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4|回复: 0

[旅游天地] 张海律:我在北大西洋钓了800斤龙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2 04: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海律:我在北大西洋钓了800斤龙虾 

 2017-08-12 张海律 大家

 


| 张海律


凌晨4点,我打着哈欠,把车开到大西洋边的一个小码头。这是加拿大东部新斯科舍省北部的布雷顿角岛,可即便高纬度地区的夏季拥有漫长的白昼,这种时间也实在太早了点,海平面尽头确实初绽开一圈晨光,让天色从漆黑渐变为深蓝。


▲凌晨4点的码头,渔船已经准备出航


码头栈道的白炽灯和几艘渔船的大灯接连打开了,我被光晕刺眼了一刹那后,也迅速适应过来,恍如穿过一层深蓝色的帘布,走进一间海上外科手术室。一老一少两个人,披上了深绿色的工装和围裙,麻利地归纳着甲板上各种工具,塑料水管像呼吸管,一头插入直抵船底的蓄水池,就当那是水产们的氧气瓶吧,另一头留在“手术台”上;整箱整箱的新鲜鱼肉似血袋,一层层码放起来;带卡尺的钳子,当然就是手术刀,一会儿我就能知道怎么用了。


▲作为诱饵的鱼肉


本来就挺整洁干净的甲板,成了最方便他们动手操作的手术室,几分钟后,作为主刀大夫的船长Steward来了,跟我握手致早安,“出海会很辛苦哦,我们得在峡湾和外海飘九个小时,没睡几个小时的话,你肯定会看着我们重复操作而犯困睡死过去的。不过除了龙虾,你或许还能看到海豹甚至鲸鱼。”接着,戴着加拿大龙虾标记的渔船出航了。


▲如同海上外科手术室般的渔船甲板


这趟捕虾出航,并非那种浅尝辄止了解一丁点产业皮毛的体验式旅游项目,而是我的民宿房东Jim执意让我跟出去“玩一玩”的正式日常工作。当然,在人家忙碌的捕虾季,我注定只能作为“手术室”里袖手发呆的吃瓜群众。房东大宅和码头所在黄金大臂弯(Big Bras d’Or),是维多利亚郡的一个居民社区,因为当地在林业和渔业之外,几乎只有服务业岗位,人口开始逐年递减,从19世纪末的12000人降至今天的7000多人。“年轻人留下来是找不到工作的,我们的女儿早就搬去艾伯塔省了,在那儿的油田工作二十多年了”,高大壮硕却步履蹒跚的老Jim对我说到。

可渔船上不就有着一个年轻小伙吗?心想着他会不会是外来季节工,才出航不久,在收起第一笼渔获之前,我就问这个叫Scott的年轻人,“你从哪来?”

“我就是当地人,大臂弯的。“Scott知道我好奇当地人都能做啥工作后,开始解释,”我自己有别的职业,渔猎季之外是一名建筑工,而龙虾捕捞季只有从5月中到7月中的10周时间,每周工作6天,每天在海上9小时。

驶离码头不到10分钟,第一个收笼点到了。年长的船员Dundee将绳索挂到接近船长室的定滑轮上,从大海中搅回一个约1米长的长方形铁笼,里面躺着十来只深红色的龙虾,Dundee戴着厚实的手套,一支支的将它们抓到案板上的盒子里。


▲捕虾笼


接下来的工作属于年轻的Scott,中计后不愿放弃抵抗的那些龙虾,瞪圆了眼镜、抡开了大夹子,愤怒盯着年轻人,Scott轻易地将它们控制住,用带卡尺的钳子,先丈量从颈到尾那圈最鲜美部位的长度,不合规格的直接活扔回海里,达标的则被用钳起的塑胶套封住愤怒的爪子,然后丢到一旁水箱里。


▲钳子卡尺丈量龙虾甲壳尺寸


▲给龙虾封爪


▲给龙虾封爪


被封爪之后的龙虾


Dundee在从铁笼往案板上扔龙虾时,就大概挑选过一道了,身形太小的,直接丢回海里继续发育,而Scott不好确认是否达标的,则有经验老道的Dundee拿卡尺再过一遍。这种时候,暂停渔船的船长Steward,一般会更换掉铁笼里浸泡得太久的诱饵鱼片,然后再将铁笼丢回大海,等待今天逃脱的龙虾,再一次傻乎乎钻进去。

我开始好奇哪些龙虾能因尺寸不足而被”暂时释放“。往下一个收笼点行驶中,Steward开始解释,“从圣劳伦斯湾到大西洋这一带水域,分6个龙虾捕猎区,根据海洋管家协会对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每个区域对最小捕捞尺寸的要求都不相同。我们在27区,如今可以捕捞的最小甲壳尺寸是82.5毫米。


不足82.5毫米的龙虾被扔回大海


我心里盘算着这个长度,已经是足够饱餐一顿的一磅重饕餮盛宴了,在布雷顿角的餐厅,会是33加币(约165元人民币),到曼哈顿切尔西市场排挡,是29.5美元(约200元人民币),到国内酒楼,估计得五六百人民币吧。这一海域对龙虾成年的标准,北部是72毫米,南部是76毫米,但因这儿的龙虾普遍具备蜕壳再生的长寿能力,捕捞最低标准也就逐渐升高,从1997年的70毫米到了如今的82.5毫米。

几轮捕捞后,Scott手里拿着两只大虾,教我分辨性别,身形明显宽的是雌性。另一只体型庞大的雌虾,甲壳底部鼓着一堆小圆点,那是怀孕期的标志,按照捕鱼法规定,Scott将其放归大海。渔船驶离峡湾,朝着大西洋中的两个无人岛前行,这约1海里长的部分没虾可捕,Steward就让我来驾驶,顺便指着电子屏幕,告诉我哪部分代表水深、哪部分代表海底地形、哪部分代表水底鱼的种类。


左边是雄右边是雌


接近小岛的时候,天色已透亮,我留意到海面上有着不同颜色的浮标,那代表不同渔船的诱饵,而黄金大臂弯这个小码头,能够有资质出海捕虾的渔船只有13艘。“我们每一艘每次出航,能放275支诱笼”,Steward说到。

也就是说每周6天,Steward和他的两个伙伴,得这样不停地收网、分拣、封爪、上肉、下饵,反反复复275次。太阳彻底升上了天空,海鸥追赶着渔船,等待被Dundee放弃的过期诱饵鱼肉,在它们伴着啸叫的反反复复俯冲入海之后,我终于无法抗拒睡意的闭眼了。


追随渔船的海鸥


醒来时,渔船已朝着下一个光秃秃岛屿驶去,这时难得的休息时段,Steward船长递给我一个三明治,“龙虾肉的“。

“龙虾对你们当地人来说,就是便宜的麦当劳吧?“我问到。

“确实如此,不过对游客来说可能并不算,今年收购价大幅上涨了“,Steward高兴地说到。

我总算得以了解本该最关心的龙虾价格和渔民收入问题。因为冷水和零工业带来的独特风土条件,布雷顿角,一直是各国大厨追捧的全球最佳龙虾产地。不过市场价变化幅度却非常大,在北美经济不景气的2003年,码头收购价仅为每磅3加元(约每市斤16元人民币),而今年又直接跳涨到每磅7加元。涨势从去年就已经形成,我在一篇去年年底的产业报道里读到,2016年,每磅龙虾为布雷顿角岛的渔民带来5.5加元(约28元人民币)收入,而价格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大规模需要


cape breton龙虾地图


“我们每天的虾获很不一定,从400磅到1000磅都有可能“,船长说到。也就是说出航一趟,三个人能赚到2200到5500加币(约11000到27500元人民币)。”不过,单是拿到捕虾拍照就非常不容易,而且得花50万加元,幸好这渔船本身没花多少钱,是能干的Dundee自己敲打出来的。“

渔民欢乐商家愁。一家从布雷顿角进口龙虾的波士顿经销商,就抱怨道,“最近来了4万磅龙虾,我们以8加元一磅的价格收的,却因价格太高,只能以7.2加元一磅的价格售卖,完全成了亏本买卖。就连波士顿的麦当劳也不再卖当地招牌的“麦乐虾”三明治了。


约一磅重的龙虾将以7加元价格被收走


从外海第二个小岛尽头,渔船开始折返,并收捞剩下的140个诱笼。海豹开始成群结队的在远处礁石上晒太阳,而这个著名观鲸海湾却还没让我见识一头大型哺乳动物。偶有几笼,会打捞上一些乱入的奇形怪转比目鱼,Scott将它们搁在桅杆上,它们竟能像冰箱贴那样附着上去。


晨收回岸边的诱笼


无线电台开始招呼着峡湾和外海的这13艘渔船返航,出海不能超过9小时,这是另一项规定。“其实,这儿的很多规定都不成文,可能因为布雷顿角绝大部分人口都是苏格兰高地裔的后代,都自己会去自觉遵从自然规律吧”,船长顺带夸奖了自己的族裔,而他们的祖先,就是在“高地净空运动”中被贵族地主征地驱逐后“被移民”的贫苦佃农。


货柜车在码头等着这一天的渔获


正午12点半,渔船靠岸,不用称量,Steward根据装了多少个箱子就能估到,“今天大概弄到了850磅(约800市斤),非常不错了,你算是我们的幸运星吧”,船长感谢了我。一个老太太拿着购物袋守在码头,没听清她跟船长嘟噜了几句什么,Steward就大方送了三支大龙虾过去。


船长慷慨赠送三只龙虾给老太太


房东Jim也来到码头等我,跟老友船长打招呼时说到,“就不用再送中国人龙虾了,家里冰箱里还有你昨天拿来的呢,已经煮好了。”是时候又去吸收鲜美的高蛋白质了,我开始后悔头一晚没能忍住,在布雷顿角岛的另一头自己吃了一顿龙虾。记得冯小刚贺岁片《甲方乙方》里,叶京饰演的富豪尤老板坚持要到贫困乡下去体验生活,终于被“好梦一日游”公司接走时,眼睛瞪得像黄鼠狼般抱怨,“我都想一辈子和龙虾睡一块了。”


等待我归航的龙虾


而在北大西洋的这片海域,我想自己已经跟龙虾睡一块了。


电影《甲方乙方》剧照


题图为布雷顿角岛海岸

本文配图除最后一张剧照外,皆为作者供图


【作者简介】 

张海律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讯娱乐特约评论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5 02:26 AM , Processed in 0.02974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