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3|回复: 0

[时评] 解剖“蓝鲸游戏”:从英国小报的杜撰,到全球自杀的现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7 06: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剖“蓝鲸游戏”:从英国小报的杜撰,到全球自杀的现实 

 2017-05-27 路尘 世界说

世 界 说

路尘

发自 中国 北京


2017年5月,在百度搜索框当中输入“蓝鲸”,第一眼看到的内容大致如下:《北京迅速查删“蓝鲸”死亡游戏内容》《警惕让孩子自残、自杀的“蓝鲸游戏”》,还有《“蓝鲸”游戏背后是青春期认同危机》和《“蓝鲸”自杀游戏背后:游戏是如何控制我们的?》。

 

换用谷歌搜索,输入“Blue Whale”,首先获得的结果同样与那种海洋动物毫无关系:Dad's warning after son dies in Blue Whale suicide 'game'(在儿子死于蓝鲸自杀游戏后父亲的警告),Police warn parents about dangerous 'Blue Whale' internet challenge(警方就危险的“蓝鲸”网络挑战警告家长),还有Blue Whale Game - Suicide Challenge EXPLAINED, how many have died, has it come to the UK?(蓝鲸游戏/自杀挑战释疑,死了多少人,它已经来到英国了吗?)。

 

所有的搜索结果都指向同一个对象:一种以蓝鲸为图腾的网络自杀游戏,参与者被要求在50天内完成一系列自残任务,直到最后一天终结自己的生命。大多数报道都在开头强调,这个匪夷所思的游戏起源于俄罗斯,并在2015年11月到2016年4月间导致了该国至少130名青少年的死亡。超过一半的报道还会进一步补充,该游戏正在蔓延到全球,一旦参与即难以脱身,已有多国政府发布正式警告,而在已有报告的地区当中,中国赫然在列。

 

不过,如果在俄罗斯最大的搜索引擎Yandex中输入“Синий кит”,网站给出的自动联想却是“蓝鲸 动物”,“蓝鲸 报告”,“蓝鲸 图片”等一系列画风完全不同的关联词,标注了“(游戏)”的同名维基词条给出的解释更加出人意料:“蓝鲸”——起源于2016年末到2017年初的一个都市传说。

 

△ Yandex页面截图

 

全球范围内,最近几个月里能搜索得到的因“蓝鲸”而起的青少年自杀案例详尽已极,显然不是“都市传说”所能解释。从海洋动物到自杀游戏,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故事的起源——死亡群组


俄语搜索引擎没有给出直接相关结果的原因十分简单:因为在这个自杀游戏的起源地俄罗斯,它并不叫“蓝鲸”,而只有一个直观得多的名字:死亡群组(Группы смерти)。

 

这个名字来源于俄罗斯《新报》最初对此事报道的标题,该报道刊发于2016年5月16日,同样也是如今蔓延多国的舆论风暴的直接源头——尽管迟了整整一年,但如今中英双语报道中绝大多数关键元素,比如作为关键词和基本象征的“鲸”(注意:并非“蓝鲸”)、“自杀游戏”的存在、半年内130人因此自杀的统计数据、50天时间周期、标志行为“4:20叫醒我”、以及被认为是游戏的第一个牺牲品的、2015年11月卧轨自杀的16岁少女丽娜(网名,Рина Паленкова)的事例,仍然全部出自这篇报道。

 

△ 新报《死亡群组》报道

 

报道的主体部分源自俄梁赞州一位悲痛的母亲的口述,这位名叫叶莲娜的母亲在其12岁的大女儿突然跳楼身亡后登陆了女儿在社交网络“VK”上的账号,由此发现了大量诱使青少年自杀的“死亡群组”的存在并混入其中。比起后来轰动全球的“蓝鲸游戏”,叶莲娜的经历要神秘(或者说,故作神秘)得多:外人能看得到的“死亡群组”只是一些入口,真正的游戏共分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涉及大量需要解码和猜谜的不明文字,杂糅了各种宗教经文和末日天启意象,在最后一阶段密码破译后参与者才被拉进一个私密群组,并接到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自杀的指令。“管理者”以文字消息传达指令,而准备时间只有六天:“144小时后,一切走向终结,月至满月……自杀只是一个开始。”

 

△ “鲸海”群组中流传的用游戏图腾确定出的死亡地图

 

这篇《死亡群组》发出仅四天就收获了超过200万阅读量,愤怒的家长们相信这些故弄玄虚的虚拟群组正在威胁着自己孩子的生命,相关网站立即关停了所有被点名提及的群组并对关键词进行了监控,警方也随即宣布启动刑事调查。2016年11月,圣彼得堡警方以俄罗斯刑法第110条“煽动自杀”罪名逮捕了“死亡群组”创始人菲利普·布德金,2017年2月,国家杜马著名保守派议员亚洛娃递交了要求加强网络监管并加大“煽动自杀”罪名惩处力度的法案。

 

所有这些都在一年后被国外媒体忠实转述,但它们没有提到的是,这篇报道自刊发时起就引起了巨大非议——除了其他媒体和网络用户就报道的事实细节提出的反驳,其中最为致命的质疑是,作者显然混淆了类似社团的产生与青少年自杀倾向之间的因果关系。尽管新报辩解称报道只是希望尽可能地起到警示作用,但不少人指出,在多年来俄罗斯青少年自杀率全球领先的事实面前,《死亡群组》这样模糊重点的报道丝毫无助于解决实质问题。

 

与此同时,报道原作者穆萨里耶娃多年来一直对青少年网络自杀问题情有独钟,早在2007年就曾发表过同一主题的文章,只不过十年前那篇《网络的自愿牺牲品》并未被什么人当真——同样是描述鼓动青少年自杀的网上“自杀俱乐部”,但当时作者认为罪魁祸首不是神秘的自杀游戏,而是因不相信上帝而造成的青少年网瘾。

 

几个月后,俄罗斯政府组织成立的专家小组公布结论称,没有证据表明青少年自杀与参与“死亡群组”有直接联系,俄罗斯内务部的调查结论也提出,可能体现出二者相关的案例不到总数的1%。直至2017年春天,尽管对类似议题的讨论仍在继续,但俄罗斯国内依然没有找到任何能够证明是所谓的“自杀游戏”造成了青少年自杀的直接证据。

 

“蓝鲸”浮出水面


2017年2月,俄伊尔库茨克附近小镇上两名中学女生携手跳楼身亡,其中一个曾于几天前在自己的Instagram上贴出一张蓝鲸图片。这一次,此事引起了英国《太阳报》的注意。3月3日,该报刊出题为《与130起自杀案例相关的“蓝鲸”挑战只是俄罗斯这个世界自杀之都的冰山一角》的特稿,一场全球性的舆论风暴由此开始发酵。

 

△ 自杀少女之一Instagram截图,使用了两个关键词#蓝鲸和#静室


以《死亡群组》为基础,加上一年来事态的新发展,太阳报整合出了一个新的故事:原本充斥着希伯来文和神秘符号的三阶段解码游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意在培养自杀倾向的50天任务,原文中受害者使用的两种象征动物之一因为Instagram上的那张蓝鲸图片而变成了游戏的名字,已经被警方逮捕的出生于1996年的菲利普·布德金,顺理成章地被渲染成了整个自杀游戏的始作俑者,其不甚稳定的精神状态则成了一切悲剧的源头——事实上,原始报道里甚至没有提到“蓝鲸”这个词,而即使仅就原作者穆萨里耶娃的旧作来看,俄语网络中的自杀组织也已存在十年以上。


△ “蓝鲸”游戏元素与其出处

 

尽管与原报道差异甚大,但不可否认,改编后的英文报道简单易读,充满了难以理解的神秘事件所特有的情绪感染力。三天之后,美国娱乐网站Reddit上出现了一份“蓝鲸挑战50天任务”清单,全球瞩目的自杀游戏自此成形。

 

从内容本身来看,这份任务清单粗糙而敷衍,除“4:20起床”、“身体刻字”、“听/看致郁作品”几个断章取义而来的基本元素的一再重复之外几乎空无一物,甚至连50个任务都未能凑足。但对于全球受众而言,这些细节不再重要,“蓝鲸”已经完成了它历史性的出水一跃——2017年4月到5月间,关于这个自杀游戏的报道出现在各国媒体上,随着事件细节被不断丰富,真实案例的数字也不断增加。

 

短短两个月里,从英国到巴西,从迪拜到肯尼亚,“蓝鲸”所到之处如同死神的镰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按照“清单”中的指示放弃生命。5月中旬,腾讯公司关闭12个QQ群,中国多地出现“蓝鲸”出没报告,甚至还有中学生自称“蓝鲸中国分部副主席”。听上去,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游戏几乎已经成了最新一个威胁全球安全的邪教。

 

5月20日,俄罗斯纳尔奇克一名15岁的女孩跳河获救,事后承认她是为了完成“蓝鲸”任务而主动跳河。经历了一年的巡游,“蓝鲸”最终回到了俄罗斯。

 

魔鬼潜伏在何处


自苏联解体至今,俄罗斯青少年自杀率长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以上,其中因家庭矛盾及日常琐事导致的轻生事件占比超过了60%,此前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也表明,对自杀率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仍是社会转型和经济危机,以及被阻塞的社会上升渠道——这正是近年来俄罗斯必须面对的社会现实。与此同时,过去一年来所有封禁网络群组的努力均以失败告终,在“幕后主使”布德金被捕、他所建立的群组也尽数被关闭以后,仍有无数新的群组在各个角落生长出来,一切似乎都验证了最初对原报道的批评:无视可能性高得多的现实具体原因,而将精力投注在影响力十分可疑的“自杀游戏”上,注定于事无补。

 

但当“死亡群组”变成了“蓝鲸挑战”,面对越来越长的来自全球各地的受害者名单,新的问题同样不应回避:如果不预设一个势力遍及全球且唯一目标只是强迫各地青少年自杀的神秘幕后组织的话,“蓝鲸挑战”本身并无任何强制力。而如果说在原始版本游戏中还存在一些靠神秘符号和密文维系出来的宗教感,那么改编后的“蓝鲸挑战”甚至也很难使人相信其中有什么信仰成分。一个如此简陋苍白的“自杀游戏”为何能够迅速收获大批猎物,难道真有魔力不成?

 

答案难以确定,但更符合常识的推论仍是可能的。

 

2016年5月,当时尚未被捕的布德金对“Lenta.ru”承认,他“并没有操纵或命令任何人自杀”,但他曾经在2015年12月8日在F57群组中导演过“直播自杀”闹剧。为了吸引点击量,他和他的朋友用红色颜料伪装了割腕现场,F57自此名声大振,半年后《死亡群组》中追踪到的绝大部分牺牲品都死于这次直播后的一个月内。这个年仅21岁的群组管理员不情愿地承认,他的伪造直播可能导致了某些信以为真的孩子受到鼓励进而自杀。

 

无独有偶,尽管《死亡群组》发表于2016年5月,但直到2017年3月《太阳报》的那篇特稿发出之前,俄语辐射范围外未出现任何因“自杀游戏”丧命的案例报告——所有案例都集中在英语报道爆发后的两个月里。

 

比起被神秘莫测的“自杀游戏”控制,这一切更容易让人联想到自杀模仿行为——1774年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欧洲一度出现过模仿主角维特方式的自杀潮,更著名的例子是玛丽莲·梦露自杀那一年,全球自杀率升高了10%。1974年,美国社会学家菲利普斯的研究正面证实,自杀事件的报道范围越大,诱发的自杀也就越多,而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在所有研究中都被证明是传染易感人群。

 

5月24日,作为事件的最新进展,俄国家杜马以514:0全票通过了亚洛娃就加大“煽动自杀”惩罚力度提出的刑法修正案二读,而全世界警方就该游戏发出的警告声明仍在不断增加。可以说,疲于奔命的大人们为了遏制事态已经竭尽所能,然而“蓝鲸”究竟如何阻止?或许真正重要的是首先理解它“是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6 11:30 PM , Processed in 0.03033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