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4|回复: 1

[人世间] 《冷暖人生》2018-02-13:寻找先遣连 神秘的解放军进藏先头部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16 0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8-11-6 02:54 PM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06: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场迟到了半个多世纪的“团圆” 

2018-03-11 冷暖人生 晓世

本世界纯属 非虚构

陈永泰在整理烈士名单


六十多年前,一支被派往西藏的先遣队在大雪封山的险途之中,死伤惨重。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牺牲在茫茫昆仑之中的63名战士,仍有不少人的遗属尚未得知亲人的消息。而陈永泰为这63个名字坚持了将近十年的漫长寻找。



冷暖人生节目 《寻找先遣连》部分视频1

观看节目《寻找先遣连》完整视频,请点击阅读原文


63个名字,一场漫长的寻找


今年71岁的陈永泰,是甘肃省甘谷县一名普通的退休老干部。2009年,从工作一线退下来的他本应颐养天年,但手中一份63名死者的名单,让他格外忙碌。名单里里的绝大多数人与他素未谋面,但近十年来他却为了这63个名字开始一场漫长的寻找。


陈永泰手里的63名死者名单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人很热情,有些人很快就把电话挂掉了,但我不死心,我继续问。”碍于地域和时间的阻碍,他不得不反复沟通确认——“县志办有个老干部,他对户县的地名比较了解。我说你们有没有一个劝土镇(音),他说没有,但有个秦渡镇,俩音相近。我又问这个乡有没有一个方家裁村,他说没有。我请他在谐音里面找,最后找来找去,找到一个方家寨。”


陕西省秦渡镇方家寨正是名单中张永吉的家乡,这也是63人名单中最详细的地址。经多方打听,陈永泰终于联系上了张永吉的儿子张怀军——“他在电话里一边哭,一边感谢我。他说我们等父亲等了足足六十年,要是早上几个月,母亲临终前知道她丈夫的下落就好了。她等自己的丈夫等了一辈子,后来思念成疾,患上精神分裂症,一天到晚四处游走,嘴里总念叨着她丈夫的名字。”


整整9年,陈永泰在陕西、四川、新疆等8省找到了名单中38人的亲属。而他的父亲也在这份名单中——“从2009年到现在,我脑子里每天就想着这一件事,始终放不下寻找先遣连烈士的亲属。他们的遭遇,和我的一样。如果我早发现一年,就不会给我们活着的人留下遗憾。


 “我们成了不红不黑的人”


先遣连入藏誓师大会


陈永泰口中的先遣连,是1950年第一支进入西藏的解放军部队。这支由汉、蒙、回等7个民族、136名战士组成的特殊部队,为进军西藏打通了要道,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陈永泰的父亲陈忠义正是这支部队的一员。


陈永泰是家中的独子,之前6个孩子全部夭折。1947年2月,29岁的陈忠义喜得第七子,然而不过数月,他便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从此音讯全无。


1949年10月,家人突然收到陈忠义的来信,得知他所在的部队起义,成为了解放军,在新疆于阗的骑兵八师二十三团一连。随信,他还附上了一张证明书,告诉家人可凭此分得田地。从1949年10月开始,陈家人几乎每月都能收到陈忠义从新疆寄来的信件。


陈永泰父亲陈忠义的来信


然而,1950年8月后,陈忠义再次失联——“有传言我父亲又成了国民党的兵,走到台湾,走到印度去了。我们的军属牌也被拿走了。


他们不承认我们是军属,也不承认我们是烈属了。因为牺牲的遗据没有,我们成了不红不黑的人了。”但一家人更在乎的,是陈忠义的生死——“解放军解放兰州,经过我们村子,我爷爷就坐在门口,在那儿等儿子。他一个一个地看,看他的儿子有没有路过。如果有停下来的官兵,他就问你见我儿子了吗?我爷爷临终的时候还想着他的儿子,但他始终没能见到。”

 

“公粮交了,你父亲就能吃上它”


1953年,陈忠义的父亲郁郁而终。祖父去世以后,陈永泰和母亲相依为命。50年代,甘肃十年九旱,为了活下去,母亲不得不经常带着儿子出门讨饭——“我们给粮站交公粮,很多老百姓打的粮食少,交粮的时候也就不那么积极。但我母亲每次交粮都非常积极,我说:‘妈妈,我们都没什么吃的了,还去讨饭,你为什么要把咱们的粮食都交公粮?‘我母亲就说:‘那个粮食交到粮站,是你父亲打仗吃的。’在她的心里,公粮交了,我的父亲就能吃到它。


在陈永泰的儿时的记忆中,母亲常常抚摸着父亲的信件,暗自流泪。既不识字,也不知向谁打听父亲的下落,陈母只能求神拜佛等待丈夫归来。1963年,15岁的陈永泰上了初中,在一个当兵同乡的提醒下,他给国防部寄了一封信,打听父亲的下落。一年后陈永泰收到了回信,信中写到:陈忠义,1950年调独立骑兵师先遣连进军西藏,牺牲于藏北阿里的扎麻芒堡。


国防部回信


陈永泰以为听到信中内容的时候,母亲会哭,但她始终没有流下一滴眼泪。她就问了一句:“你爸爸,共产党把他定义成坏人还是好人?” “是好人,是英雄,是解放西藏的烈士。”听到陈永泰的回答,母亲连着说了两次:好人就好,好人就好。”


过了一段时间,母亲操办了祭奠仪式。


母亲终于哭了,而且哭得特别伤心,她把心里积压了十多年的悲伤全部释放掉,她认为她对丈夫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交代——“你的下落我们找到了,你的父亲我已经安葬了,你的儿子我也养大了,你的这个门户我还撑着,我没有走,我坚守着这一块地方。”


陈永泰的母亲


寻找先遣连


1963年,在陈忠义去世13年以后,陈永泰和母亲在家乡为其立起了空冢。由于战时怕敌军得知部队减员数量,所有牺牲者都平坟下葬,不立坟包、墓碑。直到1975年,陈忠义和牺牲战友的遗骨才被集中安葬在阿里的狮泉河烈士陵园。然而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母亲至死也没能到那里祭奠——“我的母亲临终前一直跟我说:‘你有机会还是到爸爸的坟墓上祭奠一下。’”


狮泉河烈士陵园


自从知道父亲牺牲的消息以后,陈永泰开始收集入藏先遣连的资料,寻找父亲生前的战友,在探寻父亲的过程中,他也无意间走进了一段被隐秘的历史。


1950年1月,中央政府作出了进军西藏的决定,命令从新疆部队派出一支队伍进军藏北,解放阿里。然而,对于藏北,所有人都是一片茫然。这是一条有起点、有终点,却画不出连接线的漫漫行军路。没有路线、没有向导,横亘在眼前的只有巍峨险峻的昆仑山和千里无人的阿里荒原。


时任新疆军区司令员的王震决定组建先遣连,为大部队开路。包括陈忠义在内的这支由7个民族组成的136人先遣连自此成立。和陈忠义一样,连队中大部分士兵是国名党起义官兵,连队核心则是从全军抽调过来的二十多名党员骨干。1950年7月31日,先遣连从新疆于阗出发,他们要翻越昆仑山,进入藏北——“他们翻越的地方足足6400米,走了两天以后已经有高原反应,人和马都呼吸困难。但当时他们没有高原反应的意识,都认为那是一种怪病。”出发不到一周时间,战士们纷纷染上了这种“怪病”——头痛欲裂,呼吸困难,且迅速在全队蔓延开来。第九天,就有一名战士因病牺牲。


先遣连入藏之旅艰险异常


1950年9月15日,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先遣连终于进入西藏。十月下旬,先遣连在藏北扎麻芒堡驻扎休整。然而此时大雪封山,后援补给断绝,先遣连成了一支困守的孤军——“毛主席命令新疆军区的王震将军不惜一切代价,打通给养线。资料上显示,四万多头毛驴和骆驼死在了进藏的路上。一直到1950年春节前,只给先遣连送去3.5斤盐和7个馕。写先遣连的一本书上说,现在从直升飞机上还能看到一条白色的路,断断续续地伸入了昆仑深处。这条白色的路,就是当年死去的四万多头毛驴和骆驼尸骨。”


“父亲是在哨位上牺牲的”


扎麻芒堡——这四个字对于陈永泰而言并不陌生。那封来自国防部的回信中,清楚地写明扎麻芒堡就是父亲陈忠义牺牲的地点。1988年,陈永泰联系上了先遣连的副连长彭青云,这也是他首次得知父亲牺牲的始末。


先遣连副连长彭青云


在后援补给断绝以后,食物短缺,战士们的高原病愈发严重。包括总指挥李狄三、陈忠义在内的三十多名战士在扎麻芒堡先后牺牲。彭青云告诉陈永泰,他的父亲正是在那个时候患上了严重的高原病——“他的腿都肿了,在绷带的缝隙之间,肉都憋出来了,淌着黄水。”


当时西藏地方政府的武装一直打探连队消息。陈忠义看到哨位上没有人,连队的安全受到影响,他从屋子里跑到哨位上,连长看到以后命令他回去——“他把我父亲拉下来,但是我父亲说:‘你不要拉,我得的是传染病,如果你拉我,我的病就给你传染上了。’连长只好服从我父亲的要求。第二天我的父亲就死在了哨位上,他死的时候还趴着哨位的围墙。”


后来,彭青云给陈永泰寄了一封来自阿里的明信片,当中标注在雪山的红点就是陈忠义的牺牲地。


标注陈忠义牺牲地的明信片


      用鲜血开创的红色之路,成了他们回家的囚途


1951年1月30日,为表彰先遣连的功绩,西北军区电令授予该连“进藏先遣英雄连”荣誉称号,并给全连每个官兵荣记一等功。1951年5月23日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在北京签字,同年6月,先遣连再次出发。


1952年8月,整整两年以后,先遣连终于抵达了最终的目的地阿里本政府所在地噶大克。此时136人的连队已经牺牲63人。阿里解放后,连里曾经整理过一份牺牲人员名册,但在运回新疆总部的途中被雪水冲走。此后不久,正在执行边防任务的先遣连的电台发生故障,与上级失去了联系。


“当时,印度的电台播放了一则消息,说有一支共军的小分队有投诚之意。正好‘三反运动’也开始了,敌方的这则消息被误以为真。


我看一本书上这样写着,先遣连官兵被西藏地方武装用对待奴隶的方法,用脚链和手链五花大绑,绑到骆驼身上。去的时候他们是英雄,回来的时候成犯人了。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一条红色的路,成了他们回家的囚途。”


先遣连挺进西藏的解放之路


1954年,经过一年多的审查和甄别,幸存的先遣连官兵才得以平反。此后,国内政治运动不断,先遣连连长曹海林曾三次入狱,官兵们自顾不暇。直到1974年,彭青云和几位活着的战友凭借记忆,才重新回忆了一份牺牲人员名册,但时过境迁,他们也无法得知名单中的家属们,是否已经得知亲人牺牲的消息?


2009年,一位友人在得知陈永泰寻父的故事以后,无意中一席话提醒了陈永泰——“他说你找父亲那么不容易,其他人家里边可能还不知道他们牺牲的情况。”这么一句话,说者无意,但陈永泰却听进了心里——将近60年过去了,那些家属们真的还在等着他们的亲人回家吗?这个念头出现以后,陈永泰决定根据名单上的地址,寻找与自己一样的先遣连家属。




冷暖人生节目 《寻找先遣连》部分视频2

观看节目《寻找先遣连》完整视频,请点击阅读原文


张怀军——怀念离家当兵的父亲


陈永泰联系的第一名烈士名叫张永吉,由于名单中记录的地址并不准确,陈永泰颇费一番周折,找到了张永吉的儿子张怀军——“张怀军给我拿了一面锦旗,带着他父亲的遗像来到我家里。有一段视频显示了先遣连出征的时候,召开誓师大会。我们一看,跟他拿的那个照片一模一样,第一排站的那个战士就是他的父亲。张怀军哭了,他说如果母亲能看到电视上她丈夫的那个图像,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就心安了。”


张怀军(左一)与陈永泰的合影


张怀军是遗腹子,从未见过父亲。1946年,张永吉顶替弟弟的壮丁,离家从军。儿子出生以后,祖父为其取名张怀军——怀念离家当兵的父亲。此后六十多年,家人没有得到任何有关张永吉的消息。有人传言,张永吉跟着国民党去了台湾,八十年代,家人还托人在台湾登报寻找,但却毫无音讯。


张怀军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不禁声泪俱下:“下雪天我光着脚。人家在学校铺的是褥子,咱铺的是谷瓤子。咱没啥吃,正月十五,背着背篓在街上挖白菜根……父亲在就不受这罪了。”


回忆童年的张怀军声泪俱下


张怀军的童年与陈永泰十分相近,相同的命运经历让他更加坚定找到名单中的63名遗属的决心。2009年至今,陈永泰找到了名单中的38名烈士遗属,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在陈永泰出现以后,才知道亲人牺牲的消息。


一位96岁老人的心愿


陈永泰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一位六十多岁的女人突然找到了陈永泰,给他看了一封家书——“我一看那个信上的地址,邮戳和我父亲的完全一样,而且里面写的就是先锋队,还有一封证明信,上面写着土地财产的协议。我父亲的信上也有这么一句话,这个肯定就是我父亲的战友。”

 

来人名叫何秀英,陕西人。这是她父亲何登科1950年8月从新疆给家里寄来了最后一封家书,此后父亲便失去了联系。听说陈永泰正在寻找进藏先遣连的烈属,她抱着一丝希望找到了陈永泰。然而,陈永泰手中的那份牺牲名册上却并没有何登科的名字。几番联络后得知,何秀英的父亲何登科是牺牲最早的,年龄最小的先遣连的战士。当时他的战马陷在雪堆里,他抓着马尾不让战马掉下去,结果不幸和战马一同掉入雪坑,牺牲时,不足20岁。


陈永泰与何秀英(左二)在阅读其父亲的信件


六十多年后,何秀英终于从陈永泰这里证实了她父亲牺牲的消息,她告诉陈永泰这么多年以来,她始终没有放弃寻找。14岁那年她曾只身一人到新疆寻找父亲。碰见有庙,她寻求神灵的帮助;碰见穿着军装的人,她便问他是否见过自己的父亲?


何秀英的母亲在父亲失联11年以后,在家人的劝说之下嫁给小叔子,给公婆养老送终。如今何秀英的母亲已是96岁高龄,得知何登科在先遣连进藏途中牺牲,母女俩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拿到一张烈士证明。陈永泰坦言:“我现在急得就是,在老人她临终前能不能拿到她丈夫的烈士证。她几十年为这个家庭的付出,这个烈士证是她最大的安慰和回报。”


阴阳相隔的一家团聚


2010年8月,陈永泰受阿里军区邀请,前往阿里祭奠父亲。这是陈永泰第一次来到这里祭奠,也是六十年来,唯一一个来到墓园祭拜的烈士遗属。他并没有径直走向父亲的墓碑,而是先向父亲的战友们一一敬酒——“当我发现这一位烈士墓碑上的名字,我已经帮他把亲属找见的时候,我说:‘叔叔,你的亲人我找到了,你安心吧。有一天他们会和我一样,来到你们的坟墓前祭奠你们,你们一定会团圆的。’当我向没有找到的家属的烈士敬酒的时候,我就说:‘叔叔,你的亲人我还没有找到,我会继续寻找,直到把他们找到,请你放心,我一定完成这个任务。'

 

陈永泰在父亲战友的墓前敬酒


最后,他走到父亲的墓碑前,拿出了家乡的水和食物,以及母亲的遗像。一家三口在半个多世纪后终于“团聚”——“我感觉到我父亲已经站起来了,他在迎接他的儿子,我也好像扑在了父亲的怀抱里面,我享受了从来没有享受过的父爱,我在哭,我父亲也在哭。”


“我把我母亲的照片端端正正地放在我父亲的墓碑座上,想着,我终于完成了我们父子、我们母子,我们阴阳相隔家庭的团聚。我说:‘我的爸爸,我的母亲,你们团圆了,你们团聚了。你们不要再操儿子的心,儿子现在过得很好,你们安心吧。’


陈永泰在父亲的墓前祭拜


2009年至今,陈永泰已经寻得38位烈士的家属。去年,陈永泰的爱人中风,他不得不放慢寻找烈士遗属的脚步。2014年,张怀军终于收到了补发的父亲的烈士证,而何秀英和她96岁的母亲,依旧在等待父亲的烈士证明。


陈永泰仍在寻找名单上未找到的25名烈士家属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6 04:50 AM , Processed in 0.07272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