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5|回复: 1

[人世间] 摆地摊10年捐出800万,20岁被写进教科书的她,温暖了400万寒门子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25 08: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7-9-21 03:33 PM 编辑

摆地摊10年捐出800万,20岁被写进教科书的她,温暖了400万寒门子弟 

2017-09-05 度公子 匠心之城

“真正的穷不是没钱,

而是没有能力付出。”


沈芯菱


11岁时,她就开始投身于公益。

14岁时,她赚到人生第一个100万。

20岁时,她被写进了台湾的教科书。

这个出生于寒门看惯了疾苦的女孩,

在获得了巨大财富后,选择了付出,

帮人们寻找光亮,走出人生的低谷。

你可以看到她的笑容如此灿烂,

因为那背后是一颗金子般的心。


01


真正能给你快乐的,

是你内心深处的东西。


如果家庭没有发生变故,

沈芯菱本可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在她出生前,父母白手起家,

开设了一家小型代工厂,

凭着良好的经营声誉,

生意已经做得有声有色。


岂料,八十年代中期,汇率升值,

许多产业卷款而逃,工厂负债累累。

庞大的债务如阴云般压来时,

父亲对母亲说:“宁可断其骨,不可昧其心。”

两人毅然变卖家产,不欠人家半毛钱。

1989年,沈芯菱出生的时候,

家里只能靠摆地摊维持生计。



还不到3岁,

沈芯菱就跟着父母卖货谋生,

挤在破旧的小货车上东奔西走。

清晨的早市、嘈杂的黄昏市场、疲倦的夜市,

别的孩子无忧无虑地去幼儿园时,

她得帮父母忙碌到深夜。


每逢梅雨季节,有一餐没一餐,

馒头配开水是常有的日子。

父母是小学文化,给不了学前教育,

只能教她认车窗外招牌上的字。

直到沈芯菱念小学,父母才租了间铁皮屋,

冬冷夏热的屋子,大雨一来就滴答漏水,

全家人蜗居在5坪的狭小空间里,

一张小小的棋盘桌,是书桌、餐桌,

也成了生活的试炼场。


幼年的沈芯菱


家里虽然没什么钱,

但母亲言传身教给女儿的,

不是痛苦、自卑和抱怨。

6岁那年,母亲给她讲了个故事:

“一天,宰相生了病,找到医生,

医生说,你去找个快乐的人,

穿上他的鞋子,你的病就好了。

宰相四处派人搜寻,找了许多人,

发现他们过得其实并不快乐。

就在束手无策时,宰相经过农田,

发现老农夫唱着歌、种着田,

赶忙跑去问农夫是不是快乐,

农夫点点头。宰相便要他的鞋,

可是农夫低头看看自己的脚说,

我根本没有鞋子,拿什么给你呢?”



当时,沈芯菱似懂非懂,

日后回想,母亲是想告诉她:

外在的物质都是很短暂的,

真正能给你提供持久快乐的,

是你内心深处住着的东西。

如果一个人内心是个无底洞,

全凭速朽的外物去填充,

那么永远也不会感到满足,

相反,如果能从心中汲取快乐,

这样的快乐就取之不尽。


02


爱,就是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责任。


沈芯菱永远忘不了的,

是5岁那年发生的一件事。

快过年的时候,她跟着父母,

在北港朝天宫前卖氢气球。

午饭的时间早就已经过去,

闻到周围小贩卖的大饼的香味,

饥肠辘辘的小芯菱突然走了神,

不小心松开手,一大把气球飞走,

她一个也没抓到,吓得快要哭了。

几颗气球对一般家庭没什么,

却关乎着她和父母的温饱。



这时,对面的母亲看到,

大步跑到沈芯菱面前。

她以为母亲会狠狠责备自己,

母亲却弯腰将她抱在怀中:

“没事没事,丢了就丢了。”

随后,母亲带着她入庙拜神,

只见母亲双手合十,向神祈祷道:

“上天若能给我们一条生路,

赏口温饱,我们必定教孩子以爱待人。



起初,沈芯菱不明白母亲用意,

不是应该保佑我们全家财源滚滚吗?

直到有一天,沈芯菱独自守着摊位,

有个叔叔买饮料时,给了一堆零钱,

结果沈芯菱小手拿不稳,

零钱散落在地,她就蹲下来捡。


那位叔叔在一旁嘲笑道:

“你爸爸妈妈不供你念书,

让你这么小就出来当乞丐?”

沈芯菱听了,觉得很受伤害,

这时,路边一个阿姨走过来,

一边帮她拾硬币一边夸奖她:

“别听他乱讲,你是个孝顺的孩子,

像你这样的孩子,以后一定有出息。”

一个叔叔,选择用言语刺痛她,

一个阿姨,选择用行动鼓励她。

尽管多年后,她记不得阿姨的样子,

却还记得当时感受到的温暖。



那时的她懵懵懂懂,

日后却领悟到了一个道理:

也许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

就能在对方生活中起到作用,

可能是伤害,也可能是鼓励。

那我们说过许许多多的话,

做过了许许多多的事,

岂不是能够影响生命的轨迹?

什么是以爱待人?

就是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责任。


03


100个人吃饭,

就有100个人开心。


国小四年级,沈芯菱与电脑相遇,

不但兴趣高,而且上手非常快。

母亲了解到她的天分后,

几经考虑,决定买一台电脑。

为了这笔钱,到街坊那里去借,

人家听了,冷言冷语道:

“没钱还学电脑啊,先顾肚子要紧!”


最后,母亲变卖了佩戴多年的玉饰,

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够了电脑钱。

看到电脑时,沈芯菱感到心痛:

“从买电脑的第一天开始,

我便暗下决心,绝不可以拿来玩游戏,

等到将来有能力了,

一定要赎回属于妈妈的回忆!



人生的转折,发生在11岁那年。

中秋节后,她去阿公家里玩,

一推门就看到阿公愁眉苦脸。

阿公说:“家里的文旦柚卖不出去,

一年的辛苦就要白费了。”

沈芯菱说:“那我帮阿公吃啊。”

阿公拿手指比划了一个“三”:

“傻孩子,家里有3万斤呢。”

看阿公那么苦恼,沈芯菱也很难过,

回去不久,她突发奇想:

网上不是可以发电子邮件吗,

何不想办法发给那些企业看看?

于是,她上网搜索相关信息,

一次就寄出了上百封,

没几天,果然就收到回信订购。

沈芯菱趁热又发出上百封邮件,

3万斤的文旦柚被抢购一空。



看到网络的“魔力”后,

沈芯菱开始苦读计算机技术,

买了不少二手电脑书自学,

实在没有二手书,就跑去书店,

在那里站着把书中的内容读完,

拿着小本子记下其中的关键,

为了学电脑,常常熬夜到凌晨。


那时,家里开了一家平价商店,

生意刚有起色,对面的大型超市开张了,

生意一落千丈,沈芯菱想了想,

对母亲说:“现在有种电子商务,

可以在网上卖东西,妈妈会做成衣,

不如我架设一个网站来卖服装?”



那段时间,每天一下课,

沈芯菱就要忙到三更半夜,

不断地尝试和摸索,

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

终于架设出一个简单的网站。


在收到第一笔50件订单后,

全家人看到了希望。

沈芯菱有了信心,又帮阿公架设网站,

自己制作图片、撰写文字,

第一次将农产品和网络销售结合,

不但解决了阿公的苦恼,

还帮周边果农打开一条销路,

创下卖出十多万公斤的最高记录。

当时,沈芯菱才12岁。



这两次成功架设的经验,

迅速让沈芯菱的名气流传开来,

越来越多的人上门托她帮忙。

半个月后,她拿到生平第一份酬劳,

准备给爸妈一个巨大的惊喜。

没想到的是,母亲接过红包,

将里面的钱拿出来递给她,

单单把空的红包揣在兜里:

“芯菱,我们没有能力栽培你,

老天爷给了你这么好的天赋,

如果你有多余的心力,

就把它用在和我们一样为生活所苦的人身上。

一个人吃饭,只有一个人开心,

要是这碗饭足够多,分给100个人,

这个世界就有100个人开心。”



母亲的话让沈芯菱为之一震。

她想起身边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

如果他们能像自己一样学到技术,

是不是还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呢?

于是,她将后来收到的酬劳分成两份,

一份用来帮困苦学童,一份用来增添设备。


12岁到14岁那两年之间,

她不断地接单,架设了30多个网站,

包括服装、旅游、工商、医药、传播,

有时候忙得焦头烂额,靠打点滴支撑。

短短两年,她赚到了一百万新台币,

随着收入增多,她捐出的善款也越多,

只留下少部分的钱增添设备,

一家人却还住着简陋的房屋。


04


当别人质疑你的时候,

先不要急着愤怒。


13岁,沈芯菱升入六年级,

一次老师发考卷,她拿到100分,

正开心得不得了,扭头一看,

身边的男同学低着头,

默默看着五十分的考卷难过。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沈芯菱发现,

这位同学并不是脑袋瓜不好使,

家里农务繁杂,他回家必须干活,

到了课堂上经常会打瞌睡。

看到男同学用很短的铅笔写字时,

她突然想到自己曾经也这样艰难,

便在心里发愿,一定要帮这些人。



越是家庭贫困的孩子,

越是得不到好的教育资源,

也就越发感到未来没有希望,

因此陷入自暴自弃的恶性循环。

当时,在线教育正是热门话题,

沈芯菱找了一些宣传手册来看,

一年的费用居然高达十几万新台币。

“这能有多少孩子用得起?

教育不应该是公平的吗?

大家说教育是改变贫穷最好的途径,

可为什么教育机会要和金钱成正比?”



于是,她到处收集资料,

开始架设“安安免费教学网”。

为了筹措建设网站的费用,

一连接了3家公司的网站业务,

加班加点,独自熬过无数夜晚。

为了自制教材,她四处借课本、参考书,

到图书馆、书局收集类目资料,

看人家成功的网站如何做音效、动画、题库。

经过了一年的努力,网站终于上线。

她又自掏腰包印制海报、传单,

发动身边的人去各地宣传。


安安免费教学网


安安教学网一上线,

第一年就有70万人使用,

十年间有450万人上线学习。

劳累和压力让沈芯菱瘦了一圈儿,

但接到孩子、家长的感谢信和成绩单时,

沈芯菱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不久,她又想办一个实体教室,

便四处借鉴成功经验,

独自撰写企划、制定教材,

通过网络联系有善意的大学生来支教。

在她生长的云林,这个贫困的地方,

谁都不相信她能把这件事做成。

可就在月底,两个大学生来到云林,

敲响沈芯菱的家门后,当即怔住了。

他们没想找自己来提供帮助的,

居然是一个14岁的小女孩。



在建立实体教室时,

沈芯菱也遭遇过别人的质疑。

7月的一天,她顶着大太阳,

抱着一大叠传单去街上发,

两个阿姨刚拿过她手里的传单,

一看是提供免费的教学课程,

马上丢进垃圾桶里:

“现在的骗子越来越精明了,

居然让小孩子出来骗钱。”


沈芯菱听了,觉得非常挫败和委屈。

回家后,她气得把传单撂了一地,

母亲得知原委,便开导她说:

“她们不相信你,也许是被骗过,

是大环境让她们不肯相信这种事。

如果你放弃了,她们就想,你真的是骗子,

如果你把这件事情做起来,

不就证明她们错了吗?”



沈芯菱捡起地上的传单,

又挨家挨户去扣门,

经常一发就发到夜里七八点,

被狗追,被蚊虫叮咬,被拒之门外,

一次不行,她就去第二次。

正是这份坚持、勇气和信念,

慢慢扭转了人们对她的态度。


开课第一年,就有75个学生来上课。

她非常感谢母亲说的那番话,

原来这个世界上做什么事都不容易,

哪怕是善举,也会受到别人的质疑,

当别人质疑你的时候,先不要愤怒,

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想一想,

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还不够好?

如果问心无愧,那只要保持信念,

付出的汗水总会开花结果。


05


在鸡蛋和高墙之间,

永远站在鸡蛋这一边。


真正让沈芯菱名扬台湾的,

是她15岁发起的一次救助行动。

听说市面上柳丁一颗只卖一块钱,

起初她还以为是广告营销,

四处打听一番才确定,

所有果农都在贱卖柳丁。

彼时,正好是台湾选举期间,

政府部门每天开着宣传车,

在街上宣扬如何保障农民权益,

帮他们解决销路和售价上的困难。

沈芯菱越听越觉得讽刺,

一怒之下,奋笔疾书投给联合报,

大声质疑政府的不作为。



结果第二天,

报上就刊发农委会回应文章,

指责沈芯菱歪曲事实、无中生有。

沈芯菱气得一把将报纸撕掉,

“这些人实在是太可恶了,

他们坐办公室,大笔一挥,

就让农民一年的辛苦白费,

嘴上说保障农民的权益,

却根本不关心他们的死活!”


于是,她四处奔波、拍照、采访,

将全部资料贴上网站,再次投报。

此举一出,台湾各地记者纷纷涌来,

立马在社会上激起巨大的反响。

得知沈芯菱这次是跟政府叫板,

许多亲戚都打电话来关问:
“不如就这样算了,别闹出大事。”

可沈芯菱对母亲说:

“我不过是说的实话啊?

什么时候说实话也有错了呢?”



大人只看利弊,小孩才分对错。

柳丁的问题被越来越多人关注后,

沈芯菱发起了“全民吃柳丁”行动,

号召全台湾的人一起来帮农民。

在民意的驱使下,政府不得不做出回应,

发布了一系列保障农民权益的机制。

柳丁的价格一下子回升了三、四倍。


面对这样的结果,她自己都感慨:

原来个人小小的力量,

可以拓展到无限大,

爆发出一种巨大的力量。

只是,面对这个世界的黑暗和不公平,

有人选择视而不见,有人选择拂袖而去,

有人选择默默忍受,有人选择委曲求全,

而有的人,选择踏出那一步,

只是为了让世界向美好靠近。



韩国电影《辩护人》讲到:

“以卵击石又怎么样?

石头再坚硬,也是死的,

鸡蛋再脆弱,也是有生命的。

岩石最终会化为沙,

鸡蛋则会孕育新的生命。”

沈芯菱知道,有光的地方,就有黑暗,

她也相信,心怀光明,就不惧怕黑暗,

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心里,

能荡开层层光的涟漪。


 楼主| 发表于 2017-9-25 08: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7-9-21 03:32 PM 编辑

06


成功不是赢过多少人,

而是帮过多少人。


13岁那一年夏天,

沈芯菱看见一位妈妈,

指着路边的工人教训孩子说:

“你再不用功念书,

以后就跟那些人一样没出息!”


远处,一群扛着砖瓦的工人挥汗如雨,

一个个皮肤晒得通红。

听到那位妈妈的话,沈芯菱很气愤:

“叠砖垒瓦的工人,捡拾垃圾的老人,

辛苦叫卖的摊贩,这些草根难做错了什么?

为何普通人对底层劳工的歧视都如此严重?”



凭借自己对底层人的认知,

她觉得该做些什么来改变大家的偏见。

于是她拿起了相机,一人骑车环岛,

走遍台澎、金马、兰绿,记录草根面孔,

发誓要保存一部“庶民生活史”:


 竹七采摘凤梨的阿伯,

工作时戴两副手套才能避免被刺伤,

从早上七点多收到下午,

不论多么贱价惨赔,仍坚持要采收。

阿伯说:“这是天公给我的责任,

也是我做农夫的尊严!”

 在沼泽地挖蚵仔的老奶奶,开贝壳时,

手指被割掉一块肉,戏称这是“红包礼”,

因为“几滴血会换来孙子的学费”。

 喷农药的老人常说:

“不知是虫先死,还是人先倒。”

 收垃圾的阿婆拖着大小包:

“拖了十公里,只为换一口饭。”

…………



沈芯菱在个人网站中写道:

“我所记录的每一帧影像,

虽是不起眼的升斗小民和贩夫走卒,

却是最真实的呈现。

请执政者在廉洁和贪婪中,

记得那布满风霜的脸庞,

在富者和贫者中,

记得那彷徨无助的眼神。” 


8年间,沈芯菱走访18万里,

相当于环绕台湾145圈,

访谈超过3600多位乡亲父老,

写了超过40万字的记录,

拍了30多万张照片,

制作成“草根台湾脸谱”,

吸引 2000万人次浏览。

她说:“我的终极理想很简单,

就是把发言权交给那些,

在太阳底下默默低头流汗的人,

让他们的声音被听见。”



草根台湾脸谱


从13岁到21岁,从少女到青年,

每一次出发,每一次拍摄照片,

沈芯菱都以自身经验为起点,

选择为底层发声,为他们战斗。

在思索着社会资源不公的同时,

她选择用实际行动去改变现状。

10多年里,靠着写作、演讲、做网站,

她将800多万新台币全部拿来做公益,

她谢绝了所有的捐助,独自承受压力,

不知改变了多少人的生活乃至命运。

整个社会还淹没在物质主义中时,

她已经找到了一种更高级的快乐:

“所谓成功,不是赢过了多少人,

而是你帮过了多少人。”


07


我们可以想办法,

让生命朝美好靠近。


大学乃至大学毕业后,

沈芯菱将收入全部投入到公益中。

那些钱对于她并不富裕的家来说,

无疑是改变生活质量最好的保障。

可家人还住在没有装潢的旧楼里,

楼下是成衣厂与店面,楼上是住家。

门前砂石车呼啸而过,扬起漫天尘土。

旁边是一片稻田,西部纵贯铁路穿过田间,

每隔几分钟就有火车“呜呜”经过。



对于女儿的所得,

父母向来鼓励她多移作“他用”。

母亲对沈芯菱说:“同样是人活一世,

爸妈这一生都在忙活自己的这张嘴,

你能为社会所用,是爸妈最大的幸福。

爸妈不能在金钱上给你支持,

但可以在精神上给你足够的爱和自由。”

回到家中,沈芯菱的生活依然朴素,

帮着妈妈做成衣,给隔壁阿伯卸货。

她早有能力脱离底层的辛苦,

却愿意让自己贴近他们的肌肤,

感受他们的汗水,帮他们照亮前路。



台湾崇高荣誉“总统创新奖”、

“台湾十大慈善家”、蝉联“总统教育奖”、

十大杰出青年、台大学生贡献奖等多项殊荣…

获选“台湾百年代表人物”…

《时代杂志》称她:“天堂掉落凡间的天使”,

《读者文摘》亚洲版称她为“少女慈善家”,

20岁时,她就已被载入台湾13本教科书,

成为了许多学生心目中励志的榜样。

每次接受媒体采访,她都不忘感恩父母:

“是他们教会了我去怎样去爱别人,

是他们让我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

真正的贫穷不是没有钱,

而是不懂得怎样付出。”



一个十多岁的少女,

何以身上能发出如此巨大的光芒?

在《人间相对论》节目中的一段独白,

或许就是沈芯菱一路坚持最好的答案。

著名作家杨照问:“你是个快乐的人吗?”

她说:“以前我也感觉生命就两种态度,

一种是悲观,一种是乐观,

乐观的人就说,生命就像茶叶蛋,

因为有裂痕所以才入味,

悲观的人就说,对,所以你才值六块钱。

可后来看到那么多底层的普通人,

看到自己能为他们做出的改变,

我慢慢觉得,的确,很多事并不美好,

但没有关系,我们可以想办法,

让生命朝美好靠近一小步。

而我相信,这一点,

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到。”



曾经有一个女学生,

因为悲观失望而自弃,

几乎走到了自杀的边缘。

但在听完沈芯菱的一次演讲后,

她偷偷写了一张纸条告诉她:
“谢谢你,让我找到活下去的勇气。”

歌德曾经说过:

“你若要为你的意义而欢喜,

就必须给这个世界以意义。”

沈芯菱身上发出的每一道光,

爱、信念、勇气、坚持和责任,

就是这一份欢喜最好的诠释。


- END -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0 11:34 AM , Processed in 0.04831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