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1|回复: 0

[海鲜] 汤祯兆:你可能吃到了假的“日本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6 08: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汤祯兆:你可能吃到了假的“日本鱼” 

 2017-10-06 汤祯兆 大家


今时今日,无论身处何方的中国人,都可能有去日本旅游的想法。无论认同与否,这浪热潮的确势不可挡。而到日本吃鱼生,自然而然成为重要的节目之一,就算不是鱼生的粉丝,日本鱼类的各式料理也是游客大快朵颐的心头好。可是如果细看一看相关数据,就会发觉随时有“中伏”之虞——今天在料理店中吃到的日本鱼料理,真的是日本的国产鱼吗?



事实上,日本今天的渔获量,只剩下全盛期的四成左右。黑鲔及鳗鱼在日本境内,已接近绝迹。其他日本人时常食用的鱼类,鲭鱼只剩三成、花鱼仅余一成,而鲱鱼也同样面临灭绝。喜欢在日本居酒屋流连的食客,不少人有这样的经验——我也不例外:一定要叫一客烧花鱼。而上台的花鱼十分肥美,往往比盛载的器皿更大,可说是溢出碟外,令人垂涎三尺。可是今天到日本的居酒屋,即使有烧花鱼奉客,但端出来的花鱼的大小,已经大不如前,口感自然也大打折扣。


日本虽然是世界上排名第六的渔业大国,拥有广大排他经济水域,但时至今天渔获显然已不足以支撑传统的鱼食文化。事实上,近年已越来越依赖从外国进口鱼类,以应付市场上的需要,但进口鱼的费用也在不断提升,让日本渔业及饮食市场均备受压力。


那么,我们今天到日本游玩,真的还能吃到日本鱼吗?


日本渔业的今昔


六十年代的日本是渔业的天堂,渔获量可谓惊人。这种情况,在踏入七十年代后,逐渐变化。七十年代后半期,年产量仍可高达一千万吨,但到了八十年代后半,已开始大幅滑落,2014年的数字更只剩下370万吨,下降速度令人咋舌。


水产厅2011年曾针对渔业界作出调查,当中约九成的业界人士,均表示水产资源正在减少,认为上升的不足百分之一,可见此已成为渔业界的共识。“以前附近有大量海胆,现在已不见了。”“每年一到秋天,进入鱼的产卵期,整个海湾都会变白,现在已不复见这种景象。”类似的证言多不胜数,那究竟出了什么事呢?


滥捕是主要原因。就以刚才提及的花鱼为例,在北海道周边海域有三大独立系群,有科学家针对鱼群的年龄层作出调查研究,发现四岁以上的已不存,三岁的也接近绝迹,年幼的花鱼成为捕获的对象。由此也说明了为何居酒屋拿出来奉客的花鱼,为何越来越小,原因正是能够捕获的只有三岁以下的花鱼。日本政府对花鱼鱼量的急降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于是才沦为现存的劣况。



此外,日本人鱼食文化的暴食问题也令情况持续恶化。以鳗鱼的情况为例:过去鳗鱼是高端料理,于昭和年代若非喜庆之事,一般家庭绝不会有鳗鱼佐膳。可是踏入平成年代,日本大量购入欧洲鳗鱼幼鱼,运到中国养殖,长大后再输入日本市场,让鳗鱼料理忽然成为大众化的食品,连超市都有真空包装的鳗鱼蒲烧发售,于是大家满心欢喜地大量食用。可是随著资源枯竭,到了2010年,欧洲的鳗鱼出现灭绝危机,今天在西班牙北部鳗鱼原产地的鳗鱼料理,一碟也可高至100欧元(约一万二千日元),可见通过进口鱼来解决本土所需,同样此路不通,甚至会连外国的饮食文化也一并破坏。


业界盲目的误解


更重要的,是日本人对渔业的崩坏长期抱持掩耳盗铃的态度,没有正视现实上的问题,反而寻找不同的借口加以掩饰,从而让自己求得心理上的安稳,这是另一个让局面恶化的主因。


渔业研究者胜川俊雄指出,对于日本渔获的减少,业界长期有以下的误解:一是因中国及南韩鱼船的滥捕所致——但现实上彼此重叠的捕鱼区只有中国东海及日本海部分,而大平洋海域因有二百海里的专属捕鱼区国际条文保护,他国渔船根本不可能在日本专属领域捕鱼,何况其他捕鱼领域如濑户内海及其他内湾部的区域等,所以此说并不成立。


此外,业界也归咎于鲸鱼数量的增加,而渔获正好被它们吃掉云云。客观而言全球的鲸鱼数目的确是有上升的趋势,但对比起大规模猎杀鲸鱼之前,仍有遥远的距离。更为甚者,大量鲸鱼出没的水域,水产资源并没有下降的迹象,南半球并没有捕鲸的活动,鲸鱼数量相对较多,但澳洲的水产资源仍处于良好水平,难道只有生存于日本水域的鲸鱼便大量吃掉鱼获吗?这种说法同样站不住脚。


最后,业界认为全球变暖是另一主因。当然全球变暖,对所有生物的生存环境都会带来直接影响,但置于渔业范畴,气温的变化不会导演所有渔获同趋下降的局面。简言之,面对全球暖化,寒流系鱼的渔获当然会减少,但反过来暖流系鱼则应有所增加。现在日本的情况是无论寒暖系都同时面对窘境,说明了此说同样并非主因。


危机意识不足


演变成今天的恶果,是日本人普遍有此心态:天然渔获减少,以后就吃养殖鱼吧!事实上,近年养殖鱼在市场上所占的比例一直在提升。而且部分鱼类如鰤鱼及真鲷,基本上养殖量已占整体的九成。但很多人并没有留意背后的问题,以黑鲔及鰤鱼为例,牠们是肉食鱼,需要用其他幼鱼去饲养。平均一公斤的养殖黑鲔,就要用十五公斤的鲭鱼幼鱼来饲养,简言之就是一场得不偿失的尝试,整体渔获的计算上乃弊多于利。


另外,也有不少人认为日本渔获不足,只要从外国进口不就解决了吗?其实自1996年开始,日本水产的国内生产量与进口量,一直处于相当的水平。在泡沫经济时期,日本的经济消费力强劲,可以有宽裕资金去进口喜欢的食材。然后随著日本国力大不如前,加上欧美等先进国家对日本的鱼生文化趋之若骛,形成市场上出现强烈的竞争,今时今日即使日本想大量引进进口鱼类,也不可能像以前一样随心所欲。



最终的恶果,就是日本的平民百姓唯有日益远离鱼食文化。统计标明,日本人人均的水产的消费量有下降的趋势,原因是世界鱼价上升,消费力低迷的日本无力从外国大量引入水产。与此同时,日本近海的渔获大量减少,不少渔民又专注于高价养殖鱼的市场,形成恶性循环,令到市面上再没有一般市民可负担的低价鱼。在超市,鱼价与鸡肉又或是猪肉的价格益发不成比例,于是日本庶民唯有改变饮食习惯,以适应现实上的变化。


所以,如果不想出现日本的恶果,大抵我们也应吸收经验,以免临渴掘井,无补于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6 10:10 AM , Processed in 0.03412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