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9|回复: 0

[影乐之声] 知乎放映室|这部最接近完美的影片,却只有很少人看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1 06: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部最接近完美的影片,却只有很少人看过


2017-08-09 魏知超 知乎放映室

知乎放映室

和你一起发现好电影

题图:《控方证人》


如何评价电影《控方证人》?


知友:魏知超


豆瓣 9.6 的高分


无剧透~


我觉得《控方证人》可以说是悬疑剧与情节剧的双重范本。


《控方证人》改编自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短篇小说和舞台剧。虽然原著小说在阿婆等身著作里毫不起眼,但同名舞台剧却是与阿婆的《捕鼠器》齐名的经典剧目。


难能可贵的是,做为推理小说大师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其实深谙一个道理——表演与文字是迥然不同的两种艺术表现形式。


推理小说的读者往往会被凶手复杂诡秘的犯罪手法和侦探逻辑上环环相扣的推理所倾倒,而剧场里和银幕前的观众却很不一样,他们大部分的注意力天然地被直观且丰富多彩的声、光、色所吸引,很少有观众能再分神跟上过于复杂的逻辑推理。


所以小说里的犯罪手法和推理过程设计得越是繁复,读者读来也就越有华丽之感;而银幕上的推理则应反其道而行,易简不易繁。既要让谜面足够简单(涉及案情的人物不能太多、案情也不能包含太多的逻辑环节),又要让谜底语不惊人死不休——而这对编剧来说就是极大的考验。


这是一个极难把握的度:既要让观众随时轻松跟上剧情的推进,又要让他们隐隐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太对劲」,可却又猜不出不对劲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然后直到结尾的大反转呈现出来时才恍然大悟。


而在这方面,阿婆自然有不世出的功力。阿婆在《控方证人》里正是做到了利用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谜面精准地引导(其实是误导)观众的预期,又同时在他们心中埋下「真相似乎另有隐情」的种子,然后在结尾给了他们大出意料的反转(而且不止一个反转)。因此《控方证人》是可以说是悬疑剧的范本。


《控方证人》的导演是比利·怀尔德。在这片之前他个人已手握三座奥斯卡奖杯,已拍出《双重赔偿》、《日落大道》、《七年之痒》等传世佳作,在这之后的几年里还陆续有《热情似火》、《桃色公寓》等杰作推出。可以说执导该片时,比利·怀尔德正值事业巅峰状态。


这个最会讲故事的导演把自己讲故事的超凡功力灌注进了《控方证人》每一个细节里。例如他是这样安排影片开篇爵士与被告沃尔的会面的:嗜烟如命的爵士本来在拐杖里藏了几根雪茄,却被护士没收。正在无比沮丧之时,律师梅休和沃尔正巧上门求救。


本来因为心脏受不了刺激而不准备受理刑事案件的爵士忽然发现梅休口袋里有两支雪茄,于是顿时两眼放光,以了解案件为由把他拉到办公室。


本想趁机抽上几口,可不巧俩人都没有火柴,所以又不得以再把等在门外的沃尔也叫了进来。沃尔替爵士点了烟,才总算解了他的烟瘾。这才沃尔有机会把案情的始末详细地说给吞云吐雾的爵士听。


这个因雪茄而与被告结缘的情节与结尾的大逆转相比竟然毫不逊色,而这样的设计在片中比比皆是。


事实上,正是情节推进中这些极其出色的细节设计才构筑起影片作为一部情节剧的魅力。因此《控方证人》也可以说是情节剧的一流范本。


好的悬疑故事通常都经不起泄底,只要看过一遍,魅力便急剧下降;但好的情节剧却是值得反复玩味的。


《控方证人》是这样一部作品:第一次观看前,你最好不要在网上搜索剧情介绍,以免被剧透;但看完一遍之后,你又会发现即使抛开那个意外反转的结局,片子里也有太多有趣又有意味的细节值得一遍一遍地欣赏。


就这样,阿加莎·克里斯蒂和比利·怀尔德这两位大师珠联璧合,为影史留下了一部悬疑剧与情节剧的双重范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8 12:22 AM , Processed in 0.03960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