这里以最近大热的手游《恋与制作人》为例。即便不是这个的游戏的玩家,相信在强烈的网络攻势下,也对这部游戏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手游《恋与制作人》四个男性角色


因为这部游戏的大火,制作方决定要将这个游戏改编成电视剧。


但粉丝的钟爱不代表无脑。


不少游戏玩家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一反应并不是支持亦或鼓励,而是质疑与不解。


“纸片人的魅力就在于它是纸片人。”


“这种游戏拍成电视剧有人看?”


……


诸如此类的话语层出不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这个就涉及到了原始文本的属性类型。事实上,一个文本从谋划阶段,制作方首先要确定的是它的类型以及受众。制作方提供的文本类型属性,对受众有着重要的意义。文本类型相当于制作方与粉丝之间心照不宣的契约,它决定了粉丝对原始文本的心理预期。通过这个文本类型,受众可以更有规划地构建文本的意义。原始文本的属性相当于模板,粉丝对人物、与剧情的种种预测,都是基于这个模板。但是如果制作方违背了这种契约,就会被受众视为对原始文本的背叛。


比如《孤胆雄狮》的粉丝之所以对制作方砍掉爱情戏不满,就是因为粉丝们认为这部剧的爱情成分远远大于其他成分,而制作方却企图强行将这部剧改成动作戏或者冒险戏。

《孤胆雄狮》海报


换成是《恋与制作人》也是同样的道理。游戏玩家清楚地指出了这部游戏的属性类型——玛丽苏的乙女向游戏。这对角色的塑造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饭圈产粮的都是大大


上述提到了粉丝对原始文本的不满,粉丝面对这种情况当然不会坐以待毙。那么这种不满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呢?


除了向制作方表示抗议外(当然,大多数时候并没有什么卵用),粉丝会用自己的方式对这些原始文本进行延续,以期创造出符合自己心里预设并且尊重原始文本的同人作品。并不是说粉丝对原始文本的再创造都是源于对制作方的不满,但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B站中“恋与制作人”tag下的同人饭制视频


钢铁侠的粉丝对《复仇者联盟》第二部一定印象深刻,就是在这一部中,奥创吞噬了钢铁侠的智能管家贾维斯,这对很多喜欢贾维斯的人来说是一个很痛苦的情节,从此“for you sir,always”这个声音只能存在于粉丝深深的记忆里。


于是粉丝们自行对电影进行了再创造,在同人文、同人视频中以各种形式让贾维斯复活,并出现了实体(漫威宇宙中的贾维斯只是一个AI)。


以切身体会来说,我曾经在看一部剧的时候,为男主的暗恋感到深深捉急,于是亲自动手对原视频进行了剪辑,改成了女主倒追男主的剧情……


这种现象被称为弹性橡胶。粉丝们通过拉扯文本的边界,将人物重新捏合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因为这种再创造的原因,同人创作引出了一条很重要的标准——那就是同人作品要充分尊重原始文本,如果粉丝做不到,那么这个同人作品就是失败的。不少粉丝对同人作品中的OOCOut Of Character)深恶痛绝。OOC被视为对原始文本的脱离与背叛,空有其壳却没有了实质意义。事实上,就连官方也是有可能出现OOC的。


国外知名同人文网站AO3


值得一提的是,同人创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同人创作处于一个相当尴尬的灰色地带,因为同人文本依赖原始文本生存,大多数同人是没有获得官方授权的。这种情况下进行商业贩卖无疑是一种侵权行为。粉丝们深谙这个道理,因此绝大多数是在用爱发电,并由此产生了无料(免费的周边)。


当粉丝将目光聚焦在自己钟爱的原始文本上时,估计也想不到传播学将目光聚焦在了他们身上。尽管追星这个行为在传统看来是无意义的,无价值的,但深究其中就会发现,有很多粉丝为“追星”赋予了全新的含义。追星是目的,也是过程。目的值得期待,过程同样值得享受。有无数的粉丝学习偶像的语言,她们翻译、扒新闻,加入字幕组;有无数的粉丝去学剪辑、去学画画,成为技术宅……


一个粉丝的必备素养


就像作者所说的,“粉丝们拥有的不止是从大众文化中㩴取来的针头针脚,相反,他们拥有的是从媒体提供的符号原材料上建筑起来的整个文化体系。”


粉丝们喜欢追星,也更喜欢追逐路上的自己。


共勉。

 楼主| 发表于 2018-3-14 0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79A8D6FE-0103-4838-8F2C-97DAAF9F5E74.jpe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1 04:48 PM , Processed in 0.0656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