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03|回复: 0

[文化教育] 我被法国的高中生考试题吓到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21 06: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被法国的高中生考试题吓到了 

 2017-09-21 杨渡 大家


| 杨渡


“没有自由我们能够幸福吗?”

——这是一道哲学考题。见诸于今年法国业士文凭(Le Baccalauréat,简称BAC,它是在法国进入高等教育所必需的文凭)的文科考试。申论长度不计,答题时间四小时。

我侄女(她爸爸是法国人),今年高中毕业,申请法语大学,得有此文凭。她把题目拿回来跟我讨论,问我如何做答。我都蒙了。

这是一道哲学、政治、社会学等的大课题。你可以从文学开始,用乔治·奥威尔的小《1984》为本,先谈没有自由,为什么有人感到幸福,有人感到不幸,甚至互相迫害;再谈自由的边界(以不侵他人的自由为自由的边界),再谈,这样的边界如何成为人与人之间成文的法律规范,以及不成文的文化规范。然而如果发生《1984》那样的状况,如何维护自由?法国大革命为何而生?于是就触及了人身权利、自由与法治等大课题。

当然,我们也可以回归中国文化传统,从儒家的自由观念,谈个体与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或者老庄的人生观与自由等。

作为论述方法,它必然有一套辩证法、正反合的论证过程。但我忽然忍不住问她:那法国人考这个要干什么?要考思想?政治正确?还是哲学上的辩证?

作为一种考试,它显然没有标准答案。它要了解的只是学生对这个问题所理解的知识广度、思想的深度,以及清晰的思辨能力。你要说没有自由,人甚至可以更幸福,也是可以的。历史上多的是这种例子。希特勒如果没有发动世界大战,屠杀犹太人,他独裁下的德国如果只是拼经济,拼社会福利,会有后来的灾难吗?德国会如何呢?

我侄女倒是颇有“反骨”。她并不用熟知的西方自由主义这一套,而是用儒家孔夫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来举例说明人是有可能没有自由,而感到幸福的,如果你可以“从心所欲”。也就是你如果知道自由的边界,不去逾越它,就会有一种边界内的自由,人也可能感到幸福。


漫画家蔡志忠笔下的孔子


我想讨论的不是题目本身。而是法国高中毕业文凭考的是这样深的题目,那高中的课程要怎么教?用什么当教材?是《1984》?哈耶克的《到奴役之路》?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还是孔子的论语、老庄的文本、佛家的超越生死……这根本没完没了。

另一个问题:老师要怎么教?老师能够再拿着课本,一字一句的解释吗?或者教学生如何修辞作论说文?老师的授课内容要如何准备?习于编教科书的教育部要如何规范课程大纲?而每一个学校如何透过教学,提高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以及思辨的能力?

至于考试后的分数,该如何打才算公平,如何不以意识形态(我是指保守或者自由倾向)来决定分数,而是以知识与思辨的能力为评分标准……就比较容易解决。

这还只是哲学题,我们顺便看一下考试的其它题目。先说一声。别吓到了。

地理题可二选一。第一题:日本中国区域竞争与国际野心;第二题:全球化中面临的区域不平等之融入。历史题:1992年之后的欧洲政治,提供的两份数据是:马斯垂克公约,以及一张政治漫画。其它题目还有经济科,考题可自选作文或分析;分析题是:给四张图表,分析经济景气/工作/失业率等的关系。或者组合题,内容有三部分:1、就社会阶级论马克思·韦伯与卡尔·马克思是否有差异?2、提出两个经济与环保冲突点论述……

这几个题目,事实上已是一种对世界局势的观察与思辨。它涉及国际政治、全球经济,但也涉及个人,因为每一个年轻人,都将在这样的时代里工作。你如何去看待?是用马克思·韦伯?还是卡尔·马克思?莫忘了,在全球性的贫富不均、失业严重的大势下,马克思的思潮重新在欧洲崛起。而在全球暖化、气候异常的灾难之下,环保与经济的矛盾必然激化,谁都无法逃避。

坦然的说,这就是年轻人要面对的现实,要迎战的未来。只是法国把这个变成高中毕业生要先思考并回答的问题。

我是打从心底里佩服这种考题的。不是说它可能难倒所有中国大陆加台湾的高中生,甚至大半的研究生,而是一种面对世界的态度。它不是给一些教本,一堆标准答案,而是抛出问题,让年轻人自己去阅读,去思辨,去提出自己的对应之道。

这样的考题,反过来也会决定老师的教学。老师不再有一套标准教本,而是要带着学生就各种专题进行讨论,广泛收集信息,阅读数据,分析时事,再进行各种观念的探讨。而阅读的文本就必须有经典,有文学、哲学、历史、地理等,乃至于带着学生找资料,随着国际局势的千变万化,一起思考辩证。从基本理论、历史背景、到趋势的形成,后续的影响等,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唯有这个知识广度、思考分析,以及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会跟着学生一辈子。

学习,难道不是为此?要测验的能力,难道不是这些?老师家长都不可能陪学生一辈子,唯有训练了思考分析能力,才能让孩子面对着未来的世界,去迎接未知的挑战。

回头看我们的教育体制,就很清楚了。考试方式不脱是非选择题、制式的答案,便于公平打分数。如此考试,就会有不断模拟考的教学,以及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我们的学生,也不会自己去思考,而是等待标准答案,再去把标准答案背熟,好应考得高分。这样的课程,这样的老师,以及一切以升学为目的的学校制度,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未来主人翁”?

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考试制度,改变教学方法,仅仅从课文、教材、上课方式上强加给老师各种责任,其实是缘木求鱼。

而最根本的,乃是我们到底要教给下一代什么能力,去应对未来的世界?我们不可能先给出答案,因为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我们只有教给孩子宽广的世界观,思辨判断的能力,才能迎向未知的挑战。

但我们如何从教育开始改变起,为我们的孩子,储备迎向新世纪的能力?

这是我从法国业士文凭考试得来的感想。法国已经开始这样做了,我们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2 08:45 AM , Processed in 0.02869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