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5%,增速比6月份放缓2.6个百分点,为最近三个月来的最低;统计局归因于极端高温天气条件下部分企业放假、停产等短期非经济因素。
图片来源:ASSOCIATED PRESS
OLIVIA GUO发稿
华尔街日报 2017年 08月 28日 06:56
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5%,增速比6月份放缓2.6个百分点,为最近三个月来的最低。
国家统计局将增速放缓归因于极端高温天气条件下部分企业放假、停产等短期非经济因素。
国家统计局周日早间公布,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6126.7亿元,同比长16.5%,这一增速为4月份以来的最低。
此前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7277.8亿元,同比增长19.1%,5月份为16.7%,4月份为14%。
累计看,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5万亿元,同比增长21.2%,增速比1-6月份放缓0.8个百分点,更创出年内新低。
从累计数据看,今年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呈逐步下降态势,1-2月同比增速达到31.5%高位后,逐月下降,不过,和前两年比,仍处于较高水平。
此前前6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6337.5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比1-5月份放缓0.7个百分点。
2016年该指标同比增长8.5%,扭转了2015年下降2.3%的局面。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称,虽然7月份同比增速放缓,但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企业效益同比仍呈好转态势,工业利润继续保持较高增速。
具体看,何平表示,7月份降成本成效有所扩大: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为93.12元,同比下降0.29元,比6月份多降0.11元。
其次,降低企业杠杆率取得进展:7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8%,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第三,工业产成品“去库存”持续推进:7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8%,增速比7月份主营业务收入低2.1个百分点。
其它还包括企业资金周转持续加快、利润率同比进一步提高以及国有控股企业效益显著回升等。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人民币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