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6|回复: 0

[哲史艺丛] 张丰:80年代的人情之美,是中国人最不该丢掉的东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9 05: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丰:80年代的人情之美,是中国人最不该丢掉的东西 

 2017-07-29 张丰 大家


文 | 张丰


鲁迅的孙子周令飞,80年代随妻子到台湾居住,曾拜访祖父的论敌梁实秋。周令飞没有读过鲁迅和梁实秋论战的文字,但是却很想让梁实秋谈一下当时的情景。梁实秋淡淡地拒绝了:“以后有机会单独谈吧”,说完,他站起来往周令飞的杯子里添了一些啤酒。

两人几度碰杯,气氛很是融洽,周令飞甚至想为梁实秋做一串在台湾吃不到的老北京糖葫芦。

记录下这一幕的是丘彦明,当时任台湾《联合报》副刊的编辑。她的《人情之美》最近在大陆出版,该书记录了丘彦明担任副刊编辑期间与十多位作家打交道的经历。大陆的80年代,是一个让人怀念的思想上的黄金时代,在台湾也一样,丘彦明笔下的80年代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时代。


梁实秋、台静农、叶公超,在大陆版的《现代文学史》中都曾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我们所知道的都是年轻的他们。梁实秋是作为鲁迅的论敌存在的,鲁迅那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就是针对他的。台静农是鲁迅的学生,鲁迅日记里很多次都提到他。叶公超,新月派的年轻批评家。我们知道就是这些最粗的线条,随着1949年政权的更迭,这些人就在我们的文学史中消失了。

丘彦明为我们讲述了这些人的80年代。梁实秋凭借一己之力,耗费30年时间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然后,他又花了7年时间,写出一部一千多页的《英国文学史》,编辑二千多页的《英国文学作品选》,他的坚持和耐力真是让人敬佩。这样的工作量,放到今天,需要一个文学所组织十几名专家,立一个大项目,做十几年都未必能做好,但是,这样一位梁实秋,是不为大陆读者所知的。

晚年的梁实秋,生活优雅而洒脱,他和太太养了两只猫,每天都要去菜市场为猫买活鱼吃。猫枕在他腿上睡着了,他都舍不得挪动身体,怕影响猫的休息。就是这样的人,在年轻的时候竟然和鲁迅围绕革命文学进行了一场论战,站在晚年梁实秋的立场来看,实在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仅从对待宠物的角度,也能看出两人的根本不同,鲁迅厌恶宠物,把梁实秋比喻为“落水狗”,而梁实秋则是标准的“猫奴”。这样想,两人起冲突也就并不意外了。

丘彦明大学学的是新闻,但是喜欢编辑刊物,等她到了《联合报》,在著名诗人痖弦担任主编的文学副刊做编辑,痖弦为了锻炼她,除了约稿外,还让她承担访问作家的任务。丘彦明个子不高,聪慧而可爱,很快就和老作家们打成一片。因为女儿不在身边,梁实秋夫妇把丘彦明当女儿来看待,梁太太韩菁清到香港出差,就让丘彦明每天来陪梁实秋吃饭。


丘彦明与梁实秋先生合影于台北四维路梁宅


正是由于这种深入的交往,丘彦明得以深入了解作家们的生活甚至生命。梁实秋生命的最后时刻,丘彦明一直陪在身边。戴着氧气面罩的梁先生,突然大声喘气,并且大喊:“给我更多氧!”这就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这个潇洒的散文大家,尽管早已自称看破生死,也对身后事做了清楚的交代,但是他对生命又是如此不舍,让人动容。他性格的底色,就是对生命的热爱。

和梁实秋的洒脱相比,叶公超则显得决绝而顽固。他晚年和政治关系紧密,1978年被聘为“资政”,但是他同时还保持着文人的本分。由于对丘彦明的信任,他特别告诉秘书,丘彦明可以随时来他办公室,不用打电话,也不用预约。生病住院后,丘彦明每天下午都抽空到医院陪他,成为了他心灵的依靠。得知叶公超去世,丘彦明用被子蒙着头大哭一场,然后去料理这位批评家的丧事。

就这样,这个小女子成为了中国新文学的守夜人,送走一个又一个老作家。这就是“人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编辑与作家之间的感情,一个女孩子与文学老人的感情。丘彦明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但是,正是这种“人情”,把她和这些从大陆颠沛而来的文化人联结在了一起,某种程度上说,她也继承了他们精神的衣钵。

正是这种亲近,让他可以大胆地问老年的梁实秋:你还有什么遗憾?梁实秋说了很多,最后提到的是陆游的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这也让我们知道,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在老一代作家心目中是多么重要。丘彦明在和这些作家打交道的时候,其实有着一种文化上的自觉,她有意要为时代留下一些特别的记忆,而这些老人,此时已经有点像孩童,在丘彦明面前完全打开了心扉。

如果说梁实秋、叶公超是一代人的话,三毛、白先勇和高阳,则是新一代,他们的文学之路,都是在台湾开始的。三毛把丘彦明当成最好的朋友,甚至送了一些衣服给她,在丘彦明去领奖前,还把她喊到自己家里,给她找最好看的衣服,帮她化妆。白先勇对丘彦明也非常好,“丘彦明做的一切事情,我都支持”。历史作家、大才子高阳,则把丘彦明当成了红颜知己,领了稿费,去买一双意大利皮鞋,要过来给丘彦明秀一下:你看样式怎么样?后来,高阳更是向丘彦明表白:如果我再年轻10岁,就追你啦。

白先勇与丘彦明


每个人对“人情”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这种“人情世故”,其实也并不是那么容易,你不但要投入情感,也要把握分寸。丘彦明在当编辑的时候,和在美国的张爱玲通信好几年。每次约稿,张爱玲都会回复,偶尔也会有一些对生活的吐槽,显得挺亲密。但是,等丘彦明从《联合报》离职,不再当编辑的时候,再给张爱玲写信,张就没有回复了。

丘彦明所讲述的《人情之美》,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是编辑与作家之间的情感。这其实有着相当深的时代烙印,他们交往的纽带,是报纸的“文学副刊”。那是报纸副刊的黄金时代,副刊不刊登新闻,它比新闻更慢,因此,也就更有人情味。报纸提供的新闻,塑造的是读者对世界的看法,哪些是“现代”的,哪些是“落后”的,新闻的本质,就是为读者提供这种理性。而文学副刊,则提供某种感性的纽带。

80年代,以《联合报》副刊为代表的报纸文学副刊,其实是台湾文学的主阵地,报纸上不但发随笔和短篇小说,还要发长篇连载。据说,最多的时候,高阳要同时为三家报纸的副刊写历史小说连载,怕把故事写混,他要分别在三张桌子上写。高阳和联合报有很深的感情,穷到交不起房租时,就躲在报社里,成为一名“编外人员”。

在这个时代,副刊编辑,其实文学活动的灵魂。他们负责约稿,负责组织笔会和各种文学活动,他们也必须和作者们打成一片。丘彦明就是那种最理想的副刊编辑,她本身热爱文学,并不把与作者打交道看成是“加班”,相反,她甚至从中找到了很大乐趣,和很多作家都成为好友。他们的交往,最终超越了功利性,三毛在最绝望的时候,会打电话给他,而白先勇家的兄弟,甚至把她当成最亲密的朋友,称呼她的外号。

如今,报纸的辉煌不再,即使是台湾,进入90年代后,随着网络的兴起,报纸副刊再也没有以前那么大的魅力了。除了图书编辑依然坚挺外,报纸和杂志的编辑,都已被社会完全边缘化,他们甚至普遍丧失了社交的兴趣和动力。丘彦明所讲的故事,就成为了让人无比怀念的历史。

我们可以跳出编辑和作者的关系模式来看待这种“人情”。它也许是中国文化中最迷人的一部分,进入工业社会或者现代社会,这种人情普遍遭遇到了挑战。在大陆,有时候我们会用另一个词来代替它,“关系”,这个词的含义有时候非常负面。“有的人靠能力,有的人靠关系”,“大城市靠能力,小城市靠关系”。当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得更功利的时候,就变成了“关系”。

我们确实越来越进步,越来越现代了。但是,我们也越来越怀旧。任何一种怀旧,怀念的都是人情之美,而不是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如今,完全在电子媒体和表情符号中长大的一代,可能已经很难理解80年代的那种感情模式了。人与人之间,如果失去了情感的联结,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很多恶性新闻事件,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丘彦明与《人情之美》


【图书信息】
《人情之美:文学台湾的黄金时代》
作者:丘彦明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2017-5-15
页数:368
定价: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508669700


【作者简介】 

张丰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读书人,媒体人,现居成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7 09:38 PM , Processed in 0.09618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