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投资者失手押注CDO,助长了金融危机。这种号称安全的投资工具结果一点也不安全。现在,在长牛行情显出疲态之际,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回归CDO市场,围绕金融冗赘渗透股市的担忧也随之而起。
十年前,投资者对CDO的糟糕押注助长了金融危机,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回归CDO市场。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CHRISTOPHER WHITTALL / MIKE BIRD
华尔街日报 2017年 08月 29日 15:50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声名狼藉的合成型债权抵押证券(CDO)而今卷土重来。
十年前,投资者失手押注CDO,助长了金融危机。这种号称安全的投资工具结果一点也不安全。现在,在长牛行情显出疲态之际,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回归CDO市场,围绕金融冗赘渗透股市的担忧也随之而起。
美国证券业及金融市场协会(Securities Industry and Financial Markets Association)的数据显示,金融危机后的几年中,美国CDO市场稳步衰退,但自2014年以来一直比较平稳。欧洲CDO市场整体规模再度扩大,第一季度同比增加5.6%,2016年第四季度增加14.4%。
CDO将抵押贷款或公司贷款等一批资产打包为证券,然后再分割为多份出售给投资者。
合成型CDO的标的资产并不是实际的债务证券,而是与贷款或公司债等其它投资关联的衍生品。
金融危机期间,合成型CDO成为这个时代金融冗赘的一个标志。电影《大空头》(The Big Short)将其比作“原子弹”,这种工具最终将抵押贷款市场风险扩散至整个金融系统。
合成型CDO中充斥着次级抵押贷款敞口、甚至其他CDO的时代早已过去。现在的合成型CDO中包含涉及一系列欧洲和美国公司的信用违约掉期(CDS),实际上令投资者能够押注企业违约率是否会上升。
银行人士表示,在急切寻找回报高于基础政府债券的资产时,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以及高净值投资者都纷纷投资于合成CDO等资产,合成CDO在2008年之后基本上成为对冲基金的专属领地。
不过很多投资者仍认为这些产品过于复杂,担忧市场大幅波动时可能难以脱手,就像上次危机中一样。
合成CDO的回归可能带来其他风险。即便银行目前不太愿意借出资金帮助客户获得回报,但信贷违约掉期(CDS)的杠杆会变得非常高,可能让投资者进行规模过大的押注。
银行人士表示,合成CDO自危机以来已发生演变。例如,大多数的期限更短,至多两到三年左右,而不是七至10年。一些银行只将市场中经常交易的标准CDS指数分成不同的份额,而不是设计定制的信贷篮子。
安排这些交易的银行数量也更少。表现活跃的银行包括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 SA)、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 C)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 GS)、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 JPM)和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
任何关于违约率上升的预期都可能导致合成CDO出现损失,不过目前分析师预计违约率应会下降。然而,鉴于金融危机之后短时间内的市场表现,这样的记忆可能让很多投资者保持观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