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8|回复: 0

[哲史艺丛] 聂建松:你们搞科研的人,为什么“不说人话” | 这不科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8 05: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聂建松:你们搞科研的人,为什么“不说人话” | 这不科学 

 2017-05-28 聂建松 大家



这不科学

宗教与科学的相爱相杀


文 | 聂建松


在日常科普工作以及与一些业余爱好者交流的过程之中,我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便是“不接地气”——“你们搞专业的人啊,就是‘不接地气’,弄了一大堆别人都不懂的名词,在那里故弄玄虚。”


我想,很多专门从事科研的人,都不止一次地听到过这番话,尤其是当你试图向那些不了解本行业的人们,去解释自己正在做什么的时候。而之所以被大伙误会成为“不接地气”,主要就是因为我们在科研过程中使用一些不太通俗的“名词”,而这些“名词”还有那么一个不太通俗的名称,这便是“术语”。


那么,科研人员为什么要使用“术语”呢?术语到底又是什么呢?在实际工作中起什么作用呢?


一、 术语的起源和性质


我们可以这样说,“术语”一般源自于专业人员的实践总结,是一种语言上的浓缩。


先不说那些陌生的领域,让我们从周围一些比较常见的领域出发,比如在我国被称为“国球”的兵乓球运动。这项全国人民都热爱的运动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这样的“奇怪”的单词:摆短、弹拨、推挡和撕、搓,等等。


实际上,即便是打兵乓球有不少年头的一般爱好者,也不见得能够说清每一个名词所对应的动作要领。


那么,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术语”名词呢?这是因为使用术语能够“加速”和“加量”信息的传递,增加专业人员内部的沟通效率。


比如,教练在比赛暂停的时候,冲上去只需要告诉运动员一个词“摆短”,而不必啰哩啰嗦地说:“你回球力量要轻,使得球恰当地跃过球网,而且在碰击桌面之后,仍然能够不弹出到桌面范围以外,以免对方能够进行抢先攻击……”。如果按照这样繁琐的沟通方式,那么一场比赛里大部分时间就要留给教练讲话,而不是运动员打球了。


在体育界这样的例子还不少,在艺术领域中也如是。在国画创作中,有四种基本笔法“勾皴点染”;在京剧表演中,有四种基本行当“生旦净丑”。使用这些术语能够极大的减少专业沟通中的成本。


在人文、社会或者自然科学的专业科研领域,情况更是如此。术语系统的存在和演变,能使得专业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换”更大更快。比如,经济学课本上使用“沉没成本”(Sunk Cost)的一词时候,就不必说“这些是我们已经付出,但是无法收回的成本。这是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我们在投资决策时应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等等。在这么一段的近乎啰嗦的解释中,实际上仍然使用了“成本”这一术语。而如果再将“成本”一词稀释一番的话……


又或者,在传统哲学研究中,最核心的词汇便是“存在”。然而,即便是使用高度概括的方式,也只能大概说它是“万事万物的诞生、发展、形成乃至消亡过程中的状态,以及与之相关的原因、理由和目的……的总称”。


你觉得,这些用词是在“不说人话”,然而并非如此。每一个术语都是一个学科历史积累的全部结果,它所要表达的内涵已经超过了其“单一字面意思”所能表达的界限。



因此,“使用术语”是一种非常务实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人工”的产物,但也是大量专业人员在“内部”交流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自然而然”的一种交流规范。可以说,一套成熟而准确的术语体系是一门学科的基础。


我在这里特意重点标出了“内部”二字,主要是更想强调“术语”是一种内部交流的工具,而绝非给“外在人群”(不属于学科团体内部的人群)科普用。从另一方面讲,科普工作实际上是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者使用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用词来代替。


然而,请大家要明白一点,为“科普工作”写出的深入浅出的作品,并非科研作品本身!科普作品里对基础概念和相应术语的“生活化解释”,是为了作为一种给不了解的人群的引导,其信息含量并不大,也不可与科研作品相提并论。而科研人员为了完成科研工作,就需要更为规范以及更有效率的内部沟通方式。反过来说,科普作品实际上是有能力做科研的人为大家做过一番“筛选”和“简化”的。


这也就是说,如果科普作品“不接地气”那么是应当受到责备的,但是科研工作本身却绝不是一个“接地气”的事情。正如斯蒂芬·霍金写过一部科普读物《时间简史》,但不意味着很多物理学爱好者在看过《时间简史》之后,就能与霍金一样精通他所研究的物理领域。


▍二、 术语的教育和保护作用


我们在前文说了,术语先是专业人员内部交流而形成的规范,而不是专业人员内部自high的玩具。由此而言,从实践中而来的术语系统,承载了这个学科的基本逻辑、共识和规范。


因此,一个人如果想要学习某个学科,那么就要先学习相关的术语系统。现在请大家回想下,在本科专业课上,我们是不是都是从一些基本概念以及相关术语开始的?


那么,绕过这个术语系统来学习相关领域可以不可以?


或许某些领域中的某些极为天才的人可以做到的,比如在电影《知无涯者》(The Man Who Knew the Infinity)中的斯里尼瓦瑟·拉马努金(Srinivasa Ramanujan)。他确实很长时间都处于学术共同体的圈外,但是这不意味着人人都是拉马努金,不意味着人人都能绕过通用的术语系统……(另外,拉马努金的成功也是因为数学学科本身的独特性,它不依赖于高投入的实验,也更多地是在“纯形式”之中游荡。)


这恰恰是某些“民间科学家”所缺乏的。这些人都试图建立一套全新的话语体系(实在很难将之称为“术语”),无视已有的成熟术语体系。有时,他们反而将之视为一种“障碍”,拒绝了解和学习术语系统,却全然没有意识到术语本身所具有的“内部”教育意义。要知道,在这种意义上,“术语”体系可是一种对知识的传承,而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


由此,也可引申出来术语体系的另外一重功效:对学科纯洁性的保护意义。


这并不难懂。就如我刚才说的,术语系统首先设立了一道城门,它如同卫兵将那些毫无认识或者水平不足的外行人挡在门外,而将那些熟练掌握该学科的内行人放进城中。如果用生活中的情形来类比,基本上可以说,这就是一道资格审核的手续。



但是,这不意味着术语系统使得学术成为一个围城,成为由一帮所谓的“学阀”垄断起来,成为一个只有“单一品种”的东西。在学术圈内,思想同样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的。即便使用同一套术语,对于某一观念和命题的赞成和反对,也往往是同时存在的。


某些“民间科学家”认为自己受到了“学术迫害”,以为术语系统(同时也是专业审核系统)令学术圈失去多样化,可那纯粹是他们自己对“学术圈”的想象,而这种想象又使得他们不屑于了解学术圈内部的“多样性”。


三、 术语在科研之中的一点具体作用


之前已经提及了,术语不是一套“空口无凭”和“故弄玄虚”的东西,而是由科研实践中来的。那么,这体现在哪呢?


这主要体现在术语对一些日常现象和常识进行了范畴上的重新界定,而这在很多不了解相关学科的人来看,就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比如,化学课本上会把日常常见的物质——水写成“H2O”;把盐写成“NaCl”,等等。


这是故弄玄虚么?肯定不是。


这实际上是对“水”的分子化学结构的一种表述。而且即便我们在化学反应式中,使用“水”这个词,我们的脑子之中仍然要将它“替换”为H2O。这样我们才能正常计算化学反应方程式。比如,你觉得写成2Na+2H2O=2NaOH+H2↑直观?还是写成“金属钠+水=烧碱+氢气”直观?或者你觉得哪一者更能反应化学的本质?




经过中学化学术语训练的我们,很容易就会选择前者,同时也很容易就会明白术语对于一些常识重新分类构建的重要性。


另外,这样的“术语重构”经常也是违反“人的直觉”。这是因为术语本身所属于的世界,不全等于人们常识中的世界。


比如,我可以用“哺乳动物”这个术语来归类狮子、蝙蝠和海豚。但是,如果不了解这些现代生物术语,人们可能会将它们分别与“猫、鸟和鲤鱼”归类到一起——四条腿的;会飞的;会游泳的。


比如,国内政治经济学中提到的“阶级”的概念,一般是指跟生产关系有关的不同地位的两个人群: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但是,在普通人脑子中,可能赚钱多的就是“资产阶级”,赚钱少的就是“无产阶级”。可如果马克思当年只是按照收入来分析“阶级”的话,他一定会困惑于罗马帝国中那些富有的“奴隶”,以及当今这些赶上互联网红利的拿着高工资的程序员们。


某些“民间科学家”的问题也正在于此。他们更多地是按照自己的“直觉”另起炉灶,而非是建立在已有的学科体系的贡献上(更遑论对代表了学科体系的术语进行学习)。


牛顿曾说过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虽然牛顿本意可能是讽刺别人,但是这句话后来被人们当作牛顿对前人的敬意)这也就是说,每个学科都是一种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是闭门造车式的单打独斗。然而,某些民间科学家却想成为英雄。


因此,我才要再本文中反复强调,已有的术语体系不是某种“空中楼阁”,而是一套经过历代专业人员反复锤炼之后的“话语体系”——它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落伍,但在当下,一套恰当且成熟的术语体系,往往代表了学科内的最高水平。


所以,请务必尊重你研究学科中的每一个术语。


【作者简介】 

聂建松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北京大学宗教学博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9 07:30 AM , Processed in 0.09070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